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合格人才
 国防大学加强研究生政治教育
本报讯 本报记者李宏伟、新华社记者贾永报道:国防大学把政治建设当作教书育人的生命线,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思想教育的新路子,为国防建设培养出了一批又红又专的高级人才。该校的经验得到了中宣部和国家教委有关部门的肯定。
国防大学担负着为我军培养高级指挥人才、高级参谋人才和高级理论研究人才的重任。该校自1987年以来,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61名,其中已毕业两届共84名。校党委认为,国防大学的研究生首先要做合格党员、合格军人,然后才能成为合格的研究生。为此,他们严把招生质量关,录取前必须了解考生所在党组织的政治思想鉴定,复试中全面考察考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理论功底,由导师写出评语,政治和专业双优秀者方能录取。
他们对研究生实行全程考核、全程淘汰和中期量化考核制度,将政治思想、作风纪律、专业素质、体能4个方面分别划分为5个档次,制定了24个考核标准,100余条实施细则。与此同时,他们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时,引导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树立共产主义信念,端正政治方向。他们还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加强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组织学生到首钢、京郊房山县、天津的大邱庄和延安等地参观学习。每年寒暑假都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每次都确定具体的调查题目、提纲,规定每位研究生返校后要提交调查报告或思想汇报,作为政治思想考核的内容。
该校要求导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把“带专业”和“导思想”统一起来,导师对研究生负政治合格之责。1989年,该校还制定了《导师条例》,对导师队伍的思想建设做出了明确规定,对在教书育人中做出贡献的导师给予奖励。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培养人才千余名 完成课题千余项
军事教育学院教学科研双丰收
本报讯 解放军军事教育学院成立5年来,为我军军事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军委、总部领导同志的肯定和好评。
这所学院是我军唯一的一所军事师范性院校,担负着为全军院校培养军事教育师资和管理干部的任务。他们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系统开设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课程,建立了17个与课堂政治理论教学相配套的教学实践基地,他们在我军首次开办了军事指挥模拟、军事指挥自动化等新兴军事学科,建起了19个设施先进、各具特色的专业教室,编制了20多个教学计算机应用软件,制作了40多部电视教学片,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军特色的师范教育体系。5年来,他们培养出了我军首批具有研究生、大学本科学历的新型军事教育人才,毕业的近千名学员成为活跃在我军军事教育战线上的骨干力量,有的还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员。
这个学院把开展军事教育科学研究作为科研重点,5年来完成科研课题1000多项,撰写出版军事教育理论专著30多部,发表军事教育学术论文900多篇,有10多项研究成果在全国、全军获奖,不少成果还填补了我军军事教育科学领域的空白,其中,《邓小平新时期建军思想》一书,荣获第四届全国图书奖一等奖。(邓一非 马晓春)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抓科技攻关 促经济繁荣

  我国新兴技术攻关成绩斐然
“七五”期间微电子技术跃上一微米台阶;二千瓦级二氧化碳激光器已在生产线上运行;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初步形成百万人份生产能力
本报讯 记者温红彦报道:当今世界,新兴技术在飞速发展,它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七五”期间的76项科技攻关中,新兴技术领域的攻关占11项,资金投入占攻关投入总额的31.4%。通过5年艰苦攻关,我国新兴技术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过程自动控制、数控和机器人以及生物、激光、遥感等技术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不仅在“七五”重点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今后10年中国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七五”科技攻关中,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先导的微电子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研制成功了10万个晶体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成功开发了487种各类CMOS专用集成电路,其中有122种已经投产,使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有了良好的开端。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机、各类应用电子技术的装备以及军事武器等系统中,它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休戚相关,已经成为继“两弹一星”之后衡量强国地位的新标志。为了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力、植根于中国的集成电路的科研、生产体系,清华大学微电子所的科研人员顽强探索,攻克了1—1.5微米设计规模的成套工艺及1兆位汉字只读存储器的研制技术,使我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微电子技术跨上了1微米的技术台阶,打破了国外在微电子领域对我国的封锁。
“七五”期间,新兴技术的攻关在核供热、核安全、核燃料方面也开辟了崭新的天地。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的科技攻关,创造了第一流的工作成绩。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自然循环壳式一体化低温核供热堆,为“八五”期间建造200兆瓦供热堆工程提供了技术示范和设计依据。
世界上5千堆年(一座反应堆运行一年称为一堆年)的运行经验表明,核能给人们带来的风险是极小的。尽管如此,我国在“七五”期间加强了核安全技术和完善管理的攻关,以确保核工业绝对安全运行。由国家核安全局主持的“核安全技术研究”,基本上形成了核安全管理法规体系,开发和改进了一套国际上先进的核安全分析技术和审批软件,其中“核应急响应和评价系统”,在核事故发生后的15分钟左右即可给出事故影响的初步结果,为核事故状态下的紧急处理提供了技术保证。
核工业的基本燃料是浓缩铀。铀的浓缩是核工业的核心技术。“七五”期间,我国把发展激光法分离铀同位素作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经过核工业总公司理化工程研究院和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长春应化所等单位的联合攻关,自力更生建起了国家级激光分离总体实验基地和一批相关实验室,实现了天然铀、贫化铀的二步及三步浓缩分离实验,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日本之后掌握该技术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激光技术是新兴技术中的一支劲旅。它不但促进了诸如激光法分离铀同位素等交叉学科的兴起,而且推动了一大批新技术向产业化发展。通过“七五”攻关,4种新型100瓦级激光器完成了样机及配套元件,2千瓦级二氧化碳激光器已在生产线上运行,5千瓦和1万瓦级激光器突破了关键技术。这标志着我国激光产业的雏形已经出现。
有的专家认为,21世纪生物技术居于科学技术领域之首,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变革将产生根本性影响。我国十分重视生物技术的科技攻关,组织了3524名科技人员投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通过攻关,基因工程制药产业已初见端倪,7个品种分别完成工艺中试、临床或大面积试验,特别是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目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已初步形成百万人份的生产能力。除此之外,培育转基因动物及植物基因工程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单克隆抗体诊断盒已进入市场,植物细胞工程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航天35年
林宗棠 刘纪原 王礼恒
1956年春,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出了建立和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英明决策。同年10月8日,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聂荣臻元帅,宣布新中国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院正式成立。从此,航天工业走上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征途。35年来,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和发展了具有世界水平的航天事业,中国成为世界空间强国之一,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志气和能力。
光辉的历程 巨大的成就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关怀和领导下,在全国各部门、各地区的大力协同和支援下,航天战线的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干部克服了初创时期遇到的重重困难,特别是战胜了国外技术封锁造成的困难,初步建成了航天研制生产基地和飞行试验基地,在仿制国外型号的基础上,很快向自行设计转变,走上了独立研制的道路。
60年代中期,我国液体火箭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开始实施我国第一个空间工程计划,开展了运载火箭、人造卫星的研制,许多航天工程取得重大成果。
1970年4月,用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1975年11月,用长征二号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人造卫星、运载火箭、战略导弹、战术导弹各类型号的研制生产取得重大进展。1980年5月,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火箭成功;1981年9月,用一枚火箭发射一组三颗卫星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1982年10月,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1984年4月,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发射定点成功;1988年9月,用长征四号火箭发射风云一号试验气象卫星成功;1990年4月,用长征三号火箭发射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成功,我国航天技术开始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同年7月,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发射一举成功,使我国运载火箭的低轨道运载能力大幅度提高。
自1970年以来,我国已成功地发射了32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其中有两颗国外卫星。发射入轨的返回式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和气象卫星等,已应用于国防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多种防空导弹、反舰导弹相继研制定型,初步形成了配套的武器装备体系,增强了国防实力。
航天工业战线贯彻军民结合的方针,大力发展高科技民用产品,推进航天技术向民用转移,努力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为市场提供了适销对路的商品。
成功的经验 优良的传统
35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出了成果,出了人才,出了效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正确的发展方针
我国航天事业所以发展比较顺利,成绩比较显著,关键是有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正确领导,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方针。航天事业贯彻了“集中力量、形成拳头、重点突破”,“基本型、系列化”的发展方针,保证了航天战线以极有限的投资取得了一大批成果。
(二)坚持自力更生,独立研制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是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胜利。在创建航天事业之初,党中央就批准了聂荣臻同志提出的“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航天战线贯彻这一方针,把国外有限的技术援助作为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手段,在仿制中学习、掌握自行设计的本领,很快走上自行设计、独立研制的道路,胜利完成了第一代航天型号的研制。
(三)组织全国大协作,大力协同
航天工程是极为复杂的大规模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全国各有关部门、单位紧密合作,大力协同。多年来,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统一计划下,航天科技工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比较完整配套的协作网,这是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四)坚持系统工程的科学管理,树立严谨务实的作风
长期以来,航天工作者坚持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相结合,形成了严谨务实的作风。周恩来同志倡导的“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在航天战线深入人心。
在实践中,航天工作者不断总结经验,摸索航天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逐步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一整套科学体系。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又引入了商品生产机制、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在继续运用行政手段的同时,注意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五)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科技队伍和产业大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
35年来,航天战线围绕“出成果、出人才”的基本任务,在发展科研生产的同时,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在创造先进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形成和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优良传统,这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任重道远 再展宏图
为了实现航天工业“八五”和“九五”的奋斗目标,中国航天工业要确保发展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技术,努力满足经济、科技、文化和国防的需要。要改进、完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使之继续站在世界先进行列之中。要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在导弹武器方面,要打基础、上水平,集中力量研制先进的、精良的新一代武器装备。
进一步贯彻军民结合的方针,以更大的力量投入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推进航天技术向国民经济各部门转移;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民用产品,更好地为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和市场服务。
航天战线要面向世界,走向世界,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对外发射服务。
当代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航天事业方兴未艾,前程无量。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虽然还存在不少困难,但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关怀和领导,有全国各部门、各地区的大力支持与协同,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过去35年老一辈打下的坚实基础,中国航天事业一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草地枣园栽培试验”获得成功
比传统管理亩产提高6—10倍
本报讯 金秋季节,从交城县林科所传出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最近通过鉴定的山西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草地枣园栽培试验”,产量指标先进,经济效益显著,填补了枣树栽培的一项空白,可在国内同类地区进行推广。
枣树是原产我国的重要经济林树种。由于长期沿用大冠稀植和传统管理,一般在栽植后7至8年亩产量才达150至200公斤,单位面积产量低,受益晚,经济效益差。交城县林科所从1987年起开展了草地枣园(即矮化超密植枣园)栽培试验。他们在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的基础上,选用了优种良砧,进行高密栽植(亩栽密度高达1000株),并根据枣树生长的不同时期,采取年年平茬、隔年平茬和枣头、二次枝、枣吊三摘心等一套完整的配套新技术,获得了当年建园,当年亩产鲜枣119.3公斤,2年亩产762.3公斤,3年亩产1272.6公斤,4年亩产1738.5公斤,5年亩产1531.4公斤的试验效果。这项研究改革了枣树传统栽培制度,为今后枣树生产实行集约化栽培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郝保平)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简讯

  教科文简讯
△经国家科委批准,由机电部举办的第一届“国际电工装备与技术交流展览会”10月7日在北京展览馆开幕。这是国内最大规模的电工领域的综合性技术交流展览会,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家国外公司参加展出。 (苗文秀)
△自学习软件自动化系统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日前通过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系统建立了适合于自动化程序设计的解释模型,将基于解释的学习方法用于软件自动化领域,特别是对关键的操作性准则的处理,提出了有效的独创性方法。(方延明)
△DF(系列)电脑仿生治疗仪是长春特立高技术研究所开发的新型专利肿瘤治疗仪。一年来,经国内80余家医疗单位和苏联、台湾及香港地区的3500多例癌症临床证实,这种仪器有抑制和缩小肿块、消除和改善症状、减轻和消除疼痛及延长患者生命的作用。总有效率为88%、显效率为22%。(朱佳)
△技术进步使万宝集团广州五羊电风扇厂在半年时间里扭亏为盈。该厂1987年至1989年间亏损779万元,负债1050万元。1989年10月,企业重振旗鼓,启动了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工艺纪律执行和定置管理等现代科学管理手段,并推出全新的保险式特薄型吸排油烟机产品,使五羊厂3个月后扭亏。接着,该厂又对这个产品进行深度开发,一年中连续推出五代新产品,增强了企业活力。   
             (艾笑)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让群众畅饮文化甘泉
《市场报》评论员
8月底9月初,在广州举行的第四届全国书市,观者如潮,12天内涌进55万购书者,图书销售额超过1160万元,订货额超过4000万元。尽管书市开幕后,各地出版发行单位纷纷动用海陆空交通工具补充书源,但到闭幕前两天,许多书架相继告罄。难怪有些与会者形象地说:“广州人搬走了一座书山。”
书市如此轰动,有识之士在为群众重视文化消费叫好之余,也引出几分思考:怎样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呢?
目前,且不说一些地方大众化的文化娱乐场所缺乏,仅就读书求知的欲望而言,许多消费者也有“口渴”而难得“甘泉”之感。
广州人为什么集中在书市期间去买书呢?一位书店职工解开了其中之谜:书店少而小,出售的书品种不全。据统计,广州市新华书店的营业总面积只相当于一个中型百货商场——东山百货大楼的面积。这种情况不只广州存在,其它许多城市也存在,而且有的城市书店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至于农村,更不用说了。到了县城,找书店难,这是许多出差人的共同反映。
再说图书出版,目前全国有出版社500多家,每年出书近8万种。大部分出版社为繁荣社会主义出版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也有一些出版社只图赚钱,对出版档次高的科技书、历史书、学术著作、文艺作品以及有特色的知识书籍兴趣不大,使这方面的书籍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据悉,有关部门已作出决定,要像抓物质消费的“菜篮子”工程那样,抓文化消费的“菜篮子”工程建设。其重点是,布好图书销售网络,特别是要把新华书店的网点向下延伸,办到广阔的农村去;在出版方面采取相应政策,鼓励提高出书质量,优化出版结构,并在近期安排出版一批品位高的图书。人们在文化消费上“畅饮甘泉”有望,这是令人高兴的。
(原载10月7日《市场报》)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京实施新闻移动通讯网工程
本报讯 记者周庆报道:北京市“八五”通讯规划的组成部分——新闻移动通讯网BTV—MTC2工程,最近实施。
该网可解决新闻工作者在移动状态下的通讯问题,将配置网内全部通讯信道,自动以最优方式分配给系统内的所有用户使用,实行普通电话和无线电话互转,通过数据交换接口进行电脑联网,具有无线传真、静止图像传递等功能,可用于防汛、抢险、救灾等重要信息的传递,为我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创造条件。
这一通讯网引进国际先进的800兆中继通信系统设备。一期工程移动用户容量2000台,二期工程扩充一倍,覆盖面可延伸至北京远郊区县。工程由北京电视台和深圳乐施通讯有限公司、乐施(香港)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明年上半年全面开通使用。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脂可清”控制高血脂症疗效显著
本报讯 高血脂症是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控制高脂血症,预防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发生,是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新药“脂可清”为实现这一目标带来了希望。
脂可清是根据中医传统理论,运用散结祛痰方法,选用有降脂作用的中药制成的纯中药制剂。药理实验表明,这种药物能够显著降低血液甘油三脂和胆固醇的含量,还能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及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对防止动脉硬化有较好作用。经吉林省中医药研究院、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单位临床观察七百例,百分之七十点九的患者有明显疗效。
此药已由吉林通化白山制药三厂正式投产。(李宝顺)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邓州市多渠道集资办教育
本报讯 河南省邓州市12年来,坚持实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智力开发”工程,激发了全民办学的热情,集资兴教数额逐年增加,1990年达2319万元,1978年以来累计社会集资1.215亿元。
为保护全市人民办学热情,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实处,邓州市政府成立了27个校建工作队,对集资办学工作实行经常性的督导检查,并把校建工作纳入各级党政目标责任书,实行“市、乡、村三级办学,分级管理”,避免了财力、物力、人力的浪费。
12年来,该市新建校舍42.5万平方米,楼房395栋,改造危房、旧房30万平方米,有663所中小学实现“六配套”,占学校总数的95.5%,有30%的中小学校达到“标准化”要求。   (王常建)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山东兖州矿务局南屯煤矿舍得花钱办教育,先后为职工子弟学校建成教学大楼、阶梯教室和电化教室,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左上:为同学们向灾区小朋友捐衣物;左下:为课外活动;右:为在电化教室里上英语课。 本报记者 蒋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