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8月1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田金轩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基本经验?我们党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得出了明确的结论,这就是:“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专心致志地搞好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把这一结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二条基本原则中的一条,列在显要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上升为统治阶级以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也多次强调: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1956年9月,党的八大全面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发展和变化,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毛泽东同志也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毛泽东著作选读》第771—772页)可是,这一正确指导思想却被后来出现的“左”的错误所打断,延缓了生产力的发展。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问题上的根本拨乱反正。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同志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52—53页)他还指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十多年来,我们党在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原则问题上,始终保持坚定的立场,从不动摇。1989年那场严重的政治风波平息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纠正“一手硬、一手软”失误的同时,继续坚持这一指导思想。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为什么必须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呢?
首先,这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和它存在的合理性,就在于它能够比资本主义社会和一切私有制社会更合理、更顺利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从社会主义本身的优越性和潜力来说,由于它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了私有制,消除了阶级剥削和压迫,人民群众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能够充分调动和合理发挥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本质的优越性,必须使广大人民群众从实际生活感受到,才具有不可置疑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同上,第104页)社会主义社会,如果生产力不发展,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危及社会制度的巩固。近些年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社会动荡乃至剧变,一个重要的内部原因,就是未能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社会主义面临的形势看,社会主义制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面临着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挑战。历史和现实斗争实际表明,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始终是西方反动势力的既定战略。进入80年代以后,国际反动势力凭借其经济和科技优势,向社会主义国家全面展开“和平演变”攻势。他们企图通过发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已成为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斗争的主要形式。在经济落后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和平演变的危险始终存在。如何才能消除这种危险,巩固社会主义阵地呢?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深入持久地开展反对和平演变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和斗争,但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大力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第二,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新中国成立后,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明显增强。但是新中国经济建设是从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加上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短缺,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至今经济技术文化水平还比较低。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不但是我国长期的根本任务,而且在我国现阶段具有重要的紧迫的意义。
第三,这是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要求。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共产党人最终的奋斗目标。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社会是向共产主义目标不断前进的社会,它的发展过程,是为共产主义准备条件的过程。邓小平同志说:“共产主义是什么?就是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的。”“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才有可能实现按需分配。”(同上,第116、104页)
总之,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否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决不仅仅是简单的工作摆位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扭着不放,全力以赴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步一步地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
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专心致志地搞好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但其中心是经济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多次强调,要专心致志地搞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为,“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240页)他一再嘱咐全党,要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现代化建设,任何时候都不要受干扰,一天也不要耽误;今后,除了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决不能再离开这个重点;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打完仗以后也要继续干,或者重新干。
本世纪最后1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非常关键的时期。这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建设改革的繁重任务,我们能不能集中力量、专心致志地搞好现代化建设,巩固和发展80年代取得的成就,进一步促进经济振兴和社会全面进步,使我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跨入21世纪,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全人类进步事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要专心致志地搞好现代化建设,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和实际工作中,特别需要处理好下列几个问题。
首先,必须处理好“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这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大问题。
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只有牢牢地抓住这个中心不放,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所需要的强大物质技术基础,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经济搞得好不好,这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事关国家政治全局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顽固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不能动摇。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应当看到,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仍然有个坚持什么样的方向和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统一的政治思想基础,是搞好经济建设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和意志,实现安定团结,保持政治、社会稳定,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经济建设会失去正确的政治方向,走偏道路,进而会造成社会动乱,经济建设也搞不下去。这一点已被1989年的政治风波所证实。因此,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决不能离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基本点。
同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不能离开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基本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前进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必要条件。经过80年代10年的努力,我们在改革开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不能不看到,目前我国经济生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只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认真组织实施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已经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才能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才能更好地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日渐紧密。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在当代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经济交往日益广泛的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发展自己的经济。在经济技术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应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不改革开放,中国是没有出路的。
总之,坚持一个中心,不能离开两个基本点;而两个基本点是服务于一个中心,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任何把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其次,要按照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搞经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制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实践证明,这个战略部署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我们已经提前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基本上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今后10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要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为21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实现“三步走”的伟大战略目标,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邓小平同志说过:第一,是非常艰巨的,很不容易的;第二,是真正对人类做出了贡献;第三,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特别是中国人口多,如果那时15亿人口,人均达到4000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就达到6万亿美元,处于世界前列。这不但是给占世界人口3/4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其三,要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充分反映了现代生产力发展一个全球性的大趋势。上世纪末始露端倪的自然科学革命,导致了发韧于本世纪中叶的新技术革命,使科学技术发达国家的生产力出现了一次新的突破性的发展。在80年代,科技发达国家促成国民生产总值提高的诸因素中,科技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高达60%—80%。当今的世界,竞相发展高科技产业,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谋求发展的战略重点,世界经济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物化在商品中的科技水平的竞争。我们要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更加自觉地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采取有力措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先后制定并实施了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基础性研究计划和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建立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在我们在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和回收、正负电子对撞机研制、超导材料的理论研究等高科技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还有一些领域已接近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总的说来,我们在高科技和高技术产业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还要在这方面下大力气。实践证明,培养和尊重人才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科技竞争同时也是人才竞争,既是专业科技人才的竞争,也是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的较量。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为此,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必须真正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大计抓紧抓好。
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实现经济繁荣,而且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如果只抓物质文明建设,只注意发展生产力,忽视思想政治工作,不关心人的思想和精神状态,不注重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就会陷入片面性,就会使人们的注意力仅仅局限于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仅仅限于物质利益的追求。那样,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就会失去理想和目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非但不能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还有可能发生迷失方向的危险。我们应当发挥我们党和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过去10年,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最大失误,就是削弱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导致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这个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越是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忙于经济工作和其他具体工作,越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越是改革开放,越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样才能使人们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精神振奋起来,力量凝聚起来,使生产力发展具有强大的内在的精神动力,并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列宁说:“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一点。而且我们知道,社会主义一定会实现这一点,而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困难和它的全部力量也就在于了解这个真理。”(《列宁全集》第二版,第34卷,第356页)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在建党,夺取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期,都曾十分明确提出过这个观点,并把它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这是劳动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针对“四人帮”制造的思想混乱,一再强调,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10多年来,邓小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分别从社会主义特征、共产党基本职责和崇高使命、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准等各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观点,指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基于上述观点,我们党和政府从“六五”计划开始,就把人民生活指标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去。“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中,在规定国民生产总值水平的同时,还相应规定了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指标。这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应该说是个创举。
我们党不仅从理论上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观点,而且在实践上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80年代这10年,是人民生活改善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10年。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138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元,剔除价格因素,分别比1980年增长68.1%和123.9%。居民在吃、穿、用、住等方面,不但数量增加,而且质量也普遍提高。
根据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要求,在90年代,我们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努力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所谓小康水平,是指生活质量在温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比较好。它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它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实现“小康”要靠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目前我国处在创业阶段,百业待举。今后十年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都必须妥善处理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积累与消费、改善生活与艰苦奋斗的关系:
在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关系问题上,我们要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首先要安排人民吃饱吃好这件大事,在安排好人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扩大生产,在生产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既要反对只强调发展生产,忽视改善人民生活的倾向,又要反对脱离生产发展水平,要求过高过快地提高生活水平的倾向。在生活和生产的关系上,必须坚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实际工资水平,但实际工资总额的增长又不能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实际平均收入的提高也不能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积累同消费的关系,实质是生产与生活的关系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具体体现。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是做好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经验告诉我们,积累和消费二者的增长都必须以国民收入有较大的增长为前提,同时二者增长要保持合理比例,尤其是二者之和不能大于国民收入的计划分配总量。我们要求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使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都有所增长。要达到这一点,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积累率。在正常条件下,积累率的增长要以消费基金的增长为前提,把保证原有人口和新增人口现实消费水平不降低,作为积累率的最高限,把新增就业人口的平均技术装备需要,作为积累率的最低限。无论是片面强调“高积累,低消费”,还是积累过低,“消费膨胀”,都是十分有害的。正确处理积累同消费的关系,还必须使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安排与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适应,处理好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内部的各种比例关系。
我们是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里推进现代化建设,矛盾与困难很多。因此,必须处理好改善生活与艰苦奋斗的关系。我们要注意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更需要在全体人民中继续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正像邓小平同志所讲:“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221页)当前,一些人艰苦奋斗精神淡薄了,应当加强教育,要使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才能成功,生活的改善只能建立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在一定时期内期望值不宜过高。那种盲目攀比,超豪华消费的倾向应当予以疏导,奢侈腐化、铺张浪费之风应当坚决刹住。艰苦奋斗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和本色。在全国人民中重振艰苦创业的精神,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这是把精神生产力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要求,它对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对振兴民族精神,促进整个民族团结奋斗,开拓进取,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中共天津市委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