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1-05-16

1991-05-16新闻联播 文字版

从“小姐”回到“同志”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从“小姐”回到“同志”<br/> 韦骥<br/> 先有李荒同志的《同志颂——一个共产党员的心声》,批评前些年的淡化思想政治工作,淡化党性,感慨何以改掉先烈鲜血换来的崇高称谓,谈及革命精神在战争年代和建设时期的同样重要。接着有《“小姐”辩》,考证小姐原先系指社会地位低微的女性。后来是《也为“小姐”辩》,说“同志”是党派性称谓,“以人际交往的一般称谓而言,多数国家用先生、夫人、太太、小姐之类”,因此,“与其批评社会上称‘小姐’不称‘同志’,不如批评党内有些人不愿称‘同志’而称‘××长’,以及社会上乱称师傅、‘哥儿们’等等封建残余的现象”。最后是《也谈“称呼”》,肯定“李荒同志的文章精神实质是对的”,指出“‘同志’称呼,是和我们的革命传统,我们社会的崭新人际关系联系在一起的。”读了这些文章,仍觉意犹未尽,想就这个题目再说几句。<br/> 倘说“同志”是党派性称谓,这称谓的普及也说明着,共产党从无一党一派的私利,它的先进性,已经为民众承认。自称或互称同志,包含了跟共产党志同道合的意向。这该是70年间中国天翻地覆般改变的原因。这称谓自建国初期流行,经历过的人,不会忘记那国运的兴盛和民气的蓬勃。革掉了先生、夫人、太太、小姐的称谓,与革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革掉黄世仁们吃人的权势同时发生,便同中国百姓的自由、解放、平等和主人公地位,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以小姐称原非同志或不想做同志的女性,自然得体的;以小姐称某位女学生,倒被看做并不委婉的批评,要平白招来眼泪。到淡化同志的几年,已经有新潮家演讲和著文,说如今的主张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道德,是犯了超阶段的“左”的错误。我那时想,无论被指为错误者是否错误,这新潮也有几分“道理”的。因为眼见着曾经是同志者的转向,或腰缠不义之财而攻击共产党腐败,或口喊爱国却专操洋教头的故伎。山雨欲来,分明是向着同志下手的。<br/> 同志者称同志,不是同志者何必称同志!即便在忠诚的爱国者,倘强迫与骂祖宗以向洋人讨封赏的人称同志,那痛苦该不会亚于吞苍蝇。同志称谓之在中国的盛行,是因为不齿为“精英”的同胞,同着社会主义之志。要论“一般称谓”,在中国,这正是一般称谓。我不曾考证,世界所有国家中,是否“多数国家用先生、夫人、太太、小姐之类”。即使果真如此,中国人又何必去照抄。“多数国家”搞他的资本主义,中国也并未随俗的。<br/> 《也为“小姐”辩》,辩出了“同志”称谓“不适应对外开放”。这却让人尤其糊涂。开放尽管开放,总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共产党领导。我想,这也是论者同意的罢。然而文件、讲话、书刊、广播、电视,倘以“不适应”云云,一律清除“同志”,改做先生、夫人、太太、小姐,怕是全民动员,大干快上,也要十年八年的。据说,海外所来黄种人,脑门上没有标明身份,而今天我们的许多官员、经理、女性,也是西装革履,浓妆艳抹,不亚于海外来者。以我的孤陋寡闻,实在说不出可有以肤色、衣着、妆饰确定是否同志的标准。何况西装革履、浓妆艳抹,也并非同志者的专利。要说称谓的适应,恐怕先该适应中国,适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适应中国平平常常、诚实劳作的百姓。<br/> 对外开放,是立足今天中国的学习和探索,目的也为在这基地上的前进。忘却老祖宗者有的已经只剩了黑发黄脸,连魂灵也西化了去。于是,经商,则中外勾结,坑害国家,中饱私囊;为文,则称中国人而自惭形秽,说社会主义则咬牙切齿,终于大进大出,走向世界,乞求外国惩罚自己的祖国。这改换门庭,和新主子同志得如胶似漆的事,仿佛不是一件两件。电脑和艾滋病良莠携手,并肩入境,也曾有过。经验与教训恰恰证明:因为对外开放,才更该时时记着“同志”和“同志”的本意。<br/> 末了要说的,是那个“与其”和“不如”。党内称同志而不要称职衔,《同志颂》已经引过中共中央的通知,且有剀切中肯的评论,也还批评了乱称师傅、哥儿们。只是我独不解,何以有“与其”如何“不如”怎样的厚薄之分。由此忽然记起几年前新潮家的名言:与其一切向权看,不如一切向钱看。那回的“不如”,其实别有深意的。——然而该收住了。惟愿这忽然记起的并非一回事,而是赘语。

彝族铁道卫士

第8版(副刊)<br/>专栏:当代共产党员江铜杯文艺特写征文<br/><br/>  彝族铁道卫士<br/> 裘永坚<br/> 在神秘险峻的大凉山上,有个叫瓦吉木的彝家山寨,成昆铁路就打寨子边经过。寨子里住着一位穿橄榄绿衣的彝族人,他叫阿米子黑,是普雄车站派出所民警。<br/> “阿米,我们都是一块儿吃砣砣肉①长大的,只要你想办法放了吉海,我保证让‘家支’②筹钱来报答你。”盗窃犯吉海阿子的父亲吉里木且满脸堆笑,“叭达叭达”地抽着兰花烟,蹲在表弟阿米子黑家的火塘边许愿。<br/> 阿米子黑笑了笑,捅了捅火,说:“我饶了吉海,可咋个给乡亲们交待呢?阿哥啊,咱们彝家有句俗话,‘脱缰的马儿,被牢牢拴住了才会驯服’。只有让吉海认罪伏法,我阿米才对得起这个侄儿呀!”<br/> 吉里听了,像被一棒打懵了头的山鸡半晌没开腔。望着被火光映得通红的阿米子黑脸上坚毅的神情,他莫奈何地支起身,抖了抖身上披的“察尔瓦”③悻悻地走了。<br/> 这样的事,阿米子黑经常碰到。他在瓦吉木一带的亲戚朋友很多,这里“家族”、“家支”观念比较浓。守在“家门口”办案,最让他伤脑筋的,就是如何处理违法的亲友了。<br/> 回避绕圈,手下留情,还是依法办事?阿米子黑选择了后者。他给自己订了一个规矩:彝族汉族一个样,亲友外人一个样,哪个犯了罪,就依法处罚哪个。<br/> 规矩有了,实施起来却是一件难事。长期以来,地处凉山腹地的普雄地区一直是彝族聚居地。旧社会流传的“石头不能做枕头,汉人不能做朋友”的陈腐观念,在不少人头脑中还残留着阴影。真正做到彝汉平等,挣脱奴隶社会几千年形成的“家族”、“家支”观念的束缚,对土生土长的阿米子黑来说,难度是可想而知的。<br/> 1987年冬的一天下午,满载腊肉的3031次货车刚在乃托车站停稳,几十个彝族村民“吆喝”着蜂拥而上,推开阻拦的铁路职工,顷刻之间哄抢走了上千斤腊肉。<br/> 阿米子黑受命查处这起哄抢事件。那些村民见来调查的民警是彝族人,满怀希望地劝他:“大家都是披‘察尔瓦’的,睁只眼闭只眼算了,何必彝家人自家整自家呢?”哄抢人员中有一个人是阿米子黑的亲戚,他满有把握地拉住阿米:“阿叔,这回你把我放了吧,以后我不再干就是啦!”<br/> 但是,参与哄抢的33个彝族村民统统被作了处罚。<br/> 一次,阿米子黑追捕盗窃犯阿西洋友木,跟踪追到他家里。正要跨进门抓人,阿西的阿妈跳了出来,抓起牛粪直往阿米身上撒,弄得阿米浑身上下臭熏熏的。“轰炸”之后,老阿妈又扑到阿米跟前撕扯他披着的“察尔瓦”,破口大骂:“狠心的阿米子,你把我们彝族都快抓光了,现在你又来抓我的阿依,④你还是不是个彝族人?”说着,还扭住阿米子黑要拚命。<br/> 阿米子黑气得要动武,但转念一想,“刺笆笼里的山鸡迟早会落入猎人的手中”。干脆一屁股坐下来,待老阿妈“泼”够了,再心平气和地同她讲道理。<br/> 太阳落坡了。阿米子黑终于说服了老阿妈,押着阿西洋友木朝派出所走去。<br/> 阿米子黑铁面无私,得罪了不少亲戚朋友。他们骂他“六亲不认”,是“‘家支’的叛徒”。<br/> 少数被他处罚过的违法犯罪分子对他更是恨之入骨,想方设法报复他:毒死他家的鸡鸭,石块砸他家屋顶的瓦,践踏他家地里的秧苗,偷走他家盖房的木料,欺侮他的妻子儿女,甚至上门挑衅闹事。<br/> 面对这一切,阿米子黑总是淡淡一笑:“我是不会被吓倒的!我是一个从奴隶娃子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员,是凉山第一代彝族铁道卫士。我相信,大多数人会理解和支持我的。”<br/> 是的,党和人民理解他,支持他。铁道部授予他“战斗在凉山铁道线上的彝族好民警”和“劳动模范”称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他“五一”劳动奖章;成都铁路公安局授予他“治安民警标兵”称号。<br/> 瓦吉木的老百姓一谈起阿米子黑,就骄傲地称他为“大凉山上的雄鹰”。<br/> 注:①砣砣肉:彝族主要肉食品之一。②家支:彝族以父子连名的谱系为链条贯串起来的父系血缘集团。③察尔瓦:用粗毛线织成的披毡,彝族的基本服装之一。④阿依:彝语男孩,儿子的意思。<br/>                 (作者单位:西昌铁路公安分局)

建设者[外一首]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建设者[外一首]<br/> 方竟成<br/> 桥墩般厚实<br/> 白云般四海为家<br/> 小雨般深入土地<br/> 竹笋般向上奋发<br/> 用大汗洗去陈旧<br/> 用新手笔挥出<br/> 乡野的微笑<br/> 城市的潇洒<br/> 讨厌喋喋不休<br/> 为落成的高楼<br/> 自卖自夸<br/> 重要的是明天<br/> 整装出发<br/> 春雨<br/> 风雷为你<br/> 敲锣打鼓<br/> 你却朴素无华<br/> 平平淡淡<br/> 走过池塘<br/> 走过小路<br/> 走过干瘦的树林<br/> 然后,躺在大地怀抱<br/> 你的用心<br/> 渐渐体现<br/> 片片簇簇<br/> 朵朵团团<br/> 无数色彩<br/> 无数萌动

艺文短波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艺文短波<br/> △中国有色金属报与江西铜业公司贵溪冶炼厂、德兴铜矿分别联合举办的“贵冶杯”散文、“德铜杯”新闻摄影竞赛近日落下帷幕。<br/> 两项活动得到了有色金属行业广大文学爱好者的积极响应。散文作品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有色金属行业各条战线火热的生活以及职工家属的精神风貌。摄影作品来自基层,生活气息浓厚。经评委们认真审阅后,投票评出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 <br/> (火)<br/> △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国作家》杂志社、中国作协创联部等单位最近在玉溪市联合举办笔会。笔会期间,作家们参观采访了玉溪卷烟厂,并为厂里职工和文学爱好者举行了文学辅导讲座。 (高伟)

访日诗钞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访日诗钞<br/> 敏泽<br/> 辛未仲春,随以敬之为团长的中国文化代表团访日期间,与日本文化界著名人士和学者谈学术,叙友情,目睹许多感人至深的场面,铭心刻骨,不能释怀。多年不写诗,此道颇疏,勉草数首,以志感念。<br/> 参加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盛大欢迎会有感<br/> 一衣带水文情结,群贤云集①感慨多。<br/> 人事朝夕有代谢②,绵绵友谊昭日月。<br/> 怀往述来同手足,情浓何虑语言隔。<br/> 文化交流共献身,更谱新篇结硕果。<br/> ①参加这一盛会的有白土吾夫、东山魁夷、千田是也、团伊玖磨等文化界的代表人物共四五百人。<br/> ②不久前,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著名作家井上先生不幸仙逝。<br/> 在团伊玖磨①家作客<br/> 背负青山松千层,窗嵌碧海波万顷。<br/> 吐纳宇宙为诗魂,饱饮太和发希声。<br/> 隔海西望慰渴想,梦魂牵绕知几重②。<br/> 入门犹存作客意,须臾之间尽洗空。<br/> 中菜满案③频恨少,酒过百巡添复仍。<br/> 大海水深万千丈,不及团氏待我情。<br/> ①著名作曲家、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br/> ②团伊先生说:他面海日夜西望,可以稍解眷念中国之情。<br/> ③是日,夫人亲自主持,一手地道地道的中式菜肴。<br/> 赴河北伦明先生宴<br/> 瀛洲雕龙手①,衔杯话语香。绘事论古今,切切意相仿。莫云相识晚,神交日已长。感君译述志②,交流添新章。<br/> ①河北伦明先生为日本美术评论家联盟会长,美术评论方面的权威。<br/> ②先生表示:不论有多少困难,一定要将拙著《中国美学思想史》译成日文。<br/> 赴尾畸秀树①先生宴<br/> 东瀛有人杰,凛然将身献。弟继兄长②志,赓扬不知倦。中流一砥柱,松柏耐岁寒。从者日渐多,相顾心坦然③。畅叙尽相契,举杯论文苑。感君撰文章④,友谊添新篇。<br/> ①现为日本笔会常务理事,大众文艺研究会会长。<br/> ②其兄尾畸秀实,1928年任朝日新闻社驻沪记者,同情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与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有来往。(后因与共产国际活动有牵连,在日本遭杀害)。<br/> ③前几年,在日本西方消极颓废文艺思潮弥漫的情况下,先生坚持进步的文艺观,颇遭讥讽,近年情况已有明显改变。<br/> ④我曾约他为《文学评论》撰文论述近年来日本文学批评的现状和问题,承蒙慨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