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威武雄壮的建设者之歌
——赞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话剧团《大桥》的演出
陈恭敏
几乎是与上海南浦大桥建设同步,一台反映大桥建设者光辉业绩的大型话剧:《大桥》,以其恢宏的气势、广阔的场景、鲜明的人物、动人的情境……在大桥合龙的庄严时刻,有声有色地搬上了舞台,奏响了时代最强音!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话剧团演出的这台戏,被文化部调京参加“全国话剧交流演出”。这不但是大桥建设者的光荣,也使上海话剧工作者受到极大的鼓舞。
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话剧团,是上海工人戏剧的主要阵地,也是培育工人话剧的摇篮。她有着光荣的传统,十三年来,一直坚持创作演出以反映工业建设和工人生活为题材的剧作,曾为上海舞台奉献出一大批优秀剧目。并在坚持为工人阶级服务的方针下,通过艺术实践,培养了众多的剧作家,导演和演员,成为上海话剧战线的一支生力军。他们不但活跃在上海舞台,而且有不少剧目经国家剧院和外省市专业剧团排演而走向全国,其中影响深远,广受欢迎的有:《于无声处》、《屋外有热流》、《血总是热的》、《主仆咏叹调》、《生辰纪念》等……他们在坚持革命战斗传统的基础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紧紧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群众的心声。在艺术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经过多年不懈的磨练,变得越来越成熟了!不是吗?《大桥》虽然以真实事件为蓝本,但却不是真实事件报告剧式的实录。我们一方面感受到作者讴歌大桥建设者奋力拚搏、无私奉献的满腔激情,同时又感到作者并非在罗列先进事迹、或用工业题材常见的剧作结构老套子做出人为的冲突设置和情节安排。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生动、自然的情境和心理、是活生生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建设者们的思想光辉是透过平凡、艰苦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爱情的波折、同伴的友谊……以及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困扰,艺术地呈现出来的。我们赞扬演出和大桥建设内容,完全不是鼓吹“题材决定论”。任何一部称得上优秀的文艺作品,只能是长期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的产物,是生活经验和体验的结晶,是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艺术形式的统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舞台看到历史、社会和人生,看到真实的理想闪光和心灵颤动……
《大桥》采用开放式结构,力求在工业题材剧作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评论界有人怀疑:反映大战役、大工程是否适合于舞台的艺术规律?能否写出戏来?这里的关键仍然在于生活积累,在于写出有血有肉的典型性格和心理。当然,作为舞台艺术,在题材的提炼和概括上,有其特殊的规律:也就是按照舞台时空组织情节和动作的结构问题。任何艺术形式所追求的总是内涵的高度凝聚与外延的无限广阔,从有限中显示无限。由于戏剧舞台时空的限制,造成一种特殊的矛盾:集中与扩散,仿佛有两种力:向心力与离心力,互相牵制住。为了内涵的凝聚,要求人物、事件、冲突、动作的高度集中;为了外延的广阔,通过有限的舞台时空,反映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编剧和导演又极力想挣脱由幕布、台框所固定的时间、地点和场景。《大桥》围绕中心人物工程队长罗大卫组织情节,以事业和家庭的矛盾冲突为主线,但没有仅仅局限于写夫妻婚变,而是用更大的篇幅描写这位工程队长在受命于危难之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奋力拚搏的精神风貌,写出了一群生龙活虎的各具性格的建设工人。有时工笔细描,有时泼墨挥洒,使整个舞台呈现出一派现代化大工程建设的恢宏气势和动人的场景,有的戏剧场面所具有的深度和力度,可以说达到了震人心魄的强烈效果:如第九场写到全队日以继夜连续战斗以后,终于赶上了进度,工人们欢腾雀跃,互相祝贺,小毛毛为爷爷叔叔们唱起了《坐在高高的大桥上》,但工人们实在太劳累,小毛毛歌还没有唱完,发现全场的工人师傅一个个东倒西歪睡过去了,原来工地上的辉煌灯火和轰隆巨响,一霎时归于寂静。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当发现发料部门弄错了水泥标号,已经浇灌的一百立方米必须敲掉返工,罗大卫噙着泪水下达返工命令时,全场呆若木鸡。工期一天也不能拖,但质量却必须第一流,赶速度、保质量双重重担压在大卫和工人们肩上,而这是神圣的一刻,它关系到工程的百年大计,维系着上海一千多万人民的心。最后工人们坚决服从军令,舞台上出现了一个象征性的场面,工人们一个个像金缕石刻的雕像,从地面向高空升起,全场笼罩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这真是工业题材舞台造型的杰作,显示了导演和舞台艺术的深厚功力和无穷魅力!他们把戏剧高潮的营造仿佛是建立在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上,把工程建设中的一次事故(而这是不可避免的),提炼、升华为一次巨大的精神考验和洗礼!
这真是一首威武雄壮的建设者之歌。让我们举起双手祝贺演出的巨大成功!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让崇高回到人们的情感世界
——电视系列片《边关军魂》观后
范咏戈
边关军人的生活正如电视系列片《边关军魂》(总政治部宣传部策划编摄)中那首优美动听的主题歌所唱的:“人海茫茫,你不会认识我,我在遥远的路上风雨兼程;霓虹闪闪,你不会发现我,我在高高的山上戴月披星;花海柳浪,你不会找到我,我在天上默默地飞,我在水里悄悄地行……”然而,当人们看完这部12集电视系列片,却借助荧屏结识了众多的为守卫祖国默默做奉献的边关军人,并从诸多真实的画面与具体的形象中获得一种理解与感动。我想,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艺术对于生活的造化与提升功能吧。作为一部宣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政治教育片,《边关军魂》的特色之一,便是充分利用了形象化政治、艺术化人生的魅力,力求以生动的视听形象使观众产生感情交流的认同感和投入感。
《边关军魂》有一个较为完整、缜密、精巧的艺术构思。服从于主题的恢宏,它在截取生活时取的是大视角:北起满洲里国门,南至中泰两国边寨的界碑,东至兴凯湖,西至西姆哈呐哨所。这一视角又从当代延伸到历史纵深:大清海军的覆灭,镇南关上冯子材率军抗击入侵边关法军的呐喊,以及种种徒以“固若金汤”“铁锁铜关”名称的卫城和炮台,从而拓宽了思维空间,深化了主题。同时,这种大视角又被镶入一个精巧的“画框”之中。这就是“热风吹雨”、“北陲日出”、“塞上春秋”、“雪线风流”、“极地之子”、“金锚长歌”、“青春无悔”等几个地域性专章外,首尾以“界碑巍巍”、“情满关山”分别概述中国边关一览与党中央、中央军委关心边关军人,从而体现出编摄者思路的有机与完整。
《边关军魂》透过它的画面与声音在寻找一种声音,一种精神力量,这就是崇高与神圣。它成功了。编摄者用至情之笔讴歌了边关军人的职业牺牲精神。在“极地之子”一集中,当人们看到西藏军区司令员张贵荣同志1984年1月冒着风雪在边防一线部队检查防务牺牲在雪坡上的镜头时,同时也就认识了什么是军人的牺牲;同样身为老边防的云南保山军分区司令员夫妇,40年前他们双双南下边陲,40年后在垂暮之年又先后为国门的安宁慨慷献出了他们两个心爱的儿子。随着画面上映出的老夫妇俩守在录音机前听儿子生前的录音,人们同时也就理解了什么是军人的奉献。与老一代军人相比,新一代军人的奉献精神并无丝毫逊色。第十集“爱的旋律”以十分珍贵的镜头记录下了高原汽车兵张鼎全同志临终前的情景。这位奋战青藏高原20多年、曾数百次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的英雄,在身患绝症之后又以惊人的意志留下了一部《血祭唐古拉》,以不死的精神继续为祖国守边关。编摄者选择这些牺牲的事例时,突现了这些边关军人肉体生命的终结后不朽生命的延伸,所把握的审美取向是悲中有壮,以悲来升华壮,这就把握住了军魂的真髓。
《边关军魂》以“情”与“趣”纵横它的画面。片中有许多用得很好的细节。如表现“钢铁哨卡”的喀喇昆仑哨所的艰苦时,撷取了一个“吃饭比赛”的细节:连队规定吃一碗及格,两碗良好,三碗优秀。这个细节形象地说明了在含氧量仅有地面50%的高山哨所,“生存比牺牲还要艰难”。又如在缺少绿色的极地哨所,驻守在那里的连队曾有过这样的奖赏:种活一棵树记三等功一次。然而始终没有人能获得这诱人的荣誉。再如为说明雪山哨卡交通不便之苦,我们看到这样的实例:某哨所在一天中共收到电报、信件714封,有位战士一次收信43封。这些富有情趣的细节,对深化主题往往起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值得称道的是这部电视片在表现边关军人的艰苦生活、奉献精神时,并没有把军人的高尚孤立于社会之外。它同时反映了人民对军魂的认同与理解。这种理解与支持,特别集中在奉献的另一半——军人的妻子、家属上。在第十集“爱的旋律”中,编摄者以浓烈的感情色彩向观众讲述了一个个这样的故事:河北女工张华玲向“法卡山人”曾生敞开了爱的心扉;贵州石阡县中学教师王跃嫁给边关军人阎江生,阎江生牺牲后她嫁给了丈夫的战友瞿晓龙;石头城下,姚氏三姐妹同嫁飞行员;松花江畔,邵家六姐妹同嫁戍边军人;烈士林琨的妻子马桂兰十几年含辛茹苦,将五个子女全部抚养成人,孩子长大了,她唯一的心愿是把她们送入部队……在第十二集“情满关山”中,我们还看到北京燕春饭庄的经理、服务人员对北疆一个哨卡的军人的情谊,中建岛战士们收到古都南京的孩子们寄给他们的雨花石……边关军人用宽厚的胸膛为祖国遮挡着雨雪风霜时,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真诚的理解与支持。人民的情是美的,军人的情是美的。而所有这一切,又都烘托着两个大字:崇高。
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主调,以崇高为旗帜的部队宣传文化,应不断寻找将崇高告诉人们的新的角度。《边关军魂》在寻找时代精神时也寻找到了契机。军人的职业牺牲在戍边上表现得最为集中,也最容易将崇高的主题引向历史感、神圣感。这一切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边关军魂》达到了应有的思想和艺术的高度,不失为一部既有丰富的内蕴、又有感情撞击力的佳构。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火热斗争出激情
——纪实话剧《抗天歌》观后
胡可
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话剧《抗天歌》,描写了今年我国广大军民抗御特大洪涝灾害的斗争。
这是一出纪实性的话剧,却并不是某一地区某一单位具体事迹的记述。它选取了整个这场抗洪斗争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场景、人物和事件,对这场斗争作了高度的概括,热情歌颂了我们的伟大的党、伟大的军队和伟大的人民。全剧气势磅礴,从始至终洋溢着战斗的豪情,而各场戏里描写到的人物和事件,又都是足以催人泪下和发人深思的。曲河镇1.8万名居民被洪水围困,解放军某部军长紧急命令部队驾驶10艘冲锋舟去抢救群众脱险。当他发现其中一艘船被关心他的下级擅自派去抢救他的父母的时候,他愠怒了。他无疑也挂念着自己的父母,但他严厉批评了他的下级,坚决制止了这种作法。他说:“我们在救别人的父母的时候,别人也在救我们的父母。”在即将被洪水吞没的屋顶上,我军一位“旱鸭子”班长,竟谎称自己会游泳,而把自己的救生衣送给了一位准备考大学的女青年,自己视死如归。在大堤上,一个农村小姑娘为了让解放军叔叔都能给自己的亲人写封家信而特意背来信箱带来纸笔,她的父亲则每天跑四五十里路专去为部队寄信。当观众看到舞台上那些赤膊的战士们互相以战友的脊背代替桌子书写家信的时候,不禁热泪盈眶,激动得鼓起掌来。某村村头,紧张护堤筑坝的群众意气风发,信心百倍。当他们得知为了整个抗洪斗争的需要必须炸坝分洪的时候,他们陷入到极度的矛盾当中。经过痛苦的抉择,他们毅然抛弃了一直在护卫着的家园。那些曾跪求县长反对炸堤的人们,最后竟主动帮助点燃导火索的场面,给观众带来极大的震撼。
看这个戏的演出,深受感动之余,不禁联想到该剧创作的一些特点。当部队开始投入抗洪斗争的时候,前线话剧团的编导人员邵钧林、徐然、沈雪夜、段庆伟四同志便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随着抗洪部队奔赴各重灾区。他们亲身经历了这一火热的斗争,受到了部队和群众的奉献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感动和教育,并以强烈的使命感,在大堤上,在窝棚里,在风雨旅途中,开始了他们的创作。
为了及时地反映这场严酷斗争中人们的精神面貌,用以激励我们的人民,编导者们以突击的方式进行创作,剧本执笔只用了四天五夜时间,而排演只用了15天。时间短,艺术上难免不够精细,但由于编剧、导演和演职员们对这场斗争有着亲身的体验,对我国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和军民间的血肉情谊有着深切的感受,因而创作中充满了激情,而这种来自火热斗争生活的创作激情,对于一部作品是最为宝贵的。基于强烈的使命感,从实际生活出发的及时创作,曾是我国革命戏剧的一个优良传统。这在今天也仍然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
张炯
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兴旺,有赖于文学队伍的不断壮大,新人辈出。而新人的涌现和成长,又与各地文学刊物对他们的发现和培养分不开。重视文学新人的发现和培养,无疑正是文学刊物必须摆在关键位置的一项任务。
近年来各地有许多刊物都在认真做好培养社会主义文学新人的工作。《海燕》作为一个市级刊物,立足地方,面向全国,在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方面做了不少扎扎实实的工作。有些作家的处女作或成名作就发表在这个刊物上。开辟“雏凤篇”专门发表业余作者的处女作,而且举办各种征文和笔会,使更多作者得到培养和发表的机会,初步形成了人数众多的地方作家群。
许多刊物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的经验值得注意:首先是十分注意办刊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作者健康的创作思想导向,提倡思想上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二是热情帮助,又决不越俎代庖,揠苗助长。编辑部从来稿中只要发现确有一定才能的苗子,就不问识与不识,便下功夫培养。其三不搞地方封闭,多方求助,转益多师,不但沟通本地作者与外地作者的关系,而且努力沟通评论界与创作界的关系。
我国文学正迎向九十年代。新的历史条件和我国人民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必将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前景和新的课题。文学的后劲,固然需要全体文学工作者作出不懈的共同努力,但相当程度上更系于文学新人的发现与培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杰出的作家的涌现,其第一篇处女作都往往取决于投向的第一个刊物有无慧眼,有无培养新人的热切心肠和历史责任感。在这一意义上,各地文学刊物在发现和培养新人方面尤负有特殊的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