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5月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学习鲁迅的韧性战斗和广泛团结的精神
林默涵
作为文艺战线上一个没有战绩的老兵,作为鲁迅作品的爱读者和鲁迅的崇仰者,我能出席这次学术研讨会,感到非常高兴。鲁迅说过,文学作品是作家“心中流露的东西”;又说过:“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由此可见,鲁迅作品,其实就是鲁迅精神迸发出来的火花。我们只有准确把握了鲁迅的精神,才能深刻领会他的作品,正确评价他的卓越成就和历史贡献。所以,我认为我们召开这样的研讨会是十分必要的,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注意到,鲁迅评价历史人物,评价中外作家,常常着眼于那些人物的精神。比如鲁迅是十分尊崇孙中山先生的,其所以尊崇,就是因为孙中山先生具有“站出世间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的精神。因此,尽管孙中山先生有他的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鲁迅仍然认为他是“一个全体,永远的革命者。”当孙中山先生受到一些人讥笑糟踏的时候,鲁迅奋笔撰写了《战士和苍蝇》一文,痛斥了那些像苍蝇那样嘬着战士的伤痕,营营地叫着,自以为得意的“奴才们”。鲁迅评价章太炎先生的业绩时,也是首先着眼于他“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的精神。在托洛斯基派分子给鲁迅写信,污蔑毛泽东同志,攻击我们党建立抗日救国统一战线的政策的时候,鲁迅的答复是:“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要知道,在那个时候,作这样的公开答复,是有可能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去砍头的。当前,我们正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为胜利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宏伟任务,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尤其应该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继承和发扬鲁迅的革命精神。
在学习鲁迅精神的过程中,我认为有两点值得特别重视、大力弘扬:一是鲁迅先生的韧性战斗精神;二是广泛团结,建立以为工农大众服务为目的的联合战线的精神。
鲁迅先生对于旧社会有着深刻透彻的了解。他在《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中指出:“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而且注重实力。”“在文学战线上的人还要‘韧’”,“非韧不可”。鲁迅先生的韧性战斗精神,主要表现在他在斗争中决不中途妥协投降。正如毛泽东同志在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说中所指出的:“他在黑暗与暴力的进袭中,是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他看清了政治的方向,就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
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持续了四十多年的旧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的新生的事业在世界范围内遇到了新的挑战。鲁迅先生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旧社会的根柢原是非常坚固的,新运动非有更大的力不能动摇它什么。并且旧社会还有它使新势力妥协的好办法,但它自己是决不妥协的。”以资本主义为代表的私有制是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它势必要以种种方式与新生的社会主义较量。由于国际上这两种尖锐对立的社会制度的客观存在,由于国内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建立在私有制度基础上的旧的思想仍有存在和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不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将会长期存在,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会放弃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图谋,要长期不懈地进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对于党中央这一正确方针,我们要坚信不移。我们要像鲁迅先生那样,认清政治方向,“确切地相信无阶级社会一定要出现”“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坚定地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同时,要像鲁迅先生那样坚持对旧社会、旧势力的韧性战斗精神:一方面,坚持改革开放,集中全力搞好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增强国力;另一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资产阶级自由化进行坚决的斗争,决不中途妥协投降,从而使千百万革命志士仁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永放光芒。
鲁迅先生是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之中,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新的阵营里来的,他在与“左”的和右的倾向的斗争中,总结了文艺运动的经验教训,在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时,提出了“我以为战线应当扩大”的正确主张。1936年文艺界两个口号的论争,就说明鲁迅先生观点的正确性和有远见。那时,上海的党组织失去了同中央的直接联系,鲁迅先生根据他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认为作家要在抗日的旗帜下广泛地联合起来。他表示“我赞成一切文学家,任何派别的文学家在抗日的口号之下统一起来的主张”,“我以为应当说:作家在‘抗日’的旗帜……之下联合起来;不能说:作家在‘国防文学’的口号下联合起来。”他认为:“文艺家在抗日问题上的联合,是无条件的,只要他不是汉奸,愿意和赞成抗日,则不论叫哥哥妹妹,之乎者也,鸳鸯蝴蝶,都无妨,但在文学问题上,我们仍可以互相批判。”鲁迅先生的这些思想,与毛泽东同志关于建立文艺界的统一战线的思想是一致的,是不谋而合的,对于今天的文艺运动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天中国政治的第一个根本问题是抗日,因此党的文艺工作者首先应该在抗日这一点上和党外的一切文学家艺术家(从党的同情分子,小资产阶级文艺家到一切赞成抗日的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文艺家)团结起来。其次,应该在民主一点上团结起来;在这一点上,有一部分抗日的文艺家就不赞成,因此团结的范围就不免要小一些;再其次应该在文艺界的特殊问题——艺术方法艺术作风一点上团结起来;我们是主张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又有一部分人不赞成,这个团结的范围会更小些。在一个问题上有团结,在另一个问题上就有斗争,有批评。各个问题是彼此分开而又联系着的,因而就在产生团结的问题比如抗日的问题上也同时有斗争,有批评。在一个统一战线里面,只有团结而无斗争,或者只有斗争而无团结……都是错误的政策。”
我认为,联合战线或者统一战线,总是不同阶级、阶层、政党、集团,建立在一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联合,如果目标和利益根本不同,那就不可能建立统一战线,如果目标和利益完全相同,那就不需要统一战线了。今天,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发展阶段,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是我们国家的大局,它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的兴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因此,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要服从这个大局,服务于这个大局,首先在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的政治目标下,广泛团结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文艺工作者,包括那些由于一时受资产阶级自由化影响说过错话,办过错事但后来认识、改正了错误的人,为实现第二步宏伟目标、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共同奋斗。
当然,强调广泛的团结决不是不要斗争,统一战线之所以有必要,就是因为既存在着一致,又存在着不一致。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就指出了统一战线中的不同层次。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在统一战线内必然是既有团结又有斗争,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都是错误的。如何正确地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文艺工作中的重要课题。那种一讲团结,就不赞成必要的批评和斗争,或是一讲斗争,又忽视了广泛的团结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应当注意的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对于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和不同意见,要采取同志式的、与人为善的、平等的态度,通过讨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批评的方法,发展正确意见,克服错误意见。今年元宵节,江泽民总书记在文艺界知名人士座谈会上殷切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大方向下团结起来,着眼于现在,着眼于未来,着眼于人民的利益,为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共同奋斗。对于党和人民的这一殷切希望,我们要深刻理解,认真贯彻。(本文是作者在“鲁迅和鲁迅精神”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三湘大地的动人乐章
夏赞忠
1990年度“庄重文文学奖”揭晓,《湖南新时期10年优秀文艺作品选》,位居6套获奖丛书之首,体现了文艺界对“湘军”新时期10年战绩的充分肯定。
湖南文学是整个新时期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文学“湘军”是一支重要的创作群体。因此,关于新时期湖南文艺创作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新时期文艺反思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不容低估的重要意义。《湖南新时期10年优秀文艺作品选》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戏剧、电影、电视、曲艺、音乐、杂文、文艺理论等11卷15册共500万字。
“湘军”在新时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主旋律的产物,深深刻上了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和浓郁丰茂的潇湘文化的烙印。入选的作品无论是在艺术门类、题材内容上,还是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都较好地做到了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角度贴近生活,反映变革时代,表达人民群众的心声。突出湖南作家艺术家的群体风格,是这套丛书的另一显著特色。三湘四水,风光旖旎,氤氲着具有特殊气质和韵味的美的对象和美的诱发力。这样的自然环境,在历史和现实的贯通中,在时代和生活的迭印中,在意识和美感的交汇中,必然不可抗拒地要以它特有的气质、韵味和美的诱发力,造就出属于它自己的作家艺术家群体。这些作家艺术家大多来自基层,他们深受民族文化的熏陶,能够时刻感受时代精神的脉搏,在生活和艺术的双重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群体特色,即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创作道路;着意突出文艺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描写细腻,形象鲜明,文风质朴,语言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洋溢着淳朴浓郁的湖南乡土气息。小说中的湖南土味、湘西野味、湘南山味、湘中风味等等,无一不是楚湘文化的结晶,无一不是“湘军”特色的体现。正是这种由多风味、多色调构成的乡土特色,使占据这套丛书较大篇幅的反映农村改革生活的作品,不仅真实地表现了新时期10年间改革开放浪潮所引起的社会和人的灵魂的深刻变化,表现了农村变革的迫切性和复杂性,而且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飘荡着茶子花的清香与温馨,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湖南的作家艺术家在新时期10年间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这些都与“湘军”的创作富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浓郁的乡土特色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这两点正是湖南文艺在新时期10年繁荣兴旺的原因之所在,也是湖南文艺进一步发展的保证。敏锐感受社会变革,热情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乡土景物的描写、乡土风俗的渲染、乡土语言的运用结合在一起,使湖南文艺家的创作产生了一种奇特的美感。这是属于我们时代的美,这是“湘军”为社会主义文艺做出的卓越贡献。《湖南新时期10年优秀文艺作品选》是湖南新时期10年文艺实绩的大展示,也是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一次重新肯定。由于选编者具有正确的遴选标准,使这套丛书事实上起到了整顿创作队伍、繁荣文艺创作的作用。新时期10年间,湖南也曾产生了一些远离时代精神,表现抽象的人道主义,表现孤独、虚无、荒谬、丑恶之类主题的作品,在编选中,坚决予以删除。从这个角度看,这套丛书是对湖南新时期文艺中的精神污染的自觉清理,也是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有力反击。
值得指出的是,这套丛书的出版,与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在前几年“一切向钱看”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之时,省委十分重视引导湖南文艺界和出版界坚持正确的方向,组织各方面的力量选编出版这套大型文艺丛书,并且拿出一笔钱来补贴这套丛书的出版。这种远见卓识、勇气胆魄是值得赞赏和推广的。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辘轳象征着的……
——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观后
杜高
大连电视台摄制的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连续剧《辘轳·女人和井》,对广大观众特别是农村观众,产生了特殊的艺术魅力。除了它是观众熟悉和喜爱的《篱笆·女人和狗》的续篇,故事和人物都有连续性这一原因之外,更能激起观众欣赏情趣的,我看还是它的内容的现实性,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和情节的生动性。
这部现实题材的作品把历史变革的深刻内容通过真实而朴素的现实人生加以体现,它的艺术特点是日常生活的历史化。这里展现的是一幅幅东北农村日常生活的图画,一个农家的一幕幕人生的悲喜剧和一个个普通农民精神性格的变化,却真实地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复杂和艰难的过程,体现着时代现实的独特内容。它细腻地描写了人们的富于民族特征的心态,充满着生活化和个性化,又具有地域特色的生动语言,使这部电视剧的艺术形式具有了一种为广大城乡观众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
在《篱笆·女人和狗》中,戏剧的主要情节,新与旧的矛盾,文明与愚昧的冲突,都是围绕着茂源老汉这个旧式农家的解体而展开的。“篱笆墙的影子”是这个戏的一个象征性的形象。而续篇《辘轳·女人和井》则是从更广阔的时代环境中来描写旧家解体后,茂源的儿女们在新的经济生活中的追求,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他们的人生命运,痛苦和欢乐。农村生活的变革,使传统的旧观念、旧习俗、旧的思维方式越来越成为人自身的精神束缚,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更加尖锐复杂起来。那古老的辘轳上的井绳,便成为寓意更加深长、一种更令人感到沉重的象征了。
很有意味的是,《篱笆·女人和狗》的最后一个画面曾给观众造成了一种心理期待,观众盼望到了续集,生活会变得更加美满,茂源老汉将跨进枣花娘的屋门,枣花也将摆脱铜锁,和小庚实现爱的幸福。但是,和观众的期望相反,生活沿着自己的轨迹奔流着,并不轻易把自由和幸福赐给每个人。正是在这里,表现了作者直面人生的勇气和真诚,表现了他对生活的认识、思考和发现,因而揭示了现实人生的深层矛盾,创造出蕴涵着新的思想内容的艺术形象。作者以沉痛的笔触描写了枣花娘的死和茂源老汉的悲愤与呼喊。作者也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在狗剩媳妇倔强的性格面前,铜锁的喜剧性的人生转折,以及小豆倌、大栓、兔子王、苏小个子这样一些新出现的人物,和豆腐坊、兔子店、照相馆带来的新的生活气息,使整部作品的社会内容和生活色彩更加丰富了。
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它的思想深度,主要表现在对枣花和小庚这两个人物的塑造上。虽然它的某些艺术上的弱点也同时表现在这两个人物的把握上。
小庚,是凝聚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认识和思考而创造的一个人物。在他的身上,既表现了新一代农民的勤劳、质朴、真诚和才干,又表现出旧式农民所特有的狭隘和自私心理。他是在新的时代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却按着旧的方式思考和理解事物。他经过多年的坚忍,终于把枣花从铜锁的欺辱下争夺过来,他一片真心地爱着枣花,但却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他不允许枣花参加生产劳动,不允许枣花和篱笆墙那边有任何来往,连枣花同葛家的那条狗的亲昵,都是他所不能容忍的。这就是他对爱的全部理解。因而他的“爱”只能是对枣花的个性和创造力的束缚,只能是对她的独立人格的摧残。作者敏锐地发现了在小庚式的富裕起来的新一代农民精神上的失重和倾斜,因而塑造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经济上的万元户、精神上的贫困户”的艺术形象,把“人的现代化”这个主题鲜明地表现出来。也许正因为作者急于把他对生活的这个独特发现告诉观众,他的强烈的意念超过了对小庚个性的丰富性的开掘,因而在全剧中,小庚的性格显得单一,有时显得不合情理,减弱了这个形象蕴涵的思想深刻性。
枣花,却是倾注了作者的全部同情,塑造得最富感染力的一个形象。作者描写了枣花的两次爱情悲剧,一次是无爱的痛苦,一次却是爱的折磨。枣花的性格带有中国农村妇女的特点,她善良、热诚、克己,“忍”是她性格的核心。她对过去怀着依恋的感情,因而她的变化不是突发式的,是在沉重的精神压迫下的渐变,她的觉醒经历了一个缓慢而痛苦的心理过程。只有当她越来越意识到小庚对她的爱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专横,是对她做人的权利和劳动的权利的剥夺,是把她的生命窒息在一口深井里,她才痛苦地经历了由“忍”到“不忍”的转化,才有勇气最后冲出这个“新”家。这样,作者就把“人的解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课题提到了观众面前,使枣花的人生悲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如果在艺术表现上枣花心理变化过程的前后对比更鲜明一些,她的感情的起伏跌宕更强烈一些,她的悲剧也许会在观众心里产生更大的震撼力。
然而全剧结束时枣花那令人心颤的最后一瞥,却唤起了观众对她未来命运的想象。《辘轳·女人和井》又一次把观众带到了对它的续篇的新的期待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