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共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召开第八次全会
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
审议通过《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江泽民总书记作重要讲话
全会充分肯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高度评价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和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国农村的伟大变革,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造,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要继续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的实力,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公报
(1991年11月29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于1991年11月25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央委员171人,候补中央委员105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列席了会议。全会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决定》共十个部分:一、八十年代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成就与九十年代的主要任务;二、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三、继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四、抓紧实施科技、教育兴农的发展战略;五、加快大江大河大湖综合治理,广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六、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业投入,加快发展农用工业;七、做好扶贫和地区间协调发展工作,促进共同富裕;八、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九、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十、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全会充分肯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高度评价八十年代我国农村改革和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国农村的伟大变革,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造,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干部和群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艰苦创业,使农村改革步步深入,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农村改革的成功,基本解决了十一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为城市改革和社会稳定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宝贵经验,从而为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全会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物质技术基础还比较脆弱,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农村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农业在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下更大的决心,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农业这个基础,全面完成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确定的农业发展目标和任务,逐步使广大农民的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
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党在农村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等一系列基本政策,适应现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必须长期保持稳定,并不断充实完善。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要继续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的实力,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要在确保粮食稳步增长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产品价格改革,逐步理顺工农业产品之间、农产品之间的比价,进一步搞活流通,促进货畅其流。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积极扶持,正确引导,使其健康发展。在深化农村改革和加强农村的各项工作中,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不可违背群众意愿,不顾客观条件照搬照套,一刀切。
全会认为,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这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重要物质技术前提。要逐步增加中央、地方、集体和农民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大江大河大湖的综合治理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行投资倾斜和其他保护性政策,提高农用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抓紧实施科技、教育兴农的战略,逐步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同时,加快农村交通、电力和人畜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全会指出,必须切实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搞好农村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对于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农村各项基本政策,加强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党委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严密组织,精心指导,把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抓紧抓好,使农村面貌有一个新的变化。
全会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要用很大精力抓农村工作,及时研究和解决农村改革和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地、县委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大力支援农业。要采取有力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各级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努力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善于把中央的精神和本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确定党的十四大于明年第四季度在北京举行。
全会认为,党的十四大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对于承前启后、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迎接十四大的召开,最重要的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努力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要坚持从严治党,切实搞好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全会号召,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以改革和建设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附图片)
江泽民总书记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摄
江泽民、杨尚昆、李鹏、万里、乔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环出席大会。
新华社记者 齐铁砚摄
图为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会场。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胜利闭幕了。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如何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问题,八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全面研究农业和农村工作。两个月内,两个重要会议,一次工业,一次农业,这充分表明党中央集中精力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牢牢抓住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心一意,埋头苦干,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我国80年代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成就,提出90年代的主要任务,明确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号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努力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决定》是今后相当长时期里指导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贯彻《决定》,首先要充分认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决定》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些论断,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民以食为天”,在我们这个11亿多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是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历代的统治阶级都没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在社会主义的今天,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正在向新的目标前进。搞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邓小平同志说: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既是斗争的过程,也是说服教育的过程,但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如果我们本世纪内达到了小康水平,那就可以使他们清醒一点;到下世纪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就会大进一步地说服他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才会真正认识到自己错了。”社会主义制度能不能充分发挥出优越性,关键在于能不能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又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把农业搞上去,尤其重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总结了农民群众的伟大创举,在农村进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农村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前奏。农村改革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对今后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都有指导意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继续深化农村的改革,特别是强调继续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继续巩固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提高到应有的战略地位。八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既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根据90年代新情况作出的科学决策。
为了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决定》要求在农村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要通过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落实好党的政策,解决农村的现实问题,努力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努力把我国的农村建设成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要以宣传、贯彻八中全会《决定》为主要内容,把正在农村开展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深入一步。
加强党的建设是做好农村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基层组织应当成为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成为农村的领导核心。党员要做农民群众的表率。党的干部应当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和领导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带头人。
贯彻落实八中全会精神,要推动当前的农村工作。今年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抗洪救灾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灾区人民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任务还很重。中央和地方各有关部门还要继续支援灾区。灾区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把工作做到村,做到户,千方百计把家家户户的生活安排好。兴修水利是治国兴邦的百年大计。当前,全国已经兴起了兴修水利的高潮,这是多年来少见的喜人场面。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下决心把这件关系子孙万代的大事办好。在防汛救灾的同时,要注意防旱抗旱。在安排好灾区人民生活的同时,要安排好当前和明年的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焕发了勃勃生机,充满了希望。我们坚信,随着八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我国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一定会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