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异国风情

  的的喀喀湖探幽
张金江
在秘鲁和玻利维亚采访,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老百姓,人们的话题总离不开的的喀喀湖。
的的喀喀湖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高原上,是南美洲印第安人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因此当地印第安人对它非常尊崇,称它圣湖。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地势最高的淡水湖,其湖面海拔3800多米,面积8300多平方公里。
我们第一次目睹的的喀喀湖的神奇风采,是在从利马飞往拉巴斯的飞机上。湛蓝的湖水出没于群山之间,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犹如镶嵌在安第斯高原上一颗晶莹璀璨的蓝宝石。
到了拉巴斯,我们忙里偷闲,终于有机会到百公里外的的的喀喀湖探幽揽胜。汽车驶出坐落在山谷中的拉巴斯,在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台地上行驶。看不到人烟、树木,只有一些稀疏枯黄的小草掠过。黄色是高原的主色调。不久,色彩变得丰富起来,公路边、山脚下出现了绿树、农舍、庄稼。原来我们已进入湖区。恬静的田园风光顿时使我们振作起来。
司机把车子停在依湖而建的一座小巧的旅馆前。我们站在湖边极目远眺,平缓如镜的湖水伸向远方,与那里的雪山相连;一些叫不上名的白色水鸟贴着水面掠过,留下道道涟漪。近处,墨绿色的香蒲草沿水边而生,仿佛一道淡雅的滚边把的的喀喀湖打扮得更加妩媚;湖水清澈见底,鱼儿追逐嬉戏。我们忍不住弯下腰,各自用手捧水,送到嘴边,细细品味那来自雪山的甘露。
清凉的湖水自古以来就滋润着这里的土地,哺育着这里的人民。依水而生的古代印第安人创造了相当发达的文化,为的的喀喀湖增添了光彩。途中,我们参观了距的的喀喀湖20公里的蒂瓦纳库古文化遗址。这里曾是古代印第安人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们站在高高的阿卡帕纳金字塔废墟上俯视,面积达几十万平方米的遗址尽收眼底,看到壮丽非凡的卡拉萨萨亚神庙、太阳门等建筑,不禁使人想起昔日这里庙宇嵯峨、钟鸣鼎食的景象。
卡拉萨萨亚神庙是石头墙围起来的一座方形庭院。有趣的是,它的东墙有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类似的功能。我们把耳朵贴在墙上一个圆孔上,果真能清晰地听到几百米外小山丘上人们的说话声。著名的太阳门由一块高近3米、宽约4米、重10多吨的完整石块雕凿而成。上面雕刻有太阳神像和图案复杂的花纹。每年夏至这天,太阳会准确地沿着门洞的中线冉冉上升。据说,太阳门上过去还饰有金片。遗憾的是今天人们已看不到太阳门在阳光下通体闪光的奇景了,那些金片都被西方殖民主义者掠走了。但古代印第安人在建筑学、天文学、几何学以及农业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宝库,这是任何人抹煞不了的。
在旅馆临湖餐厅,服务员提议我们品尝湖中特产鳟鱼。他说他们烧的鳟鱼都是现捕现烧的,味道好极了。我们问服务员旅馆生意如何,他说生意不错,经常客满。这里特有的湖光山色、印第安人古文化遗址,对游人有极大的吸引力。玻利维亚官员告诉我们,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已投入资金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我们看到,湖中漂亮的游艇往来穿梭,沿湖公路边建了一些小型旅馆,不少当地人出售用香蒲草编织的仿古小舟之类的手工艺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的的喀喀湖再也不与世隔绝了,但世代居住在湖畔的阿伊玛拉族和克丘亚族印第安人仍然保持着淳朴、勤劳的民风和自己的习俗。在公路边一块蚕豆田里,我们同正带着家人收割的一位50多岁的阿伊玛拉族农民攀谈。男主人基斯贝有问必答,他的妻子和女儿则躲在蚕豆垛后面看我们。基斯贝说,他有6个孩子,种1公顷土地,主要种些麦豆之类的粮食,有时也下湖捕鱼或到拉巴斯干点泥瓦活,挣点零用钱。他们的脸庞、肤色、服饰,特别是女主人的服饰——长裙、窄边呢帽、宽大的披巾——与我国藏族人极为相似。这似乎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某些学者的推论:印第安人的祖先是古代由白令海峡迁移到美洲的亚洲人。
(附图片)
图为卡拉萨萨亚神庙的石头东墙。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钻石王国 访钻石大楼
温宪
小小钻石,对人总透着几分诱惑。在“钻石王国”博茨瓦纳,严格的审批手续、周密的保安措施使人获准参观钻石大楼的机会格外难得。
矗立在哈博罗内主要干道上的钻石大楼本名为“奥拉帕大楼”(见右图),由于这座11层高、镶满茶色玻璃的建筑物内集中了全国生产的所有钻石,因此人们经过这里时,总要多看它几眼。在经过一系列的登记、查询后,负责接待我们的艾伦先生客气地解释说:“我们并不怀疑绝大多数人的品德。但为了万无一失,不得不实行最为严密的保安措施,我们自己每天上下班也都要被搜身。”对此,我们表示完全理解。通过楼内的各道大门时,艾伦先生必须先用佩带的电子识别卡对准门边的电子识别装置,得到认可后,大门才自动打开。作为来访者,我们则由一名保安人员带领,使用另外一种电子识别卡才能通过各道大门。在会客室内,艾伦先生和公关女士特拉梅罗介绍了博茨瓦纳的钻石生产和钻石大楼的主要情况。
钻石被人们视为最华贵的装饰品和收藏物之一,多半是因为它的珍稀难觅。千万年来在火山的剧烈运动和高温高压作用下结晶而成的钻石,深深地躲藏在地球的筒状火成烁岩中。1955年,南非德比尔公司便开始在博茨瓦纳寻找钻石。加文·兰蒙特率领的一支由地质学家组成的队伍在卡拉哈里沙漠南部寻找了很长时间,最后在属林波波河支流的蒙特劳茨河季节性干涸的河床处找到了二三粒小小的钻石。在这一发现的鼓舞下,他们继续沿着河床向上游寻找筒状火成烁岩。1967年,他们终于在马卡里卡里盆地发现了表明有钻石存在的红色石榴石。数周之后,人们终于揭开了这个已有9000万年生成历史的大型钻石原生矿的面纱。当时荒芜的地面上,一只孤零零的牛群界桩上标明着那里的地名——“奥拉帕”。
此后,人们又在博茨瓦纳发现了品位极高的吉瓦嫩矿和莱特拉卡内矿。现在,博茨瓦纳是继澳大利亚、扎伊尔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钻石生产国,但就高质量的钻石产量而言,博茨瓦纳位居世界第一。博茨瓦纳全国生产的钻石要先集中到钻石大楼,由博茨瓦纳钻石估价公司根据设在伦敦的中央销售组织提供的样品,对所有钻石进行严格的分类捡选和估价,然后运往伦敦统一销售。
我们参观了4楼和11楼的工作现场。4楼的钻石精选车间内,一个长条工作台边坐着十几名捡选工人。每个人都戴着特制的工作镜,面前是一小堆初选后有待精选的钻石。借助工作镜和工作台下的灯光,他们用手中的镊子将米粒大小的钻石一粒粒地察看后分类存放。只有经过训练的眼睛才能察觉同类钻石在色泽、形状、纯度和重量方面的细微差别。特拉梅罗说,钻石大楼内共有520名工作人员,其中200人在做这种精细的捡选工作。他们是从全国各地的高中毕业生中经过挑选并培训6个月后才正式上岗的,以后还要不断地接受业务培训。在中间的一张工作台上,一个个小方格中放满了不同种类的钻石。每个方格边反放着一张标明产地、重量、等级、初选估价的小卡片。已有24年工作经验的高级质量管理员戴维正在将小卡片翻过来,拿起方格内的钻石眯起眼睛一粒粒地仔细察看。他说,他的任务除了检验经过初选的各类钻石外,还要根据每一颗钻石的形状特点,提出如何加工的具体建议。
那一块块视线穿不透的茶色玻璃,使钻石大楼外的人们对其平添了几分神秘和好奇。而在大楼内工作的人只要抬起头来,眼前便是一览无余的怡人景致:远处的山边横亘着一条大坝,坝内是泛着金辉的一湖清水。然而,他们的生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富有诗情画意。除了必须遵守的安全措施外,一般工人在工作时间内不允许到别的楼层去。为了减轻和驱除他们经年累月坐在三尺工作台前一粒一粒数米粒般的枯燥乏味感,工作台的右下侧都配备了一台播放音乐的收音机。他们面前那堆未经加工的钻石也并不如常人见到的那样“晶莹璀璨”,乍看起来与玻璃碴和碎石子相差无几。一阵友好的攀谈后,在钻石大楼已工作了11年的工人克罗内维指着一堆钻石诙谐地问道:“你觉得它们美丽吗?”我对此报以会意的一笑。“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较之人们佩带钻石饰物所显露出的华丽富有,我觉得,钻石大楼里的人们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更加可贵可敬。
(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达喀尔新姿
顾玉清
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三面临海,四季阳光灿烂,各种热带花木葱郁;市内古式小楼与现代建筑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最近,随着一场“墙上绘画艺术”的兴起,使这座魅力天成的“小巴黎”,又增添了几分迷人的色彩。
“墙上绘画艺术”,实际上是达喀尔青年自发开展的一场治理环境、美化城市的活动。它起始于1989年第三次法语国家首脑会议召开前夕。塞内加尔是那次会议的东道国。当时,一些青年人为了改变达喀尔市脏、乱、差的状况,主动拿起扫帚、水桶、铁锹和画笔,纷纷走上街头,将首都打扮得漂亮干净,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赏。从此,青年们将这一富有意义的活动延续至今。
如果说最初出现于街头墙上的绘画、题词和雕塑还比较粗糙的话,那么后来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则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这是因为参加这项活动的人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除了原来的一部分社会青年外,许多在校学生、城市居民、艺术家,甚至失业者也都加入了创作行列。
如今,当你漫步于达喀尔的大街小巷,就可以看到,风格迥异、寓意深刻、色彩斑斓的各种壁画,其题材十分广泛,从颂扬美国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的功绩,到支持南非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的反种族隔离斗争;从呼吁国际社会重视治理环境污染,反对滥砍滥伐森林,到预防传染病的指导、科普知识的介绍等等,几乎无所不包。据统计,目前达喀尔街头约绘就了600多幅壁画,一些路口还耸立起不少即兴而作的雕塑……在那里,人们通过艺术形式来褒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使大家从中得到有益的教育和启迪。
更可喜的是,近年来,达喀尔不仅街道面貌焕然一新,而且社会治安状况也有了明显改善。一些居民说:“以前谁也不敢去的地方,现在连外国游客也能常去光顾了。”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人物春秋

  陨落的篮坛巨星
张亮
素有“魔术师”之称的约翰逊,是美国篮坛家喻户晓的超级明星。不幸的是,这位巨星已感染艾滋病毒,日前不得不宣布退出篮坛。这一悲剧犹如晴天霹雳,在美国各地引起了剧烈震荡。有人认为,其反应之强烈不亚于当年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
约翰逊现年三十二岁,是洛杉矶湖人篮球队的主将。十二年来,湖人队在美国篮球协会锦标赛中获得五届冠军。作为主力队员,约翰逊立下了汗马功劳。魔术般的球艺还使他多次荣获最佳球员奖,而且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爱戴。人们亲切地称他是“魔术约翰逊”或“篮球先生”。
在美国,体育明星都是百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当然,约翰逊也不例外。他的年薪高达三百一十万美元,是美国总统的十几倍。此外,许多大公司还利用他大作各种推销广告,约翰逊每年的广告收入也有数百万美元。不过,约翰逊也热心于社区事务和慈善事业。例如,他曾主办和参加篮球表演赛,为美国黑人大学基金会募集了六百五十万美元。
巨星陨落使许多美国人深感惋惜,同时也给他们敲响了“警钟”。过去,一般人认为,只有那些同性恋者和吸毒者,才会感染艾滋病毒,而约翰逊的悲剧使许多人意识到,如果不注意“性安全”,人人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毒。正是由于这种恐惧和担心,连日来自愿到医院接受检查的美国人成倍增加。
艾滋病已成为美国的一大瘟疫,也是居心脏病、癌症之后的第三大死因。据估计,目前美国有一百万至一百五十万人感染艾滋病毒,近二十万人患艾滋病,其中十二点六万人已经死亡。由于这一瘟疫迅速蔓延,其治疗预防费用随之急剧增加。今年用于艾滋病患者的开支高达五十八亿美元,估计到一九九四年将翻一番。
约翰逊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他将充当艾滋病团体的“发言人”,对青少年进行“性安全”教育。据悉,美国总统布什决定任命约翰逊为全国防治艾滋病委员会成员。约翰逊的积极参与无疑会唤醒社会各界对艾滋病这一不治之症的关注。但是,在“性开放”和毒品泛滥的美国,要打赢这场“战争”并非易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