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9月2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长廊

  为了那个永恒的星座
——电影《周恩来》拍摄花絮
向兵
一桩桩“一模一样”
4月28日,剧组正在中南海毛主席故居拍摄中美建交的戏。突然,李鹏总理来到拍摄现场看望大家。他一进来看到室内摆满古籍的书架,惊奇地问:“主席书房的书不是都存起来了吗,你们从哪儿弄来的?”
剧组人员听了这话都高兴地笑了,他们请李鹏总理到近前看看那些书。李鹏总理来到书架前打量一番,7个大书架上一摞摞的线装书,从外观到成色都和当年一模一样。剧组人员介绍说,这几千册书,都是道具人员用了几个月时间,完全依照线装书工艺流程,先刻版,再印刷、裱封、线装成册的,连书套上的骨签也是亦步亦趋精制而成。李鹏总理听后饶有兴致地从书架上抽出几本书来一看,果然,这些典籍都只有半截。道具师说是为了减轻重量。
剧组道具人员为电影《周恩来》做的道具里,还有一桩颇为得意的绝活。周总理办公室一个笔筒是空军战士用打下的美国U—2侦察机残骸做出来送给周总理的。郭大刀天天对着这照片上不清晰的浮雕琢磨,终于用一锭合金钻,一刀一刀地削、刻、镂,用半个月时间做出了这个笔筒。后来剧组进周总理办公室实景拍摄,周总理秘书见了这个笔筒,赶快拿出真笔筒来,一比照,他惊讶地叫了起来:“简直一模一样!”影片《周恩来》所追求的历史环境的质感真实,正是从这一点一滴的“一模一样”中透露的。
化妆大师“票”林彪
中国电影化妆学会会长王希钟这回进《周恩来》剧组,是专门为王铁成变得像周恩来而来。没料到这位打1954年起就一门心思搞化妆的化妆大师,临老了却“票”了一出“林彪”。
当初,丁荫楠为了找到“林彪”,让他的副导演跑了小半个中国,在影视界内外挑了个遍,最终也没看上一个合适的。剧组里的另一位化妆“大拿”颜碧君老太太提醒他:“我看王希钟挺像林彪。”丁荫楠再回头打量王希钟,别说,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一样的身架,一样的秃脑门、八字眉、鹰勾鼻、尖下巴……就这么着,王希钟王老师成了“副统帅”林彪。拍摄周恩来在毛家湾会晤林彪时,王铁成扮演的周恩来谈笑自如,惟妙惟肖;王希钟扮演的林彪这时该以一双捉摸不定的眼睛,环顾左右,而王希钟却两眼死盯着“周恩来”脸上那些贴上去的发套、眉毛、嘴唇。这怎么行,丁荫楠忍不住叫了“停机”,他想给王老师说说戏。王希钟可好,一听停机便赶快站起来,掏出小刷子忙活着在王铁成脸上“修妆”,然后满意地对导演说:“可以了,接着拍吧!”丁荫楠和周围的人都搞得哭笑不得,没办法,积习难返。
“毛主席专列”往哪开
电影《周恩来》里有一场“九·一三”事件前夕,毛主席南巡路上接见三军代表的戏,要在火车上拍。
剧组没费多大周折就获准使用毛主席专列,可超负荷运转的铁路线,哪容得下一趟临时长途车。开往天津、石家庄等地,又没有江南风光。铁道部门真帮忙,他们主动提出京郊有个废弃的环线铁路试验基地。二十几里长的铁道两边水田成片,活像江南景色。为此,铁道部门动用了数百号人。拆除的路轨要抢修好,几十个路口要派人打信号,扳道岔。专列上的车、餐、乘人员也得全部出动,列车长还得拿着报话机跟在导演身边。丁荫楠说“要拍了”,车长就得告诉司机车速多少,保持多长时间。“毛主席”要眺望窗外了。车长又得喊:“开上去,时速60公里。”就这样,一列国家领袖的专用车,在环线上折腾了一天。末了,一分钱不收。
丁荫楠说,这全凭周恩来总理的人格魅力,那是中国人心中一个永恒的星座啊!


第8版(副刊)
专栏:百家艺话

  舞台生涯的延伸
黄宗洛
当我干得正欢实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到了该退下来的年龄。十载浩劫之后干劲特足,我曾给自己定下了个“不满一百个角色誓不罢休”的指标,眼瞅着宏图难以实现,可是还没容我闹情绪便被卷进了影视拍摄的浪潮,片约一部接一部,天南地北到处跑,号称“影视新朽”。每年最不济也闹它个三头两出,在我咽气之前凑个百丑是毫不成问题。什么时候感到力不从心,那就索兴推盘认输,洗手不干,也不算丢人。
过来人都说从舞台到银幕,对演员来说有个适应的过程,我也如是。《茶馆》拍成电影时,劲头我就使大发了,瞅着不舒服,只好留下众多遗憾。几部片子下来也就挥洒自如了,似乎在北京人艺学到的老一套还能用得上,敝人天赋不佳,是个死用功的演员,不敢凭灵气行事。接到一部新片,桌面工作尽量做够,反复熟读剧本,参考原著及有关资料,而且花很大的力气去琢磨捕捉人物,通过角色自传给人物画像……直到模糊不清的形象呼之欲出,渐渐附体,这才敢上镜头。
人们往往把优秀的舞台艺人誉为语言的大师,在影视中对白也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把一般化的语言变为鲜明的性格语言,就不能光凭老经验,每次都应该是一番艰辛的再创造,方能在不同角色上显示出多彩的语言特色与韵味来。虽然如此,我越来越悟到:“少说为佳,不说更好!”什么都挂在嘴皮子上就没得可演啦。最近我应邀在老导演董克娜执导的三集电视剧《魂归街口》中演了个疯老头,全部台词“上当了”三字而已。敝人不敢掉以轻心,特别严肃认真。因为我知道要想演好一个角色需要的是全身心的投入!
演员这门职业之所以让我如此着迷发狂,就在于它的千变万化!乍学演戏,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承认自身的局限性,认为一个有本事的表演艺术家就应该无所不能,为此也着实下了一番苦功:一练声乐,四个声部都敢来;唱京戏,生旦净丑全招呼;创造角色的唯一追求不外一个变字!所以时而罗着锅,时而歪着嘴,时而瘸着腿,就差没踩着高跷出场啦!折腾来折腾去落下个“表演形象”的评价!晚年有所收敛,不再干那捆一身棉絮充胖子捂出一身白毛汗的傻事啦!不过有时免不了还跟自己较劲儿,总想有所突破,都六十多岁的大老头子啦,居然上赶着在荧屏上献丑,饰演了京味、洋味、川味等三个不同风格的女性,为此招惹不少骂,老伴差点没断我的炊!钉子碰多了,终归会改邪归正,演技走向成熟,虽说晚了点。
表演这门课程,学问真是大着呐,都半截子入土的人啦,还有好多事没整明白,譬如,究竟应该是从内到外?还是从外到内呀?故而越发地欲罢难休,乐此不疲,不知老之至也。


第8版(副刊)
专栏:诗画配

  水中捞月
方成画 池北偶诗
看到钞票就眼开,
全心全意想发财。
日日夜夜打算盘,
时时刻刻怀鬼胎。
贪污家常饭,
受贿拿手菜,
走私本领高,
漏税有能耐……
干的是罪犯勾当,
打的是公仆招牌。
礼义廉耻全不顾,
党纪国法抛到云霄外。
水中捞月一场空,
到头来落个名裂身败。
轻的坐班房,
重的丢脑袋。
活该!
活该!


第8版(副刊)
专栏:

  致读者
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反映丰富多采的生活是党报应有的风格之一。
党报是党的喉舌,又是读者的朋友,应该做到指导性和可读性的统一。
为了加强报纸同广大读者的联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把报纸办得更加引人入胜,富有可读性,从今天起我们开辟了“大地·周末”专版,意在为广大读者的文化生活增添一点内容。
“大地·周末”要依靠大家来办。我们希望得到文化界、艺术界等各界朋友和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


第8版(副刊)
专栏:书话人语

  读与猜
爱因斯坦非常钦佩卓别林。一次,他写信给卓别林说:“世界上每个人都能明白你的影片《摩登时代》。你必将成为大人物。”卓别林复信说:“我对你更为钦佩。世界上没有人懂得你的相对论,但你已经成为大人物。”
自然科学越高深、越尖端,懂得的人就越少。而文学艺术则往往是越伟大,就越能跨越国界、跨越时代,喜爱的人就越多。
近几年来,有些文学作品“空灵”,“朦胧”,“玄奥”,使人如坠五里雾中,很难领悟其中的“高妙”。如果文学作品如同“哥德巴赫猜想”,只有少数专家有可能“猜透”,那么能有多少人把阅读此类作品当作一种享受呢?我想,不会有谁愿意犯愁犯苦地去解谜“猜析”吧。
         (张运钧)


第8版(副刊)
专栏:觅文踪苑

  简讯
△剧作家郭启宏最近完成了大型历史话剧《李白》,将这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形象矗立在话剧舞台上。北京人艺已组成剧组开排此剧,由具有诗人气质的苏民执导,李白由青年演员濮存昕饰演。
△曾经创作过《新岸》等电视剧佳作的李宏林,最近又完成了电视剧《金色的鱼钩》,将生活中一位特级教师张再华的形象搬上屏幕。剧作构思精巧,充满着情思。
△京剧名演员胡芝风新近与湖北黄石市京剧团合作独立执导和主演了新编古装剧《灰阑记》,该剧将元杂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与布莱希特名剧《高加索灰阑记》两剧的故事情节与人物糅为一体,颇具民族特色。
  (夏浩)


第8版(副刊)
专栏:撷英艺坛

  酸甜苦辣李保田
李尔葳
怎么看李保田也不像个明星。
他没那派头,长得也着实平凡了些。兴许正因为此,他总是在扮演农民。他以《闯江湖》中那个整日不知愁滋味的年轻张乐天闯上银幕。日后又出演《天鹅与流浪汉》的“抹桌”,《葛掌柜》的葛寅虎,《过年》的父亲……
没料到,这样几年下来,李保田身后居然有了个“农民形象系列”。他自己也成了观众眼中有滋有味,颇受欢迎的名演员,从而在影视界都交上了好运,一部戏接一部戏忙得不可开交。
其实,李保田生来并不是一个幸运儿。他在获得电视“金鹰”奖后,曾拍过一张照片。照片上,“金鹰”奖杯是实景,人却是虚的,朦胧中有一种说不清的酸甜苦辣。
李保田在艰苦的学艺中长大。他1946年出生于江苏徐州。他出生时,正值家乡流传着“保家、保田、保政权”的口号,于是曾当过“老八路”的父母就给他起了这个实在太朴素的名字:保田。李保田从小矢志学艺,被父亲赶出家门,13岁就与父母断绝了关系。在徐州一个“柳子剧团”里,李保田学了五年民间戏曲,后又演话剧,学芭蕾。当身材瘦小的他穿着又长又大服装,脸上涂满油彩,摇头晃脑地出场时,观众总乐得前仰后合,这是李保田最快乐的时刻。
然而更多的时候,李保田必须面对赤贫的生活和感情上的孤独。有好几次,他曾濒临死亡的边缘。直到父亲临终前,他们才恢复父子关系。这段感情上的痛苦经历在李保田的内心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成了他艺术创作的精神财富,因而也使他能冷静地对待他后来取得的荣誉。1978年,已经31岁的李保田考进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进修班。毕业时的表演考试,李保田不用化妆,只凭形体动作完成了七八个小品,全场为之动容。他因此成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师。
如今,李保田已不仅仅只演农民。他1988年主演电视连续剧《师魂》,剧中的教师形象大获好评。此剧荣膺“飞天奖”及优秀电视剧一等奖。
北京电影制片厂新近摄制完成了一部新片,名叫《过年》。李保田饰演男主角——程家父亲。和李保田搭挡的,是老演员赵丽蓉。两人年龄相差20多岁,却分别饰演父亲和母亲。为了从外貌上接近人物,除了依靠化妆外,李保田总是皱着额头,让前额出现条条皱纹,显出自己的老态。拍感情戏时,两人完全投入,表演默契,相得益彰,活脱脱一对真夫妻。李保田将父亲在儿女面前的尊严感,对儿女的亲情和失望,对比自己年龄大的妻子的体贴和关心等等复杂心态,通过诸般传神的动作和表情表现出来,生动而幽默。
不拍戏时,李保田大多时候是在刻木雕。他常常一个人闷在房间里累得满头大汗,咬牙切齿地在木瓢上动刀子。他雕刻伊索寓言,雕刻罗马神话……刻出生活的酸甜苦辣,刻出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附图片)
李保田在《过年》中饰演父亲。


第8版(副刊)
专栏:

  金色的“北京·维也纳之声”
戴玉庆
北京的秋色一片金黄。在这美好的季节里,远道而来的奥地利音乐家,为北京人民带来了金色的音乐。
最近北京饭店贵宾楼的穹顶大厅内,举行了玛拉特·施拉梅林乐团和中国艺术家联袂组台的音乐会——“北京·维也纳音乐之声”。
玛拉特·施拉梅林乐团擅长演奏奥地利传统音乐,曾荣获“维也纳民间音乐比赛”第一名,在欧洲乐坛上十分活跃。音乐会的第一支乐曲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施派尔·波尔卡》。由两把小提琴、一把吉他、一只单簧管和一架手风琴组成的室内乐队,用洋溢着奥地利民间音乐风格的配器手法,表现了“波尔卡”这一舞曲形式特有的欢快气氛。在手风琴的和弦映衬下,小提琴发出土风舞般的音响。习惯于欣赏古典小提琴作品的北京听众,顿觉耳畔清新。原来,被称为“音乐天子”的小提琴和大众之间本无雅俗远隔的距离。
伟大的俄国音乐家格林卡说过:“真正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是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奥地利是大音乐家的摇篮,维也纳堪称“人杰地灵”。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父子……都是奥地利人民奉献给世界的音乐大师。在西洋音乐史上,“维也纳古典乐派”地位显赫,一生创作了100多部交响乐的海顿,风格典雅、情绪乐观的莫扎特,是这一乐派的杰出代表。然而,细细品味他们的作品,旋律中可以追踪到假日的嬉谑;节奏里感觉得到轻快的舞步;和声让人体验到教堂的肃穆……美好的乐声源于生活,又被冶炼得如黄金一样辉煌。
音乐会上,中国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弹奏了古曲《浔阳月夜》。他以清朗萧疏的风格,表现出“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意境。特别是他的左手拨弦技巧,创造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响效果。
也许是受中国艺术家的感染,奥地利女歌唱家玛格瑞塔·托切克即兴演唱了中国歌曲《渴望》。她的清晰发音和准确乐感,博得了北京听众的热烈掌声。


第8版(副刊)
专栏:书林漫步

  《绘图本中国通史》雅俗共赏
将“阳春白雪”通俗化,使之在“下里巴人”中也找到知音,是浙江出版界近年来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的一大善举。广州书市上很快被争购一空的《绘画本中国通史》(浙江少儿版),集近百位成就卓著的连环画家三年苦干之功,以5000余幅连环画、近2000幅历史人物画像、地图、书影、文物图片及史料照片等,展示了一幅上至盘古开天地、下至清王朝覆灭,贯穿几千年的全景式历史画卷。该书按朝代先后分为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辽金元卷、明清卷6本。
事实上,这绘制精细的6卷本连环画,不独少年儿童开卷有益,搁在做学问者的案头上也绝不显得伧俗,而且有资料价值。据说该书文稿作者是以“无一字无来历”的态度写作的;全部画稿又经著名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家审读过。举凡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般史实,均有具体生动真实的描绘,连极细微处也一笔不苟。尤值一提的是,该书对历代社会生活——古人衣食住行的介绍,花了相当功夫,是目下历史普及类读物中所没有的。       (锡兵)


第8版(副刊)
专栏:书林漫步

  小品掌中看,天地无限宽
30年代早夭的青年散文作家梁遇春说过:“小品文的妙处全在于我们能够从一个具有美妙的性格的作者眼睛里去看一看人生。”经过“五四”洗礼的一辈文人能卓然成家者,往往也能写出精致而又丰美的小品文。《中国现代名家小品精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将零珠散玉集于一束,鲁迅、郭沫若、周作人、夏丐尊等54位作者的150篇小品文使我们从中遍品人生的诸般滋味。
该书的编者在选篇时更注重审美角度,因而每一篇小品在艺术上都显得珠圆玉润,犹如编者所言“大手笔写出的小品文像一位长期修炼的真人嘴中吐出的红珠,读者把这个珠子吞下去,几千年道行便归我所有,这是何等畅快的事!”读完这本书,于精神享受来说,确有太过奢侈之感。      (李泓冰)


第8版(副刊)
专栏:欣赏指南

  中央电视台将推出《神州一片月》晚会
中秋节之夜,中央电视台将播出文艺晚会《神州一片月》,这是该台与台湾电视公司、香港无线电视台首次合作。晚会上,已故京剧名家李万春在台湾的兄弟李桐春、李环春,与其在大陆的兄弟李庆春、儿子李卜春将联袂演出京剧《汉津口》。大陆相声演员马季、赵炎,台湾同行李国修,香港艺人刘嘉玲将合说幽默段子。三方电影演员合作表演《月字令》。三方歌星,台湾的费玉清、蔡琴,香港的刘清华、林忆莲,大陆的李谷一、杨洪基、李玲玉等也将各展其艺。晚会在“三潭印月”、“钱塘江六和塔”的美好月夜下,在历代咏月佳诗的叹吟中,洋溢着中华民族一片亲情。                  (纪一)


第8版(副刊)
专栏:欣赏指南

  电影《清凉寺钟声》近期播映
著名导演谢晋与他的老搭档作家李凖、李澈父子合作的电影《清凉寺钟声》,近期将与观众见面。影片描写了明镜法师出访日本时,引出的一段扑朔迷离的身世之谜,最后明镜得以和日本的亲身母亲相认,但他却毅然回到中国,回到他的养母羊角大娘身边。该剧演员阵容强大,羊角大娘由丁一出演,明镜由濮存昕扮演,日本老母亲由日本电影红星栗原小卷扮演。   (文一)


第8版(副刊)
专栏:欣赏指南

  花鼓戏《桃花汛》来京演出
曾在文化部举办的扬州现代戏会演中获优秀奖的花鼓戏《桃花汛》,近期将由湖南省花鼓戏剧院送到北京演出。该剧塑造了农村青年妇女桃花的形象。她率领一群妇女致富,同落后的群众与习俗展开机智的斗争。全剧生活气息浓郁,水乡风情历历在目,有较强的可观性与趣味性。 
        (宜讯)


第8版(副刊)
专栏:欣赏指南

  军乐团“独奏重奏独唱音乐会”
九月二十四日,北京音乐厅有一场别具风格的“独奏重奏独唱音乐会”。表演者都是解放军军乐团的艺术家,曾在近几年的各种比赛中获奖,如韩芝萍,从煜滋、赵伟明、张辉、王家训等。除演唱歌曲外,还有圆号独奏、萨克斯管独奏、双簧管独奏、铜管五重奏、小号独奏、长号独奏等。尤令人瞩目的是将出现由十四支单簧管以重奏、齐奏的形式表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胡桃夹子》。军乐团是我国唯一的大型专业管乐艺术团,长期担负迎送外国元首和各种重要代表团及要人的典礼演奏工作,曾多次出访参加国际军乐大会和比赛,颇受称赞。
                   (王启民)


第8版(副刊)
专栏:

“桃李杯”舞赛群英谱
剧照说明由左而右依次为:
△陆峻,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青年组“十佳”演员,正演出《绝唱》。
△刘世宁,沈阳音乐学院,芭蕾舞少年组榜首,正表演《堂·吉诃德》。
△金梅花,延边艺术学校,朝鲜族,民间舞青年组“十佳”演员,正演出《垂柳》。
△邢亮,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青年组男子一等奖,《囚歌》是他的参赛节目。
△金美花,中央民族学院,朝鲜族,民间舞青年组“十佳”演员,正演出《深宫怨》。
△刘晶,广东舞蹈学校,古典舞青年组女子一等奖,正表演《孟姜女》。
△陈永佳,中央民族学院,苗族,古典舞青年组二等奖得主,表演《墨》。陈伦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