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6月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毛泽东的印章
毛泽东生前使用印章并不太多,故他的印章是鲜为人知的。
从毛泽东的手稿墨迹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革命战争时期所使用过的几方印章。例如1936年7月15日,毛泽东在签署派代表到国统区协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事宜的介绍信以及1937年7月13日在关于对日作战总方针的题词上,都钤有同样一方“毛泽东印”的朱文印章。又如1945年10月7日,毛泽东致柳亚子信:“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毛泽东在此手书《沁园春·雪》一词署名下端,也钤有两印,其中一方是“毛泽东印”的篆体白文印章,浑厚古朴。
1945年,柳亚子曾送给毛泽东两方印章。毛泽东在1946年1月28日复信中说:“亚子先生左右:很久以前接读大示,一病数月,未能奉复,甚以为歉。……印章二方、先生的和词及孙女士的和词,均拜受了,‘心上温馨生感激,归来絮语告山妻’,我也要这样说了。总之是感谢你,相期为国努力。”
1948年,人称“篆刻王”的谢梅奴用家藏上乘的寿山石料,为毛泽东刻制了两方印章。一方是白文“毛泽东印”,印文是回文排列的,笔划间架适当,松而不散,紧而不板,具有汉印风格。另一方是朱文“润之”,细文粗边,仿周秦小玺,字体秀丽,笔势圆润。这两方石印,高两寸许,有钮,印面约2.2厘米见方,嵌装在一红木锦缎盒内,于1951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送往北京,献给毛泽东,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北京和平解放后,印坛巨匠齐白石为表示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精心刻制了印文为“毛泽东”的朱白文各一方,托当时接管中央美术学院的军代表、诗人艾青转交。艾青把这两方印章请毛泽东的秘书转送给毛泽东。毛泽东收到印章后,于1950年春天派秘书田家英去看望了齐白石,并约请齐白石到中南海品茶赏花,畅叙乡情,由郭沫若作陪,共进晚餐,以作答谢。
1959年,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作巨幅《沁园春·雪》词意画时,毛泽东欣然为该画题写了“江山如此多娇”。当时,傅抱石曾刻一方毛泽东的巨印名章,拟钤于题字之侧,后因故未用。
毛泽东酷爱读书是人所共知的,解放后他在中南海的个人藏书已达数万册。毛泽东需有一藏书印章,便于1963年委托陈叔通请篆刻家、上海博物馆的吴朴堂刻了一方钱线朱文“毛氏藏书”印章。吴朴堂在刻这方印时,妥善处理了“毛氏”和“藏书”四字笔划疏密和布局的矛盾,故此印深得毛泽东的喜爱。后来毛泽东的所有藏书上,均钤着此藏书印章。吴朴堂在谈到这方印章的过程时说:“毛主席身为国家领导,所藏之书多不胜数。书多,盖印多,印面就容易磨损,必须深刻才不至于磨损,上下线条又必须一致。”
另外,据有关资料介绍,文物鉴赏家傅大卣和北京篆刻家刘博琴等人也曾为毛泽东刻过印章。(5月23日《山西日报》许若石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越老越糊涂是一种偏见
许多人认为,人到老年有不可避免的精神退化。“越老越糊涂”乃是一种“定律”。最近,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证明,身心健康的老年人,有些重要的智能并不因年老而衰退,甚至某些重要职能可能成长到80多岁。这项研究,对“人年老后心智将会衰颓”这一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资料表明,人们具有一种重要的心智能力——结晶智能——运用累积的知识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健康人(无脑疾病)整个生命过程中,这种心智能力持续稳定地增加,只不过老年期增加的幅度较小而已。
研究还表明,许多人经历过生龙活虎的青壮年时期之后,全面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会改善,这使得他们到老年时变得雄辩、老练、语言表达流利且富有煽动性,甚至可以用5种不同的说法表达同一件事物,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比年轻人要强。
另外,使用脑波仪研究21—83岁者的脑部,根据脑部各处新陈代谢活动而作直接评价的脑化学研究认为:健康老年人的脑部,同样地活跃而有效率。(1992年第5期《老人天地》陈国梁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我国四大回音建筑
石磴琴声位于四川省潼南县境内。在涪江岸边,有36级石梯,似一把巨大的石琴,每个阶梯,犹如一根琴弦,只要把脚蹬上石磴,拾级而上,脚下便会响起美妙悦耳的琴声。
天坛音壁 即北京天坛的回音壁。
莺莺宝塔 在山西永济县普救寺内,又称舍利音塔。塔身呈方形,有13层,高50米许。登塔者,用石投地,回声即起:投于前地,则声在塔底;投于后地,则声在塔顶。相传为工匠师筑塔时安放了金蛤蟆之故,实为塔身中空所致。又因古典名著《西厢记》源出于此,因而又名“莺莺宝塔”。
蛤蟆音塔 在河南省陕县境内,建于清康熙年间。游人若以掌击塔,塔内会发出“咯……”的鸣声,如有万千只蛤蟆在鼓膜低唱。
(5月2日《新闻出版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报头书法”摭谈
中国的各种报纸都有报头。欣赏每种报纸的报头书法,也是一种艺术享受。我国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日理万机之余,酷爱书法。他们的墨宝雄逸绝伦,风格各异。如《人民日报》、《体育报》《工人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和《四川日报》等25家报纸的报头就是毛泽东题写的;《参考消息》是周恩来所题;《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农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为邓小平所题;《法制日报》为彭真所题。这些报头分外引人瞩目。
名人或书法家也常为报纸报头题字。如《中国电视报》是赵朴初所题;《齐齐哈尔晚报》为启功所题;《南昌晚报》、《西安晚报》为舒同所题;这些报头题字,法度谨严,清俊洒脱。
还有许多报纸的报头,则是从名人或书法家的墨迹或遗墨中精选拼集而成的。如《安徽日报》、《湖北日报》、《浙江日报》和《兰州晚报》、《沈阳晚报》等,是从鲁迅的手迹中选拼而成的。尽管这些报头字体不能代替真迹,但因精选得当,布局合理,的确是颇具神韵。
(4月29日《中国老年报》邹登品文 王继文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杨振怀提出水利改革新设想
水利部部长杨振怀日前在全国第五次水土保持会上提出了水利改革的新设想。
杨振怀说,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已成为水利改革的趋势;建立专项建设资金,增加长期优惠水利建设贷款,充分利用外资,发行水利债券,完善有关收费制度,是水利改革的重要措施。
杨振怀强调电价要理顺,实行水电与火电电价平齐,进行水费改革,向受益企业和农户征收河道工程修建管护费,争取以河养河,以水养水,以电养电。他提出积极发展水利经济实体,建立水利基础产业,现有的各种水利工程要办成各级经济实体,逐步把区乡水利站、水保站办成经济实体,农村水利服务体系也要办成经济实体,进行企业化管理,争取“八五”、“九五”期间水利综合经营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年产值分别达到150—200亿元和400亿元。
杨振怀在设想水利建设形势时说,全国将形成“弯弓射大雕”的态势,以沿海经济开发带为“弓”,长江、黄河、珠江等沿海经济带综合开发为“箭”,目标是振兴全国经济。长江三峡工程位于中部支撑点,浦东开发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攀枝花、六盘水等地区的开发,是长江经济带开发的组成部分。经济带的形成,将使全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从沿海辐射到我国的腹地。
(6月1日《经济日报》冯耀祥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各专业银行的职能区别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年12月1日,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管理我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它对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承担领导、管理、协调、监督、稽核责任。
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1月1日,是办理工商信贷和城镇储蓄业务的国家专业银行,具体办理工商企业及机关团体的存款、国营工商企业及城镇集体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城镇居民储蓄等业务。
中国农业银行是经营农村金融业务的专业银行,成立于1955年3月1日,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支农资金,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
中国银行是中国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它的主要职能是协助中央银行进行国家金融的宏观调节和承办国家政策性业务,组织运用和积累外汇资金,经营各种外币、人民币业务。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成立于1954年10月,是承担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任务和经营投资信贷、基本建设拨款等业务的国家专业银行。交通银行成立于1908年3月,1986年重新组建,成为一家综合性银行;在经营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资金自求平衡。
  (1992年第5期《党建文汇》秋宁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读书与健康
读书能够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作为文化的沉淀和传递,书还是家庭保健的益友,心理疏导的医生。
无论春夏秋冬,桌前灯下,那种在书中揽胜的惬意,寻求中的忘我,心灵的共鸣,实在是美妙和不可多得的需求。许多人恐怕意识不到,这种心态和意境,又恰恰是心身健康的一个标志。
自古诗坛便有杜甫诗能除病的传说。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中说:“世传杜诗能除疟,此未必然。盖其辞意典雅,读之者脱然,不觉沉疴之去体也。”这就从语言文字能调节情志的角度,阐发了读书可调神祛疾的道理。清代《老异续编》中确载有一则杜诗祛疾的验案:白岩朱公患气痛,每当疾发时便诵杜诗数首,习以为常。宋代寿星诗人陆游有诗云:“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药,吾诗读罢自醒然。”陆老夫子不仅骑驴背囊施药处方,而且也推崇语言文字的祛病健身的自然疗法,真可谓经验之谈。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的健康观也在更新。追求生理、心理、社会的完美和谐,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需要文化的熏陶、书的引导。国内外的医学专家发现:精神刺激可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阅读书报能解除病人的烦恼,淡化抑郁的心理,减轻某些疾病的症状。德国开办的病人图书馆,请那些慢性病,尤其是神经系统及心理疾病的患者,阅读不同感情色彩的书籍报刊,病人康复得很快。美国心理学家勒纳倡导“诗歌疗法”,认为吟诵诗歌能改善心理和情绪状态,有益心身健康。在“诗歌王国”的意大利,医学家和文学家已联袂,成立“诗药有限公司”,出版具有不同主治功能的诗集,供不同心理疾病的病人对症选用。读书吟诗,不仅使人明智,又是具有心身双修的自我保健功能的娱乐疗法。从卫生文化中汲取美和健康,促进心理和行为的改变,以提高生活质量,从这个角度说,一本好书,不正是养性怡情的千古经方,健康体魄的文明医友吗?
(5月16日《健康报》 朱贵军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谚语话烹饪
谚语“中国菜是舌头的菜”,短短一句话仅用了八个字,但它却点出了中国菜最鲜明的特色:更讲究“味”。仅中国的川菜,就有酸、甜、麻、辣、苦、香、咸、怪味、鱼香等七滋八味。更不用说中国一共有八个大菜系了。
谚语“东淡、西浓、南甜、北咸”,寥寥八个字,涉及的面却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中国东部地区浙江一带是鱼米之乡,湖河密布。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浙江菜肴清爽滑嫩。而西部四川等菜肴,喜加辣椒、胡椒、花椒,口味浓辣,以收提热祛湿之效。长江以南地区,苏锡菜或广东菜,都口味微甜。而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则又因气候寒冷,食俗口味偏咸。
谚语“春酸、夏苦、秋辛、冬咸”,像一个生活经验丰富的长者在谈心:春天,宜多吃酸性食物;酸入肝,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夏天,宜吃些苦味食物,如苦瓜炒肉片、百合汤等等;苦入心,有燥湿泻火作用。秋天,宜适量吃些辛辣的食物;辛入肺,行气活血。
(4月28日《新民晚报》彭显能文 江仁昌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股票交易史话
股票交易从其诞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1694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为了对法作战,通过政府发行股票筹集了120万英镑以解决政府财政困难,从而推动了股票的发行。
随着股票和证券的不断增加,自由转让的交易也就应运而生,开始时的交易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一般都是在咖啡馆内进行。直到18世纪60年代末,股票经纪人在“新乔纳森咖啡馆”成立了认购俱乐部。1773年正式更名为股票交易所,这就是现在的伦敦交易所的前身。为了约束股票的发行数额和经纪人的不法行为,一系列的交易规章也相继制定并逐渐完善。更为有趣的是现在交易所公布的每日股票登记表却是由当时一位股票经纪人的儿子在咖啡馆帮助其父所记股票价格行情的流水帐演变而成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工业革命产生的新技术也应用于股票交易中,电报、电话进入交易所使各地的市场信息迅速传递。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股票交易全部实行电脑化,使世界各地的交易所电脑联网,现在昔日交易所内喧嚣热闹的场面减少了。(5月27日《今晚报》赵家训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名片趣话
名片古已有之,汉代就较为通行,只不过那时不叫名片,称为名刺、名谒、名帖等。就中外历史上看,面积最大的名片是清代李鸿章出使美国期间特制的那张长六尺的名片;而体积最大的又是清代乾隆年间,高丽国宰相李银为向郑板桥索取字画送来的高一尺二寸、阔五寸、厚半寸,如“金版玉片”的名片;最贵重的名片要数日本三菱公司推出的厚十五微米、重一克、加有封套的纯金嘉庆礼仪名片。
抗战时期,延安流传着这样一件事:一天,毛泽东接见一位从前方来的旅长。那旅长送上一张名片,上写: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少将旅长×××。毛泽东看了名片笑了笑,问他八路军作战情况及历次战斗中死了多少共产党员,旅长都答不出来。毛泽东严肃而亲切地说:“每个共产党员都是我们的亲兄弟,你连他们牺牲多少都不知道,却在名片上印上少将头衔。少将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不要学国民党那一套用官架子吓人的作风!”尽管这是在当时党内反腐化斗争背景下的认识,不一定与今天的需要并论,但提出了名片需要务实。至今,这还是不乏教育意义的。
(1992年5月《采风》胡大堤史斌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故事新编(五月三十日《光明日报》毕克官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