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增进了解 加深友谊 发展合作
——杨尚昆主席访问巴基斯坦、伊朗
十月二十六日,伊沙克·汗总统在总统府举行宴会,欢迎杨尚昆主席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宾主在宴会上共祝中巴友谊万古长青。右为谢里夫总理。
10月29日,杨尚昆主席由巴基斯坦总统伊沙克·汗陪同出席拉合尔市市民招待会。
十月三十日,杨尚昆主席乘专机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在机场热烈欢迎杨尚昆主席。
11月1日,杨尚昆主席在伊朗历史名城伊斯法罕参观伊玛姆清真寺。
    (本栏照片均为新华社记者 刘建国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鲜劳动党举行活动
 庆祝金日成主席访华成功
本报平壤11月4日电 记者周必忠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国际部今晚在平壤举行活动,庆祝金日成主席访问中国取得圆满成功。
陪同金日成访问中国的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钟玉,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党中央书记韩成龙,朝鲜劳动党中央候补委员、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姜锡柱,以及中国驻朝鲜大使郑义等参加了活动。
宾主欢聚一堂,首先观看了金日成这次访问中国的纪录片,然后参加宴会。
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韩成龙和中国驻朝鲜大使郑义先后在宴会上讲话。
韩成龙受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托,对金日成主席在访华期间受到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向中国党、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金日成同志同江泽民、杨尚昆、李鹏同志的会见和会谈都表明,不断巩固和发展朝中友谊,是两国的共同意志。他表示,朝鲜党和政府将进一步加强朝中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郑义大使在讲话中说,中国党和政府将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维护和发展中朝友谊。


第6版(国际)
专栏:

  邹家华副总理结束访德
本报波恩11月3日电 记者江建国报道: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昨天结束了对德国的6天访问。
在德访问期间,德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根舍、德国经济部长默勒曼、总理府部长赛特尔斯以及下萨克森州总理施罗德分别会见了邹家华。在几次会谈中,双方都表示要进一步发展政治和经济关系,并且具体探讨了合作的可能性。
邹家华的来访受到德国工商界的热烈欢迎。邹家华向他们着重介绍了中国“八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引起德方的浓厚兴趣。他们表示希望中德两国政治关系能跟上经济关系发展步伐。


第6版(国际)
专栏:

  德国经济部长访华前夕说
 德中经济合作具有广阔前景
新华社波恩11月3日电 (记者那福才、张宝青)德国经济部长默勒曼认为,德中经济合作具有广阔前景。
默勒曼2日在德国自由民主党于苏尔举行的党代会上接受了本社记者的采访。
他说,不久前他同访德的中国副总理邹家华举行了会谈。他还要在北京同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以探讨恢复、改善直至进一步加强德中经济贸易关系和合作问题。
他说,德国方面非常有兴趣参与中国企业的现代化改造和基本设施的建设。在上述领域里,德中双方可以进行良好的合作。  默勒曼说,德中经济合作曾有过良好的传统,现在重新活跃起来。他表示德国愿意在技术转让、经营管理经验的传授以及开办合资企业等方面同中国继续进行合作。
默勒曼说,“中国是一个拥有超过10亿人口的大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国这个市场对德国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默勒曼将于明天启程前往中国访问,这将是统一后德国的经济部长首次访华。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色列轰炸黎南部给中东和会制造困难
本报大马士革11月3日电 记者吕志星报道:以色列自10月28日以来,对黎巴嫩南部地区不断进行轰炸,军事行动继续升级,使该地区的形势急剧恶化,给正在马德里召开的中东和会增加新的困难。
以色列军队对黎南部进行连续轰炸,致使上述地区的居民和民防人员的生命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据报道,以军昨天继续在边界地区集结兵力和各种装备,随时准备入侵黎南部地区。以军2日向该地区村镇的居民发出警告,限令他们在12小时内离开家园。以军的行动激起黎政府的强烈不满,黎巴嫩军队已处于戒备状态,随时抗击以军的入侵。以色列在外界压力下于3日同意暂停驱赶黎巴嫩村民。
黎巴嫩总统赫拉维2日晚召开紧急内阁会议,研究南部地区最新形势发展,商讨抵御以色列侵略的对策。赫拉维总统和卡拉米总理连夜同联合国联系,并责成正在马德里参加中东和会的布维兹外长向美国和联合国提交对以色列轰炸黎南部的抗议书。布维兹在马德里向记者宣布,黎南部地区连续遭受以色列军队的轰炸,黎巴嫩不能在武力威胁下同它举行双边会谈。


第6版(国际)
专栏:

  叙以仍未确定谈判时间地点
据新华社马德里11月3日电 (记者李竹润)今天是中东和会计划中第2阶段会谈的第1天,但叙利亚和以色列直接谈判的时间和地点仍未确定。
这是叙利亚代表团一位高级官员在此间对本社记者说的。他说,叙利亚外长沙雷仍在马德里同美国、苏联和西班牙官员就叙以谈判问题进行磋商。
这位高级官员说,以色列坚持今天磋商集中在时间和地点上,以色列倾向于以叙直接谈判在中东地区举行,而叙利亚认为可在马德里或华盛顿举行。
他说:“我们到这里是为了谈判和平,而以色列只要讨论开会的地点。和平与地点究竟哪个更重要呢?”他说,叙利亚认为,双方谈判的主题应是以色列从它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占领的戈兰高地撤军,如果以色列拒绝谈判和平,那么对话就不可能举行。


第6版(国际)
专栏:

  约巴代表团和以色列代表团同意
 在华盛顿举行直接会谈
据新华社马德里11月3日电 (记者高秋福、李竹润)据约旦可靠人士3日对本社记者透露,以色列代表团和约旦—巴勒斯坦联合代表团已就今后在华盛顿举行直接会谈达成一致意见。
双方当天早些时候在马德里举行的第一次会晤中达成上述一致意见。这位人士还说,他有“90%的把握”说,叙利亚和黎巴嫩也将同意把华盛顿作为未来会谈的地点。
以色列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选择华盛顿作为未来会谈地点一事既没否定也没肯定。
据以色列代表团和约巴联合代表团3日下午双边会谈后发表的一项联合声明透露,双方已同意继续就未来会谈的地点问题进行双边磋商。双方代表团领导人在会谈结束时还首次握手致意。
声明说,会谈是在良好的工作气氛中进行的。以色列首席谈判代表艾利亚基姆·鲁宾斯坦称3日的会晤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一位出席双边会谈的约旦人士说,“当我看到双边谈判代表的手握在一起的时候,我的双手都颤抖了。”


第6版(国际)
专栏:

  贝克宣布将访问中国
本报华盛顿11月3日电 记者张启昕报道:美国国务卿贝克今天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宣布,他将于本月访问中国。这将是1989年以来美国第一位高级政府官员访问中国。
贝克在结束出席马德里中东和平会议之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有占世界几乎1/4的人口,拥有核武器,在本地区具有巨大影响,并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美国需要同中国来往。他说,虽然美中之间存在问题,但如果彼此之间不进行讨论,两国就不能在这些问题上取得进展。
贝克还说,他的这次亚洲之行还将访问日本和南朝鲜。


第6版(国际)
专栏:

  曼德拉与南非总统会晤
南非总统德克勒克二日在比勒陀利亚同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曼德拉进行了会谈。
观察家们认为,此次会谈是为了解决双方在黑人城镇暴力冲突问题上的分歧。曼德拉早些时候曾指责德克勒克同南非安全部队卷入黑人城镇暴力冲突有牵连。


第6版(国际)
专栏:

  希腊外长访问南斯拉夫
正在南斯拉夫访问的希腊外交部长萨马拉斯三日说,希腊支持南斯拉夫寻找和平解决南危机的办法。
萨马拉斯是在同南联邦外交部长隆查尔会晤时说这番话的。两国外长一致表示,解决南问题只有在南各民族和所有政治力量参与下才能完成这一进程。希腊外长强调,应该在海牙南和会上找到解决办法。
同一天,萨马拉斯外长还会见了南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双方认为,只有在确定并提出南危机解决办法时始终不渝地尊重国家合法性原则,以及在取消对有损他人利益的单方面决定的承认的情况下,海牙南和会才能成功。


第6版(国际)
专栏:

  尼日尔全国会议闭幕
七月二十九日在尼亚美开幕的尼日尔全国会议十一月三日闭幕,为期十五个月的过渡时期正式开始。在过渡时期内,阿里·赛义布仍为国家元首,政府大权则掌握在阿马杜·谢夫总理手中。谢夫总理将负责实施全国会议通过的决议,并改革国家机构,以便在过渡时期结束时举行自由选举。


第6版(国际)
专栏:

  葡萄牙组成新内阁
葡萄牙社民党主席和总理卡瓦科·席尔瓦任命的新内阁成员十月三十一日宣誓就职。内阁成员基本是原班人马。
社民党是在十月六日取得大选胜利后受命组阁的。本届政府是葡一九七四年“四·二五”革命后的第十二届政府,也是社民党第二次单独组阁。(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B—2轰炸机为何受冷遇?
本报记者 张启昕
经过近两个月的辩论,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协商会议10月31日决定,1992年度不再采购B—2隐形战略轰炸机,从而使布什政府在1992年财政年度再扩充4架B—2轰炸机的计划落了空。
B—2轰炸机为何遭此冷遇?简单地说,是由于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这种飞机在军事上已失去原来的重要意义,在财力上又不堪重负。B—2轰炸机原是美苏军备竞赛的产物。80年代初期,美苏军事对抗激烈,裁军谈判又停滞不前,里根政府为扭转美国军力的下降趋势,提出了实现核武器现代化的庞大计划,B—2轰炸机应运而生。按照设计,B—2轰炸机的最大特点是采用特殊材料,能够避开对方雷达跟踪,具有高度穿透空防的能力,一旦需要就可深入苏联境内,执行核袭击任务。但这种轰炸机技术要求高,从研究到生产的耗资巨大,每架造价高达8.65亿美元。五角大楼原计划采购132架B—2轰炸机,替代老式的B—52轰炸机。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苏爆发核冲突的可能性减少;同时由于苏联的衰落,它的军事实力也相对下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围绕着是否需要建造一支庞大的B—2轰炸机机群,在美国国内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事实上,五角大楼受到各方的压力后,已经改变初衷,把原计划采购的数量从132架缩减到75架。目前对75架的规模也出现了分歧。政府的论点是,鉴于国际形势依然变幻莫测,美国不能削弱核威慑力量。要实现战略核力量的现代化,B—2是不可或缺的。五角大楼甚至争辩说,即使B—2不携带核武器,仍可作为重要的常规力量,应付像海湾战争那样的地区冲突。但政府的主张不足以服人,据透露,政府正在考虑后退一步,再次缩减B—2的采购数量,力争保持在35架的水平上。但反对者不愿就此罢休,以民间研究机构“防务情报中心”为代表的观点是,在“美苏军备竞赛已让位于合作关系”的情况下,B—2计划已失去军事价值,“完全可以取消”。国会中不少议员也以此为由抨击B—2计划。这次国会两院协商会议决定不再采购新的B—2飞机,就是这种争论的一个结局。美国报纸认为,这一决定事实上已使今后的采购计划变得十分渺茫。
同时,美国行政当局虽然力主保持足够的军事实力,以维护超级大国的影响力,但其行动又不能不受自身财力和国会的牵制。B—2轰炸机由于造价高,而且在试飞中不断发生问题,更成为众矢之的。据“防务情报中心”的研究报告,美国为了发展B—2轰炸机和战略防御计划,已经付出了550亿美元的代价,如果这两项计划保持不变,那么美国还将为之付出2000亿美元的财力。目前美国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一年近3000亿美元的军事开支是造成赤字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美国政府日前公布的材料,1991年度的财政赤字已超过历史纪录,达到2687亿美元。面对财政赤字的压力,军事预算以及像B—2这样耗资巨大的武器计划就自然成为国会与行政当局争论不休的议题。看来,这次B—2计划受挫不是偶然的现象,它还可能影响到美国的其他核军备计划。
              (本报华盛顿11月2日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