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一部具有宝贵精神财富的巨著
——祝新版《陶行知全集》出版
  张劲夫
5年前,当华中师大与湖南教育出版社邀请国内一些学者、专家编辑、出版湘版《陶行知全集》的时候,作为陶行知先生的学生,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座宝库》(见1986年4月24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在那篇文章里,我曾提出《陶行知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具有下列三个特点:第一、具有丰富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方法;第二、闪耀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的光辉;第三、为新中国的新教育探寻了一线新的曙光。湘版《全集》的出版,为抢救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受到国内外的好评。
1985年9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国陶行知基金会成立,对陶行知的研究开始了新的篇章。随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陆续收到了陶研工作者、陶行知生前友好、学生以及部分读者的许多宝贵建议,要求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百尺竿头”,争取时间,趁陶先生的一些老朋友和学生以及部分陶行知研究的老专家尚健在的时候,组织力量,在原有基础上,重新编辑出版一部比较完备的新版《全集》,在1991年陶行知先生诞辰100周年时出版,以应时代及广大读者的需要。
1988年夏,新的编辑委员会组成,华中师大给予大力支持,四川、江苏、上海、安徽等省陶行知研究会以及安徽、江苏、上海三个陶行知纪念馆通力合作,复得各有关档案馆、图书馆等提供方便,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如期完成。
这部川版《全集》,本着求“全”、求“真”、提供“丰富资料”、注意“注释精当”等,做了极大的努力,增补了佚文、佚诗、佚信等约200万字。特别是增补了作者自1936年4月至1946年7月所用的小笔记本55册,以作者所题《衙备忘》为名,全部影印,以存其真,编为第10卷,约40万字,在国内外系首次发表,是研究陶行知最后10年战斗生涯的极为珍贵的史料。川版《全集》是在四川省党政领导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由省教育出版社出版。
从《全集》中我们可以看到: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本着“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的志愿,终生从事人民教育事业。1927年,以筚路蓝缕的精神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南京晓庄学校”。他既反对“沿袭陈法”,又反对“仪型他国”。他鼓励人们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具备“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做“第一流的教育家”。他创造性地提出“生活教育”,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主张“教育为公”,“人民第一”。他提倡具有革命思想内容的创造精神,号召迎接“东升的太阳”,“创造幸福的新中国、新世界”。他教育人民“要捣碎痛苦的地狱,创造人间的天堂”。总说一句:他的全民教育要为“创造出老百姓自己愿意有的新天下”而作出贡献。
我们还可以看到:
陶行知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战士。
陶行知不仅参加了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战士;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他积极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称之为“真民主主义”,违此者是假民主主义。主张以教育革命来配合政治革命,旗帜鲜明,进一步成为一位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战士。在1930年4月,蒋介石以武力封闭晓庄学校并下令通缉陶行知,但他并不屈服。他连夜草拟了《护校宣言》,提出号召:要“大家一致起来爱护晓庄,爱护人权,爱护百折不回的和平奋斗,爱护教人做主人的革命教育,爱护向前向上进之时代革命,爱护自由平等的中华民国之创造,爱护人人有工做,人人有饭吃,人人有水仙花看的理想社会之实现”。随之,他流亡日本。1931年他从日本回来,应史量才先生之聘,担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他以“不除庭草斋夫”的笔名在《申报·自由谈》发表许多杂文,猛烈抨击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提出“安内必先攘外”的联合一致对敌的主张。揭露蒋介石“民入地狱,自造天宫”,“万人愁苦一人欢”。痛斥国民党反动派“忍看山河碎,他自有本事,会杀亲姐妹。”“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对日本帝国主义节节进攻,直指关内置若罔闻,陶行知发表《“未”之命运》,向蒋介石提出警告:“听说日攻马占山,日军未入山海关。山海关内还有关,关外不如关内欢。听说日军将入关,日军未上紫金山。紫金山下满江水,船夫袖手看船翻。”以后他成了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发起人及领导成员之一。他曾与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联名发表《团结御侮的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并赋诗曰:“大祸已临头,萁豆忍相煎,摩登万言书,我名最先签”。后来,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共中央作了复信,表示“我们诚恳愿意”“在这个文件上签名”。1936年,他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以国民外交使节的身份,出访欧、美、亚、非等28个国家,宣传抗日救国……开展人民外交活动,推动对日禁运军需物资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938年8月回国,路过香港,倡办了中华业余补习学校,成为团结爱国华侨的中心。1939年他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社会大学,培养了不少民主斗士及建国人才。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又发动内战,他以全力投入反内战,争和平;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直到最后一息。因此,他成了蒋介石暗杀李公朴、闻一多之后的第三个对象。
在这部《全集》里,我们还可以看到:
陶行知是一个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发展成为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从《全集》中看到:1914年,他23岁,正要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就已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他在《金陵光》上发表题为《民国三年之希望》的文章,希望“文官不贪财,不因循,不争门户,戮力以襄国事”。“武官严纪律,重人道,不矜功,不嚣张,为义战,不为暴戾”。还希望“内乱永平”,“学子成才”,“人人洗心革面,一洗俗污”。这样,就可以达到“民力足,民德进,可以富,可以强,可以比骋列国,可以雄视环球”。为了普及平民教育,他和朱经农编了一套《平民千字课》读本,有一课叫做《爱国歌》。课文是:“四万万人的中华,四万万人的国家,四万万人一心一意地爱他!要是你爱他,莫让人害他。等到人害他,更要你爱他。倘有你爱他,人如何害他?中华!中华!四万万人的中华,四万万人的国家,四万万人一心一意地爱他!”他还把“中国疆域”编入课本。把中国有名的历史人物如孔子、孟子、王安石、岳飞、顾炎武等编入课本,让“平民”有所了解。1936年10月,中华民族面临危亡之际,他写过一首激情昂扬掷地有声的诗:“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在他的教育实践中,就是根据他的爱国主义思想,运用种种方式及教材,引导人们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土地,爱自己的人民,爱自己的历史,爱自己的民族尊严!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间,为着中华民族的解放,为着国家的独立、民主,他一直是站在斗争的最前线,真是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从《全集》第十卷更可以得到很好的证实。“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为人民奋斗者,血写人民史诗”,这正是他的自我写照。
陶行知还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从前面的叙述中,已可看出,陶行知几十年的努力、奋斗,正如同中国近代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一样,从爱国主义到民主主义最后走向共产主义,是一条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陶行知曾三次到伦敦,三次去瞻仰马克思墓,写诗赞道:“光明照万世,宏论醒天下,二四七四八(马克思墓号数),小坟葬伟大”。当着《鲁迅全集》出版的时候,他远在国外,除大力宣传并代征求若干读者预约以支持《鲁迅全集》出版。他还写了一首诗为《〈鲁迅全集〉出版祝》,诗曰:“满地荆棘满天云,前路先生认得清。点起火把六百万(指《鲁迅全集》六百万言),照人创造到天明”。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他所歌颂的是什么?向往的是什么?“前路先生认得清”,他也和鲁迅一样,“前路”是“认得清”的,那前路是什么?就是中国要在共产党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陆定一同志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早在1927—1937年这一段白色恐怖时期里,白区的党由于国民党的‘宁可错杀一千,不要放过一个’的法西斯政策和党内的王明路线,白区党被破坏殆尽。……这时,异军突起,出现了以宋庆龄、何香凝、鲁迅、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为代表的非党员共产主义者,宣传共产党的主张,还宣传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他们对革命是立了大功的。同时也显示出,中国的知识分子(不止是共产党员)的很大部分,觉悟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见1982年12月10日《光明日报》)这段话是符合历史实际的。陶行知确实不愧为一位伟大共产主义战士。古语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现在,新版《陶行知全集》出版了,从这部500万言的宝库中,我们从“诵其诗、读其书”中更可以“知其人”。
《左传》鲁襄公二四年(公元前549年)载:“春,穆叔(即鲁国的执政叔孙豹)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后来,范宣子一再追问,穆叔才答复他:“豹闻之,大(读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徐中舒编:《左传选》第189页,中华书局版)这就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盛传的“三不朽”。我们综观陶行知先生的一生,他本着“追求真理做真人”,以其毕生精力献给祖国、献给人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其德之高,世所共仰;他以“甘为骆驼”的精神创办南京晓庄学校、上海山海工学团、重庆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在“吃不饱来饿不死”的情况下,“为中国教育探获生路”,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其功之大,有口皆碑;他是一个“行以求知知更行”的躬行实践的教育家,他所留给我们五百万言的遗著,按他自己的说法:“……都是我所体验出来的。所以我所写的便是我所信的,也就是我所行的”。其言之精深博大,更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增添了新的篇章。立德、立功、立言,陶行知三者兼而备矣!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民族虚无主义,我们一向是反对的。我们以中国近代能有陶行知这样的伟大教育家而自豪,深信:新版《陶行知全集》的出版,必将永育后人,光照千秋!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知陶 学陶 师陶
京沪皖纪念陶行知百年诞辰
本报讯 综合新华社和本报消息:北京 陶行知生平事迹展览17日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开幕。张劲夫、钱伟长等和各界人士数百人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展出的240余幅照片由各地征集而来,多方面展示了陶行知英勇奋斗,追求真理的一生。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0卷本《陶行知全集》今天在北京举行首发式。川版《陶行知全集》收入了陶行知著作共2540篇,共500万字。上海 17日下午,上海教育界集会,纪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诞辰100周年。会上,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行知中学等58个学习陶行知先进单位受到表彰。安徽 近日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故乡——安徽省黄山市纪念陶行知诞辰100周年活动丰富多彩。14日上午,黄山市暨歙县举行纪念陶行知诞辰100周年大会。陶行知的夫人、78岁的吴树琴也应邀出席了纪念大会。14日下午,黄山市举行了陶行知公园剪彩和陶行知铜像揭幕仪式。从15日到18日,黄山市先后举办了陶行知生平事迹报告会、陶行知诞辰100周年纪念邮票首发式等一系列纪念活动。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教科文简讯
△由国家科委、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承办的第四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10月18日在京举行。来自美、日、英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名来宾和国内的331位代表参加展览会,大会共收到论文2500多篇。
                    (薛菊琴)
△“纪念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诞辰100周年展览”10月17日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开幕,展期为10天。展览共分3个部分,即陶行知生平事迹、10年来20个省、市、自治区陶行知研究会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有关名人字画。
                    (魏玉凤)
△《一品大百姓》日前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纪念陶行知的文集,全书分爱真、育才、思陶三部分。做人要做“一品大百姓”是陶行知生前用以自勉的名言。
              (花家镛)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体育

  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第十一盘
谢军战胜齐布尔达尼泽
新华社马尼拉10月18日电 (记者谢培林)今天下午,在这里进行的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第十一盘比赛中,中国挑战者谢军执白先行战胜了现世界冠军苏联选手齐布尔达尼泽。至此,谢军以6∶5暂时领先。
今天这盘比赛共用了3小时10分钟,在谢军的进攻面前,齐布尔达尼泽大意失荆州,在第十四至十七步连续弈了4步坏棋,最后因在两小时内只走了33步,没有走完规定的40步而认输。
比赛开始,谢军执白走王兵,齐布尔达尼泽采取西西里防御中的拉乌吉尔变例应招,并在第七步转变成龙式变例。齐布尔达尼泽为了避免白方走稳健棋,在第九和第十两步同白方交换了a6和a4兵。谢军在第十一步时次序走错,被齐布尔达尼泽h6抓象和准备d5反攻;谢军沉思20分钟后退象e3。齐布尔达尼泽在第十四步时“不假思考”地用后吃白马,出现第一个劣招。中国队教练叶江川认为,齐布尔达尼泽如在这一步用象吃马,情势就大不一样。接着,谢军在第十五步走出好招马c5。此后,齐布尔达尼泽连续三步走出坏棋,致使在第十八步时白棋已拥有多子优势,并可选择几种进攻方式。齐布尔达尼泽被迫每走一步都必须作较长时间思考,导致在两小时内没有走完规定的40步而败北。
中国队教练叶江川说,谢军在今天的比赛中是“因祸得福”。教练戚惊萱认为,谢军此盘获胜,但还不是高兴的时刻,以后还有5盘比赛,胜负未卜。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体育

  沈玲玲 薛娟
各超一项世界纪录
本报南昌10月17日电 昨天在江西省第八届运动会女子举重比赛中,沈玲玲以抓举81公斤和82.5公斤的成绩两次超过了52公斤级抓举80.5公斤的世界纪录。
在82.5公斤以上级比赛中,薛娟以挺举143.5公斤的成绩超过了该级别挺举143公斤的世界纪录。两名女大力士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是:她们平时训练刻苦,基本功扎实,比赛发挥出色。     (应宗平)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第七届全运会筹委会接收第一家赞助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王岳龙)第七届全国运动会筹委会今天收到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300万元人民币的捐赠。捐赠签字仪式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第七届全运会筹委会接收的第一家赞助。第七届全运会筹委会主任、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百发和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经纬等出席了今天的签字仪式。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全国桥牌双人赛混双赛结束
本报北京10月17日讯 1991年全国桥牌双人赛混双比赛经过四轮激烈角逐,已见分晓。陕西王红莉、张晓群获冠军,夺得本次比赛的华远杯。国家青年队的施少敏和张强获亚军,获得第三名的是煤矿体协队的王礼萍和凌有为。来自全国的100多对选手参加了混双比赛。
公开组和女子组的比赛从今天开始。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姑娘”今在何方
  张士诚
10年前,中国女排勇攀世界体育高峰,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
那么,10年过去了,当年夺冠的12位中国姑娘芳踪何在呢?
先说郎平,这个驰名世界排坛、国际排联的运动员代表(委员)退役后在北京师院学了一年英语,然后随夫君到美国伴读,曾去意大利打球,现又到美国。其“铁榔头”雄风犹在。
“机关枪”似的快攻手陈亚琼已是新华社香港分社文体部副部长,她搞公关、接待安排会务,迎来送往,有条不紊。
有“排坛山口百惠”美称的杨希,1986年曾任中国女排领队,现为八一体工大队训练处负责人。国际著名的“怪球手”的张蓉芳,担任着国家体委训练局副局长,分管水上项目。老大姐曹慧英,则是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副总经理。这位昔日的“拚命三郎”如今被下属一口一个“曹总”称呼着。
有“天安门城墙”美誉的周晓兰,现为国家体委二司排球处处长,并兼全国排协秘书长。“独臂将军”陈招娣,先当解放军总政文化部体育处长,后被国家体委“挖”过去,任重新组建的中国女排领队,与主教练胡进共同带领新一批的中国姑娘继续前进。“黑娃”梁艳,1989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到了《新体育》杂志社工作。
当年的队长、“场上灵魂”孙晋芳,仍在南京当江苏省体委副主任。她过去是“世界最佳二传手”,现在是省体委主任的好副手,还当选为全国排协副主席。
“无声手枪”张洁云,与孙晋芳同在一个大院里,现在是江苏省体委外事办公室主任。她仍是不多言语,耐心细致地工作。
摸高、拦网好手朱玲,现任四川省体委副主任。
二传名将周鹿敏跟朱玲有相似之处,夺冠后退役。1987年六运会时,竟还能复出上阵一搏。她现任上海女排教练,直接从事排球运动在队的,就是她和陈招娣了。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南京市方家巷小学学生周婷婷,在1980年出生后就是个全聋全哑的孩子。周婷婷的父亲周弘带着她到许多大城市的有关医院就医,终于使她获得了极微弱的听力。走进小学大门后,她又受到老师的特殊教育。现在,她已能从别人说话时的口形理解话意,并与之对话。她能准确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的1000位数,今年3月,她又与父亲合作出版了12万字的《从哑童到神童》一书。左上:婷婷在画画。左下:婷婷的父母对她进行智力开发训练。右上:方家巷小学的老师在课余时间单独辅导婷婷。右下:婷婷在这台正在彩排的节目中演主角。
 新华社记者 高梅及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