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6月1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国决定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6月10日电 (记者耿秋战)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中国代表团今天在里约会议中心宣布,中国政府决定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两个文件。
上述两个文件分别于本月4日和5日在里约会议中心开始签字。直到14日会议结束,各与会国和国际组织可自愿在这里签字。
此后,两份公约的文本将移至联合国总部,并保留一年时间的签字期。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游击队袭击以色列巡逻队
据新华社贝鲁特6月10日电 巴勒斯坦游击队今天渗入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的“安全区”,同一支以色列巡逻队发生武装冲突。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指挥部)发表的一项声明说,它的游击队在黎南部的阿尔马恩城袭击了一支巡逻队,打死打伤一些以色列士兵。
声明指出,游击队是为了对以色列暗杀巴解安全部门负责人巴萨苏和对黎南部人民、被占领土巴勒斯坦人的镇压罪行进行报复而发动袭击的。
黎巴嫩穆斯林民兵“伊斯兰抵抗运动”同一天也称对以色列“安全区”发动了袭击。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战斗机袭击黎南部游击队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6月11日电 据以色列军方10日晚宣布,以色列军用飞机当日袭击了黎巴嫩南部真主党游击队的目标。
以色列军方的一位女发言人说,这次袭击是对真主党游击队当日早些时候炮击南黎巴嫩军阵地的报复。她说,飞机击中了所有目标并已安全返回基地。
据黎巴嫩电台广播,在真主党游击队对南黎巴嫩军阵地的炮击中,一名南黎巴嫩军士兵受了轻伤。
另据报道,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已命令它在黎南部海岸的部队进入戒备状态,准备参加对以色列目标的袭击活动。自上月中旬以来,以色列部队及其支持的南黎巴嫩军和穆斯林真主党游击队在黎巴嫩南部的军事冲突,至少已造成近百人伤亡。


第6版(国际)
专栏:

叶利钦批评美国谋求核优势
据新华社莫斯科六月十日电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十日批评美国企图在同俄罗斯举行的关于进一步削减战略核武器的谈判中谋求核优势。
据报道,叶利钦在俄军队高级将领会议上说,俄是从俄美作为“战略伙伴”的思想出发来谈判削减核武器的,而美国方面则持另一种态度,提出要俄销毁全部陆基多弹头导弹。叶利钦认为,“如果接受这种要求,美国就将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第6版(国际)
专栏:

茨欣瓦利地区将实现停火
本报莫斯科6月11日电 记者丹林报道:格鲁吉亚与北奥塞梯商定12日在茨欣瓦利地区实现停火。这是双方领导人昨日在边境地区会晤、谈判后签署的联合议定书中作此宣布的。
议定书规定,立即组织一支由格、南北奥地区组成的部队监督冲突地区停火。文件还规定,近期内建立一个由格、北奥和外高加索军区三方代表组成的观察员小组和一个联合调查组,调查上月在南奥发生的大规模屠杀事件。


第6版(国际)
专栏:

就日本通过向海外派兵法
亚洲一些国家作出强烈反应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亚洲一些国家两天来分别对日本参议院通过海外派兵法作出强烈反应,指出日本当局的这一行动将给亚洲和平带来很大影响,希望日本政府放弃向海外派兵的企图。
朝鲜中央通讯社9日发表评论,批评日本参议院通过向海外派兵法案,要求日本放弃走军事大国化的企图。
评论说,根据日本现行宪法,是禁止自卫队向海外派兵的。这次日本参议院通过向海外派兵法案,使日本成为军事大国化的意图更加明显了,并已进入了将这一目标付诸实践的阶段。
另据汉城电台9日报道,南朝鲜外务部人士当天发表评论说,日本的行动将给亚洲的和平带来很大影响,使周边国家感到忧虑和关注。
越南外交部发言人10日发表谈话说,通过这个法案的过程证明,在日本社会中,这也是一个引起争论和并不简单的问题。
菲律宾代理外长帕德罗·苏亚雷斯9日发表谈话说,“我们密切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并希望向海外派兵一事不会改变日本政府长期奉行的永远不做军事大国的政策。”
新加坡外交部发言人今天指出,亚洲一些国家对日本军国主义有沉痛的记忆,他们都希望看到日本不再走军国主义道路。


第6版(国际)
专栏:巴西通讯

为了共同的目标
本报记者鲍世绍李志明
自三日环发大会开幕以来,全体会议进行一般性辩论。与此同时,大会主要委员会(前译第一委员会)开始工作,就大会文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文件基本达成了协议。
在一般性辩论中,代表们踊跃发言,表达了对全球环境与持续发展的观点和立场。截至十一日,共安排了一百四十五个国家的代表、五十七个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十四个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发言。大会主要委员会下设几个接触小组,经过充分协商,终于把文件的文本确定了下来,完成了历史使命。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在会议筹备过程中,已就最后文本取得了一致意见。六月四日、五日,公约在大会会场开始签署。到目前为止,已有一百一十四个国家签署或登记签署《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一百二十二个国家签署或登记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中有五十七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签署这两个文件。这次大会闭幕并不意味着文件签署的结束,大会规定,会后文件签署地点将移至纽约联合国总部,期限为一年。
有关《二十一世纪议程》讨论的核心仍然是资金、技术转让和建立机构三个方面。为了执行《议程》每年需要额外资金,即来自国际社会的优惠与赠予性的款项,主要是多渠道的官方的发展援助。曾规定发达国家应把占本国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零点七的资金用于援助发展中国家,而今平均只达到百分之零点三五。最后,代表们提出把一九九三年至二○○○年提供六千亿美元作为执行《议程》的目标。
在技术转让问题上,在巴西、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坚持下,文件写进了“在各国同意的情况下,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无害技术”,“增加发展中国家获得环境无害技术的可能性”。
在机构问题上,经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努力,决定成立一个隶属于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机构,名为“持续发展委员会”,在经济范畴内审议环境与发展问题。
《森林原则声明》大部分条款已获得了通过,确定了保护与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减少林产品贸易壁垒、改善贸易条件等指导原则。西方要求在此声明的基础上继续谈判森林公约,马来西亚、印度、印尼为了维护自己对森林资源的开发权,坚决反对这样做。
《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包括一个简短的前言和指导各国行动的普遍权利与义务原则。文本在年初第四次筹委会上已经确定。此间舆论认为,与会代表们为了保护环境和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已经使一个个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代表们齐心协力,继续努力,一定会使大会获得圆满的成功。
(本报里约热内卢六月十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李鹏总理在飞赴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联合国环发大会首脑会议的途中,于6月10日抵达斐济南迪,对斐济进行了友好访问。这是斐济总理兰布卡设国宴招待李总理。新华社记者王新庆摄(传真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一名环发大会与会者10日在“地球誓言墙”上签名。
新华社记者 杨建华摄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南奥塞梯冲突由来慈汝岭
  慈汝岭
格鲁吉亚共和国境内的南奥塞梯地区的局势经历短暂的停火之后,冲突双方又频频交火。上月底刚刚达成的停火协议再度化作泡影。
据报道,前几天,南奥塞梯行政中心茨欣瓦利市和格鲁吉亚人控制的几个村庄都遭到了对方武器的密集射击,造成了人员伤亡和房屋被毁。而格鲁吉亚的北方邻居、俄罗斯联邦的北奥塞梯共和国继续对格实行制裁,封锁了通往格的主要公路运输线,切断了天然气输送管道。
南奥塞梯位于格鲁吉亚共和国境内,自1922年起享有自治州的地位。1990年9月南奥塞梯州宣布成立“南奥塞梯苏维埃民主共和国”,并要求脱离格鲁吉亚而加入俄罗斯联邦。格当局拒绝予以承认。12月,“民主共和国”举行最高苏维埃选举。格议会认为这是分离主义,宣布选举非法,并决定撤销南奥塞梯州的建制。接着又在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等地区实行“紧急状态”和宵禁。从此,该地区聚集了大量武装起来的格鲁吉亚人和奥塞梯人,居民手中也掌握武器,武装冲突愈演愈烈。格鲁吉亚人对南奥塞梯地区实行经济封锁,切断交通,停止供应。而南奥塞梯方面则实行“总动员”,征召18—60岁的男公民入伍。
当时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1月7日颁布命令宣布,南奥塞梯自行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国”、格议会取消南奥塞梯自治州建制和在茨欣瓦利等地区实行“紧急状态”与苏联宪法相抵触,“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总统命令为要求独立的格鲁吉亚当局拒绝。这些行动也引起了南奥塞梯方面的连锁反应,茨欣瓦利市在一天之内便筑起街垒,声称要与“民主共和国”共存亡。
去年4月,苏最高苏维埃建议对格实行“经济制裁”和在南奥塞梯州全境实行紧急状态,格当局则以“交通封锁”切断同外界联系等迫使莫斯科放弃“干涉”。南奥塞梯执委会主席加西耶夫曾公开宣布,南奥塞梯不想同格鲁吉亚一起脱离苏联,希望在南北奥塞梯合并之后能加入俄罗斯联邦。今年1月20日,南奥塞梯就独立和加入俄罗斯问题举行全民公决,绝大多数人持赞成态度。位于俄境内的北奥塞梯共和国,呼吁把南奥塞梯加入俄联邦,把北南奥塞梯合并问题提交俄议会审议。
俄方表示,避免直接介入南奥塞梯的冲突,但如俄忽视高加索各族人民的要求,他们就会对俄感到失望。6月初,俄国防部宣布推迟从格鲁吉亚撤军。
最近以来,格鲁吉亚和南北奥塞梯3方正谋求和平解决冲突。5月13日,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当局签署了停火协议,但20日又发生了格战斗队员向难民开枪造成数十人死伤的惨案。28日,3方代表再次达成停火协议,并准备就解除封锁、取缔非法武装、难民返回家园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谈判,但和解的局面迄今尚未出现。
日前,格国务委员会主席谢瓦尔德纳泽重申和平解决南奥塞梯冲突。据认为,只有谈判和相互妥协才能为南奥塞梯的动荡局势带来转机。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俄外长结束会谈
双方未能在削减核武器问题上达成一致
本报华盛顿6月9日电 记者张启昕报道:美国国务卿贝克和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今天结束会谈,双方未能就两国如何进一步削减战略核武器问题达成协议。
目前美俄两国虽已同意把各自的战略核力量削减到4700个弹头的水平,但在核武器的构成上存在着分歧。两国外长在会谈中未能解决这些分歧。
据透露,在会谈中,美方坚持俄罗斯的陆基多弹头导弹必须全部销毁;而俄方表示,它愿意把陆基多弹头导弹的弹头减少到只占其总弹头量30%(即1410个弹头)的水平。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捷克斯洛伐克国家体制之争
新华社记者刘天白
捷克斯洛伐克六月五日至六日举行了议会选举。在捷克共和国,以克劳斯为首的公民民主党在大选中获胜。在斯洛伐克共和国,以梅恰尔为首的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获胜。它们之间的政治纷争,使共同国家的命运成了问题。这两个政党的主席克劳斯和梅恰尔于本月八日晚举行了首轮会谈,各自提出了在共同国家问题上的主张。
据此间新闻媒介报道,双方在如何对待存在七十三年之久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问题上分歧深刻。克劳斯及其公民民主党主张:一、维护现有的联邦共和国,使它充分发挥职能;二、在联邦共和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经济改革;三、推举现任总统哈韦尔为下届总统候选人;四、尽快建立联邦议会和新的联邦政府。
梅恰尔及其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提出的纲领是:一、把联邦共和国变成“经济和防御共同体”,斯洛伐克将成为主权国家,发表主权宣言,通过宪法,选举总统,然后就同捷克的关系问题举行公民投票;二、按照斯洛伐克的具体情况实行经济改革;三、同意由捷克族人出任总统,但反对哈韦尔继续担任国家元首;四、在阐明关于国家体制和经济改革等问题的立场后再组阁。据报道,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不仅提出要担任联邦议会主席,而且要担任联邦政府总理。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关于用“经济和防御共同体”取代联邦的主张,遭到克劳斯及其公民民主党的反对。克劳斯九日下午举行记者招待会说,如果就建立这种共同体问题举行会谈,就等于就分裂或取消共同国家举行会谈。
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十日发表声明,指出公民民主党和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虽然在这次大选中获胜,但各自仅获得两共和国三分之一的选票,无权就关系共同国家命运的大事独自做出决定。
斯洛伐克民主左派党主席韦斯十日发表谈话说:“关于从根本上改变国家体制的问题,不能只由两个大党来决定。这是全民的事情,其他政党也有权发言。如果出现各党无权做出决定的局面,应该实行全民公决。”
(据新华社布拉格六月十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军在巴拿马遭袭击
五角大楼10日宣布,在美国总统布什访问巴拿马前夕,美军士兵在连结巴拿马城和港市科隆的高速公路上遭到袭击,一名士兵被打死,两名士兵受伤。布什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讨论了这一事件。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国防部长不同意4年内完成从德撤军的决定
 俄罗斯国防部长格拉乔夫最近说,他不同意前苏联领导人作出的在4年内完成从德国撤军的决定。格拉乔夫指出,如果考虑到以文明的方式进行这项大规模的行动,这是一个不现实的期限。他说,“如果是逃窜,那么4年足够了。”


第6版(国际)
专栏:

○200万穆斯林去麦加朝觐
 据来自沙特阿拉伯麦加的消息,今年到麦加朝觐者人数是历年来最多的,约200万穆斯林10日在沙特阿拉伯圣城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活动。其中,来自伊朗的朝觐人数最多,估计达12万人。


第6版(国际)
专栏:

○保首次发表一批季米特洛夫早年的笔记
 为纪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著名活动家格·季米特洛夫诞辰110周年,保加利亚《社会主义论坛报》10日公开发表不久前发现的一批季米特洛夫早年的笔记材料。
这批新材料是季米特洛夫任共产国际总书记时亲手记下的政治笔记,内容是关于二次大战前夕来自世界各地的外交、政治和军事情报,其中也有关于当时中国情况的记载。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中友协召开全国大会
选出平山郁夫为会长的新领导机构
本报东京6月11日电 记者张国成、于青报道:日中友好协会今天在东京召开第29次定期全国大会,选出新的领导机构:平山郁夫任日中友协第4任会长,前会长宇都宫德马任名誉会长,楢崎富男任理事长。
大会结束后,举行了纪念日中邦交正常化20周年、日中友协第29次定期全国大会祝贺酒会。新会长平山郁夫致词说,日中友好协会要和中日友好协会同心协力,使日中友好事业取得更大的成果。
应日中友好协会邀请来日访问的中日友协代表团团长孙平化、中日友好老朋友代表团团长米国钧,以及中国驻日本大使杨振亚、日中协会副会长后藤田正晴也在酒会上发表讲话,他们期待日中友协在日中友好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新领导机构中,前日中友协理事长清水正夫、前日本驻中国大使中江要介新当选为副会长。新会长平山郁夫今年62岁,现任东京艺术大学校长,1984年以来任日中友协副会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