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5月1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显示阿拉伯国家重建民族团结愿望
阿拉伯联盟理事会举行部长级会议
马吉德当选阿盟秘书长
本报开罗5月15日电 记者林皎明报道:阿拉伯联盟理事会第95届部长级会议今天在开罗一致选举埃及副总理兼外长马吉德为该组织第5位秘书长。
会议在装修一新的阿盟开罗总部会议厅召开。包括伊拉克在内的20个成员国的代表(除索马里以外)聚会一堂。这是海湾战争之后阿盟各国代表第一次召开全体会议,显示出阿拉伯国家重建民族团结的愿望。
马吉德在讲话中着重强调阿拉伯团结是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内部分歧应该通过协商解决。他指出,阿拉伯国家现在面临的挑战和威胁,包括巴勒斯坦问题和阿以争端、内部分歧和粮食水源缺乏等问题。
这次部长级会议是3月30日开始的95届会议的继续。阿盟前秘书长卡利比去年9月辞职。今天会议之前,埃及、叙利亚和海湾合作委员会6国外长开会研究了海湾安全问题。


第7版(国际)
专栏:

  瑞典副议长会见本报代表团
本报斯德哥尔摩5月15日电 记者张虎生、顾耀铭报道:瑞典议会副议长费斯卡史耶今天下午在议会大厦会见了正在这里访问的由邵华泽总编辑率领的人民日报代表团。
费斯卡史耶副议长对人民日报代表团访问瑞典表示欢迎,并回答了代表团提出的问题。
邵华泽总编辑向这位副议长介绍了代表团访问瑞典的感受,指出瑞典人民有着要求同中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强烈愿望,只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瑞两国关系就一定能不断地发展。
中国驻瑞典大使唐龙彬参加了会见。
今天下午人民日报代表团还同瑞典议会外事委员会的部分成员进行了友好、坦率的谈话。代表团介绍了有关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情况。
人民日报代表团在5月10日开始的访问中,受到了瑞典企业界、新闻界和有关省市的热情接待。代表团同这里的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以促进友谊和了解。
(附图片)
瑞典议会副议长费斯卡史耶十五日会见邵华泽总编辑率领的人民日报代表团。我驻瑞典大使唐龙彬(左)参加了会见。 本报记者 顾耀铭摄


第7版(国际)
专栏:驻马店杯海外来鸿征文

  一个外交官的感想
周游
孙强:
在澳大利亚,太阳的影子和节季都与在北京相反。初来乍到,尚未习惯。夜晚遥望星空,找不到熟悉的北斗星,更增加了异国他乡之感。
我干了30年外交工作,先后在驻外使馆工作20年。多年在外当“洋人”,怎能不想家?小家在北京,北京在中国,思念之情怎能截然分开小家、老家和国家?
最近这次回国时,我这个“老北京”竟在王府井大街迷了路!我想路过红星电影院,穿金鱼胡同去王府井。可我怎么也找不到红星电影院!王府饭店、和平宾馆、台湾饭店,高楼飞檐,新颖别致,真是旧貌换新颜,使“老北京”迷了路,“外交官”变成“土老帽儿”!几年不见,北京变化这么快。我感到,强大的祖国,繁荣的北京,幸福的家庭,三位一体,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多年的外交生活使我对国旗产生了特殊的感情,这是你和其他在国内生活的人体会不到的。
在黎巴嫩内战的日子里,我作为外交信使带着大批机密文件路过贝鲁特。别的旅客出入机场坐的是装甲车,而我们只坐一般的汽车,只是在车前插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这国旗就是我们的“保护神”。我们的汽车穿过巷战的贝鲁特街区,到处是拿枪的人群,有的穿军装,有的穿便服,有的拿自动步枪,有的背火箭筒。坐在汽车里,我分不清他们是哪一派的,全见他们望着五星红旗,便立刻露出笑脸,放下手中瞄准汽车的武器,频频向我们招手示意。
这就是国旗的威力!孤车飞驶在异国他乡,奔驰在子弹飞啸的战场,但我们不是孤单的,国旗就在身边,祖国就在身边,强大的后盾就在身边!
我还记得在东非马达加斯加,中国大使馆的白色高楼矗立在半山腰。在发生政变的时候,大使馆一边是军队,另一边是警察,双方发生激战。大使馆三楼以上窗户几乎全部被打碎,墙壁百孔千疮,面目全非。然而五星红旗始终飘扬在中国使馆上空,军警双方始终未敢冲进使馆。我国外交人员坚决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中国大使馆,唱出了一曲“临危不惧、坚守阵地”的凯歌。
在战争年代,多少烈士用鲜血染红了国旗;在和平岁月,也有一些驻外人员为捍卫国旗和祖国的利益甘洒热血,贡献青春和宝贵生命。国家利益、祖国尊严,对我国外交人员来说,是比生命更为宝贵的!
                    周游 于澳大利亚


第7版(国际)
专栏:

  阿拉法特强调
 叙和巴解必须参加中东和会
据新华社巴黎5月16日电 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说,叙利亚和巴解组织领导机构必须参加关于中东问题的和平会议。
阿拉法特的这番谈话发表在今天出版的法国《人道报》上。阿拉法特说,不排除叙利亚和巴解组织组成联合代表团出席中东和会的可能性。他指出,巴解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唯一合法的代表”,“大家都清楚,没有巴解组织的参加将一事无成”。
阿拉法特重申,巴解组织领导机构赞成美国总统布什今年3月6日在国会提出的5点计划,特别是“关于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242号和338号决议、敦促以色列从所占领土撤出、尊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政治权利以及保障以色列人安全”的主张,以解决中东问题。
阿拉法特在谈话中指责以色列当局“试图争取时间”延误有关谈判,以便在以色列本土和它所占领土上安置大量移民。
另据报道,欧洲共同体本月14日呼吁以色列在巴解组织的代表权问题上作出让步,以便尽快召开有关中东问题的和会。


第7版(国际)
专栏:

  贝克离开以色列回国
 “无法弥合召开中东和会的分歧”
本报开罗5月15日电 记者林皎明报道:美国国务卿贝克今天上午与以色列总理沙米尔、国防部长阿伦斯等高级官员进行会谈,旨在打破召开中东和会的僵持局面。但在会谈之后,美以双方都不公布会谈结果。以色列是贝克第四次中东之行的最后一站。
贝克13日在开罗宣布,联合国是否参与中东和会以及和会的召开形式,是目前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的两个主要分歧点。以色列断然拒绝联合国参与中东和会,要求和会只召开一次开幕式,然后立即进入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人的直接谈判。叙利亚要求联合国在和会中起重要作用,和会连续召开。
贝克今天与沙米尔的会谈,据说着重讨论上述两个分歧点。
在贝克到达以色列前,以色列外交部官员说,“以色列到此已经做出了它的全部让步”,并威胁说,如果美国未经以色列同意宣布召开中东和会,以色列将抵制。
本报开罗5月16日电 记者林皎明报道:美国国务卿贝克“无法弥合召开中东和会的分歧”,今天离开以色列回国,从而结束了被称之为“决定胜负”的第4次中东之行。


第7版(国际)
专栏:

  苏外长在莫斯科说
 出现解决中东问题时机
新华社莫斯科5月15日电 苏联外长别斯梅尔特内赫15日对塔斯社记者说,现在出现了解决中东问题的时机,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远比想象的要大。
这位刚刚结束中东之行的外长说,事实上该地区的所有国家目前都在探讨该地区的和平问题。他说,与他交谈过的沙特阿拉伯、约旦、埃及、叙利亚、以色列和巴解组织的领导人都主张苏联在该地区发挥积极作用。
在谈到巴勒斯坦参加中东和会问题时,苏联外长提出3种方案:巴可作为独立代表团参加和会,也可作为阿拉伯代表团的一个组成部分参加会议,或作为约旦—巴勒斯坦代表团与会。他表示,苏联支持其中任何一个方案。
据别斯梅尔特内赫透露,苏联外交部将建立一个专门小组来处理与中东和平进程有关的各种问题。


第7版(国际)
专栏:

  “法塔赫”呼吁阿拉伯协调立场
据新华社突尼斯5月15日电 巴解组织主流派“法塔赫”运动革命委员会今天在这里发表公报,呼吁召开有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巴解组织参加的会议,以协调并统一对中东局势发展的立场。公报说,“法塔赫”决心采用一切手段同以色列在占领领土上设立移民点的作法进行斗争,并要求联合国秘书长采取措施制止以色列的上述移民活动。


第7版(国际)
专栏:

  埃叙和海湾合作委员会讨论安全安排
新华社开罗5月15日电 埃及、叙利亚和海湾合作委员会6个成员国的外长今天在这里开会,讨论海湾地区未来的安全安排问题。
据会议人士透露,与会者试图弥补他们在应该由阿拉伯还是美国军队担任海湾维持和平部队先锋问题上的分歧。
埃及外长发言人说:“埃及、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巴林和阿曼的外长今天上午举行会议,以作为他们继续协商和协调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位发言人说,他们的会谈还涉及8国加强经济合作的问题。
这次会议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上周宣布埃及军队将从海湾撤出之后举行的。他认为,这支部队已完成其使命。
科威特外交大臣萨巴赫否定了有关埃及与海湾国家存在分歧的报道,指出埃及将帮助维护本地区的安全。


第7版(国际)
专栏:

  以法律保护森林
本报记者 仓立德
华盛顿市内及近郊有几处林木茂盛的国家森林。去年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头野鹿从林中跑出,穿过闹市,一直走到市中心总统府白宫的围栏外。听说野鹿后来被人们捉住,又送回森林。此事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相当珍惜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
美国森林面积仅次于苏联和巴西,约占本国国土的1/3,主要分布于东部广大地区及西部太平洋沿岸。有人说,这主要得益于美国“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因为美国大部分土地处于温带和亚热带,阳光充足,雨雪丰沛,加上人口密度较小,大规模开发只有二三百年时间,森林遭受损失不大。此说有一定道理,但忽略了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长期以来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美国农业部森林局计划与立法官员杰夫·瑟曼日前在华盛顿向记者介绍说,自17世纪至19世纪末,由于欧洲殖民者毁林开荒,美国森林消失的速度相当惊人,东部林带遭受的破坏尤其惨重,许多山岭变为不毛之地,水土大量流失。这种现象终于引起全国的忧虑和关注。1875年,美国通过《公共领土法》,将大片土地划归国有,并建立了黄石等森林保留地。1891年,第一部森林法诞生,隶属内政部的森林保护局也相应成立,授权保护国家森林。据说这也是世界上的首部森林保护法。同年还建立了国家公园制度,规定园内飞禽走兽、一草一木等所有自然资源,未经特许不得触动分毫。此后100年来,有关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的法律和规章制度都得以陆续建立并渐趋完善。
美国国会1897年通过的《有机物管理法案》,首次规定了国家森林的用途,如持续提供木材、优质水源、野生动物及休憩场所等。本世纪初的一项法律授权联邦政府从国家林业收入中提成,用于森林防火等。1930年的《纳特森—范登堡法案》规定,林木采伐业必须上交部分收入,以营造人工林。1958年的《研究拨款》法,要求国会每年为森林研究提供专项经费。此外还有多项法律,对森林火灾后的树木补栽、濒危动物的保护、林地矿产资源的利用等,都有明确规定。
经过长达1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美国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取得了可观成就。
首先,建立了有效的全国森林管理体制。1891年至1906年,有6000万公顷森林置于联邦政府管辖之下,初步形成国家森林格局。此后,面积又有所扩大。目前全国已有156处国家森林、60个国家公园。国家森林面积已占全部国土的8.5%,若加上国家牧场、流域等,“公共领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30%。据森林局统计,1990年全国森林中,国有林、私有非工业用林分别占28%、57%,工业用林只占15%。森林局现有4万余名雇员,年预算达30亿美元。除直接管理国家森林外,该局还负责帮助各州及全国私有林地者预防并控制森林火灾,提供教育和咨询,种植树木,改善流域、消灭林区病虫害等。
其次,恢复并保持了相当规模的森林资源。本世纪初,联邦政府从弗吉尼亚、西弗吉尼亚、马里兰等地购回大量荒山秃岭,包括现今著名的总统休假地戴维营周围山地,实行封山育林,如今已经森林密布。目前美国森林分布,除城市、建筑、道路占用部分林地外,已基本恢复到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的情景。
再次,保证了森林的长久利用和多种效益。目前美国林木生长积蓄量已超过采伐和损毁量,形成了良性循环。除工业用途外,这些森林保存、繁衍了大批珍稀动、植物,涵养了水源、减少了土壤侵蚀,清洁了空气,美化了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滑雪、驾艇、打猎、垂钓的度假胜地,发挥着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综合效益。当前美国尤其重视森林对维持整个自然界生态系统平衡的巨大作用。
美国100多年来究竟颁布了多少项有关森林的法律?这位森林法专家也说不清。瑟曼先生说,仅联邦政府一级即有数百项,去年通过国会批准的即有40项。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法规需要不断修改、补充,或重新制定。
                   (本报华盛顿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