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8月2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镜头对准现实生活
北艺中
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自一九八二年成立以来,经历了徘徊、探索和发展这么一个过程。特别是一九八四年,二十八集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摄制完成,不仅意味着“中心”从此有了拍摄大型连续剧的能力,也是它在电视艺术创作上成熟的开始。以后相继拍出了《凯旋在子夜》、《钟鼓楼》、《便衣警察》、《李大钊》、《渴望》、《巾帼悲歌》和《白桦林作证》等一批思想内容健康向上、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
纵观这些年来“中心”生产的电视剧,题材上既突出了时代性、地域性、艺术上也多姿多彩。尽管这期间国内外资产阶级自由化和“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不断冲击我们这支队伍,但是,在市委、市政府、广电部以及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中心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艰苦奋斗,努力深入生活,镜头始终对准现实生活中的广大群众,提高艺术品位。我们的体会是:
一、把握时代精神、积极而又深刻地反映当今社会主义改革的主旋律。如电视连续剧《犟种》、《钟鼓楼》、《他没有风雨衣》、《狂潮》、《小镇总理》以及今年即将上马的《出路》,就属于这一类作品。
二、立足北京,拍出了一些具有地方风味的作品。一九八五年以后,随着《四世同堂》的成功,中心在选题上更加注意这一题材的比例和连续性,如《钟鼓楼》、《渴望》以及今年将上马的《皇城根》就属于这一类作品。
三、以工农兵的形象,作为电视剧反映的主体。如《静静的大渡河》、《小镇总理》、《凯旋在子夜》。
四、再现我党光辉的革命斗争历史,塑造革命领袖形象。
这一类题材领域的作品,集中表现在拍摄刘少奇同志的系列传记片《少奇同志在东北》、《少奇同志在安源》、《少奇同志在武汉》,还有表现我党建党创始人的《李大钊》。
在充分地突出时代性、地域性和主旋律的同时,我们又以相当的力量拓宽题材,丰富和确立对不同题材的表现手段。如:古装片《巾帼悲歌》、《孔雀胆》、歌舞片《怯懦的誓言》、惊险片《愤怒的出租车》、艺术探索片《大林莽》,特别是今年已经开机的二十五集室内大型电视系列片《编辑部的故事》,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轻喜剧,目前这类题材在国内电视剧领域里尚处于空白。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执行文化经济政策 促进文化事业繁荣
高运甲
最近国务院批转了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各地有关部门正在认真组织学习,积极贯彻落实。这是党中央近几年来重视文化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克服“一手硬、一手软”倾向,“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等一系列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央和地方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逐步增加必要的投入。”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要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各类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认真研究制定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给予必要物质支持。”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十分明确、具体地提出了发展文化事业,争取财政支持,促进文化建设的要求,为制定相应的、具体的文化经济政策指明了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加文化事业的投入,促进文化事业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的重要工作。
《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依据上述重要文件精神,结合我国文化事业现状和国家财政的具体情况,就当前急需解决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制定文化经济政策,执行文化经济政策,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认识问题。文化事业是全党全民族的事业,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造就“四有”新人,对于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列为三大建设,作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把文化工作提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要深刻领会发展文化事业的必要性,给予必要物质条件、经济条件作为保证,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经济政策加以扶持,才能够逐年增加文化事业的投入,改变文化事业的落后状况,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
国务院批转的这个报告,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对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将是有力的推动。
我们要抓住目前亟待解决而又有可能争取解决的问题,积极贯彻落实。要逐步改变文化事业经费基数低的问题。《报告》指出:“要逐年增加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逐步改变文化经费紧张的状况。”各地的文化事业经费一般是80年代初定下的基数。现在情况变化了,应该有明显的提高。各地文化部门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有条件的地方要以《报告》为依据,不失时机地尽快把基数定下来。有的地方按近两年的实际支出确定基数,以后每年有所增加;有的按地方财政的收支情况,确定文化事业经费所占的大体比例,或者定出一个目标,三、五年内达到这个比例。这些办法值得借鉴。
要力争把文化设施搞上去。《报告》对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的要求具体明确,相当鼓舞人心。“将群众需要的必不可少的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建设”“各地建设住宅小区,要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要求,统筹规划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实行同步建设。”这是多年来人们对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的愿望,这一次明确地写进了国务院批转的文件,具有政策法规的效力。
文化设施的建设问题,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地区有过不同的认识。有的同志把文化设施简单地理解成玩玩乐乐的场所,有的地方的重要文化设施工程被当作“楼堂馆所”予以缓建或下马,严重地忽视了文化事业在开发智力,普及科学技术,特别是在政治宣传、思想教育、抵制资产阶级、封建腐朽思想等方面的作用。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兴办的文化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的物质条件,是面向社会服务的公共设施,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场所。《报告》明确指出:“确需建设的文化设施项目,不应当作为‘楼堂馆所’加以限制,应尽可能给予支持。”“八五”期间国家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划是较为乐观的,国家大剧院正在做前期设计工作。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也写进了国家“八五”规划。同时“八五”期间的任务也十分艰巨,目前还有247个县没有图书馆,60个县没有文化馆,10641个乡没有文化站。现有剧场、影剧院严重破旧的问题十分突出,需要抓紧维修改造,充实设备,改善条件。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划,在“八五”期间使文化事业的硬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要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扶持优秀艺术产品服务。弘扬民族的和社会主义的优秀文化,扶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具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功能的优秀剧(节)目的创作、排练、演出,是制定文化经济政策的重要目的之一;《报告》要求设立优秀剧(节)目的创作演出专项资金的做法,是落实中央繁荣文艺指示的有效措施。中央要求像抓重点建设工程那样,集中力量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拿出质量上乘的艺术精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三至五年的重点规划,对于列为重点的项目,要采取硬性措施加以逐项落实和考核。没有经济上的保证,没有政策上的倾斜是难以达到这个要求的。设立专项资金的来源,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除政府拿一点外,还可以采取社会集资等其它办法。资金的使用要遵循我们提倡、鼓励的方向,要把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具体地体现在扶持、资助的具体剧目中。真正体现弘扬民族优秀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鼓励艺术家们创作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时代精神的艺术价值高的优秀作品,帮助艺术表演团体,把思想内容好、艺术水平高的剧目搬上舞台,献给观众。(本文作者是文化部部长助理)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为党和人民拍电影
——有感于《大决战》第一部摄制完成
萧穆
三部六集总长十一个小时左右的革命战争巨片《大决战》第一部(辽沈战役)已经公映。第二部(淮海战役)也将在近期问世。第三部(平津战役)正在加紧拍摄,可望在今年年底前后同观众见面。这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同志们与十几万军民呕心沥血共同奋斗了五年多的时间,向党的七十周年华诞献上的一份特殊的礼物!
这部篇幅巨大、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中国式的革命战争巨片,通过众多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解放战争中所取得震惊世界的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讴歌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千百万人民群众、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所创造的永垂不朽的光辉业绩。它是一幅浩瀚广阔的革命历史画卷,是一部雄伟壮丽的人民英雄史诗。许多领导同志和史学界、艺术界的专家高度评价了《大决战》的诞生,赞誉它取得了军事题材影片创作的历史性的突破,毫无愧色地步入了世界战争巨片之林。
从1986年初着手筹划《大决战》剧本创作之日起到现在,在这前后近2000天的筹备、创作、摄制过程中,我们已经有了许多切肤之感的体验,其中最深刻的一条就是:当代中国的电影,是党和人民的社会主义电影,要想党和人民之所想,要为党和人民之需为。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没有党和人民的关怀和支持,便不会有影片《大决战》。
《大决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摄制工作量大、摄制周期长以外,它的摄制地区广:北起黑龙江的哈尔滨、南到浙江的奉化;西至黄河河套,东及渤海之滨,摄制组足迹遍布14个省市自治区的50个市、县、区。它动用的人力物力多:除上述各地区有15万人的干部、群众参加拍摄以外,还有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兰州五个军区以及海军、空军、陆军、航空兵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军官、士兵共12余万人直接参拍,出动兵力320万人次,并动用了大量的飞机、军舰、坦克、火炮、舟桥和各种运输、工程车辆。这样庞大的摄制规模,这样复杂的组织网络,绝非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所能运筹调度的。如果没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果断决策和直接指导,没有广大人民群众和部队指战员的踊跃参加与无私奉献,《大决战》绝不可能顺利进行摄制,甚至连想都不敢去想。我们不能想象,包括八一电影制片厂在内,哪一家制片厂,哪一位制片人能有这样大的气派和魄力!
影片创作方面的难度更胜于拍摄组织工作,有数不清的难题需要细致琢磨和大胆探索。正是因为得到了杨尚昆主席和军委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得到了党史界、军史界、电影界的专家们的热心支持,在著名文学家、本片艺术指导徐怀中同志的主持和参与下,编剧、导演、演员和全体创作人员,同心协力,按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党重新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战争观、文艺观进行指导,剧本和影片的创作才得以顺利完成。
《大决战》影片的诞生也是党和人民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迫切需要对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加强党的传统和革命历史教育。《大决战》把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这段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革命斗争历史搬上银幕,将会帮助人们重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业,追寻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历史轨迹,从中吸取营养,使自己在当前国内外纷繁复杂的政治风浪中,明辨方向,坚定信念。
我们这样强调《大决战》影片的社会认识功能,并不意味着在创作中只是突出它的文献纪实性而忽视艺术性和观赏性。创作这部影片的电影艺术家们不仅仅满足于磅礴的气势和恢宏的场面,在叙述战役发展过程中努力营造浓烈的战争环境氛围的同时,充分展示广阔的国际国内社会背景,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通过各种电影艺术手段,描写好各种人物,既比较深入地揭示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韬伟略、博大胸怀,也相当真实地反映领袖与人民、元帅与士兵、军队与群众,乃至于敌我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以及他们各具特点的内在心态。既注意表现不同阶级、不同类型人物内在本质和外在形象的统一,也关照到一些特定历史人物的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力求尽可能准确地把握每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及适度的分寸。特别是从大量翔实的史料中筛选和撷取了许多典型的情节和细节,细腻刻画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力求突破以往战争题材电影的模式,做到史中有诗,诗中有情。总之,《大决战》绝非是一部只有文献价值的纪实战争史,而是一部具有丰厚思想内涵和深远艺术意境的歌颂人民革命战争伟大胜利的英雄史诗。当然,创作的主观意愿不一定都能成为成功的客观创作实践。影片必然存在着许多不足,请广大观众和史学、文学、电影界的同志们直率评说。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真诚地拥抱时代和观众
——“七一”晚会《拥抱太阳》观后
任远
中央电视台的“七一”晚会节目《拥抱太阳》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好评。
《拥抱太阳》所取得的轰动效应,实际上是我国电视工作者多少年来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结晶。因此,它的经验自然具有普遍性以至规律性的意义。
这台晚会的总体构思抓准了作品联系实际生活的切入点,响亮地回答了当代大多数观众提出的要求:继承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把革命进行到底。这台晚会的每一个节目片断,都能引发观众对中国革命历史或现实的回忆、联想。尤其是穿插在表演中的历史资料,展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邓小平等革命领袖人物深入人民群众,与人民大众同命运、共患难的动人情景,以及各条战线、各个层次的模范党员光辉形象。这些演出的片断,有了真实的历史事实衬托,因此格外动人。有的观众来信赞扬这台晚会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它“不喊口号,不唱高调,言而可信”,大概是离不开晚会节目中毛泽东衣袖上的补丁、周总理逝世时胸前还别着“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朱德同志的小扁担,宋庆龄主席家中悬挂的麦穗对他的启示吧?这一切都在告诉人们,共产党人来自于人民,造福于人民。能把这种朴素的道理以朴素无华的方式,融血肉之情、感人之事于一体,通过屏幕画面真实而艺术地再现给人们,比宣读“教科书”更有感染力。
《拥抱太阳》的完整构思,还体现了电视传播的兼容性。这种“兼容”,既反映在内容的涵盖方面,也反映在多种形式的交织上。一台晚会,节目丰富多采、形式活泼多样并不难做到,难点在于主线的贯穿、风格的统一,只有做到后者,才能完美地实现“兼容”。这台晚会牢牢地把握住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从众多角度中抓住了“只为人民谋幸福”这个主题,用它统领整个晚会节目,又突出了庄严、朴实的风格。因此,虽然运用了歌曲联唱、京韵大鼓、群口快板、山东快书、钢琴齐奏、戏剧小品、舞蹈、评弹、独唱、主持人讲话和穿插影视资料等十多种形式,仍然浑为一体。
在博取众艺之长的同时,这台晚会的导演又充分发挥电视的本体作用,一方面调动摄像、照明、美工、场面调度、镜头组接等各种手段,用画面语言来表情达意;另方面,又积极开发电视特有的模拟特技和数字特技,加大了屏幕的信息量和表现力。例如,我们所看到的插入资料画面,多画屏(即一幅画屏同时分隔成几块小画面)的处理,叠字、叠色、叠影,以及多种运动变速,都是在后期剪接时用特技器完成的。通常我们在直播的晚会中,很难见到这么多的特技处理,《拥抱太阳》是录像制作,有后期细加工的便利,但如果导演缺少电子特技的意识或者缺少特技方面的知识,就不可能创造这么丰富的屏幕视觉形象,使人耳目一新。还值得一提的是《拥抱太阳》的镜头组接已超过了通常晚会的镜头切换只完成叙事、交代任务的水平,摄像师准确的取景、运动拍摄,导播者严谨的调度、组接,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立体的、全方位的、多视角的节目信息,构筑了宏大的气势,还生成了浓厚的艺术意境。晚会多处运用蒙太奇对列构成技巧,以形象的对比、暗示、比喻,非直接地表现感情,使观众由画面形象向着感情、思想的境界升腾。如节目开场老少四代人同唱一曲《妈妈教我一支歌》,当年儿童影片的主演者与观众见面的场景与影片中的潘冬子、放羊娃、红孩子、张嘎子对列,及独唱《我爱你啊,七月》中穿插的母亲带幼儿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少年儿童在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垒放雨花石等画面,都叫人回味无穷,激奋不已。可以说,编导者是兼容了纪录片的某些手法来增强晚会的历史的厚重感的。
《拥抱太阳》的整体构思中还认真地把握了晚会节目的叙事节奏。91分钟的晚会十分紧凑,一改以往晚会常有的拖沓、冗长,几乎没有一个镜头是多余的。这对于晚会始终保持使人激奋而自然流畅的基调起着直接的作用。这台晚会的“动情点”频起,除了个别独唱显得平淡之外,几乎每个节目都强烈地感人心肺,都有创新。这些“动情点”是整台晚会主题深化的逻辑的产物,是节目总的情绪起伏、发展的外部曲线的体现,而不是矫揉造作、生硬设置的。
应当这样说,《拥抱太阳》的成功,有创作技巧的因素,有各方面通力协作的因素,更重要的,则是编、导、演和全体创作人员是带着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创作的。一个艺术作品要打动人,无非是要做到三个“真”字: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是真实的,作者倾注于作品的情感是真实的,同时,艺术家对观众——欣赏者心灵呼唤的了解是真切的,这样的作品,必能沁人心脾。《拥抱太阳》正是这样的艺术作品。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读《中国近代文艺思潮史》
蒋孔阳
中国近代文艺思潮,一方面是古今的变革,另方面又是中西的交融。矛盾甚多,内容丰富,颇有研究价值。叶易同志的《中国近代文艺思潮史》,抓住了中国近代文艺思潮这个重大课题,作了专门的研究。
著者提出,研究近代文艺思潮必须关注这样四个方面:第一,研究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坛上占正宗地位的封建文艺观何以会在近代终结?其终结时的表现形态如何?第二,研究中国新的文艺观念何以会在近代萌发?它是如何与封建文艺观相交接的?第三,研究中国古代也有西方文艺观念的引入,何以近代输入西方的文艺观念却会促使中国文艺发生剧变?第四,研究中国近代文艺观念是中国传统文艺观的演进,还是西方的移植?研究这些问题,拓展了近代文艺思潮的领域,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既反对“移植”说,也反对“外铄”论。他认为“形成中国近代文艺思潮的思想文化渊源不在西方,而是在中国资本主义萌发时期,即观念大量更新的明清之际。”这样,他虽然把中国近代文艺思潮时间的上限定在19世纪20年代左右,但他的论述,却从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如唐甄、李贽、顾炎武、戴震等开始。他从他们的“童心”、“吸性”、“惟情”、“尊才”、“真趣”、“性灵”、“天然”等文艺理论范畴的提出和阐述中,看到了一种“革故鼎新”的趋势。这种趋势,就是中国近代文艺思潮的思想渊源。然后,到了龚自珍、魏源等这样一些地主阶级的改革派,他们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提出“变”与“逆”的文艺理论,力求使文艺创作得到自由解放,纳入经世致用的轨道。他们是我国近代文艺思潮的先驱。不过,他们虽然主变启逆,但仍然以中国古代人经典著作如《易经》等作为立论的根据。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文化不断输入,受了西方的影响,形成了以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他们吸收和运用西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来探讨中国文学的问题,他们像梁启超所说的:西学未开以前,“学者若生思于漆室之中,不知室外更何所有。”及至西学输入,他们“忽穴一墉外窥,则粲然者皆昔所未睹也;还顾室中,则沉黑积秽,于是对外求索之欲日炽,对内压弃之情日烈……于是以其极幼稚之‘西学’知识与清初启蒙期所谓‘经世之学’者相结合,别树一派,向于正统派公然举叛旗矣。”中国传统的古典形态的文艺思潮,就这样向着新的现代形态的文艺思潮转变和演进。这一转变和演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经过多次的起伏和挫折,经过反复的较量,然后,方才迎来了“五四”时期的新文学运动。中国近代文艺思潮,也就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中国现代文艺思潮的阶段。
本书不仅丰富了我们有关中国近代文艺思潮的历史知识,而且揭示了在古今变革、中外交杂的情况下,中国近代文艺思潮发展的规律。它对于我国当前要建设具有另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的体系,无疑也将具有启发和借鉴的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