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非洲人民关切中国灾情
宗非
中国部分地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以来,远隔重洋的非洲朋友,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群众,对我国灾区人民都表示慰问和同情,生动地体现了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之间的深切友谊。
坦桑尼亚、乌干达、科特迪瓦、塞内加尔、佛得角、博茨瓦纳、毛里求斯、突尼斯、马里等非洲国家的二十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怀着对我国灾区人民的诚挚情意,纷纷向杨尚昆主席、李鹏总理致以慰问电或口信。一些非洲国家的外长也向国务委员兼外长钱其琛发来慰问电函。加纳国家元首罗林斯在给杨尚昆主席的电文中热情赞扬我国人民的抗洪斗争。他说,中国人民在这场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所表现出的团结一致、不屈不挠的精神,坚强的决心和巨大的力量,的确是值得称颂的。他深信,在党和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将会成功地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重建家园。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在接见我经贸代表团时,对我国遭受严重水灾表示慰问,并相信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定能战胜灾害,重建家园。乌干达总理阿德耶博在7月下旬访问我国云南省时,为表达乌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灾区人民的关切,宣布赠送20吨咖啡。阿德耶博总理还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的援助也许微不足道,但表明我们同中国之间的关系是兄弟般的,真正的友谊在最困难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
非洲国家的广大群众也十分关心和同情我国灾区人民。远在西非海岸的塞内加尔几位非洲朋友,一次次叩响中国大使馆的大门,递交救灾捐款250万非洲法郎。我大使馆迅即将这些凝聚非洲兄弟情意的捐款电汇国内救灾部门。
同我国人民朝夕相处的非洲国家驻华使馆人员,从大使到一般工作人员,都对中国的严重灾害表示关心。他们如实地把我国抗洪救灾的情况报告国内,并转达本国政府对我国灾区人民的亲切慰问。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尼日尔、乍得、布基纳法索、赤道几内亚、刚果、科特迪瓦等国驻华使馆的使节,还接二连三地向我外交部递交大使馆工作人员的救灾捐款,迄今已达8300元。他们说,这些是象征性的捐款,仅表示一片心意,希望尽快送到灾区人民手里。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人大代表团结束对拉美4国访问
据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8月12日电 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为团长的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圆满结束了对阿根廷的友好访问,今晚离开这里回国。
阿根廷参议院第二副议长拉纳里今天到机场为中国人大代表团送行。
阿根廷是中国人大代表团拉美之行的最后一站。在此之前,代表团已访问了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西藏自治区政府代表团拜会王鼎昌
新华社新加坡8月12日电 (记者蔡锡梅)正在这里访问的西藏自治区政府友好代表团,今天上午拜会了新加坡副总理王鼎昌。
王鼎昌对毛如柏副主席率团访新表示热烈欢迎,并对西藏人民对他去年9月参观西藏时给予的亲切接待表示感谢。
王鼎昌向中国客人介绍了新加坡历史和发展情况。毛如柏介绍了西藏和平解放40年来的发展变化。双方表示要进一步扩大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
西藏自治区政府代表团是应新加坡内政部政务部长宋彼德的邀请于8月9日抵达新加坡进行访问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联国防部长再次会见迟浩田
新华社莫斯科8月12日电 (记者盛世良)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12日又一次会见了在这里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迟浩田上将。双方表示相信,中苏两国人民之间和两军之间的交往将继续发展。
迟浩田今天还同苏武装力量总参谋长莫伊谢耶夫大将等苏军领导人进行了会谈。
迟浩田一行结束了对苏联为期一周的正式友好访问后,12日晚乘飞机回国。
访苏期间,迟浩田一行除了在莫斯科参观访问外,还访问了伏尔加格勒、塞瓦斯托波尔、基辅和列宁格勒,分别会见了北高加索军区、黑海舰队、基辅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的领导人,参观了军事设施,观看了军队的战术演习。


第6版(国际)
专栏:

  在八届国会九次会议上
 武文杰谈越南经济情况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据越南报纸报道,越南部长会议主席武文杰最近在越南第八届国会第九次会议上作关于越南1991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形势和下半年经济任务的报告时强调越南下半年的奋斗目标之一是完成好计划出口指标。
武文杰说,在农业战线上,今年越南全国冬春造(冬春之间的一茬)水稻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4.1%,总产量比去年冬春造水稻增加27万吨。但是,越南北方冬春造水稻减产。水产业的发展情况较好,捕鱼量增长3%,虾养殖面积比去年同期增加21.4%。
武文杰说,工业生产比去年上半年增长2%,一些主要产品增长较快,如原油、磷肥、电机、纸、肉类加工、水泥等。但是地方工业和手工业生产比去年同期下降3%。纺织、成衣、罐头食品、冷藏蔬菜水果等部门的生产停滞不前或下降。
他说,总的对外贸易额比去年同期下降28%。在投资方面,到目前为止,越南总共发放274项外资经营许可证。外商投资方向开始发生变化,对发展工业生产的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52.4%。目前有48个项目的投资方案正在研究,其中包括炼油、开发铁矿、建设水电站、水泥的生产等。
他说,财政货币方面,今年头6个月的国内财政收入达全年计划的43.1%。今年1月份物价指数上涨达到高峰,为13.2%,但在以后的几个月物价上涨速度逐步下降。今年3月份开始,物价相对稳定,但是,引起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仍没有排除。
他说,社会文化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初级教育和扫盲工作开展得比前几年好。文化、艺术、新闻、广播、电视的活动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转变。初步实现了通过卫星把电视节目覆盖全国的目标。
武文杰在谈到下半年需要解决的经济紧迫问题时说,必须解决发展生产方面的一些困难,确保粮食的稳定生产、销售和全国范围内的调配;稳定物价;鼓励和推动进出口贸易;积极保证完成财政收入计划;继续进行反腐败、反走私斗争等。
武文杰在解释越南一些部门上半年生产下降和遇到困难的原因时说,一个突出的困难是国际经济关系发生变化。从今年开始,多年来苏联向越南提供的贷款再也没有了。越南与苏联的商品贸易必须本着进出口平衡的原则按市场机制来进行,按国际市场价格、以自由外汇结算进行双边贸易。他说:“苏联、东欧的变化使越南失去了85%的传统市场,越南必须把很大一部分贸易从传统市场转向新的市场,这严重影响了越南的商品出口,也影响了越南进口国内生产必需的物资。”


第6版(国际)
专栏:

  萨利姆秘书长说
 非统要求保持对南非的制裁
新华社哈博罗内8月12日电 姆巴巴内消息: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萨利姆·艾哈迈德·萨利姆今天说,非统组织将要求继续保持对南非的制裁,直到南非废除所有的种族主义法律为止。
萨利姆是在结束对斯威士兰的两天访问时对记者说这番话的。
消息说,萨利姆和斯威士兰领导人讨论了南部非洲正在发生的政治变革和关于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的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会图书馆研究中心发表报告说
 美国是最大武器出口国
本报华盛顿8月11日电 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中心近日发表的最新报告称,1990年,美国再次替代苏联成为最大的武器出口国,同时也是向中东地区出售武器最多的国家。
这份研究报告称,美国1990年对第三世界出口武器的销售额创历史纪录,达185亿美元(1989年为78亿),而自1983年以后几年占首位的苏联,1990年向第三世界出口的武器已从1989年的127亿美元降到121亿美元。
报告说,中东地区多年来是第三世界中最大的武器销售市场。自1987年至1990年,美国向中东地区销售武器总额达307亿美元,苏联为175亿美元。


第6版(国际)
专栏:

  沙德利总统会见阿盟秘书长
阿尔及利亚总统沙德利十二日在奥兰会见了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马吉德。
马吉德在会见后发表谈话说,他十分关注沙德利总统关于加强阿拉伯内部关系的建议,并强调必须支持为此采取的一切积极措施。他还说,沙德利总统十分清楚阿尔及利亚和马格里布对阿拉伯民族前途的影响,以及每个国家在中东所有和平与团结进程中应负的责任。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秘书长会见以官员
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十二日晚在日内瓦会见了以色列负责协调黎巴嫩南部事务的高级官员卢布拉尼。
德奎利亚尔是在从伦敦抵达日内瓦两小时后同卢布拉尼进行会谈的。会谈的内容没有透露。
以色列在释放被扣留在黎巴嫩的西方人质问题上有关键作用,它至今关押着大约四百名阿拉伯人。黎巴嫩的伊斯兰组织要求以色列释放这些阿拉伯人。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约就中东和会举行磋商
美国国务院代表团十二日在约旦首都安曼同约旦官员就计划于今年十月举行的中东和平会议达成一项谅解备忘录进行了磋商。双方讨论了关于召开和会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美国方面还将向约旦官员阐述美对巴勒斯坦代表权、巴勒斯坦自决权以及耶路撒冷地位等问题的看法。


第6版(国际)
专栏:

  约同意组成约巴联合代表团
约旦政府十二日重申,它同意组成约旦—巴勒斯坦联合代表团参加定于十月召开的中东和平会议,但约旦不能代替巴勒斯坦。
约旦首相塔希尔·马斯里说,巴勒斯坦代表应由巴勒斯坦人自己推选。他说,约旦愿意同巴勒斯坦代表组成联合代表团参加和会,但当谈判涉及巴以之间的问题时,就应该由巴勒斯坦代表作出决定。他强调,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和会的核心问题。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人质问题呈现转机
本报记者 张启昕
随着一名英国人质和一名美国人质被释放,人质问题再次成为此间舆论的热门话题。正在缅因州度假的布什总统8月11日在记者招待会上特意发表声明,对美国人质爱德华·特蕾西获释表示欢迎,并重申政府将为其他人质的释放继续尽力。
当前的所谓人质问题,主要是指80年代中期被黎巴嫩什叶派各组织绑架、至今尚未释放的西方人质。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美国的外交。一周前,事态的发展出现了转机。8月6日,黎巴嫩伊斯兰什叶派组织之一“圣战者组织”发表声明,宣称它将在48小时内派遣一名特使携带一封有关释放人质问题的“非常重要的信件”给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接着,该组织于8月8日释放了一名英国人质约翰·麦卡锡,由他充当“特使”,携带信件于8月11日递交给了联合国秘书长。据称,这一信件提出的解决人质问题的方案要点是,黎巴嫩伊斯兰的有关组织释放西方人质,以色列则释放它关押的包括约400名黎巴嫩人在内的全部阿拉伯人。
这件事在西方国家引起广泛的反应。美国政府虽然表态的言词谨慎,却始终关注事态的发展。一时间,私下的外交和秘密接触频频进行。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表示,他将在解决人质问题上助一臂之力,他除了会见“特使”外,在联合国内同各方接触,同时派出高级助手前往大马士革,与叙利亚和伊朗官员磋商。英国等国加紧进行争取人质释放的外交努力。
此间舆论认为,两名西方人质先后获释使人们感到有可能促成人质问题的最后解决。有的人甚至认为,这是释放所有人质(包括西方人质和被以色列关押的阿拉伯人)进程的开始。据美国报纸分析,伊朗、叙利亚等国决心利用其影响,促使人质问题的解决。黎巴嫩政府力量加强,逐渐控制了国内局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的报纸还认为,黎巴嫩什叶派组织同联合国打交道是一个积极的动向,表明它们想通过联合国达成某种“人质交易”。
然而,人质问题有其复杂的方面。与人质问题有关的一些组织主张不尽相同;以色列在人质问题上所持的立场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以色列本来就拒绝用它关押的黎巴嫩人同西方人质作交换,至今它仍坚持,7名在黎巴嫩作战中失踪的以色列士兵必须作为“人质交易的一部分”,否则它不会单方面释放任何人。这几名失踪的以色列士兵据称除1人外均已死亡,但以色列要求首先要提供失踪士兵的下落情况,它才准备讨论释放阿拉伯人问题。因此,《华盛顿邮报》认为,即使什叶派组织的条件仅限于释放被关押的黎巴嫩人,人质交易也不是容易达成的。
美国政府在近日的声明中要求任何“在人质问题上具有影响力的政府”都应利用当前的积极势头,促成所有人质的释放。据称,这既指以色列释放阿拉伯被押人员,也指黎巴嫩什叶派组织归还失踪的以色列士兵的生存者和死者的遗体。
当前,各种迹象表明,一个释放西方人质、阿拉伯被押人员和以色列失踪士兵的“全面进程”正在进行,但这个交易复杂,“可能带来诸多的问题和拖延时日”。(本报华盛顿8月12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中日关系发展的新起点
本报记者 孙东民 张国成
8月13日上午,日本首相海部俊树圆满结束了对中国为期4天的访问。海部首相对访问的成果感到满意;李鹏总理表示这次访问是对业已存在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有力推动。海部首相访华标志着中日关系已经恢复正常。
海部首相的这次访问,是继1988年竹下首相访华之后,又一位日本首相前来中国访问。在北京期间,海部首相与李鹏总理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江泽民总书记和杨尚昆主席会见了海部首相;日本首相向首都各界发表了题为《新的世界和日中关系》的政策演讲。两国政府还签署了关于文化无偿赠款的换文;日本政府决定向中国追加150万美元的紧急救灾援助。海部首相对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热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近邻,应该而且必须世代友好相处。发展双边关系,是两国领导人会谈中的主要议题。海部首相表示,日中友好一直是日本外交的支柱,日本要在对过去的历史进行深刻反省的基础上,作为和平国家向前发展。海部明确表示,日本处理同台湾的关系将严格按照日中联合声明和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办事。李鹏总理指出,中国一贯重视中日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对两国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李总理指出,两国都要重视在青年一代中进行中日友好的传统教育,使他们了解中日关系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以使中日两国友好的接力棒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两国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明年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并准备届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决心以此为契机,继往开来,为今后和下个世纪构筑中日友好的基础。
目前,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历史时期,处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的中日关系,对世界的和平和稳定有着重大的责任。正因为如此,海部首相把加强“亚洲中的日中关系”、“世界中的日中关系”作为这次访问的目的之一。李鹏总理说,中国主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不应由少数大国控制,而是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联合国应当发挥重要作用。海部表示同意李鹏关于世界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联合国应当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看法和主张。在其他许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双方也都有着一致或相似的看法。
双方在会谈中对于进一步发展中日经贸关系,都持积极态度,兴趣很大。日本经济界人士认为,中日经济关系将通过这次海部访华得到迅速恢复,民间企业对华投资将重新活跃起来。中日两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合作的潜力很大,有广阔的前景。
海部首相对我国的成功访问,是中日关系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两国关系恢复正常意义重大。只要双方信守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各项原则精神,中日两国就一定能够开辟成熟的睦邻友好的新时期。


第6版(国际)
专栏:

  金日成主席视察咸镜南道
 要求更快地发展工农业生产
新华社平壤8月12日电 据朝中社今天报道,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最近在咸镜南道进行视察时,要求这个道的干部和群众更快地发展化工、采掘、机械和电力工业,以保障国家的经济发展。
金日成是7月10日至8月5日对咸镜南道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视察的。
金日成要求咸镜南道集中力量发展化学工业,增加化工产品的品种,积极为发展农业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服务。
金日成还号召全党、全国、全民继续重视农业生产,加强对农业的领导,积极开展科学种田活动,同时要发展畜产、水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副食品。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本首相海部俊树访问蒙古
据新华社乌兰巴托8月13日电 (记者巴塔尔仓、李佳好)应蒙古政府的邀请,日本首相海部俊树今天上午乘专机抵达这里,开始对蒙古进行为期26小时的正式访问。
蒙古总理宾巴苏伦率蒙古政府高级官员到机场迎接海部首相。
海部首相是访问蒙古的第一位日本政府首脑,也是第一位访问蒙古的西方国家政府最高领导人。
据新华社乌兰巴托8月13日电 (记者巴塔尔仓、李佳好)日本首相海部俊树今天下午在这里表示,日本将向蒙古提供20亿日元的紧急援助,并为蒙古开设1亿美元的进出口贸易保证基金,以帮助蒙古克服当前的经济困难。
海部首相是在与蒙古总理达·宾巴苏伦会谈时作上述表示的。
他说,日本方面还正在研究帮助蒙古改造乌兰巴托的发电厂问题。日本将派调查团赴蒙,研究向蒙古提供中长期援助、帮助蒙古开发矿物资源、改造蒙古的铁路和通讯的可能性。海部首相还表示,日本将帮助蒙古恢复旧蒙文、修复文物和培训税务人员。
海部首相今天傍晚还拜会了蒙古总统彭·奥其尔巴特。
今天下午,日本外相中山太郎和蒙古工商部长色·巴雅尔巴特尔签署了两项文件:关于日本向蒙古提供5000万日元的文化无偿援助;关于帮助蒙古发展卫星通讯的9.48亿日元的无偿援助。


第6版(国际)
专栏:

  老挝最高人民议会二届六次会议开幕
据新华社万象8月13日电 (国际广播电台记者陈安、新华社记者李国田)老挝最高人民议会第二届第六次会议8月13日在这里开幕,会议将讨论通过老挝建国15年来第一部宪法。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主席苏发努冯、代主席富米·冯维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凯山·丰威汉等党政主要领导人出席了会议。
老挝最高人民议会主席诺哈·冯沙万主持会议。他在致词时说,“本次会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将讨论通过宪法草案,选举国家主席,委任共和国总理,最后还要通过国会选举法和其他法案。”
诺哈在作关于宪法草案说明时指出:“这部宪法草案既注意到了党的方针政策,又考虑到了国家当前和将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的思想和愿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