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8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专家指出:灾害预防应有战略重点
和1954年相比,这次洪涝灾害突出的特点是经济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太湖流域的损失已几近上海市一年上交国家的利税。损失巨大恰恰是因为经济富庶,残酷的现实证明了灾害发生的普遍规律。由此,专家再次发出呼吁,灾害预防应和经济发展同步,要把经济发达地区列为我国灾害预防的战略重点。
据去年的最新统计,我国社会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的城市共有25个。其中20个城市均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仅长江流域,就集中着我国1/2的城市和2/3的财富。
而这里又正是我国灾害多发地区。从洪灾发生的可能性看,目前我国七大河流的中下游流域,如武汉、南京、合肥、上海、郑州等10多个大城市地面高度都在江河洪水之下,在洪水威胁时,有5亿以上人口凭借20万公里的堤坝生活着。无数事实证明,经济发达地区人口集中,财产密集,一旦成灾,损失极为惨重,因而它应是防灾的重点区域。
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研究所上海分所区域经济与灾害研究室主任罗祖德副教授。他论证说,有重点进行工程设防将会取得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几年前上海和国家共同投资8亿元修筑黄浦江新大堤,而上海的工农业总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总价值近2000亿元,如果新大堤能保护上述资金的1/5,那么这一工程的投入产出比为1∶45。在国外多灾而又经济发达地区,防灾工程的投入和产出有的高达1∶100以上。根据我国目前的财力和技术能力,无力全面实施大型防灾工程,重点设防更有特殊意义。
  (7月26日《青年报》徐锦泉文徐厚裕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防灾抗灾“四字诀”
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即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的方针,取得了卓著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防灾与抗灾经验。这些经验可各用四个字来概括。
防灾经验的四个字是:
1.避 对自然灾害采取规划性的避防措施。如选择安全的地区进行城镇、工厂、住宅建设,避开可能遭受灾害侵袭的危险地段或地区。
2.撤 根据灾害预报和预警的信息,在灾害发生或到来之前撤离危险区。
3.躲 在自然灾害骤然发生,来不及撤离时,立即躲入较为安全的地方。洪水到来时上树登屋都是行之有效的躲灾办法。
4.防 增强受灾体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了锻炼人们临灾应变能力,经常进行灾害知识普及教育,提高灾害意识,进行防灾演习等,都可取得较好的防灾效果。
抗灾经验四个字是:
1.灭 消灭灾害源。有些强度很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等,目前人类尚无法抗拒。但是有些灾害,如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的地面下沉、破坏堤坝引起的洪灾、工程活动诱发的滑坡等,经过努力是可以消灭灾源而免受灾害损失的。
2.挡 采取工程性措施阻挡灾害载体。例如,我国40年来,沿七大江河流域修建和加固了20万公里的防洪堤坝;沿海岸线修建了上万公里的防潮大堤,有效地阻挡了洪水、风暴潮的侵袭。
3.导 疏导和分散灾害源或灾害载体的能量。采用分洪、泄洪的方法减轻洪水威胁;使地应力逐渐释放,减轻地质灾害与地震灾害等。
4.抗 抗的含义是采取工程性或技术性措施保护受灾体,以抗御自然灾害的侵袭。譬如为抗御地震危害而进行的构筑物加固等。
    (7月14日《科技日报》高庆华文汪慧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青年爱读什么书
一九九一年六月至七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对北京、广州、武汉、广东南海县、湖北江陵县等地的青年,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读书趋向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工人、农民、学生、干部、教师等。
领袖人物传记势不可挡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革命的领袖人物传记及中国革命历史斗争传记或报告文学,逐渐引起青年兴趣。《淮海战役》、《长征秘闻录》等吸引了众多青年读者。特别是一九八九年后,相当一部分青年从此类读物中得到一种新的精神支柱,并冷静地反思前几年的社会思潮。
为适应商品经济,亟须提高个人修养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个人素质和能力遇到普遍考验,这种危机感青年人普遍感受到了,他们亟须能够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的书籍。《青年心理健康顾问》、《青年心理学》等书备受青睐。广州市新华书店一次进青年心理方面书籍就达一千册。
学习科技,越来越靠近本专业 在湖北省,省直机关的团工委书记介绍,青年知识分子学科学、学文化的劲头很大,但他们最关切的是与本职工作、本职专业有关的书籍,学科学越来越具体,不再泛泛而学,而是与本职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西方译著由盛转衰 在广州中山大学,学生们表示对尼采、萨特兴趣已经不大,心态也较冷静。许多同学说,他们已把注意力转向马克思的《资本论》,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著作,还有“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一类丛书。
对西方译著的冷静态度,据几位同学讲,标志着青年学生经过一段反思之后的成熟。他们意识到:西方的理论并非都适用于中国。
重大现实理论问题依然是青年关注焦点 青年人依然关心现实重大政治理论问题,但不是依据西方译著,而是依据国内的出版物。
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跨世纪》丛书相当走俏,包括《寻找毛泽东》、《学潮现象》、《共和国的第三代人》、《东欧大地震》、《跃上新境界》、《华魂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等共六本书,广州新华书店仅两个星期就卖完了。
一位广东中山大学的学生说:许多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绝不仅仅关心个人前途。国家大事、民族前途,仍然是他们生活中的关注焦点。
    (八月七日《中国青年报》方兴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十二属相——中国文化之谜
古代是以天干、地支配合的方法来纪年的,每年又以十二种动物配属十二个地支,分别称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十二种动物就叫“十二生肖”,最早记载这种说法的史料是王充《论衡》中的“物势篇”。
以动物作为人生年属相的说法大约流行在南北朝时期,为什么偏偏选择这十二种动物?它们又是依什么规律排列起来的?
最初的说法认为分属金、木、水、火、土,又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排列的……后来又有人以阴阳说解释,认为“子寅辰午申戌俱阳,故以相属之奇属为名,鼠虎龙猴狗俱五指,马则单蹄也;丑卯巳未戌俱阴,故取相属之偶数为名,牛羊兔猪俱四爪、鸡两爪,蛇两舌也。”
还有人认为是和天空的二十八宿方位配合的,与一日阴阳变化配合……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从现代文学的观点考虑也得不到令人满意的解释。如果说这十二种动物象征早期华夏民族的图腾,那么为什么没有黄帝部族的主要图腾——熊呢?如果说这些动物都是和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话,那已灭绝的龙虽不在内,先秦典籍和已出土的文物中也找不到丝毫根据。
十二生肖的问题,实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未解之谜。
   (8月7日《中国乡镇企业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哪些光会造成污染
哪些光会造成污染呢?
首先是光辐射。核爆炸时所产生的光辐射是一种破坏性最大、杀伤力最强的光污染。
其次是极强光。众所周知,激光是一种极强光,它是破坏性极大的人工光源;燃烧、冶炼和焊接过程中,光线会变得很强,成为一种带污染性的极强光;烧玻璃放出的光也是极强光。
第三是强射线。如在强紫外线照射下,人的皮肤会灼伤而出现红斑。同样的红外线也会烧伤人的皮肤。X射线还会杀伤人体细胞。强射线实际上是一种非可见光的污染。
第四是霓虹灯。一个在30公里以外闪烁着的霓虹灯就足以影响和干扰天文望远镜的观测精度。天文学家把它看成是一种讨厌的光污染。
第五是信号灯。人们如置身于四周设有信号灯的环境中就会眼花缭乱,不知所以。人的视觉会受到严重干扰。
第六是车前灯。夜间行驶迎面开来的车辆突然开亮灯光会使行人或对面车辆照得睁不开眼,这种光会大大地影响人的视觉。
  (1991年第2期《知识窗》公宗鉴文 梁伟伯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商标旁“R”的含义
在一些商品的商标中,常会看到一个英文字母“R”,您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R”,是英文“注册”一词的第一个字母,它表示该商标已经核准注册,其商标所有人享有该商标的专用权。
所谓注册商标,就是指商标使用人将自己所使用的商标,向国家商标主管部门申请载入特定的簿册。凡经国家商标主管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载入簿册的商标,就叫做“注册商标”。商标一经注册后,注册人即取得对该商标的专用权。
注册商标具有排它性和享用专权,其专用权受到法律的保护。也就是说,商标在注册的有效期内,他人在同一类或类似的商品上,无权使用相同或相近似的注册商标,否则就构成侵权行为。被侵权人有权就此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或人民法院起诉。情节严重的,法律部门将对直接责任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但是,对于未经注册的商标,法律则不予保护。(1991年第4期《消费者》庆荣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台湾同胞热望来大陆学习传统技艺
7月27日《港台信息报》刊登台湾景小佩文章,透露台湾同胞热望到大陆学习几近失传断根的中国传统技艺。
作者说,前些时,台湾一个京剧票友旅行团,在北京参加了3天“大陆国宝艺人授艺同乐”节目,请来著名京剧艺人叶少兰、梅葆玖、马长礼等人,陪着整齐的文武场一起清唱。虽然只是短短3天,这些原本对京剧就兴味盎然的票友,实在获益匪浅。领队表示,这类交流应可有计划进行,甚至“授艺结束”可以来一场“登台献艺”。
除京剧交流外,到大陆学中医早已形成“制度”,有固定的医师居中牵线,定期限、人数,甚至学习内容。据悉这条路愈走愈稳,由几家旅行社固定包办。
另有一项倒是最近才兴起,一群攻女红的妇女前往大陆学“刺绣”,她们多先向大陆有关单位接洽,想学哪一种便到当地去学。
除此之外,有专科舞蹈系学生成群结伴前往学民族舞蹈,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舞蹈学生表示:“毕业后愿到北京找杨丽萍学孔雀舞。”
美术则是大陆另一项令台湾学生向往的艺术。在北京徐悲鸿画室学国画的一位学生说,大陆的绘画课程确实比台湾严谨,例如不论国画、西画的学生都要学素描。而且,以她班上的学生为例,几乎个个都写得一手好书法,这是台湾学生所比不上的。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历史上的“十圣”
酒圣:杜康,即少康。古代传说中酿酒的发明者。
文圣: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尊他为圣人,影响深远。
史圣: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一书的作者。
草圣:张芝,汉朝书法家。他擅长草书,对旧隶的草体造诣更深。
医圣:张仲景(约150—约219),名机,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对我国医学发展影响很大。
武圣:关羽(?—219),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省)人,东汉末朝刘备大将,重义气,精武艺。他的事迹长期在民间流传,被人们尊为“关圣”、“关帝”。
书圣:王羲之(321—379),字逸少,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省)人,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作品有《黄庭经》、《兰亭序》等。
画圣:吴道子,阳翟人,唐朝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有“吴带当风”的美誉。
茶圣:陆羽,唐朝人,以嗜茶著名,著有《茶经》3卷。
诗圣: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7月20日《星期天》韦孟记辑贵军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拓宽救灾的思路
当前,抗洪救灾已经从救人保命阶段,向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方面发展。全国人民的支援,也应该不只囿于捐款,而要开阔更多的思路。
比如说,灾区大量房屋倒塌或被水浸泡,需要重建的数量很多,建材工业能不能尽快设计和生产适合农村需要的建筑材料,有关部门能不能提供农村房屋设计和乡村规划的咨询服务,使重建家园的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更好地结合起来。
比如说,灾区城乡居民家庭中,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浸水受损的不在少数,这些东西是普通家庭多年积蓄的基本建设,有关的生产厂家,能不能专门就此搞些技术攻关,城市中“吃不饱”的维修单位可否多组织一些维修队到灾区,帮助他们解决这个不大也不小的难题。
比如说,在生产自救的工作中,农业生产、农业科研和多种经营的管理部门,能不能针对灾区的实际情况和农时节令,提供更好的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和自救门路,以减少损失和帮助灾区较快地得到恢复和发展。
比如说,洪灾之后,易发生疾病流行,卫生部门能不能就疾病治疗、疫情控制、污水治理、环境净化等问题,加强宣传教育,多派些医疗队下乡,多提供实际的服务,乃至帮助和扶持农村的合作医疗。
总之,灾区人民生产自救和衣、食、住、行等很多方面都需要帮助,也需要指导,只要细心体察灾区人民的多种需要,拓宽自己的思路,就可以有很多事情好做。(8月9日《中国妇女报》荣亚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森林蔬菜
森林蔬菜并非单指山野菜,其含义较广,它主要包括某些森林植物的根、茎、叶、果、花或菌类。森林蔬菜概括起来有:
茎菜类:食用部位是幼嫩的茎芽、枝条,如毛竹笋、枸杞、山芹菜、野豌豆、土当归等。
根菜类:食用部位是块根、鳞茎,如茯苓、大麦冬、野百合、魔芋等。
花菜类:食用部位是花、花苞,如桂花、菊花、金银花、黄花菜、兰花菜等。
叶菜类:食用部位是嫩叶及幼芽,如香椿、黄连木、槐树等。
果菜类:食用部位是果实、种子,如酸豆、茅栗、板栗等。
真菌类:包括香菇、黑木耳、灵芝、冬菇、猴头、银耳等。
森林蔬菜生长在空气清新、光照柔和、水分充足的林地环境中,未曾受废气、污水、农药、化肥、飘尘等有害物质的污染、侵害,人食用后无副作用。加上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故被誉为“林海珍品”。
 (8月6日《今晚报》赵艳萍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