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3月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绿委会会议公布新的森林资源数字
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13.4%
本报北京2月29日讯 记者高保生报道:据今天在京召开的全国绿化委员会第11次全体会议透露,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已由1988年前的12.98%上升到13.4%,全国森林面积已由18.7亿亩增加到19.3亿亩,活立木总蓄积量已达108.68亿立方米。国务院副总理、全国绿化委员会主任田纪云指出,我们取得这样的进展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要继续努力,把造林绿化扎扎实实引向深入,再上一个新水平。
据介绍,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推动下,广大群众造林、爱林、育林、护林的意识普遍增强。据统计,1991年全国共完成造林8500万亩,超计划完成全年任务。去年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5亿人次,植树23亿株,无论从规模和质量上看,均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带动下,我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举世瞩目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去年完成造林1515万亩,超额29.8%完成任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1991年又有新的突破,造林和封山育林共达1170万亩,超计划11.4%完成全年任务。
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部门造林绿化工作的意见》。会议还决定对550名在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中作出优异成绩者,颁发“全国绿化奖章”。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江两河”工程进展顺利
去年开工的二十多个项目基本完成
本报拉萨2月29日电 记者唐宁报道:举世瞩目的西藏“一江两河”工程,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和开发,已经迈出了富有成效的第一步。
总投资达10亿元的西藏“一江两河”工程,是国家“八五”重点项目之一,“一江两河”流域包括拉萨、山南、日喀则三个地市的18个县,面积为6万多平方公里,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八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投资将其开发成为西藏的商品粮基地,畜产品基地,轻工和食品加工基地以及科学技术示范推广基地。
“一江两河”工程1991年拉开帷幕,当年国家综合开发投资额7000万元,经过精心组织和实施,各项工作已走上正轨,工程工作已基本完成。安排开工的20多个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
为制定一个先进科学的十年综合开发规划,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聘请了18位国内外著名的学者和专家,成立了“一江两河”综合开发国家专家咨询组,对重大决策进行论证,审查规划,评审重要项目。
另外,“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综合开发遥感动态监测系统,正着手建立,开发区的2.4万平方公里彩红外航空拍摄任务已完成。这个系统的建立,将对开发区开发效果、生态环境监测、重大规划项目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干旱
国务院及各地迅速组织群众投入抗旱斗争
据新华社北京2月29日电 (记者王满)自去年入秋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干旱。目前,全国越冬作物受旱面积达1.1亿亩,白地缺墒1.8亿亩。干旱还造成900万人、16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目前干旱最重的是西北、东北西部和华北地区,其中甘肃和陕西两省的旱情是60多年来罕见的。
据悉,目前受旱地区各级党政机关已全面动员起来,大批干部纷纷下乡,与群众一起强化抗旱保苗、保畜工作。国务院各部委正在多方筹措资金和物资运往旱区。


第1版(要闻)
专栏:

甘肃紧急动员抗旱保粮
本报兰州2月29日电 记者张述圣报道:新春伊始,甘肃全省上下紧急行动起来,开展以抗旱保粮为中心的春耕生产,为夺取农业丰收而努力奋斗。
自去年夏季到现在,甘肃大部分地区240天没有下过透雨,伏秋冬三旱相连。全省约有120万亩冬麦需要翻耕改种。春麦地区也因干旱少雨播种困难,干旱还使不少人畜饮水困难。
面对多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威胁,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由省长贾志杰及农口各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抗旱指挥部,动员全省上下各行各业全力帮助群众抗旱春耕。


第1版(要闻)
专栏:

新疆全力投入抗旱
本报乌鲁木齐2月29日电 记者曾坤报道:已连续14年夺得农牧业全面丰收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面临着持续干旱的严重威胁,自治区党委动员全区上下克服“年年有灾,年年丰收”的麻痹思想,全力以赴投入抗旱夺丰收的春季备耕生产。去年入秋以来,新疆秋冬连旱,大部分地区积雪普遍比去年同期偏薄,其中阿勒泰山区、准噶尔盆地基本无积雪,新疆的粮仓伊犁地区积雪覆盖面比去年减少1/3,全疆降水比干旱的去年还少2—3成。去年11月至今年2月上旬,全疆39条主要河流来水量较去年减少3.4亿立方米。据专家测算,全疆春季缺水20亿立方米,比大旱的去年同期减少2亿立方米。
目前,自治区农口各部门正在紧张筹措抗旱良策。


第1版(要闻)
专栏:

继承发扬中华文化精萃
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在京成立
本报北京2月29日讯 记者周庆报道: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成立。来自大陆、泰国、香港、澳门、台湾的工商、金融、文艺、新闻界的200余位海内外华人出席成立大会。叶选平被推举为首任会长。
继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萃,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是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心愿。为此,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泰籍华人、慈善家谢慧如,美籍华人、社会活动家陈香梅,泰籍华人、社会活动家陈世贤等30多名海内外贤达及知名人士发起、组织了中华文化促进会。该会的任务包括争取捐助、筹集资金,奖励对发展中华文化有贡献的团体、个人及优秀文艺作品,培养有关人才,帮助举办文化活动等。
阎明复、于飞、陈世贤、萧秧被推举为副会长,萧秧兼任秘书长。
该会会址设在重庆。该会已收到海内外华人和一些单位的捐赠。
庄炎林、穆青、高狄等到会祝贺。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苏州500多专业市场形成网络
苏州像抓生产那样抓市场建设,全市建成各类专业市场537个,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11个,初步形成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市场网络。苏州对市场管理坚持处理好管与活的关系:在交易的对象上,实行全方位开放,不搞地方保护主义;在交易服务上,逐步配套,使交易双方能够不出市场就办好签证、结算、纳税、储运;在交易税费征收上,实行场内交易从优,场外交易从紧的政策,使市场具有较大的兼容性和吸引力。 (龚永泉)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中国丝绸交易会成交近一点八亿美元
2月29日在杭州结束的为期5天的1992年中国丝绸交易会,共成交1.79亿美元,来自世界各地的360多位客商参加了这一交易会。随着丝绸生产的迅速发展,中国丝绸产品质量逐年提高,花色品种不断增加,已同世界上10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去年丝绸出口收汇达21.05亿美元。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王府井储蓄所存款余额逾五亿
二月二十九日,北京王府井储蓄所成为全国第一个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五亿元的储蓄所。始建于一九四九年的王府井储蓄所存款不断增长,靠的是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优质服务。这个所与全市工商银行的一百八十个储蓄所实行计算机联网,开办了活期储蓄通存通取业务,方便储户存取款。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湖南地质找矿成果丰
湖南省地矿局去年新发现重要矿产地9处,取得重大新进展的勘查矿区9处,提供可供详查、勘探基地12处,地质找矿成果居全国前列。去年,湖南省地矿局吸取过去人、财、物安排不集中的教训,在找矿布局上主要实行了“三个倾斜”:向普查工作倾斜;向国家急需矿种倾斜;向重要成矿区带倾斜。


第1版(要闻)
专栏:

普通话在广东
本报记者 梁兆明
“很有必要”。这是广东各阶层人士对省委、省政府2月2日发出的关于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决定的普遍反应。
为了亲身感受一下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必要性,记者特意走访了一些机关、学校和服务性行业。
2月24日上午10时,记者在广州火车站西广场登上31路公共汽车。跟着上车的是一位外地旅客,随手将两大包行李丢在脚下。乘务员开始时很和气地用广州话提醒说:“请把行李放好,还有很多人上车的。”这位旅客却毫无反应。乘务员又推推他用广州话大声说:“你是聋的吗?”说完,乘务员动手将他的行李抛到一个角落,这位外地乘客生气了,差点亮出拳头。幸好有人用普通话解释一番,紧张气氛才缓和下来。
车到南方大厦,途经9个站,乘务员只用广州话报站,车上虽然装备了用普通话报站的录音喇叭,但车到站了才响,乘客没有时间作准备。
广州市在广东,算是普通话推广较好的一个地区了。在顺德县大良镇,记者找到一家商店用普通话向售货员买一瓶当地特产牛乳,两位女售货员听不懂,你瞪着我,我瞪着你地说:“这个北佬说什么?”最后记者只好用广州话来解决问题。又有一次到雷州半岛的徐闻县,在一家小商店买条毛巾,售货员既听不懂普通话,也听不懂广州话,只好找一位懂普通话的当地人用雷(州)话翻释。常听外地朋友风趣地说:“来到广东如到了外国。浑身血液往脑袋涌,神经绷得紧紧的。”
记者与一些地区的党政领导就推广普通话一事交谈起来,不少人感到语言的隔阂,直接影响到广东与省外各地以至广东境内各地的社会经济交流。然而也有一些地区的领导对推广普通话的意义认识不足。
省政府明文规定全省县以上机关,开会一律使用普通话。记者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曾经问过好几位县一级干部为什么不使用普通话、为什么不学讲普通话时,有的说“年纪大了,舌头不灵活,学不了”,有的说“工作忙,没时间学”,有的还说“外地不少大城市,都以学讲广州话为时髦,我们怎么能不讲广州话。”
记者到教育部门了解情况。省教育部门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广州市坚持用普通话讲课为主的学校有1/3到1/2。走出广州城,用方言授课的现象就相当普遍了,有的学校甚至把汉语拼音课程也取消了。记者前不久到粤北山区,走访了一些中、小学校,都是用当地方言教学的。询问一位小学校长为什么教师不用普通话授课,回答是:“在边远山区的小学教师,多数不会讲普通话,就是中学,讲得一口流利普通话的教师也不多。”上学没有学好普通话,工作了就无法以普通话为工作用语。一些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如乘务员、售货员、服务员,多数虽是年轻人,都是小学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可就是不会讲普通话,也听不懂。
这些日子,大力推广普通话又成“老广”们的议论话题了。记者到处听到这样的议论:关键是领导重视、学校重视、传播媒介重视,创造一个学习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在议论中许多人关注到广播电视,普遍认为目前覆盖广州地区上空的6个地方电台、3个地方电视台的语言使用分工是恰当的,符合省情民情,美中不足的是使用粤语的3个电台和两个电视台增加一些固定的学习普通话的专题节目就更好了。


第1版(要闻)
专栏:

了解中国的窗口 增进友谊的桥梁
《今日中国》四十年知音遍五洲
本报北京2月29日讯 记者沈兴耕报道:我国综合性、多语种的对外报道刊物——《今日中国》度过了不惑之年。黄华、雷洁琼、程思远等中外人士300多人出席了今天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纪念招待会;江泽民、李鹏等分别题词祝贺。
《今日中国》原名《中国建设》,是宋庆龄同志1952年1月创办的。据该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孟纪青介绍,40年来,《今日中国》已由一个英文版发展成七种文字、八个版本的对外报道月刊,行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黄华在会上说,40年来,《今日中国》通过具体事实和形象化的报道,真实地、生动地反映了新中国各方面的成就,以及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年代的新风貌。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鄱阳湖渔业资源得到保护
鄱阳湖渔业资源已得到保护。据专家介绍,目前鄱阳湖鱼类补充群体增多,个体增大,一些濒危鱼类如鳊、鳜、鲶等鱼产量逐渐回升。历史上享有盛誉的鄱阳湖银鱼,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因资源衰退而形不成批量,经过几年保护,一九九一年产量达到十五万公斤,创三十年来最高水平。 (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第1版(要闻)
专栏:

艰苦创业奋斗四年 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海南已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
元月份全省外商实际投资1791万美元,比去年同期成倍增长;全省工业、旅游、金融等开发区及重点工程项目正加速建设
本报讯 猴年初春,海南大特区外引内联、开发建设呈现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元月份全省外商实际投资1791万美元,比去年同期成倍增长。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9家,吸引外省投资9038万元,批准内联企业35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5%、35.7%、94%。
与此同时,全省工业、旅游、金融等开发区,以及东线高速公路、三亚凤凰机场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正加速建设,面貌日新。省委书记邓鸿勋日前告诉记者:“海南艰苦创业4年,目前已具备了大规模开发的基本条件。”
海南开放建设的好形势得益于投资环境的明显改善。以今年2月20日海口、三亚市移动电话开通为标志,海南邮电通讯已形成完整体系。全省市县以上全部实现电话自动化。海口、三亚等7个市、县可与全国900多个城市、世界195个国家、地区直拨长途电话。公路交通南北3条干线贯通、东西4条横线联结。20个港口新增16个生产泊位,其中万吨级泊位6个。海口、三亚机场开通了2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达81.5万千瓦,比建省前增加两倍多。建省以来,全省已累计投入58亿元人民币,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
海南的软环境建设也渐入佳境。几年来,海南省的“小政府,大社会”体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办事效率。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全省还颁布实施了《海南经济特区外商投资条例》等145项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去年以来,全省上下扎实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纠风、清房、严打、扫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为大特区创造了“安定、祥和、有序”的文明环境。海南正在逐步树立起自己的文明形象。
花香蝶自来。1991年,全省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70家,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超出国家计划的62%;批准内联企业535家,实际利用外省资金12亿元,比上年增长46%。建省以来,全省累计吸收外资7.4亿美元,内地资金33.9亿元,兴办外资企业1857家,内联企业5344家。1991年,全省外引内联企业实现产值14.6亿元,占全省工业产值的27%,创汇2亿美元,接近全省出口创汇额的1/3。改革开放使海南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去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117.6亿元,比1987年增长2.5倍;出口总值6.2亿美元,比1987年增长5.4倍。
(鲍洪俊 林凤生)


第1版(要闻)
专栏:西藏在前进

布达拉宫维修进入攻坚阶段
维修质量得到西藏各界好评
本报拉萨2月29日电 记者刘鋆、刘伟报道:国家投资3500万维修布达拉宫工程自1989年10月11日按照民族传统习惯和宗教仪轨庆典开工以来,根据“整旧如旧”的原则,维修面积已达8386平方米,占计划总项目44%,完成投资1515万元,维修质量受到西藏各界人士好评。目前,维修第三期工程正在顺利进行。
布达拉宫,不仅以藏式建筑的成就而著称,它还以辉煌的艺术作品和珍贵文物而闻名。由于年久失修、虫蛀雨蚀等原因,布达拉宫的主体结构、回廊、壁画及一些殿堂都面临多处险情。由藏族工人组成的拉萨古建公司维修队经过近两年半的艰苦努力,第一、二期工程已于去年9月全部通过验收。第三期维修工程包括五世和七世达赖的灵塔殿,西大殿、东大殿南回廊等主体部分。现在,工程已进入核心部位攻坚阶段。
据工程维修办公室负责同志介绍,拉萨古建公司维修队300余人承担了整个维修工程,他们来自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维修队伍中大多是技术工人,年龄最大的是位72岁的老艺人,还有近半数的藏族妇女。除林芝地区提供维修用木材外,国家物资部还拨出大量的维修材料。在土建、临摹、揭取、清洗壁画以及防虫、防腐及其它细致的维修过程中,施工人员始终把布拉达宫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合为一体,经常性地请教各阶层人士和专家的意见,坚持做到“整旧如旧”,不改变布达拉宫的原貌。
整个维修工程进展情况得到西藏各界人士好评,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金中·坚赞平措在视察了布达拉宫维修工地后感慨地说:“解放前,我在布达拉宫当过僧官,但当时连简单的修缮都不能搞,现在在党的领导下,布达拉宫的全面维修终于付诸实施,我们的心愿终于实现了,而且维修工作如此之好,我衷心感谢大家为西藏人民所做出的这份特殊的贡献。”
布达拉宫是信教群众的朝佛圣地,维修办公室一边维修施工,一边坚持按时开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前来进行佛事活动的信教群众的要求。预计,1993年底前,整个维修工程有望竣工。


第1版(要闻)
专栏:

飞天之路
——记空军学雷锋标兵、高级工程师李小奇
新华社记者 孙茂庆 通讯员 郭凯
新华社编者按:提倡岗位学雷锋,在本职岗位上扎扎实实工作,为四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是新时期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新特点。本文介绍的空军年轻科技工作者李小奇,就是在这一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位知识分子代表。他立足中国大地,立足平凡的工作岗位,像雷锋那样“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示了一代新人的风采。
在空军学雷锋先进个人的行列里,一位年轻知识分子格外令人瞩目。他10年奋力拚搏,在年仅35岁时就获得了8项重大科研成果,5项技术填补了我国空白。他主持研制的计算机成像飞行模拟器,使我国成为继美、英、法等国之后,世界上少数能成功研制实用型成像计算机的国家,为中国空军开辟了一条新的飞天之路。
他叫李小奇,是空军第二航空技术专科学校模拟器研究室副主任。
1982年,李小奇大学毕业。同千千万万个同龄人一样,步入社会的李小奇也在思考着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
他长在北京,又置身于干部家庭,姐姐在国外工作,他留在北京或出国都有条件。毕业分配前夕,有人劝他:留在国内不如出国。但他想,国家培育我们,正需要我们为四化建设出力,应该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他服从组织分配到长春空军第二航空技术专科学校,先是当兵锻炼,继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平凡的工作。
李小奇当时虽然是一名普通的基层技术干部,但他心里却装着科技强军的大事。当他了解到我国空军的技术装备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面对国防现代化的宏伟事业,他的心受到巨大撞击。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无法平静,决心把美好的青春年华连同科学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
随着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模拟训练成为世界各国培养飞行员的重要手段。一些发达国家的飞行模拟器已进入激光电子时代,而我们空军航空兵部队使用的仍然是五十年代装备的机电式仿苏飞行练习器,功能少,故障多,性能差,直接影响了飞行人员的模拟练习。心急如焚的李小奇想,尽快缩小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中国空军开辟一条新的飞天之路,是历史赋予我们青年一代的使命。
李小奇的飞天之路是从脚下开始的。他带领同志们跑遍十几个省市的科研单位,多方取经,并利用废弃的旧仪表反复进行无数次研究论证。没有工作房,他就在宿舍干,后来又搬到一个器材仓库;没有足够的经费买大容量、高速度的计算机,就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没有计算机绘图仪,就手工绘制拥有4000根线段、200个点的电路板线路图。他克服困难,只一个多月,就干完了需要半年才能完成的绘图任务。为让空军400余台老式练习器上的各类旧仪表重新焕发青春,李小奇又研制成功国内首创的直流电驱动交流同步器的新技术。经过半年奋斗,中国第一台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歼5多功能仪表飞行模拟器问世了。从而实现了我国飞行模拟器由机电模拟时代进入到电子计算机模拟时代,使我国空军飞行训练手段与世界先进水平大大缩短。
接着,他又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大胆提出搞计算机成像视景系统的设想。
这样大的课题,国内一些专业科研单位都不敢问津,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几个技术发达的国家能搞。
李小奇并不是异想天开。他相信外国人能够做到的,中国人一定能做到;外国人没有做到的,中国人也可以做到。只要踏实苦干,刻苦钻研,就一定能研制出中国人自己设计的计算机成像飞行模拟器。
研制成像视景系统关键是计算机速度难以解决,这个系统的计算机处理要求每秒达到23.2亿次,这样高速度的计算机,我国不能自行生产,而从国外进口一台需要几百万美元。
李小奇决心攻下这个难关。多少个不眠之夜,经过无数次试验,仍然是困难重重。他顽强攻关,采用国内首创的并行流水线新技术,将自行设计的88通道单板计算机并联,终于解决了计算机运算速度问题。
李小奇攻克了重重难关,又当起了工人,每天和大伙一道工作14个小时以上,硬件系统2000多个器件的电路设计、电焊、调试都由他亲手操作。经过8个月攻关,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计算机成像飞行模拟器问世了。
1986年10月,当计算机成像飞行模拟器出现在华北某地演习现场,军委副主席杨尚昆饶有兴趣地与官兵们一起观看飞行表演。只见飞行员自如地操纵一杆驾驶杆,在模拟器上做各种“飞行”训练,如同驾驶真飞机在空中一般。杨尚昆同志听了飞行员的反映,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连连称好。1988年8月11日,一些驻华大使馆武官参观了这台模拟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李小奇并不满足,他和战友们又提出三维计算机成像视景系统的研制。
一年间,李小奇的脑子和身心像一部永动机一样不停地转着,积劳成疾,他住进了医院。但住院的第二天,他就溜回研究室,坚持进行三维成像视景系统的样机研究。妻子心疼地责怪说:“你还在便血就出院了,难道你研究的成像比命还重要吗?”“不管从个人还是从事业的利弊得失考虑,你小奇都应该在病床上多躺一会儿!”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说道。李小奇只是淡淡一笑。
三维成像视景系统又获得成功。实现了立体视景效果,模拟的地景面积达几十万平方公里,高度超过万米,成像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专家们在鉴定书上这样写道:这是我国第一台能进行多种气象飞行训练的模拟器,其视景系统在我国目前运算速度最快,图像最丰富,纹理种类最多,视角场最大,性能和价格最优,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李小奇搞了7年科研,完成了多项大的科研项目。5项填补国内空白,并分获军队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他还获得中国科协第二届“百名青年科技奖”。
李小奇取得这些成绩,并没有特殊的条件,他所信奉的是“强国强军,需要人人脚踏实地地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奋斗。”正是这种精神,使他在简陋的条件下艰苦奋斗,成功地开辟了飞天之路。在他的实验室里,一字形排列着五个大抽屉,里面全是他从废品堆里拣回来的电阻、电容、螺帽、垫片等零部件。他用的两把解刀是自行车条磨成的,他用的钳子是从垃圾堆里拣回来的两把报废钳子并成的,他用的那把镊子是用两根旧钢锯条和一个螺帽自做的。
请看一看这一串串金子般的数字吧!
他曾经用逆变器为国家节约资金842.4万元。
他曾经用仪表驱动新技术为国家节约资金1200万元。
他曾经改造旧的地平仪70多台,为国家节约经费5.1万元。
他曾经自制了解刀、钳子、镊子、电烙铁等200多件工具,共节约经费2000多元。
他曾经用各种废旧器材,自制、修理了大量设备,为国家节约经费16万多元。李小奇这位当代青年科技工作者就是这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中国大地上实现着自己的凌云壮志。


第1版(要闻)
专栏:

四川凉山自治州甘洛县舍得花钱兴修水利,去年虽遭历史上罕见的旱灾,粮食仍获丰收并创建县以来的最高纪录。尝到了水利设施甜头的彝族农民,抓紧春耕大忙之前的时间又拉开了兴修水利的战幕。
 古道伦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