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9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邹家华受国务院委托向人大常委会汇报
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整个经济形势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促进了全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稳定
●要继续保持供需总量平衡,进一步做好抗灾救灾和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努力把经济工作转上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轨道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受国务院委托,在今天举行的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全体会议上,作了关于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的汇报。
关于1991年计划的执行情况,邹家华说,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精神,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取得新的进展,经济回升速度加快,社会供求总量关系进一步改善,整个经济形势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促进了全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稳定。
——社会生产持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为82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6.1%。1至7月份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31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5%。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出现了一些好的变化:(1)生产和销售全面增长。1至7月份,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0.4%,销售收入增长15.6%。(2)全民所有制工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生产回升明显加快,1至7月份全民所有制工业比去年同期增长9.1%,其中大中型企业增长9.6%。(3)重要基础工业和支农工业产品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原油、发电量、钢材、有色金属、乙烯、化肥、农药等产品的生产情况较好,不少产品增长幅度较大。(4)一些行业和地区的结构调整有了进展,产品质量有所改善。钢铁工业优先安排短线钢材品种的生产,1至7月14个急需品种的产量增长16.1%,明显高于同期钢材总产量增长7%的速度。1至6月份,国营工业重点企业主要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为82.7%,比去年同期上升16个百分点。
去冬今春以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对农业生产抓得很紧,主要农作物种植计划落实较好。本来夏收作物长势很好,丰收在望,但由于局部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使生产受到损失。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约损失夏粮100亿公斤,一些地区还影响秋粮生产。今年棉花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600多万亩,但因江苏、湖北等主产区棉田受淹,产量将受到影响。其它经济作物和畜牧业、水产业生产形势都还比较好。
——固定资产投资回升,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1至7月份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20亿元,增长22.1%;更新改造投资282亿元,增长18.4%。今年国家投资计划安排对农业、能源、重要原材料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建设实行适度倾斜,各地区、各部门对重点建设项目从资金、物资和施工力量上,也作了优先安排,有力地促进了投资结构的调整。1至7月份全民所有制单位完成的投资中,原材料工业投资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5.7%上升到16.6%;运输邮电业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2%上升到12.3%。1至7月份完成的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和“三废”治理方面的投资比重也明显上升,由去年同期的25.3%上升到28.8%。
——国内市场销售稳步增长,零售物价总水平比较稳定。1至7月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53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8%。特别是农村市场销售自去年10月由下降转为增长以后,回升速度逐步加快,今年1至7月份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9.4%。城乡消费品市场销售疲软的局面基本扭转。粮食和鱼肉蛋等吃的商品销售稳步增长,各种服装、呢绒销售由去年大幅度下降转为上升,彩色电视机、洗衣机、录像机等家用电器的销售大幅度增长。在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以后,商业、物资等有关部门多方组织生活必需品和防汛救灾物资的调拨供应,千方百计地保证灾区人民生活和抗洪救灾的需要。
今年以来,国家虽然出台了多项调价措施,包括较大幅度地调整平价粮油的销价,但由于社会供求平衡状况较好,集市贸易价格稳中有降,加上居民消费心理稳定,1至7月份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仅比去年同期上涨2.1%。但值得注意的是,大中城市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一季度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提高,以及受灾城市蔬菜价格上涨较多的影响。
——财政金融形势相对平稳。1至7月份国家财政收支情况,总的看比较正常。国内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6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4%,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5.9%。财政支出累计166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支出增多主要是由于救灾开支增加,以及7月份集中支付到期的国库券本金和利息。
金融形势基本保持稳定。1至7月份银行各项存款增加。在商品性货币回笼增加和再度调低存款利率的情况下,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加。7月末比年初增加1400亿元。银行各项贷款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扩大对外开放取得新的成绩,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据海关统计,1至7月份进出口总额达到68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1%。其中,出口总额368亿美元,增长19.5%;进口总额321亿美元,增长16.6%,改变了去年进口下降的局面。在利用国外贷款、引进新技术、吸收国外直接投资等方面也都有新的发展。国际旅游业继续回升,非贸易外汇顺差有所增加。
——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首先是围绕进一步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国务院专门发出通知,针对改善企业外部环境和健全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提出了11条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正在贯彻落实。其次,今年上半年抓住经济环境相对宽松的有利时机,价格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国家先后调整了钢材、原油、铁路货运价格等和粮油销价,对水泥价格实行了并轨。今年调价出台比较顺利,市场物价没有出现大的波动。第三,外贸出口实行自负盈亏的新体制,这有利于减少财政补贴,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创造地区间平等竞争的环境。除此以外,在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证券市场等改革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国民经济全面回升的同时,科学、教育以及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关于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邹家华指出,总的看来,今年的经济形势是平稳的,并继续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是主流。但是,国民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那些深层次的矛盾还没缓解。
第一,经济结构调整缓慢,产成品库存居高不下。治理整顿以来,总量矛盾明显缓解,同时由于采取了加强农业、加强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和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也有一定改善。但是,前几年经济过热、重复建设、重复引进造成一般加工工业盲目发展,不少产品的生产能力超过目前的市场需求和资源供给的可能,以致效率不高,直接影响效益。即使在生产能力利用率很低的情况下,不少加工产品仍然出现积压。生产回升和产品积压同时并存,固然有某些流通渠道不畅、推销工作不力等原因,但更主要的是表明,现在工业生产回升基本上是建立在原有结构基础上的,这是造成当前经济运行中诸多矛盾的重要根源。
第二,企业“三角债”问题还很突出,严重妨碍经济正常循环。形成“三角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产品大量积压。据有关部门分析,企业“三角债”中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产品积压所致。二是投资资金有缺口,主要是自筹投资不落实。三是企业亏损大,挪用挤占各种资金,扩大相互拖欠。四是财政补贴未到位。此外,信贷结算纪律松弛,也加剧了“三角债”的矛盾。因此,“三角债”问题,实际上是当前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关系还未理顺,财政困难较大的集中反映。清理拖欠确实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需要有一个逐步缓解的过程。
第三,经济效益差的状况仍未改变,国家财政困难较大。今年以来,伴随着工业生产速度的回升和商品销售的扩大,经济效益略有改善。1至7月份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比去年同期增长6.9%,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7%,综合能耗有所降低。但是,生产回升的速度同经济效益低下的状况仍然存在较大的反差。今年1至7月份,在生产回升较快的情况下,企业实现利润仍比去年同期下降13.1%。
今年以来,部分地区自然灾害严重,又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新的困难。南方一些地区先是持续干旱,入夏以后江淮和太湖地区气候异常,洪涝灾害发生早、来势猛、程度重,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到目前为止,全国各种自然灾害使农业受灾面积达6.37亿亩,成灾2.73亿亩,直接经济损失约800多亿元。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直接领导下,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军民不畏艰险,团结协作,顽强拚搏,抗洪救灾取得了巨大成绩,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减少了受灾损失。现在灾区群众人心安定、社会安定,这再一次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凝聚力。但由于受灾的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和财政上缴较多的地区,其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关于今后几个月要认真做好的几项工作,邹家华说,做好今后几个月的经济工作,对进一步推进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全面完成今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至关重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今年后几个月,要继续保持供需总量平衡,进一步做好抗灾救灾和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努力把经济工作转到调整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为此,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继续抓好抗灾救灾,力争全年农业生产有一个较好的收成。现在抗灾斗争虽已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洪水消退之后,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任务还很繁重。今后几个月,要进一步做好抗灾救灾的各项工作,把各方面的受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争取秋粮和主要经济作物有较好的收成。一是千方百计组织灾区就地生产自救,恢复水毁工程,尽最大努力补种、改种,尽快恢复遭灾企业和多种经营的生产,增强度荒能力。二是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大力协同,组织好救灾物资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调运。要增加以工代赈,用于灾区水利工程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安排好灾区特别是重灾区人民的基本口粮和住房,切实防止疫病流行。三是各地区要认真抓好秋季作物的田间管理,在密切注视水情变化的同时,积极预防玉米、稻谷和棉花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四是抓好冬小麦、油菜籽的播种准备,要做到种好、种足。并努力做好明年的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的准备工作。
第二,适当控制社会需求,保持宏观经济环境相对平稳。为了继续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平衡的局面,减轻局部地区严重受灾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要切实抓好影响宏观总量平衡的几个关键环节:一是按计划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重点是控制住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新开工项目。最近国务院发出通知,新开工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特别提出治理整顿期间允许新开工建设的项目是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及教育、卫生、科学、电子、粮库和住宅建设项目,项目审批要继续执行1989年以来国家制定的关于适当集中开工项目审批权限的有关规定,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层层下放审批权限。二是进一步落实重点建设资金。认真组织好投资债券的发行工作;继续落实煤、油、电运专项建设基金;切实安排好重点项目的银行贷款。对今冬明春的水利建设要进一步作出安排。三是加强消费基金管理。企业与效益挂钩的工资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凡是经营性亏损和虚盈实亏的企业不得增发效益工资。因产品无销路或经营管理混乱而停产半停产的企业,应停发奖金和减发工资。企业留利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提取生产发展基金和福利基金、奖励基金,严禁挪用各种专项资金和流动资金来发奖金。四是继续控制社会集团消费。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禁止发放使用各种代币购物券的通知》和国务院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购管理,制止社会集团非生产消费膨胀的紧急通知》精神,继续控制集团消费,严禁用公款请客送礼。
第三,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努力减少产品积压,适当控制工业增长速度,切实把工业生产的重点放在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增加品种、减少积压、增进效益上,防止片面追求产值和速度。一是加强对市场变化的研究和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和库存情况安排今后几个月的生产,确定压缩库存的目标,减少资金的占用。二是实行压缩产成品资金与适当增加技术改造贷款挂钩的政策,以鼓励企业尽力减少产品积压。三是对于产品无销路、质量很差、管理混乱、亏损严重的企业,要进行停产整顿。对加工工业中的那些生产任务严重不足和重复建设、重复引进突出的行业,要抓紧制定行业调整规划和实施步骤,下决心关停并转一批企业,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四是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努力开发一批适销对路的消费品和技术性能先进的投资类产品。受灾地区工业生产的恢复,要同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和企业技术改造结合起来,不要平均使用财力和物力。
第四,进一步落实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各项措施,增强企业活力。国营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突出任务。今后几个月,各地区、各部门要采取积极步骤,全面落实国务院提出的进一步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11条政策措施。在这方面要重点抓好几件事:一是继续清理“三角债”。要从减少产品积压、落实建设资金、扭转企业亏损、解决财政欠拨等方面入手,逐步消除“三角债”的源头,避免再发生前清后欠的情况。同时,要严格结算纪律,坚决克服“拖欠有理、拖欠有利、拖欠有效益”的错误思想。二是抓紧进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试点工作。通过组建企业集团,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更好地发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骨干作用。三是进一步治理“三乱”,并切实解决检查多、评比多、会议多等使企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暂停对企业的评优升级活动。四是改进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改善企业外部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只有同健全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充分发掘现有潜力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当前要特别注意按照《企业法》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改进和完善企业人事干部制度、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坚决克服那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现象。
第五,努力增收节支,继续控制货币信贷总量。要进一步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活动,狠抓企业扭亏增盈,加强收入征管工作,抓紧清理企业拖欠税利,力争把该收的钱都收上来。要严格控制各项开支,不得擅自开新的减收增支口子,尽量缩小财政收支差额。要继续执行控制货币信贷总量的方针,从严安排各项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的发放,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的要求,重点支持产品适销对路、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对那些产品长期无销路、质量差、效益低的企业,要加以控制乃至停止发放。同时,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要切实予以保证。
第六,努力把外经外贸和国内市场工作做得更好。要继续贯彻执行扩大对外开放的方针,利用当前有利时机,采取积极措施,改进经营管理,增加外贸出口,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外贸经济效益。同时,要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进口,以促进国内生产发展,增加有效供给。要把外汇真正用在刀刃上,用于进口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扩大出口创汇方面,以支持国内的生产和建设,增强自力更生能力。商业部门要以扩大销售为中心,做好开拓市场的工作。首先要加强农副产品收购,协同银行调度资金,切实解决“卖难”问题。同时,要进一步拓宽工业品下乡渠道,大力组织工业品下乡推销。要积极反馈市场信息,协助工业部门搞好产品结构的调整。
第七,进一步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企业,要认真总结今年以来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成绩和经验,提出今后几个月深入开展这项活动的目标,并采取有力措施,在调整产品结构、压缩产成品库存、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做出更大的成效。
在努力做好上述各项工作的同时,要继续推进各项改革,把改革同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要继续推进科学、教育及各项社会事业,使经济、科技、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邹家华说,做好今后几个月的工作,虽然还有不少困难,但也有许多有利条件。这次全国军民团结奋斗战胜严重自然灾害的事实,充分证明依靠党的领导,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我们完全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只要我们紧紧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全面完成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定的各项任务,为顺利实施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创造一个良好开端。


第2版(经济)
专栏: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我国外债数字
 有关负责人就此答新华社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根据《外债统计监测暂行规定》确定的外债范围,国家外汇管理局今天公布了我国1990年末全国外债情况。
1990年全国外债余额为525.5亿美元。其中中长期债务余额为457.8亿美元,占外债总额的87.1%;短期债务余额为67.7亿美元,占外债总额的12.9%。
在1990年末525.5亿美元的外债余额中,政府部门债务余额占24.5%,金融机构债务余额占53.2%,国内企业债务余额占13.3%,外商投资企业债务余额占9.0%。
1990年我国债务率为89.3%,偿债率为8.5%。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人就公布外债数字问题,回答了新华社记者的提问。
问:对于此次公布的外债数字,能否作些详细说明?
答:这次公布的外债数字同以往相比,一是内容比前两次公布的有所增加,主要是增加了一些相对数和按债务人划分的债务结构情况,以便外界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债务变动状况;二是1990年我国的外债余额与1989年相比增长幅度较大,净增加112.5亿美元,增长了27.2%;三是我国的中长期和短期外债的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短期外债的比重,1989年下降幅度较大,1990年有了一定的回升,增强了外债的流动性,目前我国短期外债的比例仍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25%的警戒线水平;四是我国外债的偿债率、债务率等指标值均低于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水平,表明我国在总体上有足够的外债偿付能力。
 问:今年我国的外贸体制和外汇留成制度有相当大的变化,能否谈谈这方面对债务偿还的影响?
答:国家对外贸体制和外汇留成制度的改革和调整,目的在于建立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调动出口创汇的积极性,促进我国外汇收入的稳定、持续增长。因此,从总体上,增强了偿债能力,有利于债务的有效偿还。对于以自有外汇偿还外债有困难的企业,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允许购买调剂外汇偿还外债,以维护对外信誉。
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已有十几年历史,目前效益如何?
答:项目的效益是利用外资的关键,效益的好坏决定了债务的偿还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我国在有计划的管理下合理地运用外资。十几年来,我国利用国外贷款特别是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集中发展了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如能源、交通、通讯、科学教育和农业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改善了投资环境,效益是显著的。但在有些行业中,如旅游涉外饭店,有些地区存在着高级宾馆过多和效益不理想等问题。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解决。利用外资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对我们今后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监督管理。
问: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机构变动以后,在外债管理方面有何新的规划和措施?
答:1990年5月,为了加强国家对全国外汇外债的宏观控制,国务院决定将国家外汇管理局升格为副部级,成为由中国人民银行归口管理的国家局,是实施国家外汇管理的职能机构。目前,国家外汇管理局下设的外资管理司具体负责对全国外债管理的有关事宜。
外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将根据国内利用外资的发展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变化,不断完善我国的外债管理,以利于外债的借入、使用和偿还有计划地协调进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近期我们将公布一些有关的管理办法。


第2版(经济)
专栏:

  防止“三角债”前清后欠
 银行将从严掌握信贷
本报北京9月2日讯 记者施明慎从全国清理三角债工作会议上获悉,为了防止“三角债”前清后欠,有效地运用信贷杠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减少企业亏损,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和人民银行新近制定了“五优先”、“五从严”、“八不贷”的信贷政策。
根据新的信贷政策,银行将优先满足以下资金需求:种养业、农业科技开发项目、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收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适销对路、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好的企业,特别是其中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国家“双保”企业指令性计划产品;增加适销对路商品储备和国家重要物资储备的资金需求;国家计划内换汇成本低、不亏损的外贸出口商品的收购和国家计划内进口商品的资金需求。
要从紧从严掌握贷款,并亮出“黄牌”予以警告的包括:一、产品质次价高,不适销对路,产大于销,且库存过大的企业;二、经营性亏损没有扭转的企业和产品,政策性亏损没有按期弥补的企业和产品,潜在性亏损没有清理且未落实有效措施的企业;三、未按国家规定进行自补流动资金的企业;四、换汇成本偏高的出口商品收购;五、国家产业政策严格限制发展的产业和产品。
对8种情况原则上停止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一、产品因不适销对路或质次价高已严重积压,仍继续生产的轻工、纺织和一般机械加工行业的企业;二、经营性亏损严重,又未提出切实可行的扭亏措施,近期内扭亏无望的企业;三、管理混乱、弄虚作假、虚盈实亏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四、违反国家规定,挤占流动资金搞基本建设或挪作它用的企业;五、今年新发生亏损,在限期内未予弥补或扭亏的外贸企业;六、对国家和省(区、市)定价产品调价,没有按规定将库存商品和物资升值部分调增国拨流动资金的企业;七、用贷款垫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金缺口或计划外工程投资的建筑施工企业;八、国家产业政策禁止生产的产品和无证生产国家实行许可证生产的产品,生产性能落后、已明令淘汰的产品以及超过国家限制生产量的产品。


第2版(经济)
专栏:

  外贸新体制运转正常
 头八个月进出口增长
本报北京9月2日讯 记者张锦力从全国外贸出口工作会议获悉,今年以来,以取消财政补贴、实行自负盈亏为主要内容的外贸新体制运转正常,促进了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截至8月20日,全国外贸出口额已达355.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全国进口完成190.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2%。
进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今年上半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上升为68.8%,比去年同期增加1.8个百分点。生产资料进口比重比去年略有提高,生活资料进口比重有所下降。由于出口成本得到控制,流动资金周转加快,出口费用下降了13%。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以及外贸、工贸总公司都做到了自负盈亏,略有盈余。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出席了今天会议。经贸部部长李岚清在会上指出:今年开始实行的外贸新体制,调动了地方、部门和企业各方面发展出口积极性,消除了一些长期制约外贸出口发展的因素。同时,外贸秩序的治理整顿也为进出口业务的正常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至8月底,经贸部已办理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所属外贸企业的撤并留方案,撤销了1083家企业外贸经营权,约占原外贸企业总数36.6%。经贸部还会同全国清理整顿公司领导小组制定了48个部门公司清理整顿方案,撤并外贸公司119家,约占原外贸公司的14.4%。


第2版(经济)
专栏:

  纺织部提醒各地
 注意抓两种违纪典型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记者孙杰)纺织部新近提醒各地纺织工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敢于碰硬,敢于抓违法乱纪的典型。
纺织部提出,当前各地要特别注意抓这两个方面的典型:违反国家规定,抬价抢购棉花,严重扰乱棉花流通秩序的纺织厂负责人;继续把更新淘汰下来的落后陈旧设备向外扩散的企业负责人。
据了解,纺织部还要求各地在今年后四个月的生产中要杜绝以任何方式、任何理由向企业压产值、压速度,以免造成新的积压。对仍在向企业盲目压产值,压产量,不讲经济效益,片面追求速度的主管部门领导要追究责任。


第2版(经济)
专栏:

  台湾良世集团驻京办事处成立
经对外经济贸易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台湾良世集团驻京办事处八月三十一日在京成立。成立于一九七六年的良世有限公司,在台湾有三百多个家用电器销售点。良世集团驻京办事处的成立,有助于海峡两岸联络同胞情谊,增进贸易往来,扩大文化交流。      
  (据新华社)


第2版(经济)
专栏:

  户县养鸡居全国前列
本报讯 陕西省户县发挥粮多优势,大力发展养鸡业。目前全县养鸡存栏数已达二百八十七万只。该县进入全国十五个养鸡存栏数超过二百五十万只的重点县行列。在最近这段产蛋旺季,全县日均产鲜蛋约十万公斤。今年上半年,仅通过西安市外贸渠道,就出口鲜蛋价值一百万元人民币以上,相当去年全年出口总额的一点六倍。        
              (景险峰)


第2版(经济)
专栏:

  新型电机在章丘投入生产
本报讯 一种专为滚筒式洗衣机配套的新型电机——YXG162/2/12型单相异步双速电机生产线,近日在山东省章丘县电机厂正式投入生产。这种双速电机过去全部依赖进口,章丘电机厂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经过攻关,完善国内配套设备,现在设备生产材料已全部国产化,填补了一项国内空白。    
                  (高照华) 


第2版(经济)
专栏:

  新型防冻液通过鉴定
本报讯 由北京铁路局北京科研所研制的FD——20系列新型高效含水煤防冻液,八月三十日在北京通过铁道部鉴定。我国山西等大型产煤基地一直使用进口的防冻液,每年要花掉大量外汇。此次通过鉴定的产品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和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填补了一项国内空白。
          (铁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