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9月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心系灾区 重建家园
——赈灾义演赞
柯蓝

群山在昂首敬礼。森林在挥手致意。
今天,宽宏的大厅,辉煌的舞台。众多的艺术家们,挺胸阔步,载歌载舞,为赈灾义演翩翩而来。
心系灾区,情系灾区,爱系灾区,是亿万人民心声的同一主调。战胜灾害、迅速重建家园,是亿万人统一的行动。
谁无父母兄妹,谁没有自己可爱的家园。
谁忍心自己的同胞骨肉,在雷电交加的茫茫洪水中忍受饥寒?又怎能忍受他们痛苦呼救的目光?
今天呵,台上台下,都是同一情怀:
为义赈而来,艺术家的风采,多么潇洒。为义赈而来,我们的观众仪表非凡。为义赈而来,艺术家的心灵,才如此圣洁安详。为义赈而来,我们的观众热情满腔,力量无限。
今天这赈灾义演的舞台,是舞台又不是舞台。这似有一架无形的天平。演员和观众都在这天平上,衡量出了一个真正的自我。在这天平上我们看到:黄金有价,艺术无价,真情无价,人生无价。
今天这一场赈灾义演,是演出又不是演出。
今天的演出是一场无形的心灵展览。
艺术家和千万观众都展示了自己的心灵。
爱国的赤诚,无私的奉献。献技的献技,解囊的解囊。那情操,那美德是如此的透明,是如此的高尚。是如此的真诚、动人。

高楼大厦对着深夜的星空说话。田野和大地在银色的月光下沉思。
此时此刻,我们的情绪激动,思想翻腾。
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洪水和猛兽就成了人类最早最残忍的敌人。从泛滥的尼罗河,到咆哮的长江黄河;从神奇的诺亚方舟,到因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自古以来,人类就没有和洪水停止过搏斗。
今天,百年未遇的水灾,接连不断的狂风暴雨,江淮流域,洪水暴涨,汪洋一片,灾情惨重,危及数省。
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字典中从来没有后退。
党领导的广大人民,就是洪水冲不垮的不沉的土地。
广大解放军、党政干部和共产党员抢战在灾区第一线,出现了舍身救人的烈士,出现了毁家救坝的模范,出现了数十昼夜奋战在洪水中废寝忘食的无名英雄。谱写出无数人定胜天的悲壮故事。一曲曲悲壮的凯歌。
人墙、人坝堵住了洪水急流。
八方支援、情系灾区,迅速重建家园。
海外华侨深情地说,祖国母亲有难,儿行千里,为母担忧,纷纷节衣缩食捐献巨款救灾。真是同胞骨肉,血浓于水。一片滔滔万里情。
现在捐款救灾,义演、义卖,一浪高过一浪。响彻了祖国上空。为了使灾区父老兄弟宽心,为了让灾区妇女儿童欢笑,我们都伸出了援助的手,献出了我们一颗颗火热的心。我们送去的是一千个一万个最美好的祝愿。愿灾区早日恢复生产,迅速重建家园。愿祖国更加兴旺强盛,一日千里。

夏日的晚风,在悄悄诉说柔情。灿烂的星空为我们描画未来美景。宽宏的大厅,奇特的舞台,赈灾义演台上台下一片欢腾,一片真情。
我们为赈灾相识、相亲。我们为赈灾风雨同行。我们为赈灾团结一致。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真情。人间自有真情在,我们有这么多真情的朋友。有了真情,生活就会灿烂,世界就更光明。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星光

  1366号车
王永福
出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位人物,叫曲家清,今年45岁,是烟台汽车运输公司第四分公司的客车驾驶员。几十年风雨颠簸的驾驶生涯,炼就了他一副粗壮的身材;无数次餐风宿露的长途跋涉,在他半秃的前额上,留下了几道深深的辙印。同其粗犷的外表相反,曲家清讲起话来却慢声细语,有着几分知识分子的文雅,几分女性的腼腆。我同曲家清第一次见面时,他刚刚跑潍坊线收车归来,还没顾上洗去满脸的风尘,就赶忙擦洗他那辆1366号大轿车。近几年,曲家清获得过许多荣誉称号:烟台市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交通部先进工作者,等等。然而当谈到他成为先进的体会时,却回答得很简单:这是一个党员应做的。
客车驾驶员的岗位在千里行车线上,整天起早贪黑同南来北往的旅客打交道。曲家清常说,旅客是客人,对客人就应客气、周到、耐心。凡事他总是站在旅客的角度上,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时时处处方便客人。
1987年初夏的一天,曲家清开车由烟台去青岛,车上有位旅客急着赶火车,一出站就大声喊:“喂,开车的,把车开快点,别误了老子赶火车!”听了这话,曲家清心里不自在,但还是和颜悦色地解释:“同志,去青岛这段路路面窄,车马行人多,弯道多,开快车容易发生事故,请原谅。”这位旅客一路上唠叨个没完,车上的旅客都非常气愤,而曲家清却不介意,说服大家不在路上吃中午饭,尽早赶到了青岛。下车时,曲家清又帮这位旅客扛着行李跑步送到火车站,弄得一身大汗。这位旅客非常感动,惭愧地说:“师傅,我真对不住您……”就是这样,曲家清自1981年驾驶客车接送旅客数十万人次,从没与客人吵过一次架。
为了给旅客排忧解难,曲家清随时注意观察留意不同年龄、不同打扮、不同身份旅客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及时提供方便。一次,曲家清开车由烟台去荣成俚岛,车上坐着一位“少小离家”的中年妇女,操着荣成腔很浓的“普通话”,上车后便不时地打听地名,因为她从十四五岁离家,今天首次回故乡探望,家乡的巨变,使她无法确定究竟应在哪儿下车。曲家清根据她的介绍和他自己掌握的情况,分析出她是南郑家村人,便选择了在一个最近的路口停车,指明了方向和路线,然后才驾车离去。后来,这位旅客写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说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一踏上故土,就从1366号客车司机身上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前一时期,当社会上刮行业不正之风,有人把手中的听诊器和方向盘也当作谋私手段时,曲家清对此深恶痛绝。他牢记自己是个党员,始终操稳思想上的方向盘,把车一直开在正道上。1989年的一个秋日,曲家清驾车去潍坊,当车行到烟台西郊,路旁一旅客招手搭车,曲家清立即停下,这人一上车便掏出10元钱放在运转台上说:“师傅真好,您刚才要是不停车,我就走不了了,这钱请买包烟吧,我不要票。”曲家清没吱声,车行到三十里堡,领着旅客到站上补上票,退还了余款。这位旅客不解地望着曲家清,认为他有点“傻”。曲家清多年来不知做了多少这样的“傻”事。
曲家清十几年来,安全行车90多万公里,相当绕地球23圈,没发生任何责任事故,靠的是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靠的是一个共产党员不谋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曲家清的优质服务、安全行车赢得了旅客的信任,每年都会收到旅客几百条表扬意见,沿途的群众都说,坐1366号车最舒心,最安全。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书香盈野
伍杰
好书,像一枚橄榄。橄榄,需要慢慢咀嚼,才能发出缕缕清香;好书,需要精心品评,才能溢出书味。评好书,咀橄榄,同样都是一种特殊的享受。书评家播发芬芳,使人羡慕和敬佩,他们功德无量。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书评家,当然,也并不讨厌橄榄。
读书评,是读书的桥梁,或者说是读书的捷径。因为,书评是别人读书的成果。
《书评文丛》有四本,作者是王大路、李春林、梁刚建、高楠。对他们我是比较熟悉的。他们在风华正茂的年华,思想活跃,文笔又犀利,驾着一叶扁舟,在书海荡来荡去,采撷书花的精华。轻轻地揉搓着,使得书香四溢。这样的作品,自然使人爱读。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读书和评起书来也反映了这种个性。《读书人札记》是王大路在编书中写的20多篇书评式的序跋,正如他谈的,编辑往往比一般读者要花更大的精力和时间来研究这部著作,甚至有的要阅读几遍,这就可以发现一般读者甚至作者本身都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深刻底蕴,如果把它揭示出来,不仅能使自己思想更加清晰,而且可能给读者甚至作者提出一种新的思路。李春林的《读书滋味长》,有40多篇作品,他说是“牛头马面,各不相同”,这就是特色,而且,我觉得这书名就幽雅,富于韵味,从各个侧面反映了读书、评书方面的见解。梁刚建的《爱书人小语》,他是从爱书、读书到议书、评书的。他说得好,书在他面前“展开了一片奇妙的天地”,读书是“崇高和美好的享受”,因而“一往情深地爱书”。如是进而议书、评书,他恨买不到好书,“恨充斥街头的坏书,恨出版家因循守旧,恨书贩子利欲熏心。”爱和恨化成了一篇篇文章,“发自心底,也还真诚”。“快人快语,无拘无束”。这是他的集子的来源。对高楠,我是有些了解的,他的集子,是纯粹的书评。他把书评当一项事业,执著地埋头勤恳耕耘。有些人对书评是“不愿为之,不屑为之或者无暇为之”,而他“是没有那些”“不愿”及“不屑”之类的念头。写书评的时候,坚持“广读精评”,“熟思善评”,“直语铮言”,“贵在独到”等原则和思想。这样写去,“终究算入了此道。”
书评文章是难写的,要写得出色很不容易。这四本书,各有特色,算是书评百花园中的四朵小花。愿有更多的好书评问世,愿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幅锦绣的书评春色。评出书的芬芳,使书香盈野。(此文为《书评文丛》序,本报有删节)


第8版(副刊)
专栏:

  九月,给教师
剑芝
雁声南去   山里的九月 静悄悄
上课钟 响了
九月在校园里 书声朗朗
农家的九月 秋收的时节
农家的九月 秋耕的时节
农家的九月 秋播的时节
你的九月呢,朋友
九月的夜晚
你为雏菊们松土 洒水
九月的白天
你清点教室里的星星


第8版(副刊)
专栏:

  享誉海外 未忘祖国
——读《吕霞光画集》
钱海源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印刷精美的《吕霞光画集》,包括“吕霞光的路”、“吕霞光作品”和“吕霞光夫妇画室”三方面的内容,比较完整地体现出一位从青年时代侨居法国巴黎,依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在海外努力奋进苦斗,并取得成功的经历。
吕霞光祖籍安徽省阜阳临泉县吕大寨村,早年师承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在他二十四岁的一九三○年,远涉重洋,到法国巴黎留学。他先后在巴黎美术学校和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攻读油画和雕塑。我们从收集在《画集》中的素描以及油画、粉笔画和彩墨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在艺术上坚持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吕霞光先生说:“我虽然生活在国外,但从没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总是尽力在宣传中华民族艺术的价值,做一些有益于祖国的事业。”他虽然在法国巴黎定居六十一载了,可是,他却至今仍保留着中国的国籍。身在海外,未忘祖国。他曾在自己的家乡安徽阜阳临泉县创设“吕霞光夫妇教育奖学金”,每年奖励一批优秀的中学生。他还在巴黎国际艺术城,购置一套条件很好的房屋,创办“吕霞光夫妇画室”,捐赠给中国美术家协会,让中国艺术家轮流去巴黎考察和进修。几十年来,吕霞光先生默默地为祖国做了许多好事,为中法文化艺术的交流作出了贡献。


第8版(副刊)
专栏:

塞北(中国画) 兰铁成


第8版(副刊)
专栏:

得鱼图(中国画) 王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