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抓好地方工业
发展县级经济
中共安徽省绩溪县委书记 何成国
李鹏总理在中央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和提高企业效益的问题,提到突出的位置上来。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就说明,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当前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现代化建设长远发展的需要。
当前,从我县情况来说,除了抓好农业这个基础之外,主要应抓好县级地方中小型企业,提高企业效益,增加县级财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打破了集中的统得过死的管理体制,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发展多种经营,农村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农村经济成倍增长。农村改革的发展,推动了地方国营企业的相继建立和发展。我县原有的地方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不到一半,县级财政收入占工农业总产值不到百分之十,这就大大制约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那末,怎样发展地方工业,增加县级财力呢?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加快发展地方工业,既要学习和借鉴外地经验,又不能照搬别地的经验,必须走自己的路,从当地现有资源和工业基础实际出发。我县资源比较多,除了丰富的林业、茶叶、矿产资源外,蚕丝生产是我县的传统产品,历史悠久,有一定的优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蚕桑生产有很大发展,每年产茧万担以上,有一定的缫丝工业原料;丝绸工业有一定的基础,五十年代中期创办了缫丝厂,到七十年代末已发展到一千多名职工,年产能力二百吨的生产规模,产品出口占全省将近一半。随着缫丝的发展,到八十年代初,发展了以织绸为主要产品的企业,现已具备了养蚕、制种、缫丝、织绸等系列的生产基础。如何充分利用这个基础发挥其优势?我们研究确定,以发展蚕丝生产“一条龙”为突破口,走内涵技术改造之路,重点发展丝织工业,并采取贴息贷款扶持等政策措施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十年来,县财政共贴息贷款七百五十万元,建立了三万多亩蚕桑的丝绸工业原料基地;同时,增加丝绸企业技术改造投入,一方面扩大缫丝、织绸企业生产规模,一方面,克服资金、技术缺乏等主要困难,利用改造过去建设的三线厂,新建织绸印染企业,使全县形成养蚕、制种、缫丝、织绸、印染“一条龙”丝绸工业生产体系。目前,我县缫丝、织绸印染两个厂已发展为中型企业,大大推进了丝绸印染工业的发展,效益显著提高,全县丝绸工业上缴县财政利税占全县财政收入百分之三十三点四,成为全县一大经济支柱,成为全省丝绸出口重点基地之一。为巩固和发展已建立的工业基础,我们还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争取丝绸服装及较多中小型丝绸礼品织物早日打入国际市场。
我县机械行业的潜力很大,前几年小三线移交下来二十多个企业大都是机械工业,这是一项亟待开发利用的财富。近年来,我们主要抓住开发利用这两个环节,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加快开发机械一条龙生产,现已初步形成以链条、齿轮、汽车修理等为主的机械行业生产规模。
这些年来,由于我们在抓国营中小型企业中,坚持走内涵改造的路子,没有上什么新项目,增加多少新设备,全县四十六个中小型企业,除一两个略有亏损外,经济效益都较好,产值和税利都有较大增长。到一九九○年底,我县工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二倍。


第5版(理论)
专栏:人权论坛

通用乎实用乎
晓红
西方“人权卫士”们断定,人权是没有国界的,人权的标准是通用的,它超越时空,不分种族、民族、国家、阶级以至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放在哪里都适用,对谁都不例外。
然而,西方的人权理论与实践却充满了矛盾:理论上讲了的,立法可以不予肯定;国际上若干重要的人权文书,它可以以“违背国家利益”为由,不予承认;即使承认了的,也可以来个人权文书口朝外:对你适用,对我不适用。
《世界人权宣言》写着:“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可是,美国的法律却明文规定:“鼓吹世界共产主义的经济学说、国际学说和政治学说或鼓吹在美国建立极权专政者”,不准进入美国,不准发给入境签证(《美国法典》1970年版)。
好吧,你美国不允许传播共产主义,那你也不要向别国强制推行你的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可是不行,它还是要强制推行的。它过去在欧洲搞了个“自由欧洲电台”,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颠覆性宣传;现在又要搞什么“自由亚洲电台”,向中国传播它的政治主张和经济学说,以期在中国恢复殖民统治。
近年来,美国有的国会议员,美国某些报刊,几乎一有机会,就对中国处理北京反革命暴乱中的犯罪分子、拉萨骚乱中的刑事罪犯妄加攻击。照此逻辑,在美国,应该有造谣惑众的自由,有煽动暴乱的自由,有冲击政府、国会的自由,有残害军队、人民的自由。可是,一查美国法典,又错了。
《美国法典》第2395条上明明这样写着:“无论何人,凡故意、蓄意鼓吹、怂恿、提倡或讲授用武力或暴力推翻或摧毁美国政府或任何州”的行为,“无论何人,凡怀着促使推翻或摧毁任何这种政府的意图,印刷、出版、编辑、公布、发行、出售、散发或公开展出任何书写品或印刷品,鼓吹、提倡或教授用武力或暴力推翻或摧毁美国境内的任何政府”者,“应处以不超过二万美元的罚金,或处以不超过二十年的监禁,或同时处以两种惩罚,并且在判决以后的五年内不得在联邦或其任何部或局就业”(《美国法典》1983年版)。
西方“人权卫士”们是主张“天赋人权”说的。何谓“天赋人权”?就是“造物主赋予的”、“与生俱来的”,赋给没有社会性、阶级性的“自然人”的权。
都是一个“自然人”,为什么在美国搞暴乱犯法,在中国搞暴乱就必须当作宝贝呢?为什么在美国宣传共产主义是大逆不道,在中国就必须接受西方那种多党制、私有制呢?
从美国法典和美国政治实践来看,它对触犯资产阶级国家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持不同政见者”,手段是相当严厉的;可是,它又把支持、鼓动别国的暴乱分子、分裂主义分子当作自己政策的“基石”,这总不能说是人权标准通用吧?
其实戳穿了,美国某些人的所谓人权,就是只准我渗透、颠覆、演变,不许你反渗透、反颠覆、反演变;只准我称王称霸,你只有俯首称臣,任人宰割的份儿。什么“通用牌人权”,“无国界人权”,通通都是假的,推行霸权主义、殖民主义、资本主义才是真的。


第5版(理论)
专栏:

一部展现历史画卷的珍贵文献
——为马克思《历史学笔记(19世纪80年代初)》中译本的问世而作
邢贲思
马克思《历史学笔记(19世纪80年代初)》一书的出版,是思想理论战线上的一件大事。在中央决定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今天,学习、研究马克思的这一重要著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议各级领导干部、宣传干部都来读一读这本书,也建议各级党校加强对这一著作的学习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教育。
一、学习、掌握马克思研究历史和经济的科学观点和辩证方法。
马克思的这本历史学读书笔记,写于19世纪80年代初,在马克思逝世前一年完成,很可能就是马克思的最后一本手稿。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的学者都知道,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初步奠定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后,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对经济发展变迁的深入研究。19世纪70年代是马克思研究经济发展变迁最为繁忙也是成果最多的年代:他忙于再版《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卷第二版于1873年初出版);忙于校订《资本论》法文版(1875年出版);忙于撰写《资本论》第二卷(它的几份手稿是在1877—1878年写的)。而在19世纪80年代初,马克思又立即转入了对历史学的研究,写下了这部共分四卷、译成中文有180多万字的巨幅读书笔记,把一生的最后岁月献给了对社会历史规律的研究和阐发。马克思是从研究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出发,进入对经济发展变迁的研究,最后又从对经济发展变迁的研究复归到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中去,完成了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这一螺旋式上升过程恰好证明:唯物史观始终是马克思研究经济的前提、出发点和归宿,而经济研究又为唯物史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充实了唯物史观的内容。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无疑应该继承马克思的这种观点和方法。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变迁发展的时代,在研究经济的时候,不应忘记唯物史观的指导,不应忘记要开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教育,从而使经济研究为历史规律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历史学笔记(19世纪80年代初)》中译本的问世是十分及时、十分必要的。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线。
马克思有机交融地研究历史和研究经济的逻辑,科学地反映了事物本身发展的逻辑: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受着历史规律的支配和历史条件(诸如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等)的制约。而经济发展又是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两者本来是有机交融在一起的。今天,可以告慰马克思在天之灵的是,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线贯彻和体现了上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
唯物史观始终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推动力量。由唯物史观这一根本原理出发,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应该领导人民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只有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才能最终得到完善和发展。我们党建国后经历了几番风雨、几番曲折,才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才取得了今天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提示我们,从唯物史观出发,共产党人必须立足于经济建设这个基础之上,失却这一点,就失却了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根本。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的发展又受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帝国主义列强已经把世界市场瓜分完毕的情况下,中国要富强,就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做帝国主义的附庸,也不能固步自封,维持封建主义的传统和体制。正是在祖国面临存亡绝续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断地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今天,我们又面临着新的历史考验。为了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保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受干扰,我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所以,党中央制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统一,我们也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经济学的统一中进一步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线。需要着重指出的是,马克思《历史学笔记》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指导。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抽象法对经济状态作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解剖,而在《历史学笔记(19世纪80年代初)》中,马克思除评述了商品经济在历史上的发展及其作用外,也把注意的重点放在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各国的政治、法律发展状况,包括民族问题、宗教战争、农民起义问题及其他社会因素对经济的性质与发展方向所产生的制约作用上。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他在这部《历史学笔记》中,特别注意为“消除资本即资产阶级的灾难,为消除因来自封建国家而带有封建痕迹的君主制所进行的斗争。”(见《历史学笔记(19世纪80年代初)》第三本笔记)这种历史观点和方法对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线必将产生深刻的指导意义。
三、在广大群众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教育,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
马克思这种研究历史和研究经济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依我看,在反映事物客观逻辑的同时也反映着人们一般的思维逻辑。推动人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最终动因是人们的经济利益;而人们也会在经济的变迁与发展中,追求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实现更为远大的社会历史目标,并从社会系统论的高度反过来理解经济的变迁和发展。在经历了建国以来发生的各种历史考验后,今天的中国人民已摆脱“左”的束缚,理直气壮地从事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现着自己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在经济的变迁和发展中,思考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的问题。相当一部分人是自发地用抨击时弊甚至发泄不满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愿望的;令人欣慰的是,已有一部分同志,特别是一部分青年开始自觉地在思考这一问题。据说,继“毛泽东热”后,又出现了“马克思热”,许多大学生正在研读马克思著作,思考我们国家发展的历史道路。我认为,这种思考是必要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是盲目的,它正是建立在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为了树立人们对于改革开放的信心,有必要系统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教育,从而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
首先,应进行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的教育,帮助人们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高度,认识改革开放,理解改革开放;同时,也应该进行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社会主义制度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信念,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而奋斗。《历史学笔记(19世纪80年代初)》无疑为我们开展这一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指导和丰富的资料!


第5版(理论)
专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繁荣的必由之路
张德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1978年相比,1990年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农业总产值增长202.9%,工业总产值增长332%,是解放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历史时期。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起点比较低,到本世纪末要实现“小康”的目标,仍然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改革开放的份量,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迅速而稳步地走向繁荣。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大都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商品经济意识比较淡薄,干部和群众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自给自足、平均主义、听天由命、依赖等靠等落后思想,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陈旧观念,为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要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强改革开放意识;破除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观念,增强商品经济意识;破除听天由命、单纯等靠依赖思想,增强自力更生、奋发进取的竞争意识,等等。思想解放了,发展经济的办法也就多了;观念转变了,搞活经济的路子也就宽了。
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能完全照搬沿海或内地发达地区的做法,不能盲目攀比,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坚持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广开门路,大搞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商品生产,走大农业和效益农业的路子,使农民个人和集体都增加收入。工业经济的发展,应首先发展那些依托当地资源的加工业,打好基础;同时,发展在本地有市场的工业生产,站稳脚跟,进而发展面向全国市场以至国际市场的商品生产。此外,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发展旅游事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必须提高对旅游业的认识,切实把旅游业当作一个重要产业来抓,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努力改善旅游环境,增强旅游创汇能力。
加强横向联合,取长补短。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同内地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横向联合,不仅给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给联合的另一方带来了相应的好处。实践证明,这种经济联合既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它所产生的效益不仅仅在经济方面,而且还有助于逐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它不应是权宜之策,而是应长期坚持的方针。发展横向联合,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积极主动地争得内地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此外,还可以通过联合办厂、联合开发资源、开展补偿贸易等办法,实行优势互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加快经济发展的前进步伐。
发展边境贸易,兴边富民。我国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界线,绝大多数在少数民族地区。同我国毗邻和接壤的周边国家,在经济贸易方面同我国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市场潜力巨大。所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创造和利用一切条件,积极发展边贸。例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去年边贸进出口总额达1.1亿多美元,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发展边境贸易事业,是我国实行对外贸易多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国整个对外开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努力把条件较好的边境城镇,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利用这些“窗口”把边境贸易做活做大,形成气候。要研究和制定优惠政策,大胆引进外资,兴办“三资企业”,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要大力推进工程承包和劳务出口,继续发展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要通过发展边贸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繁荣,促进我国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内地的大力支持,但根本出路还是要自力更生,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走上富裕和繁荣的道路。要对群众坚持不懈地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育,克服无所作为和“等靠要”思想,增强勤劳致富的信心。要引导群众逐步改变“年吃年用”、“公吃公喝”等落后习俗,养成有计划地安排生产和生活,量入为出,适当增加积累的习惯,学会生财、聚财、用财之道。另外,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少数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教和文化事业,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四化建设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应把重点放在基础教育和应用教育上,以各种形式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扫除文盲和半文盲,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办好各种职业技术教育,努力做到学以致用。要大力搞好科技宣传和科普教育,实行“拿来主义”,推广实用技术。在企业,要注意培养少数民族专业技术骨干;在农村,要注意培养少数民族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开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工作的新局面。
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中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也只有依靠各民族的齐心协力、团结奋斗才能实现。在我国,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的安定,也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经济建设。因此,一定要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在各民族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两个离不开”的思想,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使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繁荣。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与沿海和内地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性仍然存在,而且差距还在扩大。因此,努力缩小这种差距,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以,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考虑,国家应对少数民族地区继续采取扶持政策,沿海和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也有责任、有义务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对口支援,帮助和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实际行动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携手前进。
(作者为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兼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委书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