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基斯坦举国期待杨主席来访
首都伊斯兰堡呈盛大节日气氛
本报伊斯兰堡10月25日电 记者任毓骏报道:在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10月26日开始对巴基斯坦作国事访问前夕,这个南亚国家的首都伊斯兰堡呈现出盛大节日气氛,举国上下都在为欢迎中国贵宾作准备。
伊沙克·汗总统亲自过问迎接杨尚昆主席来访的准备工作。总统新闻秘书帕坦尔对本报记者说,伊沙克·汗总统非常重视杨主席的来访,要求准备工作“完美无缺”。谢里夫总理从日前闭幕的英联邦国家首脑会议返回后,立即要求政府部门互相配合,作好接待杨主席来访的准备工作。
首都发展局(市政府)的官员告诉记者,他们已精心选好树苗,供杨主席来访后在友谊林中种植。
一位反对党派人士对记者说,尽管我们和政府在国内政策上有分歧,但在发展巴中友谊问题上意见是完全一致的。他说,杨尚昆主席是我们共同的客人。
巴基斯坦外交部秘书长阿克拉姆·扎基日前对记者说,杨主席的即将来访是久经考验的巴中友谊的又一个里程碑。这位前驻华大使在回顾了近年来巴中两国高级领导人的频繁互访之后说,这些访问是两国亲密关系日益增进、并成为国家关系典范的重要因素。
连日来,伊斯兰堡天高气爽,风和日丽。从昨天起,市政工人已开始在从伊斯兰堡国际机场到新总统府的马路灯柱上张挂彩旗。从机场大楼到真纳大街,到处挂着中文、英文和乌尔都文的巨幅标语,上面写着“热烈欢迎杨尚昆主席!”“巴中友谊是全天候友谊!”“巴中友谊万岁!”等。杨主席即将下榻的新总统府更是彩旗飘扬。外交部一位礼宾官说:“我们一切都准备好了,我们期待着杨主席的来访。”


第6版(国际)
专栏:巴基斯坦通讯

  巴中友谊连人心
本报记者 任毓骏
北京电台的听众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电台)从1966年8月开始播送乌尔都语节目至今已有25年。许多巴基斯坦朋友称北京电台的广播是“友谊的纽带”、“空中的桥梁”。
如今,巴基斯坦全国共有150多个北京电台的听众俱乐部,旁遮普省8个专区、29个县都有听众俱乐部。这些听众俱乐部定期举行讲座,出版期刊、交流心得体会。一位听众俱乐部主任热情地说:“巴基斯坦有多少人讲乌尔都语,北京电台的听众就有多少。”
北京电台每月要收到2000多封听众来信。每封来信都对北京电台寄予深切的期望。
今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其他单位在全世界听众中举办国际旅游有奖问答。在收到的6万余份答卷中,约有1万份来自巴基斯坦。结果,巴基斯坦听众获得一个特等奖、33个一等奖、66个二等奖和99个三等奖。无论答卷份数还是得奖人数,都位居榜首。
巴基斯坦的北京电台听众俱乐部一些成员每年还自费组织前往中国的旅游。最近去的一批50多人,他们参观中国后都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和情谊。
从今年8月开始,许多听众俱乐部都在庆祝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乌尔都语开播25周年。10月份,北京电台还组团来巴基斯坦访问,和自己的听众共同举行庆祝活动。北京电台的广播将把两国人民的心联系得更紧。
语言学院的学生
巴基斯坦国家现代语言学院坐落在首都伊斯兰堡西南方,成立于1970年,现有13个系,中文系是成立最早也是最大的系之一。
阿克塔尔院长骄傲地说:“学院的中文系是巴中友谊之花结出的硕果,20年来这个系已培养出626名合格的毕业生,他们有的已成为政府部门的骨干人才,日夜为巴中友谊而辛勤工作。”学院对中国人特别信任,他们聘请中国教师出任中文系主任,系主任对巴基斯坦的教职工的升迁和毕业生的鉴定有最后决定权。现任系主任是来自北京大学的陈松岑教授。她多次对记者说,中国语言文字对外国人来说是真够难学的。但这里的学生都很刻苦努力,有的仅用一年时间就能听能讲。
这里的学生一见到中国人都乐意用中文对话。一位英俊的小伙子说:“我学中文就是为了到中国去。中国对我的吸引力太大了。”两位年轻姑娘认真地向记者咨询,经由陆上丝绸之路前往中国旅游大约需要多少花费,哪些景观是必游之处。她们计划明年暑假结伴而行。她们说:“我们向往中国,这也是我们提高语言水平的最好机会。”
贾姆肖罗电厂的工人
坐落在海德拉巴市附近的贾姆肖罗电厂是巴基斯坦最大的火力电站之一,共有4台20万千瓦以上的发电机组,其中3台是由中国公司承建的。中方不仅负责这座大型电站的勘探、设计和土建工程,还提供全套设备和进行安装调试,并为巴方培训技术人员,负责并网发电后为期一年的运行维护。
在长期的合作中,中巴两国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结下了深情厚谊,特别是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同巴基斯坦工人打成一片,一起动手干活,使巴基斯坦工人十分感动。许多巴方老工人说,只有真正社会主义国家才有这样的事。一位老工人说:“我给许多外国老板干过活,工头经常打骂工人,而中国管理人员却和工人交朋友。”
在许多关键岗位,中国技术人员和工人都手把手教巴方人员工作,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巴方人员。巴方技术员和工人都认为中国朋友提供的是真诚援助。
当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完成任务准备回国时,电厂工人和他们难舍难离,举办了多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招待会为他们送行,有的还把他们请到自己家里做客。
许多巴基斯坦工人情深意切地说:“我们向往中国,中国人是我们最真诚的朋友。”
         (本报伊斯兰堡10月24日电)
(附图片)
巴基斯坦新月纺织厂是50年代的老厂,经扩建现有织布机800余台,纱锭6万多只。图为细纱车间的工人在操作。
新华社记者 汤孟宗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英国首相梅杰会见邹家华
双方同意继续就经济技术合作进行定期磋商
本报伦敦10月25日电 记者陈特安报道:英国首相梅杰今天上午在伦敦首相官邸会见了来访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及其一行。
梅杰首先对邹家华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说,继他今年9月初对中国进行了愉快、有益的访问之后,邹副总理此次访英表明,英中两国间高层接触的势头已持续下来,他对此感到很高兴。
邹家华感谢梅杰会见中国代表团并转达了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对他的问候。他表示,他此次访问英国的目的也在于进一步加深两国的相互了解,共同推动两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邹家华说,三天来访问的结果,增强了我们对发展中英经济技术合作的信心,使我们相信,我们此行的任务一定能圆满完成。他接着说,中英双方不但要共同努力增加贸易额,而且要在技术和筹资方面加强合作。
梅杰表示,英国对发展同中国的贸易和在中国投资有着强烈的愿望,并愿努力把这种愿望转化为具体成果。
双方一致同意,在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将继续进行两国政府高级官员间的定期磋商。
梅杰最后请邹家华转达他对江泽民总书记、杨尚昆主席、李鹏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问候。
参加会见的有中国国家计委副主任叶青、国务院副秘书长王书明、中国驻英大使马毓真等。


第6版(国际)
专栏:

  邹家华会见撒切尔夫人
本报伦敦10月25日电 记者陈特安报道: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今天上午在这里会见了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双方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撒切尔夫人赞扬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回顾了前不久对中国访问时留下的深刻印象。
邹家华介绍了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会见时在座的有中国驻英大使马毓真等。
邹家华今天上午还会见了英国能源大臣韦克姆。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人民武装力量部举行宴会
纪念我志愿军赴朝参战41周年
本报平壤10月24日电 记者周必忠报道: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今晚在平壤玉流馆设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41周年。
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崔光大将、政务院副总理姜希源等出席宴会。应邀参加宴会的有中国驻朝鲜使馆临时代办蒋正才、武官殷广涛、军停会朝中方面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首席参谋赵嗣安等。
朝鲜人民军副总参谋长全在善在宴会上发表讲话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勇士们建树的丰功伟绩和他们表现出来的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将永远活在朝鲜人民的心中。他说,用鲜血凝成的朝中友谊,将像两国的江山永远连在一起一样,世世代代继承和发展下去。
中国驻朝鲜使馆临时代办蒋正才也在宴会上表示,中国党和政府将一如既往,为继续巩固和发展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老一代革命家和金日成主席共同缔造和培育的中朝友谊而竭尽一切努力。


第6版(国际)
专栏:

  《劳动新闻》发表社论
赞扬朝中伟大友谊
本报平壤10月25日电 记者周必忠报道:朝鲜《劳动新闻》今天发表社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41周年。
社论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明显地表示了中国人民对朝鲜人民的战斗友谊和革命情谊。当时,中国人民刚取得革命胜利,尽管处境困难,仍把自己的优秀儿女派到朝鲜前线,用鲜血援助了朝鲜人民。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又积极支援朝鲜重建工作。朝中友谊是金日成和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亲手缔造和培育的。金日成同志不久前对中国的访问,更进一步巩固了这种伟大友谊。
又讯 10月25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朝鲜政务院联名向在平壤的朝中友谊塔献了花圈。平壤市各单位还向平壤郊区的兄弟山志愿军烈士墓敬献了花圈。


第6版(国际)
专栏:

  钱其琛会见五国外长
本报巴黎10月24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昨天在巴黎会见了苏联外长潘金,今天上午又分别会见了泰国外长阿沙·沙拉信、越南外长阮孟琴、老挝外长奔·西巴色和津巴布韦外长沙穆利亚尔。
钱其琛外长和五国外长都对柬埔寨问题巴黎会议取得成功感到高兴,并表示将为和平协定的顺利实施继续作出努力。
钱外长还分别同五国外长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一些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第6版(国际)
专栏:

  邹家华在伦敦回答提问时说
中国愿继续发展中美关系
本报伦敦10月24日电 记者陈特安报道: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今天在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演讲后,回答了听众的提问。
当问及目前中美贸易关系时,邹家华指出,当前中美贸易关系出现的问题,是由美国讨论中国最惠国待遇等问题引起的。中国并不愿意恶化两国关系,且愿意继续发展两国关系。最惠国待遇本来是双方相互的,美国给中国最惠待遇,中国对美国也是如此。他说,如果美国取消对中国最惠国待遇,将会损害两国关系;从经济上看,不但中国受影响,美国也会受影响,特别要指出的是,这将给香港带来更大的影响。所以,各方应协力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有人问及中国是否要购买西方国家军事装备时,邹家华说,中国的军备主要靠自己,如果西方国家有可能向中国提供军事技术,中国不会反对。
当有人问及中国对在香港投资的政策时,邹家华说,中国政府希望香港稳定繁荣,香港的稳定繁荣与中国内地是联系在一起的,任何对香港的稳定繁荣、对香港的未来有利的投资,中国政府都会赞成和支持。


第6版(国际)
专栏:

  邹家华在英发表演讲强调
中国不会改变改革开放政策
中英经济具有互补性合作潜力很大
新华社伦敦十月二十四日电 (记者薛永兴、王生良)正在这里访问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今天应邀在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发表演讲,强调“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会改变”,这“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对外国合作伙伴有利,对世界和平事业也有利”。
邹家华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为题,向近百名英国政界、工商界和学术界的人士详细介绍了中国十二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他说,一九九○年同一九八○年相比,我国进出口商品总额由三百八十一亿美元增加到一千一百五十四亿美元,增长两倍以上。改革开放以来,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一百八十九点八亿美元,兴办外商投资企业三万多家。
邹家华还说,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九九○年同一九八○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一点三六倍,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九。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六点三;工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十二点六。城乡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和城市人均纯收入剔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一九八○年增长一点二三倍和百分之六十八点一。
接着,邹家华介绍了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阐述了中英两国关系的发展和经济合作的前景,高度评价了英国首相梅杰今年九月初对中国的成功访问。他说,中英两国有着许多共同的利益和广泛的经济关系,两国经济有很大的互补性,相互合作的潜力很大,在贸易上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
他指出:“在未来的十年,中国要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投资和贸易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中国政府欢迎英国和其它欧洲共同体国家的各界人士同中国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往来和合作,欢迎来华旅游、考察和投资。”
邹家华的演讲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演讲结束后,他还回答了与会者的提问。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给人以喜悦的会谈
本报记者 周必忠
朝鲜第4次北南高级会谈经过两天认真的协商,于24日在平壤宣告结束。本次会谈打破了自去年9月4日开始会谈以来持续至今的胶着状态,双方达成了5点协议,取得了令人高兴的成果。
北方总理延亨默在回顾一年多来历次会谈的结果时说,第1次会谈给人以期待,第2次会谈给人以担忧,第3次会谈给人以失望,第4次会谈给人以喜悦。南方总理郑元植也认为,这次会谈达成的协议是非常珍贵的成果。
乍一看,双方达成的5点协议,除最后一点外,其余4点多是有关双方签署的协议的形式问题,似乎无足轻重。了解会谈进程的人都知道,从第1次北南高级会谈起,撇开内容问题上的争论不谈,单是围绕签署文件的件数和文件的顺序等形式问题,就始终没能谈出个结果来,一年多的时间流逝了。由此看来,这次双方达成的协议应该说是来之不易的。正如北方代表团发言人安秉洙所说,对本次会谈的成果不能评价过高,也不能评价过低。人们看到,在这5点似乎缺乏爆炸性的协议里,浸透着双方共同艰苦的努力。对此,理应珍视。
在种种努力之中,应予肯定的当是双方表现出来的让步精神。据悉,在共同文件的标题上,北方采纳南方的建议;同时,南方也采纳北方的建议,把“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字样从原标题中删除,代之以“北南间”,而且还采纳了北方关于文件结构和小标题的建议。正是这种互相让步的精神,使双方在一夜之间就比较容易地找到了都能接受的共同点。
当然,也还应看到,在协议的内容方面也存在着双方观点分歧较大的条款。比如,对建立信任问题、把停战协定变成和平协定问题,双方的看法就很不一致。因此,在今后双方代表的接触中,如何发扬互谅互让的精神,逐渐消除分歧,尚需双方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     
   (本报平壤10月24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召开“维护南斯拉夫协商会议”
呼吁根据人民愿望和平解决危机
本报贝尔格莱德10月24日电 记者严正报道:愿意留在未来南国家内的一些共和国人民代表昨天在贝尔格莱德联邦大厦举行“维护南斯拉夫协商会议”。会议通过决议,支持联邦主席团副主席科斯蒂奇18日在海牙会议上拒绝接受欧共体解决南危机的建议的立场,赞同联邦主席团作出的征兵动员的决定。决议指出:南斯拉夫危机,只有根据全国人民的愿望才能最终确定公正并具有法律效力的解决办法,谁也不能剥夺愿意在南斯拉夫共同生活的民族与公民的权利。
与会者支持南主席团部分成员22日确定的关于解决南危机的原则基础,即把南改组为几个国家共同体的建议。会议呼吁各共和国与各族人民代表和平解决目前争端。
这次会议由南主席团副主席科斯蒂奇主持,代表塞尔维亚和伏伊伏丁那、科索沃两自治省以及黑山共和国的南主席团4名成员、南联邦议会主席、联邦政府副总理、联邦内务部长、国防部长、人民军总参谋长,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领导、克罗地亚塞族居民区自治机构领导以及波黑共和国的塞族领导人参加了会议。据报道,会议目的是为保持南有关方面及其武装力量的统一行动。
科斯蒂奇当晚指出,“维护南斯拉夫协商会议”的代表们代表了愿意留在南斯拉夫内的1260万人民,他们占南目前人口的50%以上。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联邦主席团决定不参加海牙会议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10月24日电 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24日开会决定,不出席25日在海牙召开的解决南斯拉夫危机的和平会议。会后,联邦主席团副主席科斯蒂奇致函海牙会议主席卡林顿。他在信中说,由于克罗地亚共和国尚未解除对人民军兵营的封锁,南联邦主席团客观上不可能到海牙赴会。此外,如欧共体不改变海牙会议的进行方式,南联邦主席团也很难继续赴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