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8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辽宁省政府大力倡导公仆精神
 深入基层办实事 廉洁奉公为人民
本报讯 辽宁省人民政府从1987年开始,开展“公仆杯”竞赛活动,有效地推动了机关的廉政和勤政建设,促进了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办实事,廉洁奉公为人民。
辽宁北部几个县,有些群众因饮水困难造成氟中毒患了地方病,许多人牙齿黑黄酥朽。群众说:“吃水贵如油,天天为水愁。”省水电厅处级调研员邢汉文、苏凌文二人,怀着当好人民公仆的赤心,从设计到施工,帮助农村打井配套346眼,解决了9万人和8万头牲畜饮水困难,使4.5万多人解除了氟中毒的威胁。群众欢天喜地贴上对联:“四十年代土改翻身解放,八十年代改水致富健康”,横批是“共产党好”。
为贯彻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决议,一年来省直机关下基层调查研究的干部有7000多人次,为基层办实事、为民解难1万多件。民政厅副厅长张志新到营口市殡仪馆当“火化”工,解决了殡葬改革问题;公安厅副厅级调研员詹景岐,春节到铁岭县鸡冠山乡,帮助当地打击犯罪团伙,解决了长期治安混乱问题;农牧业厅一个副处长,深入昌图县大泉村解决了农民负担过重问题,被村民喻为现代“包青天”;交通厅副厅长孙炜士常年在沈大高速公路上现场指挥,为我国第一条375公里高速公路提前建成立下汗马功劳,被称为“忘我拚搏的开路先锋”。
开展“公仆杯”竞赛活动以来,过去省政府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三难”现象基本不见了,主动让座、主动接待、“马上就办”已成风尚。省政府办公厅工作实现快速启动、高速运转。去年初,大连“引碧入连”工程需省政府报国务院,按以往程序需要3天。他们立即找省长批,用两个小时就办完了。去年10月,解放军某部来办文,因事特急,他们全力以赴,仅用15分钟就办完了,解放军专门派人来感谢。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提高工作效率,今年上半年接待人数达4万多人次,发出信息160多期,被辽宁群众称为高效实干的公仆。省信访办的干部不怕累、不怕麻烦,热心为上访人排忧解难,甚至为上访的残疾人喂水喂饭,受到上访人称赞。有的送来绣着“人民公仆”的锦旗,表彰他们的公仆精神。
省农业银行行长李忱山在竞赛中约法三章:一不谋私,二不滥用职权,三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经常深入基层审批大量贷款,却一尘不染,以“罢宴、退礼”而驰名,被人称为“不受香火的财神”。由于他以身作则,前年全省农业银行系统拒绝吃请7100多人次,拒收钱物26万多元。省农业银行廉政勤政成绩卓著,连续3年被省政府评为“公仆杯”竞赛优胜单位。省邮电局从去年9月狠刹了安装电话的不正之风,他们向社会公布了局风建设规定,聘请了600余名社会监督员,设立监督举报电话;还用重奖“买”监督,重罚(索一罚十)违纪人的办法,很快就刹住了不正之风。今年全局又开展了优质高效服务活动,受到用户称赞。上半年,全省邮电部门收到用户表扬信5569封、锦旗63面。
                (李仁华 张意如)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风雨同舟 患难与共
 民进各级组织帮助灾区群众
本报讯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水灾后,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对灾区人民极为关切,及时向各级组织发出了号召:动员起来,投入抗洪救灾斗争!要求受灾地区的民进组织在中共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同心同德,积极投入抗洪救灾斗争。通知还号召全会都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多为抗洪救灾作贡献。
7月17日,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的雷洁琼主席,在会后当即请中央统战部代转给灾区个人捐款500元。在此之前,她还向北京市郊的灾区捐款100元。
谢冰心名誉主席7月22日委托家人到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向安徽灾区人民捐款1万元。当日下午,谢老又亲自到接收捐赠办公室面交了100公斤粮票。
赵朴初副主席得知安徽家乡遭灾,当即向安徽灾区人民捐款2万元。在书画界举行赈灾义卖时,他又拿出自己的作品,捐给灾区人民。
冯骥才副主席向灾区人民捐款1万元。他说:“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洪水无情人有情,我们牵挂着灾区人民,愿为他们尽一点力。”
陈舜礼、葛志成、楚庄、叶至善、梅向明、陈难先、邓伟志副主席也纷纷送上了捐款。
民进中央机关同志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在机关办公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拿出1万元给灾区人民。机关工作人员及所属事业单位开明出版社、开明文教音像出版社及民主杂志社的同志共捐赠8025元,粮票1000公斤,送给灾区人民。
处在重灾区的民进安徽省委会,和其他兄弟党派一起向灾区人民和子弟兵发去了慰问信,并购买了1500公斤饼干直接送到重灾区的凤台县人民手中。
                       (张志正)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团中央要求各地团组织
 抗洪救灾发挥突击队作用
本报北京8月12日讯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今天召开会议,要求全国共青团组织再次动员,坚决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不怕困难,连续作战,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斗争中,继续接受党和人民的考验,进一步发挥共青团组织的突击队作用。
会议听取了团中央赴安徽、江苏抗洪救灾工作组的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了下一步共青团组织的抗灾救灾工作。
会议强调,各地团组织要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团员青年组织起来,投入抗灾救灾斗争。灾区团组织要引导团员青年开展各种形式的生产自救和生活自救,没有受灾地方的团组织和团员青年,要从各方面支援灾区,非灾区的要支援灾区,轻灾区的要支援重灾区,抗灾能力强的要支援抗灾能力弱的,互济互助,团结抗灾,为灾区人民顺利度过暂时的困难作出贡献。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为防汛抗洪疏通水道
 团员吴志平英勇献身
据新华社南京8月11日电 (通讯员束鹏邺、杨文生)江苏省高邮市入江水道管理所技术员、共青团员吴志平,在抗洪斗争中英勇献身。高邮市团委号召全市团员、青年学习他为人民利益争作贡献的崇高革命精神。
今年7月31日上午8时半,吴志平按计划和高邮市水利局5位同志一起,乘挂桨船到了湖滨乡庄台圩北坝头,测量坝埂土方。这段400米长的坝埂划分为4个断面,当小吴主动跳入水中插好前3个断面的测量标杆,准备插第4个断面的标杆时,因河泥太深,小吴一脚踩下去,水便没过了他的头顶,他当即被激流卷向了泄洪口。8月2日早上,人们在距泄洪口500米处,终于发现了小吴的遗体。今年21岁的吴志平,出生在高邮市菱塘回族乡王姚村一个两代教师的家庭,去年毕业于江苏扬州水利学校。在水校期间曾多次被评为“青年积极分子”、“优秀共青团员”。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松花江畔的学英雄热
苏宁事迹报道后,在他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的哈尔滨市,引起强烈反响。
某集团军政委董宜胜少将说:“苏宁的事迹感人肺腑,动人心弦,催人泪下,激人奋进。”躺在病床上的哈尔滨财贸干部学院年近七旬的老教授李明银感慨万千:“苏宁是中青年干部的典范,他把优良传统与现代创新意识结合起来,很可贵。”民航局哈尔滨机场飞行员刘进朝拿着报纸激动地说:“这不是一篇作品,是英雄灵魂的闪光。它能把你带入平凡而伟大的世界。”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哈尔滨轴承厂工人胡朝明呼吁广大工人“既要学习苏宁20年如一日、不讲代价、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要学习他目光远大,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刻苦学习、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苏宁生前所在的沈阳军区某师广泛掀起了学习苏宁的热潮。师党委作出了《关于向优秀共产党员苏宁学习的决定》,组成有26人参加的苏宁事迹报告团,在军内外作了25场报告,听众达2.4万多人。
6月13日,东北林业大学千余名应届毕业生听了苏宁事迹报告。同学们表示,从苏宁的事迹中,我们找到了自我价值所在,那就是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基层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火热的青春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增砖添瓦。党员大学生孙承军说:“我们学习苏宁,就要像他那样,把祖国的兴旺发达、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终生愿望,把一生交给党安排。”
                (本报记者整理)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学英雄事迹 正自身形象
雷锋式的好“兵”,焦裕禄式的好“官”,苏宁的事迹在我们空军航空兵某部产生了强烈反响,全师官兵表示要通过学英雄事迹,端正自身形象。
刊载着苏宁事迹的《人民日报》一到空军航空兵某部军营,干部战士就争相阅读。为了让部队官兵都受教育,政治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基层单位集体组织学习;学习苏宁关心军队长远建设,积极提高自己的工作本领,做军队建设栋梁的先进事迹;学习苏宁不以干部子女自居,严格要求自己,心系部属、战士的高贵品格;学习苏宁在危险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部队党委书记说:我们要以苏宁为榜样,做党的绝对可靠的好干部,做士兵的绝对可信的好领导,做人民的绝对忠实的好公仆,抓好部队的全面建设。
  驻山东省新泰市某部队政治部宣传科 谷穗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英雄事迹唤醒我们
从《人民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先后读到两篇异常震撼人心、感人肺腑的报道:一篇报道的是战士英雄曹伟的事迹,另一篇是“官”英雄苏宁的事迹。我也是一名年轻军人。我从内心深处为两位英雄的壮举而骄傲,也从内心深处为他们因意外事故牺牲而痛惜!
我认为,曹伟之所以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完全在于他平常养成的那种爱别人胜过爱自己的品格;苏宁的牺牲之所以让人痛惜,完全在于他对业务技术的刻苦钻研及勇攀高峰的执著追求,而这一切又都源于他那强烈的接班人意识,强烈的祖国栋梁意识……我认为自己所缺少的正是这种强烈的接班人意识!
试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去抱怨别人而是善待别人、爱护别人,那又会创造出怎样的人与人关系呢?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以肩负祖国建设为重任,每个人都具有强烈的接班人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每个人都把自己培养成为像曹伟、苏宁一样的人才,那么又会创造出怎样的中国人形象呢?又会出现一个怎样的中国呢!
英雄们的事迹唤醒我们!
总参谋部政治部文化部 于洋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省委书记送“甘霖”
新华社记者 许一鸣 新华社通讯员 郑望
8月6日晚,两辆满载自来水的消防水罐车开进偏僻的福安市坂中畲族乡熙台村,村民一片欢腾。
望着由消防水罐车内流出的水,熙台村人两眼湿润了,“这是党给我们送来的甘霖啊。”
有百余户人家的熙台村,是畲族聚集地,又是革命老区的基点村。今年福建几个月没有下一场透雨,熙台村溪流干涸,稻田龟裂,庄稼全部枯萎,而且与村民们相依为命的水井也枯竭了。百姓们在井边排起长阵,半个小时才能提上碗把浑浊的水。
旱灾牵动着福建各级领导的心。8月6日,刚刚从北京中央党校学习返闽的省委书记陈光毅听说福安市一带旱情严重,顾不上休息一天,马上带领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冒着高温来到福安。当天下午,陈光毅一行来到熙台村,目睹严重的旱情,心情十分沉重。当看见井边摆满的水桶时,陈光毅心急如焚。有人告诉他,熙台村畲族群众已几十天喝不上清水了。陈光毅当即对陪同他察看灾情的地、市领导深沉地说,“抗旱,一方面是抢种保苗,争取减少损失;一方面要解决群众人畜饮水问题。群众没有水,日子没法过啊!”在坂中畲族乡政府,陈光毅指示,派消防车马上给群众送水,以解燃眉之急。
福安消防中队接到指示后,立即将自来水灌进一辆东风牌水罐消防车内,连夜驾车穿过长溪中游阡陌纵横的原野,驶向熙台村。
一股清凉的水,哗哗地流进乡亲们的水桶。一位老太太眼含泪花拉着消防队员的手说,“我活了76岁,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旱灾,不知多少次烧香祈雨,老天爷不长眼,叫不灵,让我哭了好几次。共产党的官送水济民来了,我不再求老天爷了。”消防战士们当晚共给熙台村送了10吨“及时水”。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为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保证 天津和平区建成调研网络
本报讯 天津市和平区委、区政府把调研工作作为领导决策的重要环节,常抓不懈,并形成制度。区领导深入基层搞调研,一年来取得较好效果,全区共完成调研课题182个,取得调研成果385项,初步形成辐射全区的调研网络。
和平区在调研工作中,突出抓住6个环节:抓认识,取得共识;抓规划,突出重点;抓队伍,造成声势;抓推动,以点带面;抓转化,促进工作;抓总结,升华提高。区委书记张好生为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在实处,带领区委调研室、办公室、组织部的干部深入区商业系统的10个公司和近百个企业,谈情况,摸底数,搞调查,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写出了基层党建的专题调查报告,为制定抓好全区党建工作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区长刘福生为开展全区经济工作,带领各职能部门深入企业搞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搞好经济的一系列措施。区城建系统为搞好旧区改造和危漏房屋修缮两个调研课题,先后召开各类调查座谈会30多次,翻阅、查找资料1.1万多份,参与人员近百人。
和平区把检验调研工作的标准立在成果转化上,坚持不调研不决策,不论证不决策。一年来,全区共完成调研课题182个,处级以上干部发表调研报告56篇,各级领导干部把深入基层、有的放矢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作为一项基本功,把调研过程与领导民主科学决策结合起来,利用调研成果转化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季壮 守仁 王毅)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顾宗香连续奋战保路基
 被团中央命名为“抗洪救灾模范青年”
据新华社合肥8月12日电 (通讯员程建伟、李苏青)铁道部第四工程局25岁的助理工程师顾宗香,在抗洪中,为保护铁路路基作出贡献,最近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抗洪救灾模范青年”。
进入7月以来,由于暴雨成灾,洪水陡涨,严重威胁华东第二通道淮南铁路的畅通。顾宗香作为技术人员不顾家里受水灾连续来电报要他回去的要求,带头深入现场指挥抢险,保护路基。7月11日,炯炀河137公里处出现大塌方,顾宗香跳入洪流中扛枕木、草袋,和大家一起加固路基。第二天凌晨一时,塌方被制止住了,路基保住了。这时的顾宗香,已连续奋战22小时。由于他这几天一直在发烧,终于坚持不住,昏倒在地。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峨眉山洪水困阻游客 少校任跃东挺身抢险
据新华社成都8月12日电 (通讯员梁峰)昨天下午,从峨眉山山洪中脱险刚刚抵蓉的8位台湾同胞、美籍华人和其他游客来到成都军区某分部机关,为舍身救人的少校军官任跃东请功。
8月8日上午9时,旅游胜地峨眉山出现罕见暴雨,几小时内降雨量达到150毫米。洪水沿山谷河床汹涌而下,一些公路被淹。下午3点30分左右,距山底14公里的一段公路因水势较大出现山体垮塌,路面被泥石流截断,从山上下来的车辆被堵在这个危险地段。道班工人全力排险仍未疏通。上山执行任务的某部少校处长任跃东看到山上不时有碎石滚下,严重威胁着堵在这里的30多台车辆和300多名中外旅游者的安全。他冒着被飞石击中和落入洪流的危险,喊着号子组织抢险排障。公路疏通了,但路基路面变形较大,公路左侧仍是咆哮的洪水,车辆通行仍很危险。任跃东站在公路旁一个坍塌缺口前当路标,指挥车辆缓缓通过。当一辆旅游车刚驶过时,任跃东脚下泥土一下子陷下去,他掉进洪水中晃了几下就不见了。车队人员和养路工沿河查寻,至今未见踪迹。
来自台湾的退休教授马老先生老泪纵横地对部队负责同志说:“耳闻贵军为灾民赴汤蹈火,今亲眼所见,亲受其益,难以忘怀。任先生是中国军人的楷模!”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兰州军区某仓库坚持兵演兵
本报讯 兰州军区驻秦岭深山某综合仓库战士业余文艺演出队,成立五年来坚持“兵演兵”。他们经常下连队、上哨所为驻地群众演出。他们写战士、唱战士,具有浓郁的部队生活气息,连续三年在师级单位文艺会演中获奖。
                   (冯建喜)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守备某旅开展丰富多采教育活动
本报讯 北京军区守备某旅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采的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活动。他们组织干部战士访问烈军属,参观革命遗址,加深大家对老区的感情,帮助老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最近,他们还结合抗洪救灾的实际,采用新旧社会对比的办法,大讲社会主义优越性。  
 (刘连贺 陈满园)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武警河南总队帮助后进改变面貌
本报讯 武警河南总队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注意帮助后进单位尽快改变面貌。一年来,先后帮助五个支队摘掉了后进的帽子。他们形成制度,“领导干部下基层,脚要往差的单位迈;上级来人检查工作,人要往差的单位带”。
                  (冯元喜)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某师后勤部热心为基层服务
本报讯 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某师后勤部党委“一班人”,改变机关工作作风,热心为基层服务。近两年来,后勤部机关出现了心往基层想,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花,物往基层送的好局面。 
  
 (贾玉平 武平)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北京司法行政系统加强廉政建设
本报讯 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今年上半年通过自查、自纠、自我教育,发现违法、违纪案件重要线索五十四件,现已结案处理四十五件。他们利用这些典型案件,对全系统干部职工进行普遍深入的廉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倡为政清廉、从业清廉,进一步完善了制约和监督机制。   
                         (毛磊)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空军建成水上跳伞救生训练中心
据新华社北京八月十二日电 (记者齐含笑、通讯员陈卫)空军第一个飞行人员水上跳伞救生训练中心建成并开始投入使用。飞行员可进行从跳伞离机、降落操纵、着水、求救联络、排除降落伞拖拉缠绕、直升机悬吊营救等全过程的模拟训练,掌握水上跳伞、生存、营救的各项技能,学会新救生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生存营救能力。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当扬州告急
新华社记者 高峰 新华社通讯员 陆建华 胡志海
7月15日下午2时20分,瓢泼大雨之中突然轰隆一声,京杭大运河通往扬州市区的通运闸崩塌了。顿时,洪水如脱缰野马,从40多米宽的缺口,以2.25米高的落差直泻市区。古城扬州告急!
已经带病在抗灾第一线奋战了一个月的扬州市委书记姜永荣听说通运闸崩塌,从重灾区兴化市尽快赶到了这里。险情,比他预想的要严重得多,只见水泥预制板抛下去,好像瓦片入水打个漂;5吨载重汽车推入水中,滚了两滚就被卷走。告急的消息在不断传来:冲向城区的洪水流量已达每秒120立方米,照此下去,60小时后扬州城将变成一片泽国!
抢险紧急会议在崩塌现场召开了,姜永荣宣布:由他和代市长李炳才任抢险总指挥。随即,他以总指挥的名义发布了两道命令:一,各部、委、办、局的第一把手必须在一小时内带领突击队前来抢险;二,第二把手马上组织人力物力转移被淹居民,抢救物资。他既严肃又恳切地对大家说:“越是关键时刻,我们干部越要冲在前,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领着一级干。”
修坝,沉船,沉物,一场抢筑第一条大坝的战斗展开了。
整整一晚上,姜永荣除曾抽身到水淹最深的居民区看望过一次群众外,一直是站在堤坝上指挥抢险战斗。由于洪水流速过大,打桩垒包已经无济于事。姜永荣下令沉船:一条40吨的水泥船沉下去了,两条80吨的水泥船沉下去了,两条100吨的水泥船沉下去了,都不见露头。望着越流越急的洪水,姜永荣焦急万分,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的他,终于昏倒在指挥部里。
经过抢救,姜永荣苏醒了。看到护士正准备为他打针,他吃力地问:“什么药?”“安定。”他一手推开护士伸过来的注射器,说:“千万别打。我是总指挥,这个时候怎么能休息?”说着又拔掉了已经插进血管的输液针头,说:“这样太费时,我不能躺在椅子上指挥!”医生说:“那你就喝吧!”在医护人员的督促下,姜永荣前后共喝了6瓶生理盐水,一直坚持在现场指挥战斗。
下午3时多,8条总吨位700吨的水泥船、3辆大型载重汽车、1000多块水泥预制板、40万只装满石块、泥土、铁屑的麻袋和草包,终于在洪水中砌起了两段大坝,大坝慢慢要合龙了。姜永荣头上顶着湿毛巾,满身泥浆,满脸汗珠,在大坝上来回奔跑,指挥战斗。他那踉跄的步履,嘶哑的声音,让人看到、听到、感到揪心。他看到抢险队员已经相当疲劳,便把大家分成九批轮流下水。每下去一批,他都给大家加油鼓劲。突然,他发现一股泥水在坝边翻滚。断定坝底有漏洞,漏洞如不及时堵住,顷刻间大坝就会倒塌,数百名抢险队员就有生命危险。他不顾一切地冲了过去,指挥大家用麻袋堵口,才排除了险情。就在这时,他再次昏倒了。
在场的扬州市其他领导一致决定送他去医院抢救。刚刚醒过来的姜永荣一听到这个决定,一下子从长板凳上坐起来,双脚拍打着板凳喊道:“我是总指挥,堵不住缺口,我死也要死在这里!”
此时,姜永荣心里十分明白,他的高血压病发作了,再这样下去,十分危险。但他更清楚,大坝合龙必须一次完成,因为准备的物力消耗得差不多了,抢险人员也已精疲力尽,在如此危急的时刻,主要领导干部留在第一线,就能鼓舞士气,增强他们战胜洪水的信心。他揭去了头上包冰块的毛巾,吃力地站在椅子上,用颤抖的双手捧着话筒,向在场的干部群众做两坝合龙前的最后动员:“为了人民,为了党,我们要拚搏!要冲刺!扬州人民会记住这一天!会记住你们这些英雄!”
制伏洪水的决战打响了。两台30吨的大吊车,将数十吨的特制钢闸门缓缓放进了缺口。数千名抢险队员激奋了起来。一包包装满石块和铁屑的麻袋,在人墙上飞速传递,一根根木桩在激流中扎下了根,一块块水泥板排成了拦洪墙。晚上8时半,第一道大坝合龙了。几乎与此同时第二道大坝也告合龙。扬州保住了!人民胜利了!
多少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多少人激动得泪水盈眶。但是,姜永荣没有时间欢庆胜利。他拖着疲惫的双脚,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一步一步地查看两道大坝,确信不会发生新的危险后,才回到了抢险指挥部。当晚10点多钟,姜永荣回家稍事休息,在时钟敲响零点之前,他又赶到市抗洪抢险指挥部,投入了新的战斗。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北京军区某高炮团政委、党委书记栾杰经常深入连队,了解战士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地摸准了战士们的思想脉搏。
刘先跃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