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睡着的山和醒着的河
李瑛
去年春天,我带着三种感情访问了云南,它们是:我对祖国的忠诚和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以及对诗的迷恋。当然,这三种感情在我心中是融而为一的。这已是我第五次访问云南了。
当我们翻过一架大山又一架大山,越过一条江河又一条江河,穿过生长着怪异动植物的树丛和草莽,走过那充满生机的田野,望着红土壤上摇曳的绿油油的禾苗和竹林,闻着山野里散发出的清新的气息,特别是当我们驰过一座座建在高山平坝上的少数民族的村寨和峡谷里一两间独立家屋,望着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无论是老人或孩子,也无论男人或女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许多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已经渗进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却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浑厚、善良和质朴,在那里,到处都在建设新生活,到处都在生长着新的人,他们在历尽苦难终于摆脱贫困之后焕发出的温馨和欢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禁使我想起十年前和十八年前我乘直升机飞往南方边境和骑马深入佤山村寨的情景,那亘古以来便一任风吹雨打的人迹罕至的地方,那座座磅礴得吓人的大山和条条令人目眩的大峡谷,那雨后奔腾咆哮的江河,那充满蛮荒气息和神秘色彩的湛蓝湛蓝的湖水,以及出入在一棵棵蓊蓊郁郁的大青树底下或一簇簇怒长的大夹竹桃、大仙人掌旁的村落里的人们,他们的勤劳俭朴,他们可爱的憨态、特有的服饰、古老的民俗,他们和那些植物苦涩但却坚韧的根,仿佛都一齐深扎在我的心中,而今,已经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这是我一生中最珍贵、最动人的记忆和经历。
从云南返京不久,我又访问了桂林。1949年秋天,我曾和战友们一起在硝烟炮火中匆匆经过那里,之后四十多年来,情牵梦绕,却迄未造访;这是我第一次到那里去。虽然我再已不像当年那样年轻,可是那里神姿仙态的青山,如幻似梦的江水,那里充满特殊魅力的民俗风情,深厚的文化意蕴,那里花木清丽的身姿和雨后大地上散发出的芳香,仍然激起我难以抑制的情感。我相信,我的这种激动心情和深切的感受,是任何人也无法想象的。
桂林的轻盈、奇巧、秀丽、妩媚和云南的粗犷、磅礴、神秘、雄浑,它们在色调神韵、性格和气质上形成了多么强烈的对比!
我们祖国的疆土是太辽阔了,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太丰富、太灿烂、太久远了。我所走过的那些地方,那些山,那些河,为我显示出形态神秘的大千世界,并不断向我倾诉欢乐和痛苦。它们把它们的心灵毫无保留地送给了我,它们给予我爱和哲理的阐发,给予我深刻的美学教育和感情陶冶,我根据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发现,根据我所获得的不寻常的启示,我用诗记录下我的感受,我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和人的关系、和人生的关系方面进行思考,我希望它们能成为祖国历史和祖国大自然中澄澈的投影。
我希望我的读者不要把这些诗简单地归在时下有些人称谓的“旅游诗”一类的范围之中,我不知道在众多的文学词典和诗歌分类学上对这类诗有没有科学的界定,我也并不怀疑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只是追求在自然的艺术形象之中或直接或间接地表现我所理解的时代精神,传达我所认识的广泛而尽可能深刻的社会内容、人生哲理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我认为,我当时所获得的种种画意诗情,现实与梦想,在我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世界里,并不是如空中轻飘的雪花那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东西,它们是有生命有分量的,甚至是凝重的,是可以进入历史的。
今天,在我们祖国日益强大,社会逐渐成熟、茁长,并涌现了不少能够充分表现它的道德、文化、希望和情感的文学的新时期,我把这些诗,作为自己的感情与行动,作为自己在寻找美的精华和人民的联系的内心活动的一部分,作为大自然的启示的一部分记录下来,用以表达我的生活态度、人生理想和对美的寻求。对于生我养我的祖国,对于她给予我的炽烈的爱,对于她的历史、社会和无限美好的前程的信念,我想我应该这样做,我必须这样做。
此刻,窗外夜空中,正闪耀着鞭炮的火光,欢乐的锣鼓震撼着大地,我们的人民又送走一个瑞雪覆盖的冬天,一个新的春天,一个散发着强烈的生命气息,充满巨大欢乐和无限希望的春天到来了。
(本文是作者新近所辑诗集的后记,本报有删节)


第8版(副刊)
专栏:

访缅二首
范若丁
曼德勒故宫①
如铁的城堞
锯断晚霞也锯断我的乡愁
我听到火的呼啸
刀枪的轰鸣
好像正走在故国圆明园的石径
北京圆明园
曼德勒故宫
一页沉重的历史
两个民族的伤痛
人们正用一条彩色的绷带
包扎历史的伤口
也许伤口能够愈合
但伤疤却永远无法抚平
曼德勒故宫
北京圆明园
一页沉重的历史
两个民族的伤痛
注①贡榜王朝(一七五二—一八八五年),建都曼德勒。曼德勒故宫建于一八七五年,后毁于侵略者的炮火,现在修复中。
浮岛
如若大地是神造的
大地也不过是几个浮岛
英莱湖①上有许许多多浮岛
渔人用水草、树根和泥土建造
如若神是人造的
神就是人自己造在心里的座座
宝塔
英莱湖滨有许许多多宝塔
渔人用黄金、苦难和至诚建造
注①英莱湖是东枝附近的一个大湖,风景绮丽,上面有许多人造浮岛。


第8版(副刊)
专栏:九州风物

观洛阳古墓博物馆
周志强
初春时又赴洛阳,朋友便拉我去参观古墓博物馆。
那是一个奇想,也是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构思。试想:在九朝古都,将历代墓葬中的一部分集中复原,使人免于奔走即可观历史兼知文化,这是一个多么大胆而又可贵的贡献!
博物馆在洛阳市北郊冢兴村,占地约百余亩。进入汉白玉门阙,从太虚殿而赴地下,便是两汉至宋代的22座墓葬。地下曲回连接,22座墓葬整齐地排列于地下通道两侧,黯淡灯光使人如入真境。
墓穴内分别有棺柩、陶器或壁画,有唐代三彩器和宋代彩绘砖雕艺术。每座墓穴均以开掘时的原貌复原,让人凝重且好奇。墓穴低且小,幽幽灯光透出神秘。躬身入内,在棺柩旁伫立,仿佛已从现代步入历史,极愿寻到一位尚在的古人,和他席地而坐,谈昨日与今天。
墓葬中有珍贵的文化,殉葬品和墓穴中的壁画堪称奇妙的世界。两汉至宋代,绘画艺术、建筑艺术及手工艺品都有不同的变化,使人感到似在阅读一部史书或是艺术鉴赏册,在不同的风格中得见一个个洞天。
现代思维的手伸向过往岁月的深处,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破读鲜为今人所知的奥秘,我突然感到一种深层次的生命的涌动。倘若有“墓葬文化”这样一种提法,我想该是不足为怪的,因为墓葬中确实隐含着文化。
出太虚殿,可入玄堂与琼阁,亦可至配房观古代葬仪展览。古代葬仪展览显示出一种古风,泥塑的仪仗恍若真人,神情悲哀,素衫素服,带着强烈的感染力。
博物馆前院有馆表、天禄及辟邪,仿汉代风格可谓维妙维肖。馆中还陈列着一些出土文物及历代简况介绍,使所有观者都能较为全面地从一个侧面重温了一段历史。
社会进步的大厦永远建立在传统和今天的基石之上。生活是枝叶纷披的大树,而代代层累是它粗壮的根须。
出得馆来,再回现实之中,漫步院里,观绿树成荫,看万花斗艳。其时头顶的阳光正好,使凝重的心顿觉开朗。
牢牢盘结在时代层上的文化古树是珍贵的,它会给我们一些教诲和启示,并能解答一些未知。


第8版(副刊)
专栏:

从“鲁研书系”说到鲁迅读书
袁良骏
改革开放以来,鲁迅研究界思想大解放,认真清算了“四人帮”对鲁迅的神化、篡改和歪曲,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出现了研究工作的大繁荣。据不完全统计,仅仅1980至1988年,各种论文多达6000余篇,各种专著多达200余部。其中,约占一半以上的论著都在充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提出了新见解,做出了新贡献,从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深化、开拓、创新、突破的生动局面,这些学术成果,有力驳斥了某些人对鲁迅的贬损和歪曲。
然而,不必讳言,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作祟等种种原因,近几年鲁研论著的发表和出版碰到了较多困难,甚至跌进了低谷。去年鲁迅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特别在江泽民同志讲话之后,情况有了改观,一些报刊和出版社又将鲁研论著的发表和出版列入了议事日程。其中,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即将推出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研究书系”尤为惹人注目。
今年10月,“书系”的第一批十本专著就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
从这个即将问世的“书系”,我自然想到了读书,特别是鲁迅的读书。去年4月在曲阜召开的“鲁迅与孔子”学术讨论会上,一位教授语惊四座,大讲什么“鲁迅没有读过几本书”,“鲁迅不是一个好学者”,“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只是第一本,没多少学术价值”,甚至说什么“鲁迅只读过被金圣叹删改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本他根本没看过,更不要说百回本,因此,他对《水浒》的评论全然错了”。自然,不消说,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如何评价,他的评《水浒》的观点如何认识,都是可以讨论的。但是,要说鲁迅没有读过几本书,却实在有点耸人听闻。难怪另一位教授马上指出:我的老师总教导我,研究鲁迅就要像鲁迅那样博览群书,而且要跟踪鲁迅读书。可是,鲁迅读过那么多书,怎么跟踪得了呢?我也忝居鲁迅研究队伍有年,也同样有无法“跟踪”的感觉。而且,我总觉得鲁迅知识之渊博犹如汪洋大海,仅在古典文学方面,我辈后生就简直无法企及。就说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吧,陈源先生曾说它是抄袭日本学者盐谷温的。这个学术诬陷,连与陈源先生甚为友善的胡适先生也看不过了,他坦率指出:“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说鲁迅抄袭盐谷温,真是万分的冤枉。盐谷温一案,我们应该为鲁迅洗刷明白,最好由通伯先生(按即陈源)写一篇短文……”(《关于当前文化动态的讨论》,载《奔涛》创刊号,1937年3月1日)。很可惜,陈源先生这篇短文始终没有写,以致胡适晚年仍然为此事耿耿于怀。众所周知,胡适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尽管“五四”之后他与鲁迅分道扬镳了,但他对鲁迅创作与学术的尊重却始终不改初衷。相形之下,我们那位说“鲁迅没读过几本书”云云的教授,是否有点太不自量力呢?也许任意奚落名人、伟人,自己可以获得一点心理上的满足吧?天晓得!
话说回来,研究鲁迅也好,研究其他人也罢,首要的还是得认真读书,像鲁迅那样读书,像鲁迅的小说史研究那样做出“上等工作”。若然,也许就不愧为一个真正的研究工作者了。


第8版(副刊)
专栏:我看新时期中国电影征文

期待一片熟悉的校园
何开琦
我们当老师的,经常要组织学生去观看一些电影。有一次,学生问我:“怎么总没有拍摄我们校园生活的影片?”我先是惊讶,再是愕然,最后无话可说。
是啊,我带学生看过《高山下的花环》,看过《人生》、《焦裕禄》,等等,不一而足。但实在很难看到一部反映校园生活的影片。
不是说从来没有反映校园生活的片子,记得有过什么《春晖》,什么《红衣少女》,什么《女大学生宿舍》,有过……其中也不乏优秀之作,但这都是“昨夜星辰”了,今天有哪一部呢?如果精打细算起来,十年才出这么几部,与我国每年出产上百部的数字相比,那情形不仅是渺小,而且有些可怜。
于是,我们就暗暗思忖。是不是校园里没有艺术,但这不能构成被电影遗忘的原因呀,因为在那些功夫片噱头片走俏的日子里,缺少艺术的粗制滥造之作不胜枚举,为什么就一定把校园弃之不顾呢?我们还想,是不是反映校园生活的片子缺少经济效益,因而没有哪位导演敢冒这个险。但据我所知,这几年来也有些导演为了追求所谓的风格拍出了只能卖出一两个拷贝的影片。如果说校园里没有“主旋律”,那简直是冤哉枉也。可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战线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完全能够和其它改革开放的成就相媲美。在校园里也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可以大书特书的故事,校园里也有取之不尽的题材,电视里播放的《托着太阳升起的人》、《绿荫》、《十六岁的花季》等就是电视工作者慧眼识“材”苦心经营的成果。毋庸讳言,在反映校园生活方面,我们的电影落后于电视。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我们希望每年都有一两部校园片子献给那些莘莘学子,让他们开开眼界,让他们“见贤而思齐”,这也不失为辅佐教育的一种手段。
我们期待一片熟悉的校园出现在新银幕上。(作者:广西柳州中学教师)


第8版(副刊)
专栏:

游园记忆(中国画)
王憨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