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月1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怀念聂荣臻同志
郑天翔
九三高龄不自衰,缜思远虑到垂危。
风云多变艰难日,斯世何堪失老帅。
清凉山下欢声动,主席教学聂荣臻。
首创模范根据地,铁臂铜墙薄冈村。
争夺东北当重任,先是先行后后盾。
全局在胸全局重,不朽功勋不居功。
霹雳一声天下惊,屡攻屡克屡攀登。
尖端最爱大决战,至今人念统帅风。
一九九二年五月十六到二十五日


第8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若教梼杌在
曹宪文
阳春三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来到洛阳白马寺,会见了如今在社会上已经有点名气的年轻和尚印中,并与之亲切交谈。应印中和尚及寺内众僧之请,他还题诗一首,诗曰:“天下重一马,千秋护两坟,若教梼杌在,应记楚桑门。”朴初居士,既为佛学家,又是诗人,在佛吟诗,以诗言佛,有深意在焉。
为白马寺题诗,总得说说白马寺吧。这首诗的前两句,就是写这个寺庙的。相传,东汉明帝派人赴西域去求佛法,在月氏这个地方(今阿富汗东部)遇上了来自天竺(今印度)的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于是就用一匹白马驮着经卷,把他俩迎归洛阳。号称“中国第一古刹”的白马寺,就是以此马命名的。“一马”,说的就是这匹驮经的白马。正是:万水千山,负重跋涉,功劳不小,天下所重。吴承恩写《西游记》中那匹驮着唐僧去西天取经的玉龙马,说不定就是以它为“模特儿”的。“两坟”,说的是白马寺门内两旁有两座坟——摄摩腾、竺法兰之墓,自东汉至今,已经度过近两千个春秋了。
第三句中的“梼杌”为何物?它是古代的一种凶兽。东方朔写的《神异经》中有记载:“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一名傲狠,一名难训。”古人常用它比喻恶人。明末和清末有两部小说,就是以“梼杌”取名的。一曰《梼杌闲评》,写的是明末太监魏忠贤一伙祸国殃民的丑行。一曰《梼杌萃编》,写的是清末封建官场腐朽淫糜的生活。这两部小说,都是以揭露“梼杌”式恶人为主旨的。在当今的社会里,也还存在着“梼杌”式的恶人。贪污犯,诈骗犯,盗窃犯,行凶抢劫犯,贩毒犯,人口贩子,等等,均属此类。
这类“梼杌”式恶人,在今天的社会总体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很小。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以下两点:第一,此辈的绝对数并不小。在拥有十一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中,这类人如果以千分之一计,全国就有百万之众,这可不是个小数目;第二,此辈的危害性极大,千万不可小看。它们挂着“人面”,张开“猪口”穷凶极恶地“啃”国“啃”民,腾起“虎足”肆无忌惮地“踩”民“踩”国,摆动“丈八长尾”以“搅乱”民心,“搅乱”人世,“搅乱”经济建设,“搅乱”改革开放。可恶!可恨!“梼杌”,不是又名“傲狠”、“难训”吗!对付那些“傲狠”、“难训”的人间“梼杌”,只能“硬”,不能“软”。解放战争年代,我们对敌军常用“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之”这句话。对于今日之“梼杌”,如果企图很快就“彻底、干净、全部地”把它们扫除掉,恐怕是不大切合实际的;但是,为了净化大千世界,保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前进,对“梼杌”的打击,这一条——态度“坚决”,行动“坚决”,措施“坚决”,却是必须做到的。


第8版(副刊)
专栏:
时间与生命铁木尔·达瓦买提知否,生命有多么短暂,生与死不过在转瞬之间。当你为生命插上羽翼时,怎会为时光流逝而兴叹?珍惜吧,时间弥足珍贵,每一次呼吸都贵如金山。紧紧抓住时间的缰绳吧,回首往事你会心胸坦然。莫吝惜为人民付出艰辛,亦无须对困难愁眉苦脸。遇风浪时不可随风摇摆,为真理宁可把生命奉献。让生命的火炬炽烈燃烧,让每一个足迹金光闪耀。当造物的太阳发出光热,人民会称你为自己的一员。我的心时刻为祖国而跳动,毕生为人民是我的座右铭。绝不让生命的典籍上留下空白,愿它每一页都充满花香鸟鸣。人生不过是来去匆匆的驿站,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当你用汗水浇铸一座丰碑时,子孙后代就会永远把你怀念。珍惜吧,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切莫虚度光阴,把生命浪费。当人们对你满怀着信任时,便是对生命发出崇高的赞美。知否,生命是多么的短暂,你要终生拚搏,永不疲倦;当你为生命插上羽翼时,一息尚存,你将感到无限欣慰。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二日于大连
(张世荣 译)


第8版(副刊)
专栏:

魅力
黄林德 杨国民

一瞬间,一个真实的形象便将一尊高踞于心尖的幻塑碾得粉碎。
当我们面对着57岁的农民企业家缪淡林时,不得不慨叹心力捏塑的拙劣和苍白。原想他是个风风火火、快人快语的人物,谁知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稳重有余、活力不足,那清瘦的面庞上,感情的流露显得有些漠然。
然而交往多了,发现他身上自有一种诱人的魅力,就像一杯新沏的明前茶,初品极淡,再品则舌底生津,味从回处。
话说起来就有点神奇色彩了。不久前,一位台商到毛纺织染总厂,缪淡林招待他吃了一餐便饭,不料这位台商大为称奇,他说我一到大陆便赶大宴,赴小宴,顿顿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唯有缪先生与众不同。缪先生是真正能干、精明的企业家,我就看中你这个人,你能办出大陆第一流的企业。结果,几小时就谈成了一个合资项目。
谈起来,老缪竟自有为人处世的哲学。“有人称我是一枚钩子,凡到我厂里来的客人,都让我‘钩’住了,这不假。我总揣摩着,客人大老远到我厂里来干啥?做生意嘛。做生意为的是赚钱。所以我心里总装着一杆秤,谈业务时,总掂着他和我的分量。不能把别人当猴子耍,一耍,这业务准砸,人家还记恨你一辈子。心诚则灵嘛!”
这位敦厚的农民企业家,在他纯朴的为人处世哲学里,处处闪烁着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显现着中国几千年优秀文化积淀的意蕴,在泥土的清芬里,结晶出特有的魅力。

老缪自谓劳碌命,讲起自己的经历,其神态不禁戚然:母亲多病,兄弟姐妹6人,全靠父亲一人维持生计。他的童年和少年,吮吸的是生活的苦汁,连梦幻亦涂满了生活的本色。小学没毕业就到上海一家商店当跑街(现称供销),失去慈爱的襁褓,他强忍着泪水渐渐挺起了生活的脊梁,他坚毅而自信。解放初他回到家乡。当乡镇企业在苏南温馨的大地上刚刚绽放出一瓣新芽时,这位在上海滩上早早注入商品意识的年轻人就投去了钟情的爱恋,从此亦开始了他艰难的创业生涯。他先后当过白呢厂、纺织厂、天平厂厂长,都留下了艰辛创业的坚实足印。
1983年冬天缪淡林挑起了毛纺织染总厂厂长的重担,这是一家濒临倒闭的亏损厂。当老缪走进厂门时,他的心忍不住紧缩了一下,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凄然景象,没有机器的轰鸣声,只有凛冽的寒风在屋檐棚顶撞出令人胆颤的尖啸,一堆堆枯黄的落叶蜷缩在墙根边。老缪在厂里转悠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在汇着一汪阳光的车间门口找到几个笼着袖管晒太阳的中年人。他们迎接这位新厂长的只是从眼角瞥出一闪很轻淡的目光。
老缪回忆起当初的情景,还是不胜感慨。好像是一位出生入死、屡建战功的将军谈起一次战斗的历险记,充满了激情和依恋。他不善于多谈自己,不善于描述如何历尽艰难使工厂起死回生,逐步走上繁荣之路的。然而这一串炫目的数字就足以让人们去品嚼其中的蕴涵。到1991年底止,江阴市毛纺织染总厂已拥有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1991年产值近亿元,利税超千万,已连续5年被评为江苏省明星企业,缪淡林亦成了闻名遐迩的江苏省农民企业家。
“说不苦,那是假的,是骗人。”副厂长许玉妹爽直快语:“这些年我们跟着老缪干,说‘干’不确切,那叫‘拚搏’,全身心地投入啊!没日没夜,没年没节,一天到晚就是经营啊,开发新产品啊,抓市场信息啊!可那是磨练人,让你知道什么是干事业。老缪这么大年纪了,可他的生活节奏比我们年轻人还快。跟着他出去办事,那简直是受罪,从早跑到晚,一天不办成几桩事情就不会让你睡安稳觉。去年秋天吧,我跟他去上海跑市场信息,一天跑了一条南京路和北京路,跑得我脚跟脱了皮,好几天才恢复元气。但我和厂里的其他几位副厂长都有一样想法,跟着老缪苦点累点,可看着事业像风吹火苗‘呼呼’地往上窜,心里就甜,就踏实,觉得没让年华空流,人哪!就是这个脾性。”是的,金钱、地位固然有诱人的魅力,可那火红的事业,伟大的创造不更能凝聚人心,滋生激情嘛!

去毛纺织染总厂采访时,就有不少人告诉我:老缪这个人啊,常让人揣摩不透。他既“吝啬”得让人难以理解,又大方得远近闻名。
老缪出外办事,很少住10元以上一张铺位的旅馆。有一回去上海,他和客商谈好业务,已是晚上9点多钟,为了找一家低档实惠的旅馆,他和司机索性开到郊外睡觉。
问起这些事,老缪毫不隐讳。他说:要花钱,谁不会?!我要花千儿八百,自己提笔签个字不就完了。可赚个钱不容易哪!国外有些腰缠万贯的大资本家不照样算得鸡蛋里挑出骨头来。
“要说老缪吝啬,那真叫冤枉。”副厂长周忠平对此很是抱不平,他说:“你们没看见老缪那慷慨豁达劲,让我们看了亦心里发颤,哪个学校开口要点资助,哪里修桥铺路要来募捐,老缪大笔一挥,一万二万,眉不皱,手不颤。”
老缪是有名的“铁面孔”,有一回,他阿姨、姨父赶到他家骂“山门”,说他心是铁做的,没一点人情味。说起这事,老缪脸上绽出一缕苦笑,他告诉笔者:我有个表弟在厂里工作,平时靠着我的“牌头”吊儿郎当,不遵守工厂的纪律,车间主任碍着我的面子拿他没办法。我火了,这还了得!我叫车间主任把他的事交来让我亲自处理,我先罚了他两次款,在全厂公布,结果还是不改,好,我就把他从车间调出来,让他去当装卸工。这下他吃不消了,就让他父母亲来说情。我没给他们面子,结果就……
“其实老缪是真正的菩萨心肠。”厂里的很多职工都这样说,他们还给我讲起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这是催人泪下的一幕。58岁的职工吴明德在离开人世前,执着缪淡林的手不放,浑浊的泪水打湿了枕巾。他哽咽着说:“缪厂长,是我……我没……没福分……犯……犯了恶……恶病可……可我欠你……你和工厂的情……情还……还不清哪……”
一年前,经医院诊断,吴明德患了不治之症,医生预计:他在人世间逗留的时间最多不会过两个月了。知道这消息,一家人哭得死去活来。要治吧,家里又没那么多钱。吴明德本人倒冷静:治啥哩!反正治不好,白花那钱干啥?!等见阎王算了。这时缪淡林赶来了,他对吴明德说:“你是工厂的职工,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就要帮你治,钱,你不用管。”
吴明德的生命比预计的整整延长了8个月,为此,工厂付出了近万元医药费,缪淡林自己亦拿出了500元。吴明德去了,在他盈满泪水的凹陷眼眶里,绽出了一缕很恬静的微笑,他带去了工厂的爱和情。他最后留在人世间的一句话是:我生不能报答,死了亦要保佑工厂的兴旺发达。
22岁的伤残人陶玉霞,似花似月的年岁。她做梦亦想有一条腿,支撑起自己充满青春活力的身躯。她伤心痛苦过。父母了解女儿的心思,想帮她装一条假肢,可要1000元钱哪!初中毕业后,小陶进了工厂,她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把自己支撑起来,她默默地干着,一分一厘地攒着……
那一天,当厂长叫她时,她的心禁不住“怦怦”跳了起来,她怕自己工作上有失误,让厂长发现了,要挨批评。所以当厂长走到她面前时,她就忍不住胆怯地低下了头。厂长说:“小陶,工厂想帮你装条假肢。”
“什么?”她没有听清,她不敢相信,怎么工厂会帮自己装假肢呢?她做梦亦没有想到啊!
“真的,不骗你,你是厂里的职工嘛!”陶玉霞抬起头,见厂长正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自己,怎么一下又变得模糊了呢?她用手一抹眼睛,竟全是泪水。
可她还是不敢相信,回到家里亦没有告诉父母,怕弄错了让人笑话。可第二天一早上班,厂里的小汽车就“呱——”地开到了她面前,缪厂长从汽车里走出来,笑盈盈地对她说:“小陶上车吧!我送你到上海去装假肢。”一切都是真的了,她完全相信了。那天,她真的自己站立起来了,她在工厂里走了好几圈,看的人都为她拍手,可她说:“不知为啥,我总忍不住要掉眼泪。”那是因为激动。从此,这位姑娘的青春开始了新的意义,生活让她真正品尝到了甜美和芳馨。
这一件件,一桩桩,都是情和爱的流淌,它结晶成一块巨大的磁场,把一颗热爱生活、富于创造的心汇合起来,凝聚起来,去共同谱写工厂的明天。


第8版(副刊)
专栏:

昆明西山睡美人[中国画](选自杨兆三中国名胜百图展)杨兆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