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6月2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沉重而又坚实的人生
——读报告文学《天地人心》
林为进
虽然有人说如今世界上能够让人真正发自内心去尊敬与钦佩的东西已经不多了,但是,看完正言、爱民合著的报告文学《天地人心》(《当代》1992年第2期)后,却会使只需稍具一点良心与正义感的人,对作品所描述的主人公张守敏由衷的产生尊敬与钦佩的感情。尊敬他信念的坚定与追求的执著,钦佩他“为了金色的田野”,“为了农民愿赴汤蹈火”而抗住了沉重压力的意志,钦佩他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写在大地上的业绩。
信念、追求、理想……如果只需用语言表述,不少人都能做出涂上辉煌壮丽色彩的文章,可当不是以之要求别人,而是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时,步履又将是异常的艰难。因而,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行动才显得比语言重要得多。张守敏以他的行动而不是语言,显示了他人生的光彩,证明了他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作为一个小小的农业县——安徽泗县的粮食局长,还称不上品级的芝麻官,张守敏如想图自己的安逸,或使用一下权威,并不难做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见到有多少个比他级别高或比他级别低的干部一直并还在那样干着,可张守敏想的却是“政府不是一块牌子,政府就是你,就是俺,就是俺们这些干部”。不是用“牌子”去唬人、压人,而是以对百姓的爱心,以实际的工作,获取人民对党和政府的热爱、拥戴与信赖。为此,张守敏从60年代到农业局当会计“常年呆在河边鞋不湿”,到当上二轻局长带领干部工人创造了“县办小厂制作的鞋出口美国长期畅销”的奇迹,再到粮食局长的任上“连烧三把火”,把一个烂摊子整治得有声有色、开始像个能为国家、为百姓干点有效的具体工作的单位。也正是为此,老百姓才说“要是中国的干部都像张守敏就好了”。
期盼虽然美好,但现实却难尽如人意,正如“好人一生平安”只能是一种祝福那样。当好人不仅仅是那种四面圆通、笑口常开,不得罪人的角色,而是要捍卫原则,要为人民的利益说话的好人时,他就难得平安了。张守敏对粮食局的整顿,才会引来那么多的诬告与谣言,而仇恨不仅针对他个人,而且发泄到他全家的头上,丧心病狂者谋杀了他的儿子以打击和伤害他捍卫原则的热情与决心。
《天地人心》的作者不回避这种人生的沉重,而正是由这种沉重感表现了张守敏人生的坚实。正是有了张守敏、刘日这样的优秀干部、真正的共产党员,有了无数平凡朴实、勤劳向上的人民,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充满了前途和希望。《天地人心》虽然主要只是描述了张守敏一个阶段的历程,但由他沉重而又坚实的人生,我们不难感受到世界上最伟大的是能为大众利益勇敢奋斗与献身的人,是追求光明、不畏邪恶的心灵。天、地、人、心。顶天立地,顺应民心与潮流的人,将是永远的强者。泗县人民对张守敏的感情,就是有力的证明与启示。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创世史诗
——看《大决战》
刘白羽
病中,花了四天时间,将巨型电影《大决战》看完。一股雄壮威武之气震撼人心,我兴奋、我激昂,好像我的病已经霍然而愈了。这是由于我从中获得战争之美、获得艺术之美。我沉思良久,击节称赏,想出一句话,就是创世史诗——创造一个新世纪的英雄主义的史诗。
我说我获得战争之美,也许有人不赞成,前些年有人说一切战争都是非人性的。但这部电影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从千百年的黑暗变为光明,凭了什么?……战争,人民的战争,进步的战争,革命的战争。正是它成为改变世界格局与颜色的新中国的催生婆。
我说我获得战争之美,还在于毛泽东及其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这样短暂时间之内,连续三大战役,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最伟大军事艺术的高峰。你看,在整个中国大地上,神机妙算,任意纵横,追北逐南,声东击西,真正到了出神入化,令人咋舌的地步。《大决战》体现了这一点,演出了这一点,从而获得了战争的雄伟之美。我说我获得了艺术之美,是因为任何震天撼地,击动心弦的现实,关键就看能不能得到精心的艺术表现。文学艺术家的任务除了必然地掌握现实的本质,而更重要的是突出现实的本质。如果没有艺术的加工,也就是说运用创造的幻想与想象,通过虚构,构思,就不能达到艺术美的境地。如无艺术的渲染、造化,也就不能那样从头到尾活生生把一部史诗展现在你的面前,撞击你的心灵。我先谈一个纵贯全局、使三大战役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处理:那就是开头时,毛泽东放大特写的镜头,他注目凝思;结尾,新中国建立,毛泽东一个人走上长城,看一轮红日磅礴而出,这在艺术上不止完成了影片的神思,也给予全片以诗意。
(一)先谈谈《辽沈战役》。我1946—1948年参加了整个东北战争,我刚刚写完的回忆录《心灵的历程》中把辽沈决战一章,命名为《黑土地的转折》。东北,在我人生之途中,是一个永远令人难忘之点。我在东北大地上,和东北人民相处。他们豪情似火,壮志如云,从最艰苦的冰天雪地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一步一步打到辽沈战役,进行黑土地上的决战。
……大地在崩裂,河水在解冻,冰块在冲激。镜头一转,黄河急流险峻,势如奔马,——黄河在新的战争年月又发出一次强烈的怒吼。船工粗犷的脸,是人民对蒋介石发动内战,仇恨与愤怒的脸。毛泽东站在横渡的船上高瞻远瞩。这一画面,预示着中国大地上将要展开一场大决战。
在辽沈战役中,艺术家们从头到尾抓住一个矛盾冲突,这就是林彪不听中央军委决策,不敢贸然南下。事物中的矛盾冲突,正是艺术创作中的生命线,可以这样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艺术的灵魂。这一点,使《辽沈战役》在创作上具有游刃有余、引人入胜的魅力。当然,在整个《大决战》中有一个更大的矛盾,更大的对比,更大的悬念,那就是敌我矛盾。通过双方首脑部,再具体一点说通过毛泽东与蒋介石两方督帅从头至尾,展现开来,使得三部戏,构成整个《大决战》这一部大戏。但是,创作者在每一部戏里还必须精心策划,煞费苦心,惨淡经营。如《辽沈战役》中毛—林之间,罗—林之间的矛盾就突现出人物的鲜明性格、独特个性,毛的暴怒如雷,林的优柔寡断,一个局部的指挥与全局统帅之间天壤悬殊的对比,从而突出地塑造出毛泽东的伟大人格与伟大风格。这一条线索把火线上战火纷飞,冲锋陷阵组成一个雄伟的艺术整体,也就避免了从头到底一味乒乒乓乓地打仗;相反,正因为战略上的决策的矛盾、统一、实践,到更加鲜明而又丰富多采,使战争形象明确生动,如在目前:塔山坚如铁壁、寸土必争的英勇,锦州攻坚的受阻与突破、粉碎的英雄气概,特别辽西会战,辽河平原上一片一片熊熊的烈火,显示了决战的刚果精神。当时,我们战士把毛泽东的决策通俗化为“关门打狗”。这一切说明如果说艺术创造有什么秘诀,这秘诀就是写人,人的心灵,人的命运,人的矛盾。当胜利已经昭然若揭,毛泽东的悠闲的散步,与蒋介石吐血的对照,是艺术创造上得意的一笔。卫立煌最后喃喃自语:毛泽东像作诗一样,把一切奇思妙想用在东北战场上,拿牙签一插就把锦州插掉了,谁想得到!毛泽东对卫立煌的问号做了回答:原来说需要五年,现在看来,只需一年就可将蒋介石反动政府打倒,这是《辽沈战役》军事哲学的总结。
(二)《淮海战役》的艺术手法,是把战争从头绪纷繁中凝成一个雄浑完美的艺术整体。用万马奔腾、汹涌而前开篇,正好象征了这一战役摧枯拉朽,决定蒋家王朝最后结局的特点。“中原战场是蒋介石的滑铁卢”——《大决战》的解说词运用得炉火纯青,恰到好处,上叙一语就是既富于哲理意味又富于现实情趣的语言,有囊括全局,点铁成金之妙。
静,很长一组镜头,是毛泽东在推碾子,后来周恩来来了,两个人慢慢推着碾子,正以默默构思决定着淮海大战的命运。这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典型细节,选得非常之好。毛泽东说谈一个通宵——一树鲜红的柿子;毛泽东散步——一片碧绿的树林。特别动人的是毛泽东送毛岸英下乡去参加“土改”,把大衣从自己身上脱下来指着岸英说:白天你穿,夜晚她盖。而后看他们走去,凝目远送,无限深情,表现了高度的人性美。中央经过通宵讨论下定了淮海大战的决心与部署,决定由邓小平担任总前委书记。邓小平、陈毅、刘伯承、粟裕的形象,在艺术塑造上都很成功。邓小平特别动人之处不在于他在军用地图上的指划,而更重要的是从精确细节中显出鲜明的性格、高尚的品德。比如理发的那个细节,特别是看到担架上的烈士,——在他身上找出一封给妻子未写完的信,为之动容,低头默哀。这都是《大决战》中从头到尾把定塑造人物这一中心环节的艺术成功之处。
“蒋介石破釜沉舟”一句话点明了敌人的处境。我特别欣赏蒋军的穷途末路,无粮断炊,杀马而食与毛泽东爱马的鲜明对比,可谓《大决战》中神来之笔。毛泽东说他的诗是马背上哼出来的,这时他爱马之心怎能不油然而生。艺术的妙处在于引发人联想,这一镜头给人留下多么宽裕的联想之地啊!
淮海战役以我六十万之军歼敌八十万之众,以少胜多,堪称奇迹,在作战指挥上达到了军事艺术的高巅,展开了军事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斯大林得到消息,连声说:奇迹!奇迹!美国军事学家至今还在研究淮海战场这一斯芬克司之谜。让他们去捉摸吧!但他们是永远找不到谜底的;而我们很容易找到答案,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早已预言了的:不是上帝而是人民创造历史这一光辉而又伟大的真理在中国土地上的实现。
(三)《平津战役》本身是具有戏剧性的,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又打又和,虚虚实实,装得太满,因此更多的是纪实色彩,但总揆其要,这是两种命运大决战的最后一幕,蒋介石的心灵上响起哀歌,毛泽东心灵上升起凯歌。
在大海怒涛冲击之下,蓦然出现了万里长城。解说词说得好,宇宙飞行员从太空中遥望,在这混混沌沌的地球上,只看见一条万里长城,这就把战争升华到人类文化高度。我们将要在这象征古老中华文化的地方进行决战,决战是为了更新我们的文化。这是人类文明群星闪耀的时刻,人类将以其无比的智慧与勇气在历史发展的轨道上打开了一个新的闸门,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黑暗东方一跃而起。但为了创造这一“北平方式”,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殚思竭虑,用尽心机。毛泽东有两个场面非常深入人心:他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起床,穿上睡衣,又靠在床头,展看军图,他想的是怎样把傅作义集团困在北平,然后进行最后解决。然后找了周恩来来,这时他们担心傅作义南撤或西进,他们决定投下一着棋——包围张家口;紧接着,毛泽东在雪地里已经站了两个钟头,谁劝他他也不走,就那样僵冻在雪地里,周恩来急急跑来,毛泽东大发雷霆:我要骂人!……他嫌部队行动太迟缓,为什么不能抓住战机?为什么向西的铁路还没切断?这两个场面,反映了统帅的焦思苦虑与巍巍神魄,都是十分震动人心的。
在统帅部的督促下,万马飞奔,有的跌下山崖、滚下深谷,但是紧紧地抓住了敌35A,这样就既抓住了傅作义,又拖住了蒋介石。这时,毛泽东光风霁月,妙语联珠,连声称赞:杨、罗、耿打得好,我说过天塌下来有罗长子顶住么!……”蒋介石如热锅上蚂蚁,又施一计,命令傅作义率部经塘沽撤出华北。傅作义从一开始就不想离开华北老窝而到中原去作殉葬品,但这塘沽在无奈之下总是一条退路。中央军委急令东北野战军直指天津,一举切断塘沽,这时在西柏坡,朱德笑呵呵说:“这一来变成笼中之鸟了。”大战展开,火、火,一片火海,雄师指处,所向披靡。蒋介石哀叹:我要死在中华门,现在使我难过的是死无葬身之地了!美国巴大维也在这时悄然撤退,这就宣布了美帝国主义在中国战场上,全盘皆输,终以彻底失败而告终,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也许由于篇幅关系,我觉得对北平人民——也就是全国人民的欢乐表现得还不满足,不是镜头多少,原因是没找出象征性的、夸张的艺术手法。这样鸿篇巨著,历史场面之多,头绪纷繁之众,结尾处却处理得那样干净利落,既有分量,又有诗意,这一结尾,卓然不群,未落俗套,堪称一绝。前面我已说过《大决战》开篇与结尾艺术处理之妙。当毛泽东一个人上长城,遥望日出,静静沉思……这时空中隐隐传来轻微的钟声,这不正是一个新世纪的晨钟吗?这并不太长的画面,在思想上、艺术上却具有千钧之力,令人进入永远的沉思。
以上是我看《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手记。
在开头时我说到两个美,在结束时,我想通过《大决战》的启发,对军事文学艺术做一点思考。我认为美是任何文学艺术最大魅力之所在。但要获得这两种美并非易事。能以获得战争的美,就必须深入探索到战争生活的本质,也可以说战争生活的灵魂。军事文学艺术创作抓不到战争的这个核心,谁就不能深切入生活内里,而停留在表面的过程。艺术美是军事文学艺术创作上永远应当努力以求的。黑格尔在《美学》第三卷序论中说到风格:“但是较美的作品却已使粗犷缓和到严峻。这种严峻的风格是美的较高度的抽象化,它只依靠重大的题旨,大刀阔斧地把它表现出来,”“寓最高度的生动性于优美静穆的雄伟之中的风格,”“这种本身独立自足的静穆,才造成美那种逍遥自在的神情,不把它的这种秀美的显现当作一回事。也正是在这里才有可以见出美的风格的高华。”如果能把严峻、静穆、秀美三者熔于一炉,这就是人们所向往的崇高的美。我并不是说《大决战》已竟臻美臻善、至高至上。不过,《大决战》在军事文学艺术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是它进一步开阔了生活美与艺术美的本质上,核心上,灵魂上的崇高美的追求。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军事文学艺术创作必将得到更加辉煌瑰丽的成果。
钟声已经敲响,胜利就在前面。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提高电视文艺的质量
——评邓在军对电视艺术的思考
沈悦
新时期以来,电视文艺事业在短时期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提高。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邓在军,从新中国电视事业起步之时,便投身于电视文艺的摸索和创作之中。她的创作历程正与我国电视发展同步,因此,总结和研究邓在军30余年电视文艺的创作成就,也许有益于电视文艺创作水平的提高。
充分发掘电视的潜在功能,提高电视节目的制作水平,是摆在我国电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邓在军致力于电视文艺创作,并将电视文艺节目的水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瞩目。从1987、1988年度两届反响强烈的《春节联欢晚会》,到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的国庆四十周年大型专题节目《我爱你,中国》,以及标志着我国电视播出最高水平的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开、闭幕式的电视转播等等,邓在军对电视这一现代传播媒介进行了综合性创造性的运用。她对电视文艺创作规律的把握和美学思想的传达,在这些成功的节目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电视艺术的创造,在导演主体意识的传达上更加依赖于技术条件的存在。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了解因技术构成而存在的电视特性,而又不局限于现代化技术的制约,找到电视艺术创作的自由空间。邓在军的成就,首先就在于对电视特性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上。
邓在军没有上过电视专业大学,对于她所处的年代来说,电视只意味着摸索和尝试。据不完全统计,在录相机运用于我国电视行业之前,邓在军导演转播的各类节目就多达几百部。实况转播是当时电视节目的主要样式,镜头语言、制作方式和程序、作品表现力的探求,她在转播过程中逐渐熟悉和掌握,由此掀开了电视文艺创作最初的章节。电视转播在邓在军多年的摸索下,已由单纯的传播手段上升到了有条件的再创造的高度。以至于到了第十一届亚运会开、闭幕式的电视转播之后,被亚广联誉为“内容丰富、精确,充满了激情,充满诗意”。亚运会组委会的负责人也曾这样说道:“开幕式的电视转播搞好了,亚运会就成功了一半”。邓在军的艺术实践表明,作为现代传播媒介的电视,传播特性正是其得以飞速发展的根源。把语言、文字、声音、活动音像等诸多传播符号有序地综合运用,展现了大众传播最为广阔的新天地,构成了无比美妙的多维视听空间。由于邓在军把组成电视艺术的诸多因素反复地实践运用,终于能够在娴熟驾驭各技术系统之后,将自身的艺术意识、美学追求融于庞杂的转播工程之中,从而使得亚运会开、闭幕式的电视转播走到了中国电视发展的一个高度。
电视文艺的创作与现代电视技术条件密切相关,电视文艺的节目制作越来越趋向系统化和专业化。邓在军导演在概括自己的价值理想时,提出了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标准。这就要求导演敏锐地把握时代的要求和气息,在形式上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大型专题节目《我爱你,中国》,从内容到形式,都显示出这样的一种美学追求。这台节目的整个制作系统的最终运作结果,就是将邓在军所确立的《我爱你,中国》的主题加以浓缩、精炼和升华,在深厚的主题思想的引导下,去建构节目的框架。这样一个过程也正是形式演化和发展的过程,使节目出现了“将天安门广场作为广阔的舞台,把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故宫作为前后景”的全新形式。由此说明,就复杂的电视文艺制作系统而言,在掌握了体现电视传播特性的技术手段之后,导演自身的审美意识的传达就显得极其重要了。邓在军在1987、1988年两届春节联欢晚会的执导过程中,把“团结、欢乐、奋进”的主题融于节目创作,让每一个节目都在这样的主题范围内去充分显露各自的艺术特色,又将其归结于春节联欢晚会的总体样式的构思中,并且及时地展示电视观众的多渠道反馈,使这两届春节联欢晚会引起了良好的轰动效应,电视文艺的综艺特色和群众性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文艺信息
△湖南作家谭谈近年来长期坚持深入生活,创作了反映当代改革生活的长篇小说《桥》。日前,作家出版社在京召开研讨会,与会者对小说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追踪现实的艺术勇气进行了评述,对当前反映改革题材的长篇创作也进行了分析。 (南)
△山东作家赵和琪小说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与会者就小说家表现“泰山文化”的长篇小说《泰山石》、《爱火》等作品进行了讨论。会议由鲁迅文学院、济南市文联举办。
(可)
△反映商业战线改革实绩的长篇报告文学《商魂》(詹荣城、洪湘明著),近日在北京召开讨论会。王光英出席并称赞《商魂》反映改革“正当令”。与会者就商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问题进行了座谈。由中华工商时报、漓江出版社、广东惠来县供销贸易总公司举办。 (庞)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一曲爱国颂歌
——电视连续剧《北洋水师》观后
孟繁树
由冯小宁编剧和执导的电视连续剧《北洋水师》一经推出便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北洋水师》以清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和中国人民掀起反帝斗争浪潮为政治背景,全面表现了作为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北洋水师从建立到覆灭的全部过程;与此同时,也围绕着这场中日战争而揭示了清廷内部以及中日政府之间所展开的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
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对观众的情感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固然与它的丰富内容、巨大的场面和雄伟的气魄有关,但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剧中充满了一股激情。这就是北洋水师将士们的爱国之情,它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和感情的纽带,将这支海军的官兵们团结在一起,使他们演出了一场可歌可泣的壮剧。《北洋水师》找到了独特的视角。其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点,一是作者并不是单纯地将北洋水师作为清廷的一个政治工具来对待,而是着力表现以邓世昌和刘步蟾等为代表的一群爱国将领的成长过程,并通过对于他们的求知欲望、新的海洋领土观念、人格力量和爱国激情的揭示,展示了这支中国海军的朝气和战斗精神。二是在表现北洋水师覆灭的过程时,作者一方面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导致这场悲剧的主客观原因和其中的必然因素与偶然因素,《北》剧所要突出的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主义气概,这种气概更能反映我们民族的反侵略的斗争精神,也更能使人受到鼓舞和激励。
《北》剧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它十分重视作为我国第一支海军的北洋水师的整体形象的塑造,从而使这支海军的阵营、装备、素质和精神得到全面的展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编导者用了很多笔墨刻画了从提督丁汝昌到将领邓世昌、刘步蟾、萨镇冰,以及水兵木头等一系列人物形象。贯穿于这些人物之间的一条主线,是由北洋水师的命运所体现的爱国精神,而在不同人物的身上则突出了性格的差异。这之中,邓世昌的骁勇和刚烈、刘步蟾的老练和沉着、萨镇冰在沉默的外表下所掩盖着的威猛性格,不但各异其趣,而且表现得淋漓尽致。
任何一部历史题材的作品都会遇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问题,《北》剧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其一是编导者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历史人物做出公正的评价。其二是编导者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行为,力争做到了要有足够的历史根据;以便使人物形象更富于鲜明的个性和使形象更加丰满。
从完美的角度来要求《北洋水师》,它显然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提高之处,其中人物有时从角色中走出来说话和一些场景的重复与拖沓,就是其存在的弊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