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大力扶持 积极引导 切实保护
蓝山鼓励农民贩运解决卖难买难
本报讯 记者吴兴华报道:湖南省蓝山县建立农民贩运大军,解决了农民“卖难买难”问题,5年来,这个县主要农副产品无积压。
蓝山县地处湘南山区边陲,盛产生猪、竹木、生姜、黄花、茶油、茶叶等经济作物。前些年,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农民卖难买难问题。蓝山县为此采取优先贷款、拆除关卡、简化办证手续和多方提供服务等措施,支持和鼓励农民开展贩运。几年来,县农业银行每年给农民贩运户贷款200多万元购置运输车辆等,并撤除多个关卡。目前,全县从事贩运、购销的农民达1.3万多人,占全县劳力的10%,其中常年性的贩运、购销户2995户,从业人员3309人。拥有从事贩运的大小汽车、拖拉机2000多台,年购销总额达2.5亿元,农民贩运大军在贩销了农副产品后,购回外地的日用工业品,又解决了本县农民买难的问题。
蓝山县注意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引导农民贩运户依法经营,同时引导农民贩运户向集团化、专业化、协作化发展。目前,全县贩运联合体302个。今年这个县生姜丰收,8万担生姜无销路。城关镇农民贩运户张尚奏得知后,组织20多个农民贩运户建立购销站,向韶关、衡阳等地运销,不到20天,8万担生姜全部销完,收购价从每公斤1元提高到2元。
蓝山县还采取制止“三乱”、打击抢劫贩运户财物等犯罪活动,切实维护贩运户的合法权益。县政府规定:对农民贩运户除税务、工商等部门依法收取税费外,其他任何部门不准向贩运户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1988年以来,公安部门破获盗窃、抢劫农民贩运户财物案件10起,为农民贩运户挽回损失10多万元。


第2版(经济)
专栏:

  不是对头是伙伴 联手发展天地宽
获鹿为个体户办批发合作社
本报讯 河北省获鹿县供销合作总社利用批发合作社的形式,团结了一大批个体商贩,既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阵地,也促进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市场放开以来,获鹿县农村个体商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与供销社竞争的局面。获鹿县供销社不怨天尤人,发挥供销社点多面广、资金实力强的优势,对个体商业采取了积极竞争,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方针,陆续在全县成立了7个批发专业合作社,吸引了600多户个体户,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批发销售渠道。本着让利不让市场的原则,合作社为个体户优惠提供适销对路的商品,并送货上门。农村个体商贩经营量小,又要求品种较全,批发合作社就为其提供“全、廉、优”服务,即商品品种齐全,一次能购全所需,不需多跑路;价格低廉,一般都要低于县公司;优质服务,见笑脸,喝热水,坐热板凳。李村批发合作社仅有供销社职工6人,今年1至10月已实现销售150多万元。“石家庄大曲”是畅销酒,但他们的批发价仍然要比县公司便宜5%左右。仅此一个品种每月平均批发500件以上,价值2万多元。今年1至10月,全县批发合作社共实现销售额1000多万元。        
  (邢曙东 杨连敏)


第2版(经济)
专栏:编后小议

  积极竞争是正路
改革打破了流通领域国营商业和供销社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多渠道流通的竞争格局。众多的个体商贩以其灵活的经营向国营商业和供销社提出了挑战,冲击了它们占有的市场。面对挑战和冲击,国营商业和供销社怎么办?是围追堵截,限制个体商业发展,还是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入竞争?蓝山县发展农民贩运,获鹿县供销社给个体户办批发合作社,这些都是积极的竞争。显然,他们这步棋走对了。
多渠道流通是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营商业和供销社一统天下,没有竞争,就会滋长官商作风,使流通领域缺乏活力。实际上,面对丰富多彩的商品世界、千变万化的社会需求,国营商业和供销社也没有能力把市场完全包下来。个体商业的兴起对活跃市场起了积极的作用,也方便了群众,增加了就业。支持个体商业适当发展是我们的既定政策,坚持多渠道流通也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


第2版(经济)
专栏:

  在求实之路上开拓前进
——汕头经济特区十年发展轨迹
汕头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10年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981年11月特区创办时,面积仅有1.6平方公里,1984年11月扩大为52.6平方公里,今年11月又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区,面积达234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外向型经济体系。
10年来,汕头特区的工业产值平均每年以154.5%的速度增长;出口创汇平均每年以113%的速度增长;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平均每年以48.5%的速度增长;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生产发展的生力军,这里,展现出中国特区经济的强大生命力。
汕头特区起步的时候,交通不便,能源奇缺,资金匮乏。1981年只能投入基建资金291万元。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讲求效益的方针,是特区的建设方针。他们从开始投资就想到回收,基建的速度、规模、效益尽可能地统一起来。在资金投向上,集中75%的财力用于基础设施和工农业生产建设。在开发建设模式上,实行“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投产一片、获益一片”的滚动式发展的方针,并采取大环境依托市区的做法,以较少的投入,较快地改善投资环境。10年来,汕头特区累计投入32.07亿元,产出37.56亿元,投入产出之比为1∶1.17。投入基建资金1984年起开始回收,至去年底累计回收10.2亿元,占国内投资总额的62.89%。即使是在前两年国家经济面临困难的情况下,汕头特区也仍能轻装前进。
汕头是港口城市,海外华侨也很关心支持家乡建设。汕头特区的决策者们紧紧抓住这一优势,通过引进来打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在投资构成上,坚持以直接利用外资为主。至今年8月底,汕头特区签约的利用外资项目累计1211项,协议投资总额7.03亿美元,其中直接利用外资兴办“三资”企业521家,协议投资总额6.25亿美元,目前实际利用外资已达3.04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值,约占全区工业产值的七成。
在产业结构上,汕头特区衡量了当地劳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好、轻型工业有一定基础而能源、资金条件较差等实际情况,先“唱”出发展产业的“低调”:从耗能低、投入少、产出快、产品外销比例大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入手,闯开出口创汇路子,逐渐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工业过渡。目前,已有一批高新科技项目加入了产业发展的“大合唱”。
在市场取向上,坚持以出口为导向,鼓励企业“以出养进,以进促出”,逐步建立起以出口为目标的工农业生产体系。自1987年以来,汕头特区工业产品70%以上进入国际市场,“三资”企业产品80%以上外销,这两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从商业贸易、旅游服务起步,积蓄力量,然后及时转向以办实业为主,也是汕头特区的一项发展方针。如在基本建设资金投向中,1982年工业投资只占2.6%,1984年则达到64.6%,以后每年保持在50%左右。这样,工业发展起来,实力增强了。后来,他们及时地从原来较多依赖特殊政策转到苦练内功、自我完善上。汕头特区七成以上的国营企业,是“贸工农”的机制,获得了较好效益。
汕头特区还依托“大后方”充实自己。至今年8月底,汕头特区共批准内联项目652项,投资额达8.7亿元。此外,还有550家企业在潮汕各县设立了2500个外加工点,近12万城乡居民在特区之外为特区的崛起“添砖加瓦”,从而弥补了资源与规模效益的不足,同时也带动了内地经济的发展。汕头市由于有了汕头特区这块对外开放的基地和“窗口”,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七五”期间,汕头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7倍,国民收入增长1.03倍,出口总额增长1.91倍,是有史以来综合经济实力增长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在“内联”中,汕头特区已拥有种养及其加工的经济实体83家,累计农业出口创汇2亿多美元。在人均3分耕地上一手抓粮食创高产活动,一手抓果蔬、水产、畜牧、加工业四大基地建设,使粮食生产与创汇农业相得益彰。如今,汕头市已建成年亩产吨谷田80多万亩,涌现了澄海、潮阳两个年亩产吨谷县和一大批“吨谷乡镇”。去年,汕头市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制品出口创汇1.86亿美元,比1983年增长1.4倍。
今后,汕头特区必将有一个更大的飞跃。


第2版(经济)
专栏:

  建设建材工会召开二届一次代表会
本报讯 中国建设建材工会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2月7日在北京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以及建设部部长侯捷、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等领导同志到会祝贺。
中国建设建材工会的前身是中国建筑工会,1986年改名为中国城建建材工会,从今年开始改为现名称。“七五”期间,中国建设建材工会先后组织了全国性的“创全优工程竞赛”、“双文明承包队竞赛”、“大中型水泥厂五比竞赛”、“城市公共交通优质服务竞赛”等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这对激发建设建材行业职工的劳动热情,开发职工的创造力起了积极作用。


第2版(经济)
专栏:

  筹集外汇资金 支持重点建设
建行走向国际金融市场
本报桂林12月10日电 记者皮树义报道: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走向国际金融市场,通过多种形式筹集外汇资金,支持国内经济建设。
上个月,建设银行第一家海外机构——建设银行驻伦敦代表处正式成立。目前,建设银行在境外的代理行已有162家。全国除西藏外,建行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分行都正式开办了国际业务。到10月底,全行外汇资本金总额达5.7亿多美元。
建设银行积极开拓国际金融业务,筹集外汇资金,为国内重点建设服务。今年以来,总行已与近20家国外银行签署了14项银团贷款协议或双边贷款协议,总金额约3亿美元。不久前,建行与法国、意大利、荷兰、英国的8家银行为北京乙烯工程组织了3项银团贷款。今年全行外汇贷款业务进一步发展,到10月底,外汇贷款余额已达15亿多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7%。许多分行受客户委托,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交易,为客户提供即期、远期外汇买卖等服务。
建设银行广辟资金渠道,扩大外汇存款。今年到10月底,全行吸收各类外汇存款余额达12亿多美元,其中个人外汇储蓄存款1.9亿多美元。


第2版(经济)
专栏: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促进服装工业发展
中国服装协会在京成立
本报12月10日讯 记者李茜报道:服装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支柱。1990年全国成衣产量超过31亿件,产值500多亿元,出口创汇6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商品总额的1/8。今年前10个月我国服装(含针织服装)出口额已达67.8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3%,首次超过整个纺织产品出口总额的一半。
目前我国从数量上已成为世界第一服装生产大国,但是在服装款式、档次、质量等方面与国内外市场需求仍有相当差距,这和服装企业管理分散、信息闭塞、技术装备和人员素质较差、结构不合理有直接关系。为了使我国服装工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中国服装协会于今天在京成立。


第2版(经济)
专栏:

  国家工商局部署统一行动
打击制售假冒劣质商品行为
本报北京12月10日讯 记者张锦力报道:在今天召开的专门会议上,国家工商局要求各地工商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统一行动,今冬明春集中精力开展一场打击制造销售假冒劣质商品违法活动的斗争,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国家工商局副局长甘国屏指出,针对目前假冒劣质商品品种范围不断扩大、掺杂使假严重、大案要案增多、假冒劣质商品渗入流通主渠道、违法手段更加狡猾隐蔽等特点,工商管理部门首先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教育等手段,遏制这股歪风。其次要大造舆论,普及法律、商品知识,提高群众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三要和其它管理监督部门协同作战、综合治理。四要在企业自查发现案情基础上,集中精力查证落实。
他说,这次会议首先部署打击制售假冒“健力宝”饮料的专项斗争。据调查,全国有70多个生产单位假冒健力宝饮料,有的竟利用回收的健力宝易拉罐翻新,假冒健力宝。对于这种行为一经查实,将严厉惩处。


第2版(经济)
专栏:

  全国化妆品销售额超三十亿元
本报讯 据商业部统计,近年来我国化妆品销售额持续增长,一九九○年超过三十亿元人民币。目前,全国经营化妆品的柜组有四十多万个,经营人员达二百多万人,生产厂家逾三千家。为了严把进货关,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商业部作出决定:一九九二年上半年对全国化妆品经营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
      (王仁倜)


第2版(经济)
专栏:

  化肥工业提前完成全年计划
本报讯 据化工部统计,截止到十二月十日,全国已生产化肥一千八百三十二万吨,折标肥九千万吨,提前二十一天完成全年生产计划,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四点九,净增标肥四百零九万吨。其中,磷肥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三百七十六万吨计划;钾肥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七万吨计划;占全部氮肥产量一半以上的小化肥企业的合成氨产量也提前十九天完成全年一千一百八十万吨生产计划。 (姜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