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4月1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读报以后

  被骗少女找“娘家”
今年1月31日,一名少女来到山东东营市河口区妇联,说她是看了人民日报的文章后找“娘家”投诉的。
这位少女叫傅桂芳,15岁,是山东郓城县丁长乡于北村人。几个月前,她被同乡男青年王宝齐拐骗到河口区新户乡新河村男方的姨家。不久,王宝齐又在姨家村里拐骗另一个女青年远走他乡。一个多月后,王宝齐的哥哥王付齐来新河村强迫傅桂芳去找其弟。傅桂芳看出是要转卖她,便偷跑到邻居家躲起来。这期间,她看了1990年2月24日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上刊登的题为《一旦遭到拐卖怎么办?少女肖明芳找到了区妇联》的文章后,才鼓起勇气来到河口区妇联。河口区妇联的同志得知情况后,立即进行调查,及时给傅桂芳的亲属发了电报,并配合区公安部门做好了有关善后工作。2月3日,傅桂芳的叔父来到河口区将她接回家。  
          山东东营市河口区广播电视局 韩荣华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街谈巷议

  也请珍惜农民的时间
3月25日上午,一位中年农民从很远的家中赶到某镇棉花采购站买饼肥。当他开好了票到后面仓库称饼肥时,称饼肥的人已关门回家了。这位农民好不容易等到下午上班时,可是称饼肥的人对他说:“上午开的条子到明天上午再来称,我只管今天下午开的条子。”这位农民只好空手回家。
在经济领域里曾提出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农村也有这样的谚语:春抢一日,夏抢一时。可见时间对于任何生产者都是宝贵的。但有少数人总认为浪费农民的时间无所谓,所以遇到给农民办事时不讲效率。这种作风要切实改一改。           
       湖北仙桃市彭场镇 王中平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街谈巷议

  不可滥编人物辞典
时下,一些部门、单位竞相编纂“人物辞典”。有些“辞典”收录的范围,上自本行业、本系统的领导人,下至最基层单位的打字员,甚至连从前在该系统工作过的人也囊括其中。既已入“典”,自然就得购“典”。不过这笔钱往往由公家负担。
当前国家还不富裕,不少必办的事都等着用钱,我们不应把钱花在这种地方。
笔者并不一概否定编纂人物辞典。那些于国家、于民族有过贡献、有影响的人,当然应当载入史册;而前述那种把“人物辞典”降格到造花名册水平的作法,看来没有必要。
     河南桐柏县地方志编辑室 王金章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建议与要求

  看六号字太费视力 报刊限用
目前,不少报刊使用很小的六号汉字排版,目的在于增加版面容量,岂知读者看起来很费眼力。
对一些看六号字报刊的老人来说,戴老花眼镜胜任不了就买个放大镜阅读。但对青少年来说,看六号字报刊就成了他们视力的灾星。
  希望报刊尽量限制六号字的使用。    
     云南昆明市 雁寒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建议与要求

  种果树应利用荒山 少占平地
最近,我们在唐山北部山区农村发现成群结队的农民在平坦的土地上挖坑植树,而村四周的荒山秃岭却无人开发利用。据说这是学习外地经验,要把平地建成果树园。有人说,现在粮食够吃了,压缩一部分粮田栽果树,比种农作物合算。当地有关部门还规定了植树的面积、棵数等指标。
我们认为,山区农村本来山多地少,年产粮食还算不上充裕。不应该放着荒山秃岭不利用,而在平地上毁田种植果树。   
   河北唐山市 龙全忠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建议与要求

  鸽子容易传播疾病 城镇慎养
鸽子,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飞禽,它给许多人的生活增添了乐趣。但是,养鸽可能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却常常被忽视。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医学家研究发现,鸽子和鸽粪是许多疾病的病源菌携带者,如鹦鹉热、隐球菌脑膜炎、组织胞浆菌病、弓形体病、巴尔干流感、飞禽肺结核等。鸽子羽毛、粪便、血液中携带的病毒既耐寒又耐干燥,不易为外界条件所杀死。人接触它们会患病,尤其是婴幼儿,染病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小孩染上鸽子的病毒,不一定马上发病,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潜伏期,因而诊断困难。此种病症状,轻者出现多动症、记忆力衰退等,重者可导致呆傻。
这几年来,北京市的养鸽者越来越多,几乎所有的大居民区中都有养鸽户。有的人把鸽笼搭在居民楼的阳台上,弄得羽毛、鸽粪到处飞舞,殃及左邻右舍晾在阳台上的衣服、被褥和婴儿尿布。呼吁有关部门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对城镇居民养鸽子的检查和管理。凡是现在经批准允许养信鸽的人,一定要对鸽子进行消毒、隔离,同时要顾及到家人和邻居,不要把自己养鸽子的乐趣建立在他人的烦恼上。          
       北京市朝阳区 周群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可耐杯耳闻目睹图片比赛

示范到田间
3月14日,四川西昌市黄联镇鹿马村呈现一派春耕春播的繁忙景象。许多农民把学到的科技知识用到生产中,做到秧田平整,重施底肥,良种稀播和地膜覆盖。(题图)
图一:各执一词
一位赤脚陌生人来到田边。他看到几个小伙子的秧田播种密度过大,便对他们说:“1亩地一般用种40到60公斤,最多不能超过75公斤。你们这样漫撒,1亩地至少用150公斤种子,不行啰!”小伙子们爱理不理。
“我们每年都是这么干的。种子撒少了,长出的秧子不够栽。”一小伙子抢辩起理由。
“你们撒这么多,育出来的是丝毛秧,质量孬,产量低,多,有什么用?”陌生人有些着急了。
图二:感慨之言
田埂的另一边,一位老农和陌生人攀谈起来。“种子稀播才能出壮秧的道理讲了好多年了,还是有人不信,特别是年轻人。每年办科技培训班,开育秧现场会,参加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年轻人要是少看点打打闹闹的录相片,多学点农业知识就好了!”老农感慨了一番。
图三:以身示范
这时,有人告诉那几个小伙子:
“刚才和你们说话的是西昌市农业局副局长高廷。人家是高级农艺师。你们还不跟他学学?”小伙子们一听,赶紧聚到老农的秧田边,认真地看农业专家撒种。
图四:敏而好学
高廷洗了洗脚,穿上鞋准备走,小伙子们送到路边,继续向他提问、讨教。
看来,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还需要通过专业人员的言传身教。
四川凉山日报社 冷登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