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4月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政协举行第四次大会
 9名委员就科技进步、加强电子工业等发言
本报北京4月2日讯 记者鲍洪俊报道: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今天下午举行第四次大会。陈明绍等9名委员先后登台,就科技进步、加强电子工业、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等问题发表意见。 今天大会的执行主席是:谷牧、马文瑞、王恩茂、胡绳、苏步青。国务委员宋健和国务院一些部委的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听取意见。
关涛委员代表妇联组发言,希望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利保障法》。陈明绍委员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发言,主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王瑜珑委员强调:企业是科学技术同经济建设的结合部,国营大中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战场。欧阳文委员在会上指出,电子技术是现代最先进的生产力和重要的军事实力,未来10年要把我国的电子工业迅速促上去。何载委员代表48位委员在会上作联合发言,倡议沿海一些先富裕起来的省区,采取切实措施,帮助老、少、边、穷地区,努力实现共同富裕。葛志成委员代表民进中央,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重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李沛瑶委员就发展两岸关系、促成直接“三通”上台献策。
洛布桑委员、王思明委员还分别就加强民族工作、开展智力支边问题在会上发言。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大会议举行第三次大会
 彭冲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王汉斌王丙乾就两个法律草案作说明
据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 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关于两个法律草案的说明。
会议由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荣毅仁主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彭冲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常委会的工作时说,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来,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他从加强立法工作和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加强对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的工作监督,加强对县乡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加强同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以及积极开展议会外交活动等五个方面,回顾了常委会的工作。(详见第二版)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汉斌在今天的大会上就1982年通过的民事诉讼法(试行)的修改草案作了说明。
王汉斌说,实践经验证明,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的基本原则和诉讼制度是正确的,有关程序的具体规定总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同时,这些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纠纷大量增加,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陆续制定了民法通则等一批重要的民事法律和与民事有关的法律;民事诉讼法(试行)有些条款不够完善;人民法院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需要对民事诉讼法(试行)作相应的修改补充。
王汉斌介绍了对民事诉讼法(试行)的修改情况,并就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管辖,诉讼当事人,证据,调解,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以及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等,作了说明。
国务院总理李鹏向这次大会提交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的议案。议案说,1980年和1981年先后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于贯彻对外开放方针,吸收外商投资,促进中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这两个法律在实际执行中日益显露出不够完善,有些规定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促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妥善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财政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征求意见,讨论修改,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草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这个草案,国务院已于1990年12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十八次会议审议了这个草案,决定提请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审议中提出的意见,国务院对草案又作了一些修改。
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王丙乾在今天的大会上作了关于这部法律草案的说明。王丙乾说,现在提请审议的《税法(草案)》,从总体上来看是以不增加税收负担、不减少税收优惠为原则,并根据近十年的实践经验拟定的,这一税法的制定,是继去年4月《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修改发布后又一次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的实际、有效的步骤,它进一步表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和政策。
今天的大会执行主席还有叶飞、孙起孟、马万祺、王光中、王光宇、王庭栋、许勤、孙维本、杨析综、吴振、韩培信、霍英东。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江苏25县财政收入超亿元 
据新华社南京4月2日电 (记者孙参)江苏省去年又有东台、如东和海安3个县跨入财政收入超亿元县的行列,从而使江苏财政收入“亿元县”数目增至25个,占全省总县数的1/3以上。据有关部门透露,江苏省财政“亿元县”之多居全国各省之首。去年,江苏省不仅出现了新的“亿元县”,老“亿元县”的财政收入也跨上新台阶。其中无锡县财政收入已超过4亿元,常熟、江阴、武进县超过3亿元,吴县、张家港、宜兴3县(市)超过两亿元。继无锡、苏州两市所属县全部成为“亿元县”后,南通市去年也实现“满堂红”,所属6县财政收入全部超过亿元。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克拉玛依市成为西部首富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2日电 (实习生李春荣)沙漠城市克拉玛依如今一跃而成为我国西部首富。据克拉玛依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公报,去年全市职工人均货币工资4213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冰箱、彩电、照相机、录像机的百户拥有量分别为93、98、40和15台(架)。据介绍,现在全市居民人均住宅面积达10平方米,超过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数30%,就连在野外作业也全部住上了列车式空调营房。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南方电力走廊正加紧建设
据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奚楠)一条将西南能源基地与广东及港澳地区联结起来的电力走廊,正在我国南方的崇山峻岭间加紧建设。据国家能源投资公司透露,组成这条走廊的第一条50万伏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天广线的建设已进入最后阶段,全线将于1992年架通送电。另一条配合装机120万千瓦的天生桥一级电站兴建的50万伏超高压输电线路,也将于今年全面开工。据悉,在90年代,中国南方电力联营公司,还将投资建设天生桥至云南鲁布革电站的鲁天线,天生桥至贵阳的天贵线等大型输电线路。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甘肃省大力开发利用稀土
据新华社兰州4月1日电 (实习生焦富全)稀土产量居全国之首的甘肃省,近几年大抓推广应用,现已形成稀土开发、提炼、加工、推广、应用一条龙,产品质量、产量、品种、规格、上缴利税均居全国首位。稀土年产量1亿吨,产值1亿元,为国家上缴利税6000多万元。全国最大的稀土加工企业——甘肃稀土公司,已形成了年产1万吨氯化稀土的生产能力,居亚洲首位。


第1版(要闻)
专栏:

  干部交流架桥梁 东西携手奔小康
 江苏赴陕干部抵西安受欢迎
陕西赴江苏干部将于5月中旬出发
本报西安4月2日电 记者孟西安报道:江苏赴陕工作干部一行73人,昨天下午抵达古城西安,受到欢迎。在今天上午陕西省委举行的欢迎江苏赴陕工作干部座谈会上,两省干部表示,要积极做好省际间干部定点交流的示范工作,架起贫富地区联系的桥梁。
在陕西宾馆举行的座谈会上,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代表陕西省委、省政府和秦巴山区人民,对来陕工作的江苏同志表示热烈欢迎。他要求陕西的同志要学习江苏同志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也希望江苏的同志在陕西工作期间学习好、工作好、生活好,共同为落实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加快秦巴山区脱贫致富步伐做出贡献。
江苏赴陕干部负责人杨詠沂代表江苏赴陕工作的同志表示:要虚心向具有革命传统的陕西人民学习,特别是要向秦巴山区老区人民学习,在两省省委和当地党委的领导下,尽快进入“角色”,搞好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厚望。
据悉,江苏赴陕工作的干部抵陕前在京进行了6天的集中培训,在西安对陕西省情学习考察后,将于7日分赴秦巴山区,10日前上岗到位。陕西省赴江苏对口挂职学习干部的选派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他们将于5月中旬出发,经短期培训后,6月初全部到位。


第1版(要闻)
专栏:

  《铁路法》宣传月活动拉开帷幕   《铁路法》5月1日起施行
本报北京4月2日讯 记者李建兴报道:《铁路法》宣传月活动昨起拉开帷幕。北京、上海、哈尔滨、郑州、乌鲁木齐等12个铁路局的25万多名职工在车站、列车、街头,运用标语、传单、挂图、板报、广播、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宣传《铁路法》,开展咨询服务和便民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国家管理铁路的根本大法,是全国铁路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国家对铁路的管理进入了法治的新时期。
在宣传活动中,铁路职工向群众解答有关问题,宣讲《铁路法》;走访旅客、货主,征求意见;并组织宣传小分队深入到铁路沿线农村、厂矿、学校进行广泛宣传。
据统计,4月1日,从铁道部机关到各个铁路局共设立宣传、咨询点5300多个,举办宣传板报、专栏61700多个,出动宣传车630辆,印发宣传品240万份。
铁道部部长李森茂等参加了宣传活动。各省、市、自治区的领导对铁路系统开展这一活动给予了重视和支持。


第1版(要闻)
专栏:

  杨尚昆会见笹川良一
 称赞他为中日友好作的努力
新华社北京四月二日电  (记者杨子迪)国家主席杨尚昆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日本船舶振兴会会长笹川良一。
杨尚昆称赞笹川良一为日中友好所作的努力,对他为发展中国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表示感谢。
会见后,笹川良一出席了“笹川良一优秀青年教育基金”协议书签字仪式,并和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分别在协议书上签字。
“笹川良一优秀青年教育基金”由日本船舶振兴会提供,基金总额为五百万美元,宗旨是资助中国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和兰州大学培养社会科学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参加了会见并出席了签字仪式。


第1版(要闻)
专栏:

  王震会见笹川良一
 笹川良一优秀青年教育基金协议书在京签字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  (记者杨子迪)国家副主席王震今天下午在北京会见了日本船舶振兴会会长笹川良一。
王震对笹川良一不顾92岁的高龄,亲自到北京参加关于在中国5所大学设立“笹川良一优秀青年教育基金”的签字仪式表示感谢,并赞扬他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笹川良一说,日本在1000多年里向中国学习了许许多多的东西,他这次向中国捐献教育基金仅为了报答中国过去给予日本的恩德。
笹川良一是应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的邀请前来访华的。今天上午,他出席了“笹川良一优秀青年教育基金”协议书签字仪式并在协议书上签字。晚上,国际友联会为“笹川良一优秀青年教育基金”的设立举行庆祝宴会。王震、笹川良一、李铁映、黄华等出席了宴会。


第1版(要闻)
专栏:两会漫议

  朴实无华 入情入理
喻权域
曾经在世界女子排坛叱咤风云的张蓉芳,是全国政协的体育组委员。她在分组讨论会上发言,对李鹏总理所作的报告,有两句评语:朴实无华,入情入理。
这是实干家朴实无华的评论。
张蓉芳和她的队友们深知“朴实无华”之可贵。她们东征西战,连续五次夺得世界女排冠军,靠的是苦练、硬拚加智慧。如果搞华而不实的花拳绣腿,早就败下阵来。
在80年代世界各大国的经济竞赛中,我国的发展速度算得上“十连冠”。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实干、苦干加智慧,终于提前实现“十年翻一番”的目标。
中国女排夺魁过程中,也有失误,并非每场皆胜。可贵的是,她们沉住气,总结成功经验,努力克服弱点,坚韧不拔,终于力克群雄。
党和政府的工作比体育竞赛复杂千万倍,十年来成绩巨大,也有过失误,并非每件事都做得令人满意。然而,党和政府“打了胜仗找缺点”,朴实无华地向代表、委员报告成绩,实事求是地讲出缺点、困难与问题,高瞻远瞩地提出今后的建设与改革计划。朴实无华是有信心的表现,是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表现。
“朴实无华,入情入理。”党中央、国务院给我们做了表率,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贯彻到今后十年中去,摒弃一切华而不实的花架子。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很欣赏“朴实无华,入情入理”几个字。这也应该是宣传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座右铭。


第1版(要闻)
专栏:盛会纪实

  怎样认识6%?
本报记者 蒋亚平 艾丰
  6%——今后1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将以这样的年增长速度做出安排。可以说这是第二步战略目标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数字。围绕着它自然议论颇多。
怎样认识6%?在两会前和两会期间,记者访问了一些代表、委员以及一些经济工作部门、研究部门的同志,大家都感到此事确有“过去未来共斟酌”的必要。
    6%由来解
经济工作部门的同志说,6%首先是直接计算的结果。按照“三步走”的战略设想,到200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要比1980年翻两番。198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是4470亿元,按不变价计算,2000年应该是17880亿元。20年持续增长速度约为7.2%。考虑到前1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到1990年已经比1980年增长1.36倍,那么今后的10年,只要有6%的年增速度,就可以完成翻两番的任务了。
宏观决策部门提供了这样的一种解释:经验证明,正确的战略思想,如果没有“量化”的要求,往往会落空。6%就是一个重要的量化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吕政同志则着重讲了经济增长速度受到双重制约的道理:一是供给的制约,特别是资金、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等的制约。据测算,这些“瓶颈”部分,在未来10年,最多只能满足国民生产总值增长6%的需要。再快,就会是长线更长,短线更短。二是需求的制约。最近事实启示我们,工业增长速度超过10%,在现在的消费结构下,就会出现市场疲软。这还是有待深入研究的新问题。
    6%快慢说
正如国务院研究室有关专家所说,“新中国40年的发展史上,速度问题一直引人注目,岐见甚多,不易把握。”两会上,人们对6%的速度表示拥护,认识趋于统一,但细论起来,有的方面也有差别。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和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京文说,我国经济现在总体上还是处于粗放经营阶段,发展速度至少要在5%以上,日子才能过得去。因为单是满足每年新增1500万左右的人口和原有人口的生活需求,就需要增长3个百分点。人大代表、湖北省鄂州市委书记吴华品说,我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信贷支撑,如果不保持一定的速度,就会导致财政紧张,社会就业和社会福利都无法安排,更不用说发展了。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一位副乡长、人大代表李道均则告诉记者,前几年他们那里要消灭工业空白村,呼拉拉办起了很多工厂,虽然当时增加了产值,提高了增长速度,但后来这些工厂大都由于亏本垮掉了。结果形成了大起大落。
有的人从纵向比较出发,认为,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平均增长速度是7%,改革开放10年是9%,今后的速度似乎可以快一些。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樊纲则认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速度的要求应该是不同的。发展初期速度可以快一些,到中期则要低一些。目前我国正由初期向中期转化,速度可能会降低一些。在实际的经济运行过程中,速度快慢又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快慢交织在一起。
人大代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若则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他说,广东省在前10年已经基本形成了商品经济的新框架,所以今后10年的发展速度不会低于80年代。
记者感到,上述每个说法,它们只求自己存在,不求压倒其他。加在一起,也许是一个全面的“速度快慢论”。执行起来,正像“翻两番”并不是各地区各部门都照此比例放大一样,从实际出发而形成的“参差不齐”,或许组成我们所需要的最佳速度。
    6%难易论
直接说6%容易的人并不多。但觉得“不过瘾”的人并不少。
也许是针对这种思想,许多同志更多是阐述要充分认识6%之难。归纳起来有三种说法:
基数论。工业经济研究所的同志做过这样的计算,以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基数的每个百分点是44.7亿元;而以1990年为基数的每个百分点就是105.8亿元了。90年代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多生产的财富比80年代增长一倍多。绝对量的增大,经济规模的增大,当然难度就加大了。
质量论。90年代的经济发展绝不是简单的数量增长,更重要的是质量的变化,经济整体素质的变化。政协委员、长期从事经济发展研究的林毅夫博士说,计划一个适当的增长速度是必要的,但关键是用什么办法,花多大的代价,来实现这种增长。现在说的是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是在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前提下的6%,这就是很不简单的事情了。
综合论。人大代表马洪等都谈到,不能把第二步的战略目标简单地归结为6%,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提出的是五条:一是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完成“翻两番”的目标;二是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三是发展教育事业,推动科技进步,改善经济管理,调整经济结构,加强重点建设,为下世纪的发展奠定基础;四是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达到新水平,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进一步健全。如果将这些方面合起来看,任务是相当艰巨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宁夏农村第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大集4月1日在青铜峡市叶升镇开集。这个大集以加快两个文明建设和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为宗旨,开展文化、卫生、科技等宣传服务活动。
这是青铜峡市蔬菜站的科技人员在文化大集上向农民介绍各种蔬菜良种。
新华社记者 陈思禹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