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科技兴农听新声
  吕光光
最近读到《人民日报》转载《科技日报》一则新闻,题目叫《红薯登天梯》,说的是红薯(四川叫红苕)这从来被视为低贱的东西,在四川三台县被当地农民加工成粉丝后,价值就陡增。这还只是个粗加工;若再深加工成酒精、变性淀粉、药物原料,等等,还可能价值百倍。这则新闻的“新闻眼”,便是“红薯的出路在哪里?就在综合加工上”。
这件事,早在一年前就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注意到了,而且派出5位专家组成考察小组,光临三台县“红薯加工专业村详细考察,细致地了解和测定了一系列生产和生活方面的数据后”,考察小组认为:“三台的经验为第三世界贫困地区找到了一条致富的捷径。他们将为联合国提供一份报告,向发展中国家推荐这项经验。”三台这贫瘠之县,偏僻之乡,居然出现了这则涉及国际的新闻,我要指陈的“新闻眼”却是:“我国并非事事落后,社会主义农业大有可为”。
作为川北老乡,我是自幼吃红薯长大的,真可谓“我无红薯,无以至今日”。解放前的广大川北农民,一日三餐,多赖红薯以为生计。倘遇红薯霉烂变质,摊上灾害,农民们的生计也就濒临绝境。现在的川北农村,早已将红薯转让为生猪的饲料,农民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却不大,以致贫困的帽子,仍旧压得农民在经济上难于彻底翻身。“穷则思变,变则能通”,诚如三台县人所说:“红薯真是个‘宝’啊!过去,由于不懂科技,穷人怀宝不知宝。”没有救世主能够帮助农民摘掉贫困的帽子,却有科学技术力可回天,遂使身价低贱的红薯,在科技意识和商品意识这两根支柱搭起的天梯上,一步登天了!
日前见到著名的科学家钱伟长教授,我便谈及上述新闻,不料钱教授熟悉的这类新闻不胜枚举。我知道近年来作为社会活动家的钱教授,其动态往往产生重大的社会新闻;不曾料想作为物理和力学家的钱教授,对于低贱的红薯所下的功夫,已在川北农村树起丰碑,而使农业科学结出硕果,农村经济也就大有起色。原来红薯虽低贱,钱教授却很重视,他是作为生猪的饲料这方面来重视红薯的。他说:农民们以为将煮熟的红薯喂猪,容易消化,容易上膘;殊不知经过高温处理的红薯,已将丰富的养料破坏殆尽,猪所吃的不过是一些残渣,自然影响到肥猪出槽的时间。钱教授的主意是:将红薯捣碎,经过简单的发酵处理,养料倍增,且略带酒味,便成了猪的美味佳肴。猪吃了有酒味而富营养的饲料,成天嗜睡,易于上膘。过去大都要八九个月才能出槽的肥猪,现在只需六个月,也就是一年能出两槽肥猪了。猪多肥多红薯产得更多,形成良性循环。
年近八旬的钱教授,经常奔驰在农村,既是科技兴农的有心人,更是科技兴农的带头人,行踪所至,想到做到,焉得不出新闻?低贱的红薯,尚且引发出如此辉煌的新闻;我国的农产品种类繁多,用途广泛,若再赋予科技意识和商品意识这两根支柱,又焉得不出更多类似红薯的新闻?
“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真理是朴素的,科学也是朴素的。一旦科学技术使人们的思想开了窍,几亿农民同科学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共同做好社会主义农业的大文章,何患我国不能治穷致富?


第8版(副刊)
专栏:

  崆山白云洞
  王玉民
借书法大家赵朴初的题字作篇名,想来也算不得弄巧,本文所写之洞,正是他为之题字的洞。
洞在临城县城西6000米的一座小山上。
那山,蛰伏在莽莽太行脚下,酸枣丛丛,斑草萋萋,间或裸露着片片黄土,累累褐石。因采石而残留在坡边的巨创,也赫然在目,整个情调所呈现的,是一派太行浅山区的朴拙,朴拙中的苍凉。
“这是什么山?”
“崆山。”左山右空的“崆”。
乍听这“崆”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甘肃省的崆峒山,山东省的崆峒岛,联想到武侠小说中的那个崆峒派。无形之中,为这朴拙苍凉的境界平添许多古意和诗情。
崆山白云洞就在这座山上。
崆山白云洞是新近发现,亚赛江南,燕赵第一的大溶洞!
悄然进洞,砰然惊呼。随之,一个奇谲、幽邃、凝固的世外世界映在视网膜上。
好寂静呵,且寂静得响亮!洞中气氛逼得人们脚不敢重放,气不敢长出,唯恐亵渎了这没有雕饰、没有强加,无处不是自然天成的艺术宫殿。
这宫殿是由几个连环套接的石厅构成。每厅都像硕大无朋的球幕影棚,置身这样一个石质穹窿之下,一种上古神话里,盘古开天辟地时,初苏于混沌硬壳中的感觉油然而生。四望是一片原始的石装空间,根根件件石景,无不挂着瓷釉般的光泽,且棕、黄、褐、白、绿,色色映辉。千姿百态,变化万端的岩溶造型,塔、台、亭、榭,花、柳、竹、梅,飞禽走兽,人妖佛道……凭你随意想象,真格惟妙惟肖。
“第一石厅,840平方米,叫人间景区;第二石厅,2170平方米,叫天堂景区;第三石厅,220平方米,叫地府景区;第四石厅,750平方米,叫龙宫景区……”
名称既定,我们正好随乡入俗,从“人间”起步,上“天堂”,下“地府”,闯“龙宫”了。好在石厅之间,因山顺势修有一条曲栏回桥,行来倒也不甚艰难。
在我看来,人间景区所展示的是世间钟灵毓秀的一个侧面,沿真石真水的“小西湖”望过去,“三塔映月”,“太湖石奇观”,“柳浪闻莺”,“灵猫望塔”……既具苏州园林之雅趣,又有杭州水色之美姿。还有幽远处那岩溶浇铸出的“层层梯田”和棵棵石笋上一个坑,坑坑一汪水光的“万家灯火”,形成田园牧歌的旖旎风光。至于市井中的人情炎凉,肮脏龌龊,却是深藏不露的了。也说得是,隐恶扬善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美德,给人以和平宁静的气氛,国泰民安的感觉,正也合拍了时代旋律。  
天堂景区最为宽畅,悬山而成的“瑶池”里,盈盈碧水浮“白莲”;凌空飞渡的“仙人桥”积着雪堆玉砌的壮观;“灵霄殿”上,“水晶池”中,玛瑙色的石花,尖瓣叠叠;“流云”间的“七仙女”,“石幔”后的“西王母”,配以“紫竹林”、“蟠桃树”……物似神像,栩栩若生。摄人心魄的“五百罗汉朝佛祖”场景宏大,气势恢宏……
走过地府之后,神经好半天松弛不下来,憧憧阴影之中,森然排列着“刀山”、“剑树”……别是一番塑造,别是一番刺激。
90分钟的游程,90分钟登阶攀石,109个景点,123种岩溶形态。我只能于暗中轻挲精岩怪石,感知亿万年岩溶的层层积淀;步随石级升降,履历童话、神话般的幻境;窥探些许地质奥秘,饱览那些鲜为人知,绝无仅有的“月奶石”、“网状卷曲石”,以及因地质学家尚未勘透成因而被他们命名为“节外生枝”的横挂于石钟乳上的石树枝……
什么是鬼斧神工?
这就是鬼斧神工!
慨叹未毕,我们已循一片叮叮咚咚的打击乐走出洞口。乐声是一群施工的汉子敲响的,他们凿石筑路,敲砖盖房,为溶洞的开发而挥汗劳作。他们束腰坦胸,鼓涨着棱角分明的肌腱。哦,他们不正是这锦绣其内,朴拙于外的古老太行山的写照么!昔日,他们之中孕育了无数慷慨悲歌之士;今日,他们之中亦不乏造福人民的英雄。是他们在采石时发现了这精绝的溶洞,是他们及时报告、保护并修建了这溶洞,从而为人类贡献了一座地质研究的宝库,一颗旅游资源上的明珠!
呵,他们是开发溶洞的神工!
他们,他们开发中的溶洞是太行山的骄傲!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星光

  太行育才有心人
  韩天
省城的一位客户慕名来到沁县校办育才印刷厂。他带来一部厚厚的书稿,出版部门的批文、准印证等手续应有尽有。没想到,许进文却摇摇头,婉言谢绝了。
客人惊愕不已,厂里职工也困惑不解:厂长是怎么啦?像这样经济效益颇为可观的业务,一年能遇到几宗呢?
许进文有自己的道理。他说:“不是书稿的内容不好,也不是利润赚得不多。咱是家校办小厂,接这样大的活儿,就得把给孩子们印的作业本停下来。咱们不能这样干!”
“真没见过你这赔钱又贴本儿的厂长!”客户摇着头走了。
也难怪,他不了解许进文。
沁县是太行山一个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老区,但由于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等诸多因素制约了它的发展,使贫困二字至今与它形影不离。1988年底,当时担任学校教导处副主任的许进文奉命接管印刷厂时,这里已是债台高筑,濒临倒闭了。许多工人都放了长假。
许进文是共产党员,也是烈士的后代。他知道县里教育经费的拮据,知道创办这家小厂的初衷,更知道大家对他寄予着怎样的期望。
许进文走马上任,育才厂很快就起死回生,以全新的面貌和周到的服务投入到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
一俟厂里的财力允许,他便主动把全校,继而是全县所有学校学生作业本的任务接了过来。投最好的工,用最好的料,价格却低得不能再低:每本只有一分钱的毛利。
“老许,别那么傻。一本赚个三分五分的,根本不算贵。”每当听到这样的“忠告”,许进文总是笑着回答:“我少赚一分,课堂上也许就能多一名学生呢。”
他算的是大帐!
去年秋天,一件事激怒了许进文。一些唯利是图的人层层加价,使许多孩子领到的作业本贵了一角多钱!
“在孩子嘴里抠食,算什么本事!”许进文把全县所有学校的校长及所在乡镇的教办主任请到了厂里,诚恳地希望,为了孩子们,请各位能为他直接供货到校打开方便之门。
校长们没有理由不支持他。然而,谁也没有算过这笔帐:仅贴运费一项,育才厂就没有利润可言了。
对教育上的事,许进文就是这么痴心、热心。而他呢,至今还是个民办教员。有人劝他,趁现在厂里正兴旺时,赶紧找有关部门活动活动,弄个铁饭碗端端。他睁大眼睛:“那是组织上考虑的事。咋能自己去活动呢?”


第8版(副刊)
专栏:

  “中国赣榆第二届徐福节”印象
  李战吉
近年时兴“文艺搭台,经贸唱戏”的做法。然而有些“节”,却总是觉得少了点儿文化味儿。参加了“中国赣榆第二届徐福节”,倒感受了文化、学术与经济联姻的魅力和前景。
徐福节是因人而立节,它奠基于文化渊源。徐福是著名的方士,司马公记载他奉秦始皇之命“入海求仙人”,第一次空手而归。公元前210年阴历十月十九日,他第二次率领武士、百工和3000童男童女东渡,“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日本佐贺县有“徐福上陆地”,新宫市有“秦徐福之墓”,有人认为他开创了日本由绳纹渔猎文化向弥生农耕文化过渡的先河,日本民间甚至尊崇他为“司农、司药之神”,颇有点儿我国神农氏的意思。可惜由于史载不详,加之徐福故里没有着落,所以其人其事朦朦胧胧,几乎成了千古之谜。
徐福能否立节,关键在于是否实有其人。可以说徐福节得力于学术发展。1982年,大陆地名普查,苏北赣榆县发现了一个“徐阜村”,那里流传着徐福出生和东渡的故事,长期以来还一直延续着祭祀徐福的风俗。这一发现使得起源于30年代的零零星星的徐福研究一下子热了起来。海内外学者纷纷著文立说,赣榆县成立了“徐福研究会”,创办了《徐福研究》。1986年,“徐福研究会”在赣榆召开了“徐福专题研讨会”。随后,中日两国学者互访,“徐福学”渐渐成了气候。
文化积淀和学术研究为徐福节提供了可能,而经济开发则使它成为现实。赣榆县是沿海开放县之一。在改革开放中,为了落实县里制定的“沿海靠鱼虾,山区靠开发,平原靠转化”的方针,发展庭院经济,他们亟需朝外向型经济拓展。“赣榆大地物华天宝 徐福故里人杰地灵”,他们趁热打铁,继去年第一届徐福节获得成功之后,今年又举办了第二届。
这届徐福节盛况一如去年,不过规模更大,效果更好。19个乡镇的1500名表演队员进行了环城文艺表演,近20万观众沉浸于节日的欢乐之中,“仿古乐舞”、书画、盆景展使农民跨进了美的殿堂。一本23万多字的《徐福研究论文集》出版了,它记录着去年徐福节的研讨成果。节日期间,召开了“第一届徐福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海内外和日本等国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发表了40余篇学术论文。在为期3天的节日中,县里开办了工业、农业、商业、物资4个展销馆,展出商品7000多个品种,谈成外引内联项目125个,贸易成交额达7亿元。
不错,徐福庙前的一条巨幅标语道出了徐福节的宗旨——“以文会友 以艺为媒 文贸结合 振兴经济”,这也许就是它成功的奥秘。


第8版(副刊)
专栏:

  油田雪景
朱晶
灰色
白色
黄色
都以地下的墨海作底色。
这朴素的颜色串起
天空
雪花
工地
油层。
钻塔就是笔
舞动于祖国辽阔的画布
用滴水成冰作一幅暖调的风景。


第8版(副刊)
专栏:

春晖
田云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