1992年7月3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意大利调整对外经济合作政策
确定中国是重点合作国家之一
本报罗马7月30日电 记者史克栋报道:昨天下午,意大利外交部长斯科蒂在罗马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了意大利在对外经济合作政策方面的调整。
斯科蒂外长说,为了提高意大利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意大利决定,政府部门、公共企业和私营企业在今后的对外经济贸易合作中加强协调。
当天上午,意大利政府有关部门与公共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负责人一起开会,研究制定了今后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的基本战略,确定了主要合作的国家和地区。斯科蒂外长介绍说,意大利将重点同中国、日本、地中海国家、中欧和东欧国家以及一些拉美国家发展战略合作。
为实现上述目标,意大利政府将加强与公共企业和私营企业在总的政策和具体项目上的协商,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逐步改善意大利在国际上的形象。


第7版(国际)
专栏:

俄法宇航员登上“和平”号轨道站
据新华社莫斯科7月29日电 (记者郭建国)7月29日莫斯科时间11时49分(北京时间16时49分),俄罗斯—法国联合宇航组乘坐的“联盟TM—15”号宇宙飞船与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站对接成功。
俄罗斯宇航员阿纳托利·索洛维耶夫和谢尔盖·阿夫杰耶夫以及法国宇航员米歇尔·托格尼尼于27日乘坐“联盟TM—15”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他们成为今年第二个登上“和平”号的宇航组。
按计划,这位法国宇航员将在太空工作12天,进行一系列包括工艺学、材料学、太空医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实验。8月10日,他将与已在“和平”号工作了4个月的俄罗斯宇航员亚历山大·维克托连科和亚历山大·卡列里一同返回地面。


第7版(国际)
专栏: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首脑会议闭幕
强调加速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新华社达喀尔7月29日电 (记者杨永泉)为期3天的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第15次首脑会议今天在这里闭幕。会议通过了一项关于共同体经济一体化、修改共同体条约、利比里亚局势等问题的最后公报。
公报说,共同体成员国领导人深信:地区一体化是西非各国发展经济唯一可行的选择,并决心使共同体重新充满活力和加速地区一体化的进程。
公报说,与会者讨论了已作重大修改的1975年通过的共同体条约,并同意在今年12月在阿布贾召开特别会议,通过和签署已作修改的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新条约。
贝宁总统尼塞福尔·索格洛当选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执行主席,接替卸任的塞内加尔总统迪乌夫。下次首脑会议将于1993年在贝宁科托努举行。


第7版(国际)
专栏:

霍乱继续在中美洲蔓延
据泛美卫生组织日前公布的材料,近一周内,中美洲又出现了一千一百一十四例霍乱,从而使霍乱病人达到二万一千多人。到目前为止,中美洲地区已有二百七十一人死于这种疾病。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七分之一的人在贫困线下
据《华盛顿邮报》二十八日报道,美国目前有三千四百万人生活在官方公布的贫困线以下,占全国人口的七分之一。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界小麦产量预计将增加
据设在伦敦的国际小麦理事会前不久公布的预测,一九九二至一九九三年度,世界小麦产量将达到五点四八亿吨,比上年度增产四百万吨。


第7版(国际)
专栏:

陈希同会见马德里市长
新华社马德里7月29日电 (记者徐发兴)北京市市长陈希同29日在这里会见了马德里市市长阿尔瓦雷斯,双方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陈市长说,10年前他曾访问过马德里。10年后再次来到这里,发现马德里变化很大,城市建设和绿化都搞得很好。
阿尔瓦雷斯对陈希同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说,陈市长的来访表明西中两国和两个首都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关系。他希望这种关系不断发展。
在会见中,陈希同邀请阿尔瓦雷斯在方便的时候访问北京。阿尔瓦雷斯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会见后,阿尔瓦雷斯设宴欢迎陈希同一行。1985年,北京与马德里结为友好城市。陈市长是应马德里市长的邀请来这里访问的。


第7版(国际)
专栏:

菲总统接见我广电部代表团时表示
希望菲中新闻界进一步合作
新华社马尼拉7月30日电 (记者谢培林)菲律宾总统拉莫斯今天上午在这里接见了正在马尼拉访问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代表团,并表示希望两国新闻界进一步加强合作。
这是拉莫斯6月30日就任总统后接见的第一个外国新闻团。
在会见时,拉莫斯总统热情欢迎以广电部副部长王枫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他说,中国代表团的来访增进了菲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希望两国新闻界为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进一步加强合作。
拉莫斯总统还表示希望菲中两国进一步发展在经济、贸易和旅游、投资方面的合作。
中国代表团一行7人是在结束了对巴基斯坦、新加坡的访问后于7月27日抵达马尼拉的。代表团将于8月1日结束访问回国。


第7版(国际)
专栏:

土表示愿与邻国分享水资源
据新华社安卡拉7月29日电 土耳其外交部发言人丁克门今天说,土耳其准备与邻国叙利亚和伊拉克合作,共同分享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水资源。
这位发言人在新闻吹风会上还说,土耳其不认为跨国水资源问题是政治问题。
28日,叙利亚驻土耳其大使里法伊说,叙利亚政府希望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三方就分享幼发拉底河水资源问题达成一项协议。他说,此协议将会消除叙利亚对幼发拉底河水资源供给的担忧。
叙利亚水资源供应基本依赖幼发拉底河。土耳其在幼发拉底河上修建的一座巨型水力发电站已于25日落成。叙利亚担心这座发电站将会影响其供水来源。


第7版(国际)
专栏:简明新闻

简明新闻
●李光耀会见中国精神文明考察团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29日下午会见了正在新加坡访问的中国赴新加坡精神文明考察团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及其一行并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方成漫画首次在美展出中国著名漫画家方成在美国的首次画展29日在纽约开幕。其作品在纽约展出两天后,还要在波士顿等城市展出。
●中国传统技艺荟萃展在加拿大开幕 一项别开生面的中国古代科技及民间艺术展“华夏天——中国传统技艺荟萃展”25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展览厅开幕。(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

拉丁美洲钢产量增加
拉美钢铁协会二十八日宣布,拉美地区今年上半年钢产量达二千零三十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四点九。
(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

白俄罗斯粮食产量将下降
白俄罗斯共和国一些地区由于久旱无雨,农作物收成受到严重影响。
专家们估计,白俄罗斯今年的粮食产量约为五百五十万吨,比去年的七百万吨减少一百五十万吨。


第7版(国际)
专栏:澳大利亚通讯

基廷政府的反失业计划
本报记者 史宗星
“失业是个社会魔鬼,我们要全力以赴去打败它。”7月22日,澳大利亚总理基廷在一次讨论失业问题的会议上,当着工商界、工会、福利团体和失业青年代表的面作出了这一承诺。7月27日,基廷在堪培拉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了他的计划。这是一项专门为解决青年人失业问题而制定的计划。今年6月,澳大利亚全国失业率上升到11.1%,为数十年来最高纪录;青年失业率更是惊人,高达35.8%。在7月22日举行的那次会议上,与会人士无不敦促基廷政府迅速拿出对策,失业青年代表在会上向基廷大声疾呼:失业青年已陷入吃不饱、穿不暖,甚至无家可归的境地,失去了自尊和自信心。如果这次会议仍不能解决就业问题,青年人就会绝望。
面对空前激烈的社会舆论,特别是联邦大选日益临近的形势,基廷政府在对付失业问题上再也不能无所作为。
然而,由于澳大利亚至今还没有摆脱经济衰退的阴影,靠经济复苏来带动就业的途径目前显然行不通。因此,要解决众多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只能由政府出钱。根据基廷的这项计划,在今后3年里,政府将分批拨款共7.67亿澳元。作为第一阶段的目标,于明年年底前为失业青年提供9.6万个就业岗位和培训名额。有人分析说,如果这一计划实施顺利的话,那么到明年上半年大选时,全国失业率就可出现下降趋势,到明年年底则有可能降到10%以下。但问题在于,政府目前财政非常困难。据一位政府人士最近透露的数字,财政赤字已经达到135亿澳元。因此,完全可以预料,定于8月18日公布的新年度财政预算赤字将非常庞大。
一些人士认为,尽管基廷的反失业计划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但它作为一个临时性补救措施还是可取的。从失业者的角度看,有一批人可指望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工作机会和工资收入,以改善艰难的生活处境。从基廷领导的工党政府的角度看,这项计划的出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来自社会和舆论的压力,有助于加强工党在明年大选中的地位。但是,要最终制服失业这个“魔鬼”,则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使澳大利亚整个国民经济摆脱衰退而实现强劲的复苏。
(本报堪培拉7月29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埃及通讯

沙漠上崛起的城市
本报记者 徐平
埃及国土有一片浩瀚无边的荒沙大漠,尼罗河河谷宛如一条狭长的青色缎带,蜿蜒穿越其间,濒临地中海的尼罗河三角洲,就是这条缎带顶端的一个绣球。埃及人自古就傍尼罗河而居,现在全国人口的4/5都聚居在这“缎带和绣球”上,而全国约1/4的人都挤在大开罗。
埃及政府当初决心建一批沙漠新城,以改变国内人口布局极不合理现象。10多年过去了,随着一座座新城在埃及沙漠中崛起,人们再不会把它们误认为梦幻般的“海市蜃楼”,而是埃及向沙漠进军的赫赫战果。
出开罗往西,黑色的高速公路劈开沙漠,一直通达“五月十五城”。整齐的街道、新盖的楼房以及生活在那里的新居民,使这座沙漠新城充满了生机。当地人告诉记者,每个居民小区都有一个小商场,不缺日常生活必需品。目前中东地区最大的钢铁生产中心——拥有2.5万人的埃及钢铁公司就在附近。住在这里的大多数新居民不必为住房紧张而发愁,也免去了上下班的奔波劳累。
“十月六日城”在开罗西北约40公里处,这座1982年才开始在沙漠上建设的新城,在埃及已建和拟建的12个沙漠新城中排行老二。约1万户居民已在这里安家落户,190个工厂正在为国家创造财富。
伊卜拉欣·穆罕默德是扎加济格大学的毕业生。虽然家人全在开罗,但是他只身一人已在这里闯出了自己的天地:他不仅在市府谋有一份美差,还拥有自己的住房。他的新居在第七住宅区,一套单元房,两室一厅,属中档标准。虽然这套住房的分期付款期长达30年,但是每月仅付60埃镑(约合18美元)。
提供住房、有较高的收入、低廉的地价、10年—15年免税,政府的这些优惠政策是把新居民和投资者引往沙漠新城的主要原因。在“十月六日城”的高档居住区里,我们参观了一处在建的两层小楼别墅,它带一个很大的庭园,围墙圈起的全部面积约有2000平方米。
投资者在沙漠新城同样踊跃。在开罗东北约55公里的“斋月十日城”,当局原先计划到2000年在工业区内出售750万平方米土地开办工厂,谁知实际上到去年年底工业区内已有1070万平方米的土地卖出。预约登记要在这里开办项目的已数以千计。
“斋月十日城”是埃及最早建设、也是目前最大的一座沙漠新城。如果你去那里访问,市府领导人法鲁克先生会自豪地告诉你,在国家投资7.3亿埃镑用于新城的基本建设后,这片沙丘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投资、350万埃镑的国内私人投资以及17个国家外商的投资,已使这个有近500家工厂、创造了4.5万个工作岗位的沙漠新城,成为埃及一座重要的“工业堡垒”。该市13年的产值累计25亿埃镑,其中出口创汇约合10亿埃镑,已经超过了迄今对它投入的23亿埃镑。
沙漠新城建设不但疏散了人口,还通过一批外资企业引入了国外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沙漠新城在埃及的经济生活中正在显示其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当第一批的7座沙漠新城的脉搏都已不同程度地跳动起来后,第二批5座沙漠新城的建设工作最近也已陆续上马。当局希望这些新城能吸引100万埃及人,并提供20万个就业机会。沙漠上的“海市蜃楼”正在埃及变成一座座现实的新兴城市。
 (本报开罗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阿斯旺高坝电站有十二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二百一十万千瓦,每年发电一百亿千瓦小时,占全国发电总量的三分之一,已成为埃及重要的能源基地。 新华社记者 唐师曾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