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9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走质量效益型的道路
——广东珠江冰箱厂的调查
奚志伟 张泽松 谢名家 蒋斌
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是90年代我国经济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广东珠江冰箱厂(以下简称“珠冰”)的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一、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
“珠冰”走的质量效益型道路,就是以“质量优先”的意识和“当代质量观”为指导,通过科技进步和管理进步,追求高起点、高质量,达到了高效益。
1,以质取胜:从镇办小厂一跃而为国家一级企业
“珠冰”筹建于1984年,是广东省顺德县容奇镇的一家乡镇企业。当时,国内的冰箱生产厂已有40多家,其中不少是实力雄厚的国营大中型企业或合资企业。在严峻的形势面前,“珠冰”的决策人深深认识到,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只能靠质量取胜,以优质产品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从设计生产第一代“容声”冰箱开始,就千方百计在保证产品质量上下功夫,研制出的新型优质电冰箱产品,一投放市场就赢得顾客,打响了以质量取胜的第一炮。
经过几年努力,“珠冰”已从一个镇办小厂,一跃而成为我国第一流的大型冰箱生产厂,经济效益迅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达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77%,实现税利342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6%。去年底,“珠冰”被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
2,质优款新:赢得市场竞争中的强有力地位
质量是个动态概念,只有不断提高质量,才能满足用户需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强有力的地位。几年来,这个厂根据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改进意见,结合国际上冰箱产品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果断地对产品进行了多次改型。他们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改进外观造型,大大增强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历年来保持着“供不应求”的势头。在市场滑坡的1989年,仍畅销不衰,年产销量达26万台,比1988年增产5万多台。1990年,产销量30多万台,跃居全国第二位。今年1─6月份,产销量达21万台,名列全国第一位。企业进入了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良性循环。
3,严把质量关:树起企业的良好形象
“珠冰”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绝不片面追求产量,粗制滥造。即使是一些连进货单位都认为无关紧要的细小质量问题,他们也抓住不放,非解决不可,从而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声誉。
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要接受用户的检验。据1989年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统计,“容声”冰箱每万台投诉率仅为1.2,是全国冰箱投诉率最低的两个牌号之一。1987年以来,“容声”冰箱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轻工产品”,1990年获全国十家名优冰箱用户满意第一名。
二、“珠冰”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启示
1,树立社会主义效益观,强化质量意识
产品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及广大用户的利益。因此,对产品质量问题,必须提高到坚持社会主义经营观和效益观的高度来认识。这是“珠冰”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强大动力。
为了保证企业在质量效益型道路上健康发展,他们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不断强化干部职工的质量意识。
——加强教育,灌输质量意识。“珠冰”通过组织参加全国全面质量管理电视统考等方法,广泛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全厂普及教育面达100%,全面质量管理教育人均课时在48小时以上,干部、技术人员高于100小时,全国全面质量管理统考合格取证人员达1053人,占参加考试人数的98%。
——明确目标,狠抓落实。他们每年都推出以提高质量为内容的近期发展目标,使质量意识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中。
——通过分配机制激发质量意识。在工资分配上实行质量否决权制度,即当责任人达不到规定的质量标准时,按规定扣罚当月工资。
——通过创优、创奖、企业升级,强化质量意识。“珠冰”敢于创优,积极创奖,主动参与各种检查评比活动,并先后荣获40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通过创优创奖,增强了干部职工为企业争光的积极性和荣誉感,把企业推上质量竞争和效益竞争的舞台。
2,科技先行,高起点保证高质量
科学技术是现代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条件。“珠冰”坚持以技术进步为先导,不断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发展现代化大生产,从而为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及质量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科技投入,从小到大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他们在企业生产取得初步效益之后,不断积累和筹集资金,投入企业的技术改造,不断扩大再生产。继1985、1986年投资建成两条生产线之后,1988年以来,他们又投入2.5亿元发展新厂,建成两条达到当代世界一流水平的生产线,单班年生产能力达到60万台,比1985年增加了20倍。这种从小到大“滚雪球”的做法,不仅体现了企业惊人的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而且形成了一个以质量效益推动技术进步,以高技术投入实现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良性循环机制。“七五”期间,工厂对前两条生产线的技改投入为7114万元,而同期累计完成产值6.85亿元,实现税利2.06亿元。现在,“珠冰”科技投入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高达55%。
——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引进技术,以技术领先带动质量领先。“珠冰”围绕“高科技、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创建一流企业”的目标,坚持“博采众长、择优引进、组合成线”的原则,抓住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主要环节,从不同国家引进当代最先进的关键技术设备,以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的设计、制造、检测手段,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如在国内率先采用先喷涂料粉末后喷漆的新工艺,使喷漆主件一次合格品率从87%提高到93%,提高了冰箱的防锈能力和外观质量。另外,先后投巨资引进配置了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建立了一套权威、可靠、先进的产品检验和工序控制系统。
——狠抓人才开发和职工素质的提高。“珠冰”从一开始就提出“办厂育人、开发人才”的方针,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不断加强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职工素质,以适应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需要。一是公开招聘,引进人才。他们先后从全国各地招聘了33个专业的科技人员100多人,其中有些是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二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工厂于1985年创办了职工学校,职工普及教育面和中层以上干部、科技人员深化教育面均达到100%。三是选贤任能,大胆使用。“珠冰”把一批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现在,“珠冰”的科技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工程技术人员发展到200多人,占职工总数的12%。该厂还成立了冰箱技术研究所。
3,优化管理,攀质量高峰
技术进步必然要求管理进步,产品的高质量有赖于管理的高水平。“珠冰”按照“全面质量”的要求,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努力攀登当代质量高峰。
——依据厂情,贯彻国家质量系列标准,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珠冰”根据本厂的生产特点,将近年来运用的比较成功的质量管理手段纳入质量体系要素。为实现这个体系高效能运转,他们按照国家标准,确定直接质量职能和综合质量职能的内容,并按照责任范围,分配和落实到各质量职能部门,使全厂上下各层次的质量管理处于有序、协调、高效的运转状态,保证了最终产品的质量。
——严格产品“一条龙”的质量控制,牢牢把住产品实物质量关。“珠冰”从产品的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都有一套规范化、科学化的技术质量保证,使产品从点到面形成质量网络控制。
外购货品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珠冰”认真把关,严格检验手续,决不让不合格的外购货品流入生产领域。他们通过对供方的技术、资金等的审核,确定供货单位,并建立起一个质量可靠的供应网点。
工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核心部分。“珠冰”把生产过程中的工序控制提到突出的位置上来抓,并在生产全过程实施科学的工序质量管理。做到管理有凭据、有分析、有改进措施,有效地发挥了工序质量控制的功能。
保证产品质量,还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几年来,“珠冰”配备了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检验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人数的12%)从事这项工作。他们还投资1270多万元装备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质量控制检测设备200台、套。在生产过程中共设置22道检验工序,严格把好工序质量检验关。为控制早期故障,他们投资400多万元建立恒温走廊,在全国首创对冰箱进行24小时制冷试运行,从而保证了冰箱开箱合格率达到99.86%以上。
——强化基础管理,从制度上把好质量关。“珠冰”从标准化建设入手,带动其他基础管理工作。他们按照国家标准,绘制和整理全套设计图纸;依据部颁标准,编制工艺文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原材料、技术、工装设计等各项技术标准,编制了具有法规性的《质量管理手册》,并制订实施了《经济责任制检查考核标准》,将各部门的工作标准及质量体系要素范围内的管理标准细化。
——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1987年以来,“珠冰”几次投资建成具有30个子系统、107个终端的电子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构成覆盖全厂的系统网络。厂领导在各自终端上可查询到各部门、各零部件、各种产品和各工序的质量状况,从而能迅速有效地发挥质量信息在改善经营决策、产品开发导向、现场质量控制和推动技术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供了先进手段。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机械工业厅供稿)


第5版(理论)
专栏:县委书记县长工作研究征文

  广汉的改革与发展
中共四川省广汉市委副书记 彭祖德
广汉的综合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已经走过12个年头了。这12年的历程是我们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也是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过程。现在,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来回顾和思考我们的改革与发展道路,必将对改革的深化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和补充作用。
广汉的改革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底的6年间,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为第一阶段;从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至1990年底的6年间,改革在城乡交叉综合进行,为第二阶段;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前后,省委、省政府确定在广汉进行进一步综合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揭开了广汉改革新的一页。广汉的改革从此走向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新阶段。
改革的起步
1978年初,西高乡的一个老农向县委干部透露了一个秘密,他们生产队偷偷搞了包产,年年增产。这个信息引起了县委和省委的重视。1979年3月15日省委领导在广汉的一个报告中批示:“既然要搞试点,总得给以条件,政策上要有特殊照顾的办法,不然不可能前进。”1981年省委、省政府正式确定广汉、新都、邛崃为全省第一批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1987年国务院批准广汉为全国第一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我们抓住了机遇,使改革捷足先登,不断深化。包产到户以后,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实行责、权、利相结合,使农村的经济细胞——家庭,大大地活跃起来,生产力诸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人的积极性高涨起来。这就是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农村的生产承包责任制带来了农业生产的大飞跃,同时也为农村经济和其它战线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在良好开端基础上,我们紧紧抓住“包”字这个法宝,使改革的道路越走越宽。
改革从这里深化
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广汉突破禁区,于1979年8月改革了人民公社的体制,在全国第一个摘下了人民公社牌子,恢复乡的建制,建立起乡党委、乡政府,还建立起了指导和组织全乡经济工作的农工商联合公司。
1980年广汉突破了建国以来一直执行的“统分统支”的财政体制,既保证了上级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又获得了有利自我发展的机遇,为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自主的条件。  
紧接着是“包”的延伸和扩展,承包进了城乡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单位。1980年工商企业实行了集体承包,1984年发展为企业负责人承包。1986年对工商小型企业试行了租赁制和股份制。各经济主管部门先后实行经济责任制,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岗位责任制。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对市级机关和各乡镇按照定任务、定职责、定奖惩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来规范工作,实行各项工作一年统一检查两次,坚持一级抓一级的原则,以职定责,以责评分,以分计酬,使上下衔接、左右连锁的责任制网络逐步形成,从而调动了全市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
从1979年以来,我们对县级机构进行了多次改革和探索。第一步是按照党政分工,理顺党委和政府的关系;第二步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县乡机构进行了一次大手术;随后,我们严格控制干部职数和编制,走出了机构改革的第三步。今年4月22日上午在金牛坝招待所,我市市委书记叶文志同志向江泽民总书记汇报机构改革的情况时,省委书记杨汝岱同志插话“机构改革只有广汉坚持下来了,其它地方都没有坚持下来”。江总书记听了广汉的汇报,对广汉的机构改革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这个问题很重要,要好好研究一下,只要有这样的认识,我看就好办了”。
经济在发展
经济发展是“中心”。在12年的改革和经济发展中,我们始终坚持改革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紧紧抓住发展生产这个根本,走出了“以农业为依托,乡镇企业为主体,农工商一体化,靠联合起飞”的发展经济的路子,使农民尝到了甜头。1990年,我市粮食总产比改革前的1978年增长5000万公斤,油菜增长3000万公斤,毛猪出栏增长33万头。
广汉的乡镇企业开始是从“粗、大、笨”发展起来的,用老百姓的话说是“一砖二瓦三榨油四卖沱沱肉(即劳力)”,也有的说是靠“造窑(即砖瓦窑)”起家的。我们从上到下用了很大力量抓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经过12年的努力,使广汉呈现出拥有食品、纺织、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电子等10个行业,产品不断升级换代,由粗到精,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向多种发展的趋势。1990年,我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2倍多。乡镇企业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规模经济是广汉经济发展方向的着眼点,提高经济效益是广汉经济工作的落脚点。今年5月,我们组建了四川省广汉油菜籽(集团)公司和四川省广汉食品(集团)公司。这两大集团公司在广汉的建立,使“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资金、技术、设备”综合利用,促进了油菜籽和食品行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带动了其它产业的进步。
横向联合为广汉经济注入了新的血液。我们及时提出“三背靠”(背靠科研单位,背靠大专院校,背靠工厂)、“四引进”(引进人才、资金、技术和设备)的联合方针,制定“互惠让利”的优惠政策,用各种方法发展和巩固横向联合,加强协作关系来发展广汉的经济。12年来,我市乡镇企业固定资产的原值由1978年的5807万元增加到1990年的5.8145亿元(未包括村以下企业固定资产),年平均递增为21.2%,工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2.4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16.7亿元,年平均递增为17.2%(工业22.7%,农业6.2%)。改革使广汉的工业与农业的比重变化了,综合实力增强了。
深刻的变化
改革增加了广汉的财力。1978年广汉财政收入1580万元;1990年为8097万元。
改革使广汉对国家贡献愈来愈大。1978年广汉上交国家707万元,1990年上交4200万元。
改革使广汉人民得到了实惠。城乡人民吃、住、行、用都有显著变化。1978─1990年,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64元增到1990年840元。
改革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12年来,广汉的计划生育工作、教育工作、民兵工作、双优工作、社会治安工作多次得到了国家及四川省的表彰。精神文明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需要物力、财力支持的许多改革也伴之进行。如由暗补为明补的物价放开改革,“双全保险”的计划生育改革,村干部的养老保险改革,“征兵、共育、安置一条龙”的改革,以及正在讨论、研究、制定的劳动、工资、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等等。
我们的体会
12年的改革探索,不仅使广汉的经济实现了巨大飞跃,而且使我们的思想取得了丰富的收获。我们的体会是:
1、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条基本原理的理解。广汉的改革,正是把家庭经济作为突破口,从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步,靠发展家庭经济起飞。不仅承认集体的作用,而且重视个体的作用,把群众观念具体化为活生生的人和家庭。鉴于此,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适当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对当前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2、加深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解。我们一班人有一个指导思想:上对中央大政方针负责,下为广汉人民致富服务。我们把三中全会实事求是的路线作为市委一班人的精神支柱,把上级指示与广汉实际相结合,在来自各方面压力面前,勇于和善于运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使改革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正如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杨汝岱同志总结广汉改革经验所指出的那样,广汉的改革为省委、省政府在面上的改革“起到了探路和示范的作用”。
3、加深了对领导就是服务的理解,不断提高领导艺术。我们经常这样讲:对上多汇报,对下多鼓励,中间多联系。坚持这样的思想工作方法,把自我完善,自我优化的机制融入不断改进领导的艺术之中去。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市级班子和市级各部门那种“各强调各的重要,而忽视了全局”的被动扯皮局面得到了克服,并形成了决策快,指挥灵,认识统一,动作协调的好局面。
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参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十分注意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搞好廉政的同时,特别注意搞好勤政,从而使我们市委领导集体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市委制定的政治生活和日常工作联系的规定以及“三宽三严”等党纪党风的要求,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也使我们市委增强了凝聚力,提高了战斗力。


第5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中挪社会保障制度研讨会综述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挪威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的中挪社会保障制度研讨会不久前在北京举行。两国专家学者就斯堪的纳维亚福利模式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共同探讨了建立和完善符合本国国情、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
两国学者一致认为,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受经济体制的影响甚大,因此探索它的模式必须吃透本国国情。挪威学者指出,斯堪的纳维亚福利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普遍性(即福利覆盖全社会)、统一性(即对福利计划的行政统一和协调程度较高,国家把社会保障视为公民权利,依法实施)。这个模式是建立在挪威混合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学者认为,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达到全面性和普遍性;二是义务和权利对等,即以个人劳动和预先支付为义务,保证使尽义务的人获得继续劳动和终生正常生活的权利;三是公平和效率相统一,也就是使社会保障制度既能免除劳动者后顾之忧,又能激励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避免收入分配悬殊;四是社会保障由国家和企业全部包揽转变到个人参与,家庭补充,团体应急,社会资助,国家补贴共同合理负担。
研讨会交流研究了两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挪威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单纯济贫阶段,雇主、雇员、政府共同筹资阶段,通过家计调查部分人享受养老金阶段和一九五九年之后开始的普遍享有养老金阶段。普遍养老金制度的实施使挪威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核心家庭普遍出现,劳动人口按市场需求自然流动。学者们认为,鉴于中国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中国养老制度改革须加紧进行。其主要设想是,实行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制。第一层次是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水平相对较低,但覆盖面要广;第二层次是企业补充保险,允许企业之间有所差异;第三个层次是个人参与保险,由少到多地承担一定份额。此外还应大力提倡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筹措,可以先从富裕地区做起,按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分类指导,国家给予优惠政策,取得经验和示范效应,逐步积极推广。
挪威学者还对挪威的医疗保险制度做了全面的论述。挪威当前的卫生总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七左右,个人支付的医疗费占总医疗费的百分之十二,国家和社会提供百分之八十八。目前挪威的医疗保险出现了令人忧虑的问题,从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八六年间,卫生费用几乎上涨了四倍,一直高于生产增长的速度。因此这已成为议会、舆论界和广大公众日益关切和议论的热门话题,其解决的出路尚在探索之中。
中国学者认为,中国的医疗保障分为城乡两大部分。四十多年来,中国的医疗制度在保护人民健康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当前在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方面出现了浪费严重,费用超支等问题,旧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农村的医疗保险制度也正着手建立,在一些地区,通过个人拿一点,乡镇企业补一点,地方财政贴一点的办法,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很受农民欢迎,对解决农民缺医少药问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岳颂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