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月2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赵东宛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关键是要把我们自己国内的事情办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迅速地把经济搞上去。为此,就需要建设一支经得住考验的干部队伍。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不仅要继续经受执政的考验,而且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考验,面临着反对和平演变的考验。”
(一)能不能把经济搞上去,是对执政党的一个严峻考验。
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并把它作为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组织保证,培养造就了一支能够治党、治国、治军的干部队伍。当前,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建设成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能不能把经济搞上去,是对执政党的一个严峻考验。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必须把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集中了全党同志的智慧,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实践说明,党的基本路线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一定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而要实现这一中心任务,就要努力建设一支忠于党的基本路线,忠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要教育干部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开放的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使各项工作都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国民经济尽快地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进入80年代以后,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加紧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促使社会主义国家从内部发生变化,演变为资本主义。事实证明,和平演变之所以得逞,外部原因是条件,内部原因则是主要的。经受住反和平演变的考验,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只有经济真正搞上去了,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得到巩固,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社会主义教育,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好的体现。同时也要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拒腐防变,增强抵御和平演变的能力。
建设一支经得起考验的干部队伍,还是我国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世界上只要有资本主义存在,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价值观念就不可避免地要侵蚀我们干部队伍的肌体,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也会反映到干部队伍中来。当前,我们的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是也要看到,确有少数人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打中,蜕化变质。还要看到,近年来,我国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大多数已经或接近离休,建国初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大多数也将陆续退休,青年干部在目前的干部队伍中占了很大比重,这是自然规律。社会主义事业的巩固和实现,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青年干部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国的青年干部是在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又经过1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锻炼,他们知识化、专业化水平较高,接受新鲜事物快,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但是他们经历复杂事件较少,特别是有一些同志由于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缺乏切身体验,因而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必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我们一方面要信任青年干部,大胆地使用,让他们挑担子;另一方面,老同志一定要搞好传、帮、带,使他们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处理问题,在实践中健康成长。
(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干部队伍能否经得起考验,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在严峻考验面前,我们一定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三个考验”,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我们信念的考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带领群众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一切工作中,自觉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敢于同一切违反党的基本路线的倾向作斗争。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注意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取得执政地位以后,获得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甚至腐败变质的危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干部队伍要经得起考验,就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无论是制定政策还是执行政策时,都必须自觉地维护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密切联系群众,注意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多办实事,实实在在地为人民谋利益。要勇于负责,反对形式主义,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反对照抄照搬、无所用心、得过且过的官僚主义作风。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经得起“糖衣炮弹”的攻击,防止腐化变质。今天,这个告诫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我们一定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正如陈云同志说的,“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只要我们的干部队伍不腐败、不蜕变,谁也演变不了我们,社会主义在中国就垮不了。
(三)建设一支经得住考验的干部队伍,必须根据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斗争的形势,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努力改造世界观,提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江泽民同志指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引导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不被历史长河中的旋涡和逆流所迷惑”。思想错误,往往根子在理论。只有理论上清楚了,信念才能坚定,方向才会明确。当前,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广大干部学习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要通过健全有关制度来保障、促进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干部队伍中逐步形成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风气。
要把学习马列主义同改造世界观结合起来,我们某些干部之所以在政治风浪中动摇,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经不起考验,与放松世界观的改造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注意联系思想实际,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武装头脑,用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道德陶冶思想情操,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牢固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二,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和执行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我们必须按照江泽民同志讲话的要求,继续“坚持党的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继续全面贯彻执行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在干部的使用上执行什么样的方针,坚持什么样的标准,不仅关系到引导广大干部走什么样的成长道路,而且关系到领导权掌握在什么人手里。德才兼备是我们党选拔、使用干部的一贯原则。要把德才兼备的标准落实到干部人事管理的具体环节之中。在录用干部时,要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择优录用;考核干部时,要对德、能、勤、绩全面考核,重点考核政治思想表现和工作实绩;在干部的职务晋升方面,要坚持从德、才两个方面来加以衡量,注重政治思想表现和工作实绩。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来建设干部队伍,就能保证我们的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我们的干部队伍不变质。
第三,要注意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干部。为了防止干部出现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倾向,我们要逐步建立健全干部交流和岗位轮换制度,有计划地对领导干部进行不同部门或单位的交流,进行同一部门和单位中不同岗位的轮换,使干部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经受锻炼,开阔眼界,增长才干。要组织广大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熟悉社会,了解国情,强化群众观点,树立求是务实的工作作风。
第四,要加强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加强廉政建设,就要通过实施一定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包括干部的权利义务、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和在社交、公务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使广大干部明确知道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以法规和制度来规范约束干部的行为。要健全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内部的监督和人民群众对干部的监督,对那些无视党纪、政纪和法律,胡作非为的人,绝对不姑息,坚决绳之以党纪国法。
第五,要进一步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设一支经得起考验的干部队伍,还必须着眼于制度建设,因为制度带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们要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提出的“进一步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精神,根据新的历史时期对干部人事管理所提出的要求,改革完善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我国的干部人事管理有很多优良的传统,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继承、发扬和创新,并使之制度化。要健全干部的录用、考核、奖惩、升降、交流、轮换、回避、培训等制度,使各项人事管理制度更好地为实现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服务,为建设一支能够经得起考验的干部队伍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第5版(理论)
专栏:

千方百计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魏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活力的增强有赖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增强企业活力,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为了增强企业活力,就必须千方百计地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从我国目前企业的现实状况来看,为了增强企业活力,应着重从下述几个方面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1、培育企业进行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使企业具有进行技术进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方面,一是要使企业有明确而又优越的技术进步利益享受,使企业能够获得因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应归自己所有的收益,把企业利益与技术进步联系在一起。二是要使企业有进行技术进步的风险压力,即企业不进行技术进步就无法发展和生存,把企业的发展和生存与技术进步联系在一起。三是要健全企业技术进步的考核指标,制定企业技术进步法规,激发企业技术进步的活力。在这方面,应该明确规定,深化企业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企业进行技术进步的良性机制,使企业的经济利益与企业资产增值、企业技术进步程度挂钩。在企业内部要推行技术承包责任制,对企业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工艺改革、产品开发等方面实行任务包干,使承包效果与承包者本人的利益紧密结合,增强承包者的技术进步责任感。
2、增强企业进行技术进步的能力,使企业能够获得有效的技术进步。在这方面,首先要解决企业技术进步的权限问题,应该使企业有更多的技术进步权限,不要怕企业有了技术进步权限会盲目投资。事实上,只要使企业的技术进步权限与企业所承担的责任结合起来,企业是不会搞那些不切实际的技术进步的,而是必然会选择那些见效快和效益好的技术进步。同时,要使企业有充足的技术进步资金,形成多形式和多渠道的筹措技术进步资金的灵活金融体制,并相应地增加企业用于技术进步的留利资金,以保证企业具有持久的技术进步的实力。在目前国家财政比较紧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强调企业必须走多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的路子,并使银行信贷能为企业技术进步服务;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加大企业用于技术进步的资金留利比重,提高折旧率,尽量增加企业技术进步的资金。应允许企业提取销售额的一定比例作为技术开发基金,尤其对那些产品更新周期短、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的行业,要适当提高比例。
3、通过各种方式树立和强化企业技术进步意识,使企业具有推进技术进步的紧迫感和对技术进步的不断追求欲。为此,首先是要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积极性,让职工参与到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企业管理中来,为实现技术进步出主意想办法,把技术进步看作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形成人人重视技术进步的局面。在增强技术进步意识方面,特别是要使作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的企业厂长(经理),必须牢固地树立以技术进步发展企业的观念,增强企业技术进步的紧迫感,把技术进步作为企业竞争取胜的主要手段,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技术进步领导体系。
4、为企业技术进步提供良好的技术来源,使企业能够较为容易地获得所需要的技术。在这方面,首先要加强企业科技人员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和职工的聪明才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形成与本企业发展紧密相关的技术开发机构和技术人才队伍,使企业具有不断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能力。其次,还应制定正确的技术研究和开发政策,进一步发展技术市场,使技术市场为企业提供充足的技术。为了及时了解和满足市场变化的实际需要,要加强各领域的横向联合,尤其要提倡和推动技术开发工作与研究机构进行多形式合作,把研究所、大学作为技术开发的依托。考虑到技术引进是我国企业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因而必须制定科学的技术引进政策,使技术引进与吸收消化相结合,防止技术引进中的盲目性与重复性,使技术引进真正能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5、形成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进步活动的体制,建立和形成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体系。无论是税收政策、信贷政策,还是投资政策等,都必须从企业的实际状况出发,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以提高技术进步政策的可行性程度。在这方面,最为重要的是技术政策。具体来说,技术政策应主要包括:(1)实行技术强制,对那些落后的工艺及技术以法律形式明令禁止使用或取缔;(2)实行技术优惠,对那些先进技术实行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和银行贷款及利率政策,促进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3)实行技术创新风险负担合理化政策,在强调企业风险负担的同时,对于那些风险较大的技术创新,国家也要承担风险,使技术创新风险能合理地由企业及国家进行负担,以鼓励企业进行效益好、风险大的技术创新;(4)实行技术创新的稳定政策,使企业能够对技术创新有一个稳定的合理预期,其中包括财政政策稳定,货币政策稳定等。


第5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毛泽东哲学思想史》简介
金春明
庄福龄教授主编的三卷本《毛泽东哲学思想史》,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作了比较系统的历史考察,按照哲学思想史发展的内在逻辑,除绪论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作了总体及其特点和方法论的概括之外,其他各章,对毛泽东早期世界观的转变,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萌芽、初步形成、系统化理论化、在各个时期的运用和发展,以及发展中的曲折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等,分别作了较完整的论述。对有歧义的一些重要问题,本书作者都提出了比较明确的意见。


第5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评《我的经济观》
马洪
《我的经济观——当代百名经济学家自述》一、二两卷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这套书入选的文章质量比较高,所选文章大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研究各学科中知名学者的精心之作,代表了现时我国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各领域的学术水平。
第二,系统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轨迹。从内容上看,既有经济理论的,又有经济政策研究的;既有国内经济的,也有国际经济的;既有研究宏观总量的,也有研究各部门和分支学科的。而且各个方面的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经济科学研究的进展和探索过程。如果说这套书集我国四十余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之大成,也并不为过。
第三,文章以“我的经济观”为题,突出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学界不同流派、不同学者的各自特点,体现了百家争鸣精神,有利于开展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推动经济学的繁荣和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需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加以指导。古典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能完全适应今天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方的经济理论更不能照搬来解决我们的现实问题。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根据我国的国情,创造性地解决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社会主义经济科学才有生命力。这套书的出版,有助于我们在经济科学领域的这一探索,促进我国经济科学的发展。


第5版(理论)
专栏:

多一些辩证思维
多一些深层思考
中共江苏省灌南县委书记 朱永钊 县长 朱慈尧
县级经济发展既要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又要从县情和县力出发。因此,在决策重大问题时,要始终注意把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同认真研究本地的特殊性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有本地特色的振兴经济的路子。
和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县域经济的运行轨迹,也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曲折的。若要使制定的蓝图成为现实,计划如期实现,就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因为主观上人们对县情的把握、对规律的驾驭不可能一步到位,计划的制定难以十全十美。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客观上还要受到大气候、大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我们正视现实,深入思考,不为表象所迷惑,不因困难而止步,不因近利而冲动,把准方向,力求县域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当全局利益同局部利益不尽一致的时候,要多一些全局观念。县域经济是相对独立的综合经济,有其相应的利益需求。从总体上讲,县区和全国在利益机制上具有一致性,有着互为条件的关系。但在一些特殊的环节中,有时会产生不尽一致的地方。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当主动服从大局,多做工作,为国分忧。比如在发展棉花问题上,我们体会尤深。从全局利益上来说,上级的规划必须落实,国家的任务必须完成,这是大前提;但从下面的情况看,由于过去“卖棉难”的冲击,粮棉比价不合理,群众植棉积极性不高。分析起来,主要原因是:植棉成本高,风险大,群众不愿种;棉花技术要求高,生长期长,一环不慎,全年受损,群众不敢种。这是民情。从国家利益出发,棉花仍需发展;从民情考虑,有大量工作要做。我们从对国家和人民利益负责的高度,一是想方设法,组织资金,加强对植棉的硬件的扶持,以吸引群众植棉。二是调集力量,组织攻关,搞套作,攻单产,增效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三是在面积安排上,采取“巩固老棉区,发展新棉区”的措施。在领导精力上向新棉区集中,技术力量上向新棉区转移,政策扶持上向新棉区倾斜,保证农户种棉不吃亏。四年来,年平均植棉12万亩以上,占可耕地面积的1/5,多次被省、市评为棉花生产先进县。
当经济面临暂时困难时,要多一些发展的观念。蘑菇是我县家庭经营的重要项目,但1989年底之后,蘑菇外销情况不好。尽管我们多方努力,减轻了损失,但在新的年度中,是否继续发展蘑菇,干部群众心存疑虑。对此,我们跑京都,上省城,求信息,找市场,请专家、学者召开分析论证会。通过调查和分析,觉得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蘑菇生产不能下,还要上。当然,上不是片面地扩大数量,而是要引进良种,增加品种,提高质量。结果,1990年收菇季节,国际行情看好,春菇、秋菇均很走俏,群众得到不少实惠。这一情况表明,用发展的眼光指导决策,是十分必要的。
当决策事关群众利益的时候,要多一些长远的观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县委、县政府的共同愿望。着力搞好经济工作,为富民尽力,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我们的职责。因此,当涉及群众长远利益的时候,更应认真对待,不能含糊。前些年,县内曾出现了“办窑厂热”。要求办窑厂的报告纷纷报到计划部门,甚至有的单位不经批准就在良田里兴建“小土窑”,出现了“一路小窑一路烟”的情况。对此,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组织水利、土地、环保部门进行专门调查,发现“小窑热”的起因是这类项目上马容易见效快,但如不加限制,盲目发展,后患无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属于急功近利的掠夺式经营。为此,我们果断决策,对兴办窑厂作出了严格规定。这样做,从眼前看,影响了群众的一些收入,但从长远看,是为子孙后代做好事,符合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在稳定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中,我们感到,只有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多一些辩证思维,多一些深层思考,才能保证经济建设沿着健康的轨道协调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