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群山环抱的布依族文化站
易豫州 肖建国
贵州省兴义市巴结镇布依族青年农民梁秀江和妻子李亚丽,自筹资金创办的家庭文化站,闻名乡里。
兴义市巴结镇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偏僻小镇,居住着布依、苗、汉等多种民族。这里流传着一首民谣:“山旮旯,岩窝窝,鲜果竹木样样多,就缺‘哆来咪法梭’,一盼树下挂银幕,二想台上敲鼓锣……”梁秀江和李亚丽决心为改变山乡的文化落后面貌出力。1987年初,他俩首先拿出近万元资金购买了两台16毫米的电影放映机和两台发电机,办起了夫妻电影队。然后又自筹资金2.4万多元,修建了一幢能容纳200多人的电影院,市电影公司优先为他们供应影片。4年多来,他们为各族群众放电影1400多场,观众达21.6万多人次。
今年,小两口又拿出1500元钱,租了一幢近百平方米的住房,办起了拥有300多册书籍的图书室和有羽毛球、象棋、跳棋等10多种文娱器材的游艺室,乡亲们可以免费来这里参加活动。
同时,他俩还组织了21名男女布依族青年农民,成立了一支布依戏演出队。他们请市文化馆的同志和民间老艺人指导,先后编排了敬酒歌《感谢党的好领导》、布依戏《择婿》、相声《书到布依乡》、八音坐唱《布依今日富裕不忘党》等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的节目,深入村寨,免费为各族群众演出。
每当夜幕降临,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来到文化站,有的看电影,有的看演出,有的在“楚河汉界”跳马拱卒,有的走进了图书室……。梁秀江、李亚丽的文化站已成了镇上农民群众科技致富和文化娱乐的中心。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秦俑安上减震器可防8级地震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1000多件秦始皇陵陶俑毁于一场地震的预想,一直使国内外许多文物工作者惴惴不安。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刘生培经过两年设计完成并于近日通过省文物局鉴定的减震器,可使秦俑防御8级地震,解决了文物界一大难题。
秦俑是陶制易碎品,又排列密集,一旦发生地震,将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毁灭性灾难。科技人员测试过,3至5级地震都会对秦俑产生重大损害。过去曾设想把秦俑半埋地下或用铁丝从腰部捆扎联成一体,由于影响参观效果而被否决。
刘生培副教授设计的减震器由两层钢板中间装有新型粘弹性材料制成的球体组成,减震器钢板可以横跨足踏板的搭扣和秦俑相连,也可用粘接于足踏板底部的办法相连。搭扣的办法丝毫不损坏秦俑原物,并可随时拆装;粘接的办法则不碍观瞻。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咸阳司家沟出土西汉初年文物
青铜炊具造型生动灵便轻巧
本报讯 陕西咸阳司家沟位于西汉五陵塬之一的汉哀帝义陵附近,曾出土过大量秦汉遗物。今年4月,司家沟农民怀学文修房时在靠近崖背的地方发现了一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以日常生活用器为主,有灶、盉、鼎、镜、钫、钵、盆、勺、量等共11件,其中铜灶和铜盉造型独特。铜灶烟囱作蛇形,“蛇头”比较宽大,“双眼”突出,“躯体”作曲折形。灶身为龟形,作爬行状,背部隆起,隆起的部位为一圆口铜釜。灶下有4个兽首形短足。该灶造型生动,动物形象栩栩如生。
司家沟的铜器从形制上已摆脱了战国、秦铜器那种庄严、厚重的作风,显得比较灵便、轻巧,适于日常生活。纹饰也变得简单,大部分无铭刻。
司家沟的铜器造型除具有秦文化的风格外,还表明了向汉代过渡的一些时代特点。所以,这批铜器应为西汉初年遗物。 (刘晓华 王瑛)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体育

  女子国际象棋冠军赛第五盘
谢军再战失利积分暂时落后
新华社马尼拉10月4日电 中国选手谢军今天在女子国际象棋冠军赛第五盘比赛中,再次负于苏联选手齐布尔达尼泽,目前积分以2∶3暂时落后。
第五盘比赛历时4小时20分钟,双方各用了2小时10分钟。谢军执白先行,在前20步中,依然保持着开局先行优势。然而,谢军第21步王后深入敌区,不但失去了先前的优势,反而造成自己腹背受敌,结果败下阵来。中国国际大师戚惊萱赛后说,谢军今日败北主要是自己过于急躁,而齐布尔达尼泽则愈战愈勇,并且棋下得很稳。
双方第六盘比赛将于10月6日举行。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体育

  天台围棋新苗秀
1988年10月26日,天台被国家体委、中国围棋协会命名为全国第一个“围棋之乡”。
天台有着悠久的围棋历史。据南朝刘义庆的《幽明录》记载,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有剡县(今嵊县)青年农民刘晨、阮肇同入天台山采药、砍柴,在桃源洞幸遇两仙女,偕回洞府,结为伉俪,终日以弈棋为娱。由于受此传说的影响,故至今在天台县的一些乡村仍保留着1500年前以围棋作嫁妆的习俗。
天台不愧是围棋之乡,现今出自天台的围棋国手就有3位:俞斌9段、金茜倩5段、朱菊菲5段。更喜人的是有一大批已露出“尖尖角”的小棋手。这里的孩子3岁开始学棋,五六岁时棋艺就不错了。天台的小学里更涌动着一股股围棋热浪。目前全县已有17所小学开设围棋课。
小棋手的成长离不开辛勤培育他们的园丁。三门中学的朱家映老师最早开始在天台开办义务训练点。县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副书记、老棋手周则川利用业余时间编写出了一套《围棋启蒙讲稿》,为幼儿学围棋提供了一套好教材。目前,此稿已交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书名定为《我教宝宝学围棋》。棋圣聂卫平听说此事后,欣然为其作序。
 本报记者 傅旭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体育

  全国田径赛刷新两项全国纪录
新华社上海10月4日电(通讯员张木贞)在上海虹口体育场举行的全国田径冠军赛于尾声之际传出捷报,两项全国纪录被刷新。
在3日进行的女子4×800米接力决赛中,颇具实力的辽宁队以8分16秒02的成绩打破了这个项目的全国纪录。这个项目的原全国纪录为8分21秒61,是由混合队于1989年创造的。混合队在本次比赛中也以8分20秒01的成绩打破了该项全国纪录。
在同日进行的男子4×800米接力赛中,混合队以7分26秒的成绩打破了混合队在1990年8月创造的7分26秒07的全国纪录。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体育

  中国女子围棋名人战在海南举行
本报海口10月4日电 第三届中国女子围棋名人战,今日下午在海口开枰。第二届女子围棋名人战前12名获得者、去年全国女子个人赛前12名获得者、国家围棋队现役女棋手杨晖、徐莹等和特邀的来自香港、日本共21名女棋手将参加7轮角逐。
国际围棋联盟副主席、中国围棋协会主席陈祖德莅临赛场指导。 (杜若原 叶向阳)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体育

  万马军中一小丫
——记初次在世锦赛露面的石丽颖
“石丽颖”,在第2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体操女队的名单上,没有几个人注意这个名字。然而女子全能决赛的名单出来时,中国选手排在最前面的就是这个陌生的名字,着急的记者们才连忙打听这个鲜为人知的小丫头——石丽颖。
中国代表团团长张健在赛前介绍情况时说,石丽颖是唯一既没有参加过一次全国锦标赛,也没有参加过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运动员。查阅她的技术资料,除在11岁参加过全国城市运动会和1991年中国杯体操赛外,别无其它。 
石丽颖外号“小石头”,出生在吉林省长春市,七年体操生涯,四年在国家队。成绩平平,病历卡上却记得满满当当。到国家队不久,膝盖受伤,两只半月板都被摘除,在医院一住就是几个月。今年初不小心又被烫伤,真是多灾多难。但是“小石头”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克服了伤病的磨难,在很短的时间攻克了世界锦标赛的全套规定动作。
谈到这个小丫头,无论是教练潘辰飞、鲍献琴,还是国家女队总教练钱奎都夸她很有灵气。高低杠是她的强项,在学习向后大回环转体180度接反吊前空翻这个动作时,她善动脑筋,很快掌握了这个高难度动作,完成的质量很高,空翻的高度可以和世界冠军樊迪媲美。
她的动作很有韵味,表现力强,节奏感明朗,姑娘喜欢美,她在体操表演中充分体现美的韵律,美的力度和美的一切。
她笑盈盈地走进赛场,又笑盈盈地走出赛场。虽说她获得个人全能第10名,但她对未来充满着希望: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下届世界体操锦标赛……
 本报记者 吴骅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体育

  百米极限能再突破吗?
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五日,美国选手刘易斯在第三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百米决赛中,创造了九点八六秒的世界纪录。这次比赛的成绩是惊人的,八人中有六人跑进了十秒以内。
刘易斯的起跑技术不好,反应慢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起跑反应为零点一四○秒,在参赛八名选手中居第六位,只是到了后半程才逐渐追上他人。
他的分段成绩为:第一个十米一点八八秒,第二个十米一点零八秒,第三个十米零点九二秒,第四个十米零点八九秒,在前五十米中,他的分段成绩都慢于伯勒尔和其他一两个选手,但是从五十米开始,他的冲刺加速力把所有人都甩在了身后。如果纯理论计算,刘易斯应跑出九点七秒多的成绩,从这个意义上讲,九点八六秒不应是也不可能是男子百米的最终纪录。
当然,理论计算并不能完全代替实际比赛,但是我们可以相信,刘易斯还是很有可能再创佳绩的。美国新秀伯勒尔赛后也表示,他将在不远的时间内再次战胜刘易斯,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人类百米的极限到底是多少,现在尚无法作出结论。虽然愈到后来,纪录将愈难以打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也会给自己插上新的翅膀。百米,将永远是最激动人心的比赛之一。 本报记者 陈昭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简讯

  教科文简讯
△一种用于改善脑力劳动者常见的神疲乏力、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等症状的复方全中药制剂——《博士乐》口服液日前获首届老年药学国际学术会议银奖。这种以鲜参、大枣、菊花、陈皮等汇集成的天然植物饮品,经吉林省中医研究院等医院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董彩华)
△用原解放军304医院副主任医师盖国才创立的穴位诊断法的原理研制的信息肿瘤诊断机,可迅速测知受检者多部位脏器是否罹患肿瘤。经6万余例肿瘤普查临床验证,诊断准确率为85%左右。 (霍岚云)
△国家投资1860万元的绞股兰总甙片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日前通过审评。明年,安康中药厂将形成年产3.6亿片绞股兰总甙的能力。绞股兰有极强的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这项药物的开发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重视。 (李敬柬)
△山西省稷山肿瘤研究所研制的全中药复方制剂“康福丸”系列抗癌药,自80年代初用于临床以来,已有全国23个省市和美、日、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4060例肿瘤患者使用。其总有效率是87.29%,患者5年以上存活率达6.18%。 (杨明有)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延安精神照耀青年一代 “窑洞大学”吸引数千学子
本报讯 记者魏玉凤报道:今年暑期,由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委、团省委和延安大学共同创办的延安“窑洞大学”,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120多所高校的近4000名大学生,参加了学习,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半个世纪前,大批知识青年从全国各地冒着生命危险,冲破敌人的严密封锁,长途跋涉到延安参加革命。他们住窑洞,吃小米,读马列,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今天,新一代青年学生踏着先辈的足迹又来到这里,重温革命历史,学习延安精神,寻找力量的源泉。7月上旬,“窑洞大学”即将开学的消息传出后,在很短的时间里,全国百余所大学和各地大学生给主办单位来电话、电报、信函,纷纷要求参加这一活动。从7月17日开学起,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队伍来到延安。其中有宁夏、山西、陕西的自行车队;江西南昌航空学院的学生下车后,从铜川步行200多公里到达延安,不少人腿、脚都走肿了;也有福建泉州华侨大学的小分队,他们是经过学校考试、层层选拔,由优秀学生组成的。除了这些集体组织的,还有自费专程前来的大学生。
“窑洞大学”把革命传统教育和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址,举行专题讲座,开展社会调查;请老红军作报告,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史料专题电视片;深入工厂和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座谈讨论。有些学生还根据各自的专业特长,为老区群众服务。由中国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等校来的师生,在这里开展了法律咨询和普法宣传;西北工业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校的学生,冒着酷暑走上街头,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便民服务;复旦大学学生上街义演募捐,支援灾区。这些活动受到了延安人民的赞扬。
“窑洞大学”原计划举办两期,吸收1000人参加学习。后来一再突破,总共举办4期,每期人数增加近1倍。学习时间虽只有5天,然而大学生们的收获是丰富的。
通过革命传统教育的开展,加深了大学生对延安和延安精神的认识,增强了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的同学说,来延安之前,片面地认为延安精神就是一种吃苦、受苦精神,听了报告和考察后,才深深地感到延安精神所倡导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人民利益改变当时国内现状的一种拚搏奉献精神。延安精神之所以被誉为中国革命成功的精神源泉,其根本原因在于这里有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通过“窑洞大学”学习,许多学生写下这样的肺腑之言:“我们的灵魂在这里净化,我们的信念在这里升华。”在学习期间,学员们写出心得体会1000余篇,近100名学员写了入党申请书,还有数百人表示大学毕业后要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为祖国的建设事业献青春作贡献。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走遍天涯海角,还是祖国亲
——记西安交大教授侯义斌
王友恭 吴雅丽
侯义斌教授到过荷兰,在那里,他完成了博士论文《系统全分解理论》,并在国际上引起轰动。许多国家的科研机构高薪聘请他,可他却携妻回到祖国。
侯义斌教授到过美国,美国同行以年薪6万美元挽留他,他又义无反顾地踏上归程。
国庆前夕,记者见到这位年仅37岁却已成果累累的年轻科学家,他动情地说,国外的工作条件再好,朋友再热情,我还是觉得祖国亲。
侯义斌是西安交通大学派往荷兰爱因霍芬技术大学的第一位硕士生,他的才华与勤奋曾使得他的老师们大为震惊。在这个小个子的中国学者身上,似乎蕴藏着用不完的活力。他能一连十几个小时埋头于实验室,他能一连几周只吃牛奶和面包……有一段时间,他几乎每个月都能向导师交一篇成果报告。他提前一年多拿到博士学位,这在荷兰本土的学子中也是罕见的。就是在那里,侯义斌在国际上首创了“系统全分解理论”和新的代数系统“三方元代数系统”。由于他的出色表现,荷兰国家教科部规定,以后凡是西安交大派去的硕士生,一律免去博士资格考试。这在荷兰教育史上是破天荒的。
回国之后,侯义斌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系统分解理论”和霍英东教育基金研究项目“可编程硬件”,这些都属开拓性的研究。他还带了几名研究生。凭着这些成果,他的学术地位可以稳步上升,但他魂牵梦系的却是研制、推广一种能让普通人很快学会的汉字输入技术。
早在荷兰读书时,他就常想,眼下国内外几百种汉字计算机输入的途径都是键盘,而我国能够熟练操作的人很少,能否发明一种让所有认识汉字的人不经培训便可掌握的输入方法呢?他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台微机,搬到家中,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这上面。终于,一种抛开键盘、借助“鼠标器”进行汉字拼写输入的方法初现端倪。不久,这个新的技术通过了国家教委组织的鉴定,专家们认为,这是汉字输入技术上一个大的突破,其易学易用程度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西安交大为此专门成立了凯特技术开发公司,国家教委也将它列入“星火计划”,投资700万元在广东规模投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侯义斌出色的工作和卓越的贡献受到了党和国家的表彰。去年国庆节前夕,江泽民、李鹏等中央领导人接见了他和另外30位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当年,侯义斌决心回国效力时,有人曾不以为然地说:“以你一介匹夫,力量能有几何?”侯义斌答道:“如果每人都尽一份匹夫责,祖国富强不就指日可待了吗?”
在共和国42华诞之际,侯义斌舒心地笑了,因为在祖国大步前进的脚步声中,他听见了自己的足音。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通过四年联合科技攻关
粉彩瓷降铅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报南昌电 记者余清楚报道:最近,“粉彩瓷降铅机理及工艺研究”在江西省景德镇市通过鉴定,这标志着我国粉彩瓷的铅溶出量超标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
粉彩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我国陶瓷文化遗产的一枝奇葩,过去每年出口创汇在一千万美元以上。但近年来因一些国家铅溶出量标准调整,致使粉彩瓷出口受到影响。一九八六年十二月,景德镇瓷用化工厂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决定共同攻克这个科技难点。江西省把粉彩瓷降铅列入重点质量攻关项目,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在降铅机理、颜料配方及彩烧工艺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经鉴定及商检部门检测,铅溶出量已明显低于7ppm,完全达到出口标准。目前,景德镇已用这项技术开始批量生产出口产品。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革命圣地的召唤
毕全忠
延安,曾经召唤无数热血青年奋起投入人民革命的洪流!半个世纪过去了,其间尽管世事变迁如天翻地覆,然而延安今天仍是人们心中的圣地。它不再是仅供人们瞻仰追怀的历史陈迹,而且成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激励后人、给人们精神营养的学校。陕西省为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办起“窑洞大学”,消息不胫而走,立即吸引了100多所大学的几千名大学生奔赴延安。广大青年学生这种向往革命圣地、学习革命先辈们的虔诚心愿,是十分可贵的。它表明革命先辈开创的事业后继有人,这是我们的事业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其发展进程中或是革命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地方,奉为圣地,尊崇敬仰,这不仅是不忘先辈们的业绩和美德,还是一种精神的纽带,团聚起一代一代新人为祖国的振兴、人民的幸福前赴后继地奋斗下去。一旦失去了这种崇敬,往往是国运将衰的迹象。延安这个革命圣地,对我们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所起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支柱,已经汇入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之中。在人们尤其是青年中间开展学习延安精神的活动,意义非常重大。“窑洞大学”的创办者,为国家、为人民、为青年做了一件大好事。
愿所有革命圣地都能像延安那样成为青年人向往的学校。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当“家庭教师”
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 吕南歌
想当家庭教师的念头,是在学校兴起“家教热”后产生的。让我感兴趣的当然不只是经济上的额外收入,更主要的还是那走出校园体验另一种生活的诱惑。
还记得那天不经意地拎着饭袋经过三角地,一瞥之间看见一张广告——有一个8岁的小女孩,因父母都是聋哑人,无法辅导孩子学习,需要找一个家庭教师。8岁,和小表妹早早一样的年龄,这该是个无忧无虑、纯真快活的年龄,可这个女孩,她会拥有些什么呢?我心里一动,伸手把那张薄薄的纸揭了下来。
初次见面,女孩兰子柔顺地靠在我身边,睁着大眼睛望着我,眼里满是欣喜和信赖,嘴角挂着笑,没说一句话。一时间,我又想起早早来,还记得她歪着头用《诗经》的原文唱《在水一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还记得她靠在我身边给我讲《父与子》的漫画,逗得我笑个不停。记得有一天的黄昏,她在阳台上像位小“诗人”,激情地“赋诗”:“漂亮的红彤彤的晚霞哟——”
而眼前,又是多么不同的一种生活。兰子没有花花绿绿的故事书,没有五彩斑斓的娃娃相册,甚至没有人可以给她讲一个哪怕是老掉牙的故事……当我说起那个会讲“红彤彤的晚霞”的妹妹时,兰子眼睛亮亮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该是个仙女,用南瓜变出金马车的仙女,心里的声音让我去帮助她,努力让她得到的与别人一样多。
于是有了无数那样的时刻: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七弯八拐地来到低洼不平的小胡同,认认真真坐在简陋得令人吃惊的平房里,伴随着一股潮湿的霉气味为兰子上课。每每坐在她的身边,静静地看她写作业,在她皱眉头咬笔杆时,笨嘴笨舌地讲解一通,而当她说出一句“我明白了”,我总是甜蜜地长长嘘出一口气。我情愿花上个把钟头讲起已快忘掉了的小红帽、丑小鸭、大灰狼……以后上街总不忘记给她带些小玩意。日子水一样地流过,兰子对我的称呼渐渐由“阿姨”变成了“姐姐”。
我喜欢在她头发上缀满鲜艳的蝴蝶结,喜欢看她满足地笑。当她把作业本上的“100”分举到我面前,执拗地把最大的苹果塞到我手里,然后悄悄地对着我的耳朵说“姐姐,我真喜欢你”,我心里是怎样地感动。从一个孩子那里得到的毫不伪饰的爱,会使人觉得这世界是如此的纯净,知道爱与被爱同样的充实。
我的“教师生涯”并不长,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却使我体味了以往想也没想过的生活,感受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真正的爱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获得。”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时常会想起兰子,想起那间低矮的小屋,我知道那段经历告诉了我该怎样去面对生活。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第一个“国际老人节”前夕,84岁的李耀六老人的5位年届花甲的女学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到陕西礼泉县井泉乡,探望她们46年前离别的这位老校长。
李耀六1940年起在礼泉县女子小学执教,解放后任教于礼泉第一中学,从事教育工作40年,桃李满天下。
新华社记者 张喆峰摄(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