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新闻简报
  香港科技大学落成开学
一所以工学院、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为主的新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落成并于十月二日开学。首批就读的学生共七百名,主要来自香港,一百多名教师则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中国内地和台湾。
  《英汉大词典》在沪出版
我国百余位专家、学者、教授历时十六年编纂的大型英汉语词工具书——《英汉大词典》(上、下卷),九月二十九日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工具书收词二十万条,设附录十四种,全书共一千六百万字。
沪宁光缆干线工程动工
“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上海至南京光缆通信干线工程十月一日正式开工。由邮电部、江苏省、上海市联合投资建设的沪宁光缆工程,全长四百公里。全线将埋设一根二十二芯光纤电缆。(据新华社)
中国友好观光年拉开序幕
十月二日在古城西安举行的丝绸之路游览活动,以古朴热烈的风姿,拉开了一九九二年中国友好观光年活动的序幕。这次丝绸之路游览活动是国家旅游局主办的。(孟西安)
新型彩色水泥研制成功
由北京中亚特种水泥联合公司和山东招远彩色水泥厂联合开发的新型彩色水泥,日前通过鉴定。这种新型彩色水泥,具有强度高、色泽鲜艳、耐老化、不易泛白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内外墙饰面及人造大理石、街头雕塑等。(刘继武)
广西兴建大型纸浆企业
广西最大的纸浆企业贺县纸浆厂九月二十八日开工。作为广西重点建设项目,该厂将形成年产五万吨优质化学漂白商品木浆的生产规模,年产值二点五亿元。(苏比坚)


第1版(要闻)
专栏:

  七千余公里铁路插上“电翅膀”
形成华北、中原、西南三大电气铁路网群
本报讯 改革开放给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插上腾飞的“电翅膀”。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我国电气化铁路诞生30年,其中“六五”、“七五”期间建成的电气化铁路比前20年增加了4.3倍。截至今年8月底,在全国16条铁路干线上建成电气化铁路达7174公里,承担全国铁路运量的17.7%,大大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我国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诞生于1961年9月,即宝成线宝鸡至风州段,全长93公里。到1980年,全国共建成1600多公里电气化铁路,占全国运营里程的3.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迅速发展。10年间,在华北、中原、西南形成三大电气化铁路网群;华东、华南电气化铁路也已初具规模。在华北开通了以北京为中心的6条主干线1946公里电气化路网,在中原建成开通了以郑州为中心的4条主干线2545公里电气化路网,在西南开通了以成都为中心的5条主干线2001公里电气化路网,在华东、华南开通了682公里电气化铁路。
10年来,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步入了新的领域。在机车制造、供电方式、防干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了包括AT供电系统、远程微机控制系统、无绝缘轨道电路在内的一大批国际上最新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基本上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电气化铁路施工技术模式。1988年一次性建成开通使用的我国第一条重载、单元、双线电气化铁路——大秦线,标志着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八五”期间,电气化铁路建设将在包括大秦、京广、京沪、成昆等各条干线上全面展开,计划建成21条干线5000公里。 
        (唐宜贵 胡跃平)


第1版(要闻)
专栏:

  西藏开发“一江两河”流域
重点发展农牧业能源交通
本报拉萨十月二日电 记者刘伟报道:作为未来十年西藏经济建设发展突破口的“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已顺利展开。这是我国又一大规模农业区域性综合开发项目,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西藏发展的关怀和支持。
西藏“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流域位于西藏腹地,面积约六点五七万平方公里,包括拉萨、日喀则、山南十八个县(市),总人口七十六点四万。该流域现有农田二百六十四万亩,牲畜三百七十多万头(只),是西藏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相对较好、人口素质相对较高的地区。
目前,国家已确定对该项目投资十亿元,西藏自筹五亿余元。除此之外,国家还将另行投资十多亿元用于开发区内的大型水利、电力枢纽工程建设。
据介绍,为期十年的“一江两河”流域开发,以水利为龙头,重点发展农牧业、能源、交通,改善生态环境。
在区域内将新建一些大型水库和干渠,沿河谷地建设防护林带,建成一百七十四万亩稳产高产田,使西藏百分之七十的耕地面积达到保灌指标。由拉萨辐射到十八个县的乡,形成公路网,使该地区成为西藏的商品粮基地、畜产蔬菜副食品基地、轻纺手工业基地和科技示范基地。
开发工程完成后,西藏将增加一点五亿公斤粮食和二千四百万公斤肉食品产量,人均收入可望由现在的四百三十元提高到一千元。西藏现在每年从内地调入一亿到一点五亿公斤粮食的状况将得以改变,实现粮食自给。


第1版(要闻)
专栏:

  乌鲁木齐国庆节日气氛浓
本报乌鲁木齐10月2日电 记者赵兴林、曾坤报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国庆节日气氛浓烈,市场商品货源充裕,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漫步街头,宽敞平坦的公路两旁林荫蔽日,百花争妍;矗立街道两旁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物彩旗招展,身着鲜艳民族服饰的各族人民满面春风。集贸市场摆满新鲜的牛羊肉、瓜果、蔬菜,生意很红火。国营商业部门则注重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在搞好粮油供应和扩大日用工业品销售上做文章,购进工业品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0.6%。
全市商业服务业争创一流服务竞赛拉开了帷幕,一些商店、理发店、粮店、浴池,延长了营业时间或开办夜市,方便群众。
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全市105家舞厅装饰一新,新开业的音乐餐厅,还增加了承办结婚包席等服务项目。新疆电视台、乌鲁木齐电视台在节日期间也推出一批新的电视剧。


第1版(要闻)
专栏:社会主义中国在前进

  花红果硕
——延边搞好民族团结促进稳定发展
本报记者 萧家保
来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们都赞美这儿有山皆绿、有水皆清的景色。记者采访后却感到,延边最美丽的,应该说是四季长青、花繁叶茂的民族团结之花。
延边的民族团结气氛特别浓。这里无论什么工作,都与民族团结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个州历届领导不管是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还是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都把民族团结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各级党校和干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必须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增强民族团结、执行民族政策,是这个州考核、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尺度;民族团结工作,与各单位、各厂矿的岗位责任制紧密挂钩;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民族团结更是题中应有之义……甚至在中小学的教学计划中,也列上民族团结和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使孩子们从小就受到熏陶。延边的学校、班级和少先队之间,开展民族团结友谊校、友谊班、友谊队的活动如火如荼。特别可贵的是,1954年延边定9月为民族团结宣传月,此后历37年而不衰。年年9月,上至州下至基层,开展有关民族团结表彰、教育和检查活动。9月3日是州庆,全州各个单位、大街小巷披红挂彩,各族人民在庆祝州庆的同时,也向他们的民族团结模范表示祝贺。
党的民族政策真正深入了人心,延边朝鲜族、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感人事迹层出不穷。朝鲜族老大娘金顺子,以慈母之心关怀着一位母亲去世、父亲残疾的汉族女学生,使她又获得了母爱;汉族女干部许静,十几年如一日像侍候亲生父母一样奉养一对无儿无女的朝鲜族老年夫妇;驻扎在延吉市新兴街道的某部官兵刚调来时没有菜吃,当地60多位朝鲜族老阿奶头顶居民们献出的菜,送到战士们手中;而当这个街道的一位朝鲜族女干部因车祸需要输血时,部队30多名官兵跑步赶到医院,7名汉族战士的血注入朝鲜族妇女的体内。
在全州第9次民族团结模范表彰会上,受表彰的就有1500多名,而受到县市一级表彰的多达1.5万余名。延边人自豪地说,我们这儿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朝鲜族少的地方,朝鲜族得到汉族的优待和照顾,而在汉族少的地方,汉族又得到朝鲜族的优待和照顾。同样,蒙古、回、满、壮等其他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也得到朝鲜族和汉族的优待和照顾。
和谐融洽的关系带来延边的社会稳定,使经济和其他事业的发展有了良好的环境。延边人民常说:“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觉悟,团结才能胜利。”哪个单位的民族团结搞得好,哪个单位的工作就出色。
这条规律适用于一个单位,也适用于全自治州。去年,延边州国民生产总值为43亿元,国民收入为34.5亿元,分别比5年前增长53.7%和48.5%。从1978年到1990年,延边州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工农业总产值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这5大指标的平均递增速度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名列第一,前三项的平均递增速度还高于全国。延边的改革开放步伐也明显加快,目前“三资”企业已发展到44家,占全省的27%;1990年“三来一补”项目为43项,引进技术项目96项,利用外资2878万美元。
(附图片)
延边自治州朝鲜族与汉族群众亲如一家 金龙洙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深圳国庆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本报深圳十月二日电 记者王楚报道:为使百万特区人欢欢喜喜过国庆,以音乐、歌舞、交响乐、粤剧、话剧、小品、交谊舞、卡拉OK大奖赛为主体的“物业集团杯”深圳九一广场艺术展,九月三十日在香蜜湖度假村拉开帷幕。
此次艺术展分七个场地、演出六天共八十场,节目丰富多彩。赴香港参加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节载誉归来的西藏艺术团、贵州省民族民间艺术团专程来深圳为特区人民献艺;中央芭蕾舞团也带来古典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运动员在世界举重锦标赛创佳绩
韩丽霞吕刚获四枚金牌
本报多瑙埃辛根十月一日电 记者许宏治报道:中国运动员韩丽霞今天下午在世界举重锦标赛女子六十公斤级比赛中以八十七点五公斤、一百一十公斤和一百九十七点五公斤的成绩获得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枚金牌。
又讯 世界举重锦标赛今晚爆出冷门,在有众多强手参加的男子七十五公斤级比赛中,中国运动员吕刚以一百五十七点五公斤的成绩获得抓举金牌。


第1版(要闻)
专栏:

  宁夏发现多子房小麦
一个麦壳里两三个麦粒
据新华社银川电(记者褚庆喜、吴文彪)最近,银川市科委小麦育种组农艺师郭善冒发现并进行了两代杂交的新型小麦育种材料——多子房小麦。
普通品种的小麦,一个麦壳里只有一个麦粒,而多子房小麦,一个麦壳里有两个或三个麦粒。
1990年春天,郭善冒在整理育种材料时,从一个麦穗上无意中发现多子房小麦:3个麦壳中长有9个麦粒。育种时,他将9个多子房麦粒单独种了一行,当年7月收获时,全是多子房小麦。接着,他用多子房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所得杂交一代中,多子房小麦与单子房小麦各占一半。今年1月,郭善冒用多子房小麦的杂交一代与普通小麦再行杂交,所得杂交二代2/3是多子房小麦。
多子房小麦的杂交,目前尚不稳定,杂交是否成功,需要杂交8代之后才能断定。
试验表明,多子房小麦可以使小麦粒数增加。专家认为,如果多子房小麦杂交成功,将会引起震动世界的种子革命,意义十分重大。


第1版(要闻)
专栏:

  今年推广杂交稻2.6亿亩
将为大灾之后夺丰收立新功
据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记者鹿永建、苏会志)曾为我国增产600亿公斤稻谷的杂交水稻,今年推广面积递增到2.6亿亩。有关专家对记者说,杂交稻比常规稻每亩可多产50至100公斤稻谷,它将为今年大灾之后夺丰收立新功。
农作物杂种优势的发现和利用是20世纪农业生产上最伟大成就之一。我国在水稻、高粱、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对我国70年代以来粮食大幅度增产功绩非凡。1980年,中国杂交稻面积为6700万亩,1990年达到2.5亿亩,种植区域已推进到北纬30度。
有关专家称,今年的杂交稻推广种植又有新特点,早稻达4800万亩,110多个杂交新组合品种走入田间,如“波优64”、“籼优桂99”等,推广面积达7500万亩。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一万四比一百的启迪
舒小骅
河南开封啤酒厂为了美化生产环境,计划在厂区内修建一座凉亭。设计人员测算,用琉璃瓦铺顶要开支1.4万元。一些职工听说后,主动向厂领导献计献策。厂领导采纳了职工的意见,就地取材,把废酒瓶串起来代替琉璃瓦,铺顶只花100元便建成了这座凉亭。
群众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向领导提建议;领导善于听取群众意见,集思广益改进工作。“14000比100”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主义企业中融洽的干群关系。这样的关系正是我们建设事业能够成功的必要条件。
我国目前还不算富裕,用于各项工程建设的财力有限。要想少花钱多办事,甚至不花钱也办事,就需要各级领导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因素,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群众中蕴藏的聪明才智发掘出来,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第1版(要闻)
专栏:

  气象专家提醒双季晚稻产区
做好晚稻后期生长水肥管理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提供的消息说,9月下旬双季晚稻产区降水持续偏少,有关地区须做好晚稻水肥管理。
气象专家指出,本旬晚稻产区主要的不利气象因素仍是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江南大部、华南东部偏少5—9成,华南西部旬内基本无雨。稻田用水紧张,使江南晚稻灌浆不利,对华南产区晚稻的开花授粉影响较大。因此有关地区应注意蓄水,加强晚稻后期的水肥管理。江南产区应适时浇灌浆水,防止早衰,促进籽粒饱满,提高千粒重。华南产区应继续加强抗旱工作,使晚稻能顺利灌浆。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又是丰收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营后的河南省武陟县农村,今年战胜多种自然灾害,农业又获丰收,粮食总产比大丰收的1990年增长4%。农民们说:“只有跟着共产党走,俺们的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王天定摄


第1版(要闻)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2周年

  我国民族工作成就举世瞩目
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事业发展加快
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本报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族工作继续沿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道路前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事业加快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扶持、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国家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力帮助、支援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90年,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总产值达2272.8亿元,比建国初期的1952年增长了9.9倍,比改革开放初的1980年增长了1.45倍。在“六五”、“七五”期间,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4%,大大超过前30年间平均增长6.6%的速度。民族自治地方国民收入1317.5元,比1989年增长6.9%,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速度高2.1个百分点。199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48.3元,比1984年的311元增加了237.3元。
为适应民族地区建设需要,国家创办了12所民族学院,迄今已为民族地区培养了14万名各种人才。还培养了近200万少数民族各类干部。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医疗卫生事业有了新的发展。1990年,民族自治地方每千人有医院床位2.37张、卫生技术人员3.22人、医生1.52人,已接近全国的平均水平。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全国已建立159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和124个自治县(旗)。55个少数民族中已有45个民族实行了区域自治,依法自主地管理本自治区域和本民族内部的事务。还建立了1500多个民族乡。
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取得重大进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7年来,产生了积极的成效。全国有24个自治州和72个自治县制定了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条例。 (张建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