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德国通讯

  德国东部经济犯罪层出不穷
本报记者 许宏治
德国东部的经济私有化过程为一些善于钻空子的人提供了攫取不义之财的好机会。他们施展种种伎俩,巧妙地把手伸进托管局掌管的原民德国营企业。各种经济犯罪行为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给本已为难题所困扰的托管局又增添了新的烦恼。最近,汉堡《明镜》周刊集中报道了这方面的大量案例。
按照私有计划,托管局需对它所掌管的企业的状况一一进行评估,除应该关闭的外,可以继续存在的企业有少数将归还“原主”,大部分要分期分批出售给私人。这些待售企业由托管局委托专人临时担任这些企业的经理,而问题正出在这里。
有的企业负责人用“假破产”办法把企业变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西部商人霍滕罗特去年10月被托管局任命为萨克森州厄德兰一家塑料公司的总经理。但他不愿仅为“别人”管理企业,而想把它变成自己的财产,并入他在西部格平根注册的EHO塑料公司。他在去年圣诞节前曾提出过收购厄德兰公司的申请,但被托管局拒绝。今年2月底,霍滕罗特以厄德兰的公司负债过多为理由,申请公司破产。4个星期后得到批准。4月初霍滕罗特接管了该公司全部机器和库存物资。其中仅机器设备就价值220万马克,而他总共只付了150万马克。这家公司并入EHO公司后,经营情况便突然好转,越来越兴旺。施普兰格尔的律师认为,霍滕罗特在申请破产的过程中肯定做了手脚,帐目有许多可疑之处。
企业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中饱私囊的例子就更多了。哈雷地区托管局审核员卡佩伦负责对585家企业的审核工作。他说,所到之处无不感到有搞阴谋诡计的蛛丝马迹。在中德意志混凝土砾石股份有限公司,他查出了公司经理西弗金冒充本公司的“顾问”领取“咨询费”达2.85万马克。
有的西部商人趁东部企业私有化之机进行诈骗。斯图加特商人尼希特恩今年7月提出申请收购科特布斯计划与工程师事务所。不久以后,他带着收购合同到银行把该企业帐户上的存款转走了27.4万马克。而托管局还在等着他交付收购企业的款项。经查明,此人早在1986年就曾因诈骗被判过刑。
曼海姆布兰克和拉多塞维克控股公司租赁莱比锡博览会股份有限公司展览场馆的交易,更是一个大骗局。布拉公司以每平方米5马克—10马克的低价租下了莱比锡博览会11处展览馆的全部底层,1990年11月双方签定的租赁合同中规定设立一个企业和管理公司,其中布拉公司占80%股份,博览会公司只占20%股份。结果布拉公司要求设在那里的商业和服务企业按市场价(一般为每平方米120马克)交纳租金,从而取得暴利,而大房东博览会公司反而变成了合伙的小伙计。
在私有化过程中,商人同审计公司勾结起来,审计人员对托管局出售的企业一方面尽量低估不动产价值,另一方面却夸大风险度,以此大大压低企业出售价格,这种事也常有发生。
对于种种诈骗、舞弊行为的发生,托管局感到难以控制。原因之一在于,托管局内部有人充当内线。不久前,托管局理事会成员哈尔姆因窃取机密文件被免职。今年以来,托管局还有5名工作人员因受贿而被开除。另外还有30名工作人员受到内部调查。据报道,在托管局以及它管辖下的企业,今年2月份以来共已发生贪污、受贿、泄密、诈骗等各种经济犯罪事件270起。柏林市司法市政委员林巴赫女士说,德国统一后的经济犯罪案件仅在柏林一地已给托管局造成大约45亿马克的损失。      (本报柏林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墨西哥总统向议会作政府报告强调
社会稳定是经济改革与增长的保证
本报墨西哥城11月1日电 记者郭伟成报道:墨西哥总统萨利纳斯今天向议会作第三个政府报告时宣布,墨西哥已经连续3年实现经济增长,国民经济已经从停滞走向健康与持续发展的道路。他强调指出,墨西哥的经济进步是在和平中取得的,如果没有全国城乡的稳定,就不可能取得经济改革与增长的成就。
萨利纳斯在谈到执政成就时说,经过3年努力,墨西哥已经改变了过去仅仅作为“债务大国”的形象,取得了决定性的转变。
萨利纳斯还强调国内政治的稳定。他指出,本届政府通过政治与选举法改革,推进了人民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同时,政府也实行了新的经济政策,包括严格控制公共支出,缩减债务,开放贸易,吸引投资等,促进了经济恢复与增长。萨利纳斯宣布,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达到5%,是近10年来同期的最高水平;头9个月的通膨率已经降低到近16年来的最低水平;墨西哥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财政入超,总额达到10万亿比索;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67亿美元;失业率降到2.6%;公共部门的债务已经从1987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4%下降到目前的23%。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信公司在日本发行债券
新华社东京电 (记者王守荣)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公司)从10月30日起首次在东京资本市场发行日元浮动利率债券,总额为150亿日元。
日本野村证券公司是这次发行债券的首席经理人,日本兴业银行是主受托银行,参与购买债券的投资者是日本和欧美国家的20家证券公司。中信公司与野村证券公司等企业的负责人10月30日已就发行债券事宜签定了协议书。
中信公司1982年至1988年曾先后7次在日本发行日元固定利率债券,以其信誉赢得日本金融界好评。此次发行浮动利率债券,有关专家认为,将对东京资本市场的开放起推动作用。
据了解,中信公司此次筹集到的资金将用于该公司今明两年预定的重点投资项目。


第7版(国际)
专栏:

  日本岩手县为我灾区举行义演
新华社花卷市(日本)11月2日电 (记者冮冶)与中国黑龙江省结为“友好省县”的日本岩手县今天在该县花卷市为中国受灾地区举行盛大赈灾义演音乐会,共获捐款220万日元。
这次义演音乐会是由该县“中国黑龙江省水灾救援会”发起和主办的。
音乐会发起人代表、原岩手县知事中村直先生在音乐会上致词说,作为与中国受灾省份之一的黑龙江省有着“友好省县”关系的岩手县人民要为支援中国灾区作出应有的贡献。音乐会上播放了由黑龙江省电视台提供的该省受灾情况的纪录片。
音乐会最后决定将收到的捐款寄给黑龙江灾区,以表达岩手县民们对黑龙江省人民的一片友好情谊。


第7版(国际)
专栏:

  柏林重开北京餐厅
本报柏林电 记者许宏治报道:由美食城国际集团独资经营的柏林北京餐厅10月29日正式开业。柏林市共有中国餐馆330多家,但由中国大陆著名酒楼投资开办的这样高水平的中国餐馆还是第一家。
1989年9月,中国北京饭店曾和柏林皇冠饭店合作,在柏林开办过北京餐厅,很受市民欢迎。后因德国统一,餐厅被迫停业。柏林市民深感惋惜,强烈要求北京餐厅重新开业。
在此情况下,美食城国际集团投资80万马克,将原柏林北京餐厅收购。新的北京餐厅由美食城国际集团从北京派来4名一级以上的厨师和两名服务员,供应正宗北京烤鸭等100多种中国美味佳肴,并有来自北京的美食城乐队,在每天晚餐时为客人演奏中国民族音乐,以助雅兴。


第7版(国际)
专栏:

  越南经济改革初见成效
张训常
1986年12月,越共六大制定了全面经济改革的方针。5年来,越南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果。过去商品十分匮乏的状况已有了改善;城里人的生活有所提高,农民在改革中也受益匪浅。
粮食由进口变为出口
1989年以前一些年,越南一直缺粮,平均每年要进口75万吨。越共六大确定了改变过去过分偏重工业,对农业和轻工业没有足够重视的指导思想;对农村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土地的经营使用权长期下放给农民;改革粮食分配和价格政策;全面开放市场,取消对城乡和地区之间粮食流通的各种限制。这些做法,调整了投资方向,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粮食供不应求的矛盾。越南1989年粮食产量达到2050多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第一次做到自给有余,并出口大米150万吨。1990年,粮食产量达到2150万吨,出口大米150万吨。今年尽管越南北部损失了140万公顷稻米,南方则遇到多年来最严重的水灾,但并没有出现饥荒,相反仍自给有余。据估计,今年出口粮食仍可达百万吨。
通货膨胀得到初步控制
10多年来,通货膨胀始终是困扰越南经济的老大难问题。70年代末,越南通货膨胀率在101%—140%之间。80年代初,通货膨胀率最低年份也高达142.8%,1986年猛增至557.4%,1987年高达700%—1000%。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89年以前越南曾经几次采取措施控制通货膨胀,但成效不大。直到1989年第一季度,越南党和政府在研究了几十种方案的基础上,相继推出一系列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大幅度提高银行存款和贷款利率,使其高于通货膨胀率;取消经营价和供应价双重价格并存的制度,全面放开物价;改革外汇汇率;鼓励发展非国营经济和大力发展出口贸易等。通过上述措施,使1989年的通货膨胀率控制在40%左右。
吸引外资取得初步成果
为了吸引外国投资,越南国会1987年12月29日通过了《投资法》。允许外国组织和个人以合作经营、联营和建立外国独资企业三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形式在越南投资。
从通过《投资法》到今年6月底为止,越南已向280个与外商合资项目发放了许可证。项目总投资额为21亿多美元,其中外方投资占80.4%。到目前为止,越南已经使用的外资约5亿美元。 现在外商在越南的投资逐步增加。今年上半年,外国对越南的投资已经相当于去年全年外国投资总额。从投资规模来看,1988年到1989年,外资项目都在100万美元以下,从1990年开始,已经出现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
当然,越南在经济改革取得初步成果的同时,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例如:经济基础薄弱、资金匮乏和通货膨胀率又有所回升(目前已回到了50%左右)。今年6月越共七大通过了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发展战略,要求集中全民力量搞建设,在1991年—1995年期间,争取“基本摆脱经济社会危机”,在此基础上争取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为在21世纪初“经济起飞”创造条件,以达到“民富国强”的目的。


第7版(国际)
专栏:

  日发现能杀死艾滋病毒新物质
新华社东京电 日本明治乳业公司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能杀死艾滋病毒的新物质。
这种物质是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素和血清白蛋白中提取的,能直接作用于受艾滋病毒感染的细胞,对人体的副作用很小。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重100微克的这种物质加到1毫升被艾滋病毒感染的T细胞培养液中,结果T细胞被全部杀死。
研究人员指出,该物质具有阻止艾滋病毒感染正常细胞和抑制艾滋病毒增殖的作用,可望制成抗艾滋病新药。


第7版(国际)
专栏:

  一起骇人听闻的输血感染案
本报记者 郑园园
一起严重的输血感染病毒案引起法国社会震惊,形成一场风波。
法国《世界报》10月22日披露:到1985年底,在国家输血中心定期接受换血治疗的3500名血友病患者中,有一半人感染上了艾滋病毒,其中200人已经死亡;其他病患者也有7000人感染上艾滋病;输血中心库存的血浆中存活着乙型肝炎和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而70年代以来,总共有40万人在输血中心接受过输血,或者使用过它的血液制品。据《世界报》另一篇文章揭露,输血中心在确知血液受感染之后,仍然将血液制品投入市场,直到1985年春天全部售完为止。社会各界对这种行为义愤填膺,人们责问:卫生部门为什么迟迟未作出献血者必须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的规定?美国1983年底就发明了将血液加热至56℃便可以消灭其中的艾滋病毒的技术,并于第二年规定给血友病患者必须使用经加热处理的血液,为什么法国拖到1985年7月才作出相应的规定?为什么输血中心要把受感染的血液投放市场?
10月下旬,涉嫌此案的国家输血中心主任米歇尔·加莱特、前卫生部部长雅克·鲁及卫生部实验室主任罗伯尔·耐泰受控成为被告。
但是,从上星期起,加莱特和雅克·鲁接连发表讲话,自称是“替罪羊”,说真正的责任者是当时的总理法比尤斯和财政部长贝雷戈瓦,是他们挪用艾滋病研究专款,截留血液测试中心的经费等等。法比尤斯立即反驳,并对雅克·鲁提出诽谤诉讼。这场争论已把10来个政界人物牵涉进去。
政府担心此事酿成一场政治危机,提醒人们“谨防把争论变成政治斗争的工具”。政府的社会事务部已于10月29日宣布彻底改组国家输血中心。密特朗总统也已接见了血友病协会主席,表示受害者将得到公正的赔偿。
此间舆论认为,输血中心暴露的种种弊端,如管理不善、人浮于事、官僚主义严重等等,只不过是人们谈论了很久却始终未能根除的“法国病”的一次大复发,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这个事件应该“集体负责”。(本报巴黎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越南海防搪瓷铝制品厂主要生产民用搪瓷和铝制品。图为该厂工人在生产铝锅。 新华社记者 张加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