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更大繁荣
贺敬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文艺界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的方针,使得整个文艺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特别是在1990年初中宣部、文化部联合召开的“全国文化情况交流座谈会”和“全国话剧、戏曲创作座谈会”以后,各地艺术表演团体积极组织力量,狠抓创作,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较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优秀剧目,尤其是在去年的亚运会艺术节、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全国歌剧观摩演出、第二届中国戏剧节、第八届全国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等重大活动中,广大艺术工作者更是发挥出了极大的创作热情,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作品和艺术人才脱颖而出,全国的文艺舞台呈现出了新的繁荣景象。
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奖掖优秀剧目和优秀人才,继续保持和发展良好的创作势头,今年初,文化部决定设立“文华奖”。设立这样一个政府在舞台艺术领域的综合性奖励,目的是要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促进文艺的进一步繁荣。
具体地说,首先是要正确引导文艺创作的方向。文艺评奖是正确体现党在新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所提倡的文艺创作导向的重要手段,是繁荣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和引导、提高人们高尚的欣赏情趣的重要措施。前些年因受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一些粗劣的、庸俗的,思想上乃至政治上有害的东西污染文艺舞台。我们的评奖就是要纠正这种错误的创作方向,让广大艺术工作者真正认识并且做到: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和民族艺术特色的优秀作品。
二是要鼓励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创作演出新剧目。文华奖的评选以剧目为中心,讲求一台戏的整体艺术效果,要求剧目创作的各个艺术环节的高水平和整体合作的综合性能力。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有些艺术表演院团忽视了新剧目的创作和演出,忽视了“三并举”的方针,出现了“老戏老演,老演老戏”,剧目越演越少,逐渐脱离群众的现象;与此同时,艺术人才的培养也受到了不利的影响。文华奖的评选就是为了促进新剧目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鼓励艺术人才的不断涌现。
三是要提高文艺评奖的水平和质量。一个时期以来,在某些艺术门类中,评奖有过多、过滥的现象。文化部也一直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艺术创作奖励机制。在各界的强烈呼吁和要求下,今年文化部决定设立的这项文华奖,就是要在舞台艺术创作和演出方面建立这种奖励机制。由艺术管理干部和文艺界知名学者、专家组成的评奖委员会的任务,就是要树立社会主义文艺的评奖标准,按照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内容和形式统一的要求,进行全国性、权威性的评奖,努力提高这项评奖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这次评选出来的90年度的优秀新剧目,集中反映了近年来广大艺术工作者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反映了艺术家们在创作和演出上取得的可喜成就,同时通过第一届文华奖的评选,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的不足,看到我们离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各地应该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在鲁迅诞生11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切实贯彻中宣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当前繁荣文艺创作的意见》这一文件的要求,促进剧目质量和艺术人才素养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强艺术表演团体的队伍建设,争取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更大繁荣。
我们相信,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广大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能更加振奋精神,团结奋斗,一定能做到和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一定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无愧于我们伟大的民族,无愧于我们伟大的人民,无愧于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文艺作品。
(本文系作者在文化部第一届新剧目文华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领袖题材随想
胡可
近来接连看了几部描写革命领袖的话剧,它们是《毛泽东的故事》、《使命》、《之伢子》、《周君恩来》、《李大钊》。看后激动之余,曾引起一些联想。
在我国的戏剧舞台上,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的出现还是近十几年来的事。我国的革命历史,作为社会主义戏剧的题材源泉之一,其中有许多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个人经历分不开。作为真实人物的革命领袖成为戏剧的主人公,应该是很自然的。可是这类描写真实领袖人物的戏剧,在建国以后很长时间里几乎是一块空白。当时中央有一个关于中央领导同志不在文艺作品中出现的不成文规定。这一规定从提倡谦虚谨慎、防止为领导人歌功颂德的意义上看,无疑是对的;可是它也限制了描写革命领袖题材戏剧的发展。记得1951年演出的歌剧《长征》,最后一场曾难得地出现了毛主席,但仅仅是作了一个姿势和说了一句话;1959年演出的话剧《八一风暴》,写到周恩来和贺龙的事迹,但都用的是化名;同年演出的话剧《东进序曲》,剧中写了陈毅,却只是打来电话而并未出场。经过10年浩劫,人们景仰的许多革命前辈相继去世,情况有了变化。随着“四人帮”的覆灭,描写革命领袖的戏剧作品也就纷纷破土而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形成了一个高潮。当时出现的话剧《报童》、《秋收霹雳》、《曙光》、《陈毅出山》、《西安事变》、《北上》、《平津决战》、《彭大将军》、《朱德军长》、《东进!东进》、《神州风雷》、《巍巍昆仑》等一批描写领袖形象的作品,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就观众心理来说,那是同当时人们对“四人帮”的痛恨和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怀念情绪相联系的;就戏剧工作者方面来说,则是长期生活积累和创作酝酿对时代要求的一种积极的回答。那批戏剧曾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感情,产生了很大的凝聚力。而近两年来出现的这批描写领袖(包括领袖的青少年时代)题材的戏剧影视作品,则反映着今天广大观众的一种愿望,一种心理要求。经过1989年春夏之交的动乱和反革命暴乱以后,许多人都在对国家民族的前途进行反思,对生活持严肃态度的青年人更渴望了解过去知之不多的我国近现代的历史,渴望从我党领袖们的斗争经历中寻找答案,从他们的探求真理和忧国忧民的伟大人格中汲取精神力量。而面对着腐败风气对党的肌体的侵蚀,体现在这批戏剧中领袖人物的清正廉洁艰苦朴素的作风,和那与人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更使广大观众受到鼓舞和启迪,从而增强了向腐败风气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从前年演出的话剧《中国·1949》到最近这批描写领袖题材的戏剧影视作品,它们所产生的强烈反响,一再使我们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感受到领袖题材艺术作品的强大生命力。
领袖题材不同于其他题材。它描写真实的历史事件,描写作为真实人物的老一辈革命家。这些革命家,各自有着鲜明的个性,而透过各自鲜明的个性显现出无产阶级党性的光辉,体现着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无数志士仁人共有的优秀品质。十几年来,领袖题材的戏剧创作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戏剧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初步积累了自己的经验。大家明确认识到,必须把剧中的领袖人物作为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来描写,而摒弃了那种不同程度地把领袖神化的作法。记得一开始,当我们在舞台上能毕肖地扮演我国领袖人物的时候,曾感到极大的兴奋,那时,舞台上出现领袖人物,只要形似就会博得掌声,而演员作到形神兼备就更属难得了。至于那剧本,一般说来是写得比较拘谨的,基本上仰仗着重大事件中领袖的判断和决策,很少在处理大事之外也在同周围人们的日常关系中像普通人那样展示内心的情感。而这一点,在今天的一些描写领袖的剧作中,却已经完全作到了。如大连话剧团的《使命》,是把毛泽东置于抗美援朝的大背景下来描写的,它既写了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的领袖在国家命运的严峻时刻以其超人的胆识作出了抗美援朝的正确决策,又写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为这一正义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爱子,并经受了失子之痛。剧本既写了他不同于常人的领袖素质,又写了他同常人一样的亲人感情,而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感情表现又是异乎常人的。我国描写抗美援朝的戏剧作品不少,而《使命》一剧通过毛泽东的个人命运来达到对抗美援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刻概括,这是只有今天才有可能作得到的。又如西安话剧院的《毛泽东的故事》,这一剧作甚至完全摆脱开重大历史事件的依托,而只靠了撷取毛泽东日常生活中的几个片断来构成戏剧冲突,让观众从平凡事件中来感受领袖的非凡品质,让观众从领袖个人的欢乐、烦恼和痛苦之中,从他对自身失误的觉察中,来感受领袖的伟大胸怀。而这些,在几年前还是难以想象的。说到这里,我要特别提到,由于领袖都是真实的人物,他们的日常生活也不都是可以凭空虚构的,因此,近几年来大量史料的披露和领袖身边人员回忆文章的发表,实在功不可没,它们为剧作家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使他们得以更接近真实地塑造领袖的形象。
由于广大青少年观众对革命领袖青少年时代经历的兴趣,近几年来相继出现了一批描写领袖青少年时代的戏剧,如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的《少年周恩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之伢子》,中央实验话剧院的《周君恩来》等。领袖的童年,在我国戏剧创作上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它是领袖生平的一部分,主人公却还不是后来的领袖,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或封建家庭的孩子,孩子们的天性同样存在于他们身上。但他们的童年却受到了逆境的锻炼,使他们逐渐具有了某些异于常人的品质。这些戏剧的作者,着眼于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各种磨难,着眼于旧中国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如何震撼着领袖童年的心灵,着眼于他们身边的各种人包括具有民主思想的教师给予他们的良好影响,同时深刻描写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对周围事物的严肃思考,而绝不把他们写成生而知之的神童。如写毛泽东少年时代的《之伢子》,在描写毛泽东因渴望读书而对父亲进行反抗的同时,也写了饥民造反被屠杀带给少年毛泽东思想上的震动,以及他如何在李漱清老师的启发下抛弃了原有的迷信思想。又如描写周恩来青年时代的《周君恩来》,那正是我国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军阀篡夺、国家处在内忧外患之中而“五四”运动即将到来的时刻。戏剧充分描写了这一历史背景。而一心求索真理寻找救国救民之道的青年周恩来,终于在东渡日本之后寻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种着力于社会环境的描写以展示领袖性格成长轨迹的作法,是符合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因其更能揭示历史的真实,而带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关于戏剧创作中要不要塑造我们时代的英雄人物问题,现在看来,似乎无需再争论了。我想,除了现实生活中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堪为榜样的英雄人物需要描写而外,人们熟知的革命领袖更是人们心中久已倾慕的英雄,无疑也是应该大力描写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榜样的感召,既需要雷锋、焦裕禄,赖宁,也需要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朱德、彭德怀、陈毅。群众中传诵着的英雄被编为戏剧上演,本是古今中外的通例,而群众的历史知识很多也是从观赏戏剧中获得。革命领袖的经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戏剧的一个重要的题材来源,应是很自然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一代的状况。要以对今后十年乃至下个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着眼于培养广大青少年。”“要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进行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在今天,描写老一辈革命家的戏剧和影视,非常有助于这一任务的完成。而就我国革命历史和老一辈革命家经历的丰富性来说,目前我们所作的仅仅是这项工作的一个开始。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借得曲韵写潮声
——话剧《辛亥潮》观后
廖全京
历史的潮水不息地拍打着舞台,拍打着心灵,观众良久地沉浸在话剧《辛亥潮》所激起的情感潮涌之中。80年前发生在四川的那场反帝爱国运动,是风雨如晦的长夜尽头的鸡鸣,是排山倒海的辛亥革命的巨浪,它在历史的回音壁上永远留下了推翻封建帝制所产生的强烈震荡。为了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应文化部之邀,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艺术家们为首都观众带来了话剧《辛亥潮》。它以恢弘的气势和简洁的笔触,将中国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四川保路运动及全川武装起义的活生生的历史画面,推到了人们眼前。全剧在完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围绕以蒲殿俊、张澜等人为代表的保路同志会、以尹昌衡、龙之杰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同盟会,以及广大民众与帝国主义和满清王朝在四川的代理人赵尔丰、端方等人的斗争来铺展戏剧冲突。激昂的爱国主义旋律,始终鸣响在历史人物不断更迭、历史事件曲折发展的戏剧舞台上。
《辛亥潮》在艺术上的突出之处,在于它对民族戏曲传统精华的吸收和借鉴。这个戏出自戏曲作家徐棻之手。在徐棻的写作经历中,她一直走着戏曲向话剧借鉴的路子。这一次,她进行了话剧向戏曲借鉴的尝试,这本身就是一个极有意义的戏剧现象。构思之初,徐棻即面对异常曲折复杂的历史现象:保路同志会的合法斗争与中国同盟会的“非法”斗争相互融混,非暴力手段与暴力抗衡相互转化,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民众与朝廷之间、权臣赵尔丰与端方之间,重重矛盾相互交织,革命的领导权一再转移……历史在那一瞬间显得格外扑朔迷离、变幻莫测。如何让有限的舞台时空包涵如此巨大的历史容量?编剧一反惯常的话剧思路和框架,在总体构思上采用了以大写意为主,写意与工笔相结合的笔法,描述史事,刻画人物,挥挥洒洒,一气呵成。大写意用于铺排历史,传达那惊涛裂岸时的轰鸣;工笔画用于铺排过程中的若干停顿,展示那漩流之中各色人等的心境。如蒲殿俊、张澜等人被拘捕时,赵尔丰得到端方入川的消息之后,以及赵尔丰与尹昌衡之间斗争等场面,便是如此。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也吸收和借鉴了戏曲的一些传统手段,使话剧舞台传达出戏曲的韵味。无论是类型化人物,还是个性化人物,戏曲艺术都注重这个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化,这是中国戏曲长期形成的传统。这一传统,在话剧《辛亥潮》的主要人物赵尔丰身上得了较好的体现。把处于各种政治势力矛盾的焦点中的四川总督赵尔丰,作为主要人物来表现,充分显示出编剧徐棻的独到的艺术胆识和艺术目光。尽管老谋深算的赵尔丰用尽伎俩与诸路代表人物反复交手,但终究无力挽救腐朽的清廷在大浪千迭的辛亥潮中迅速崩塌。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徐棻将赵尔丰这个反面人物推到了舞台中心的历史聚光灯下。剧本细致地逐层展示了赵尔丰在风云际会之时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如端方奉命由鄂入川,势在取赵尔丰而代之;赵尔丰遭受两面夹击,欲作困兽之斗——剧情发展至此,历史的脚步突然加快,世界变得更加头绪纷繁。编剧抓住机会,放手引入假定性和时空自由转换等戏曲的观念和技巧,化复杂为清晰,变紊乱为明快,将观众的视线凝聚到赵尔丰身上,让观众洞察他在那严重的时刻内心世界剧烈矛盾和细微变化。在充分运用戏曲的时空观念中,编剧将异地不同时的赵、端二人处理到同一表演区里,又在充分发挥话剧独白的艺术魅力的同时,将赵、端二人各自的独白,变成了人物之间的心理交流。使通常在话剧中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独白,变成了一种心灵间的戏剧性冲撞,染上了浓烈的动态色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
这种大写意与工笔结合的笔法,正与戏曲点线结合、一线贯串、有头有尾的纵剖历史的结构形式十分相近,而与话剧多线交叉、团块组合的横截生活的结构形式有所不同。也不妨视为在两种结构形式糅合的基础上的发展。这种结构形式,使得《辛亥潮》在整体上焕发出一种戏曲的神采,更容易激起中国观众习惯的审美感应;使得本来与观众多少有些隔膜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场面,产生更切近也更强烈的剧场效果。总体构思和结构形式的这些特点,给《辛亥潮》的舞台创造带来了新的活力。近些年来,话剧如何向戏曲借鉴的问题,一直在话剧导演陈坪的脑海里盘旋。这一次,陈坪在徐棻的《辛亥潮》这个剧本中找到了她们心灵的契合点。她的导演构思,也就建立在充分借鉴戏曲的艺术精神的基础之上,着眼于创造全剧的热烈恢弘的历史氛围。同时,抓住剧本所提供的刻划人物的重点场面,充分把握戏曲艺术的假定性和时空自由的基本精神,深入细致地完成人物内心外化的工作。最终形成了全剧简洁流畅,充满激情的导演风格。溢彩流光的舞台演出,正是编导的心灵的契合的生动形象的体现。比如大幕拉开之后,那满台流动的灯笼组成的灯海,远远近近,层层叠叠,波涛翻滚。这是导演对保路运动以至整个辛亥革命那奔腾的潮头的象征。这象征,在剧情发展关节点和全剧尾声中一再出现,显得新颖有力,气势若虹。这是与剧本相谐和的大写意笔法在舞台演出上的整体性体现。而在笔墨流动的停顿处,在相对集中地展开戏剧冲突时,导演又用比较精细的工笔去塑造人物,为演员们深入挖掘和成功表现人物个性,提供了宽阔的创造天地。使孙滨塑造的赵尔丰获得异常的成功。
话剧《辛亥潮》对戏曲的借鉴,没有停留在捕捉某一种或某几种戏曲程式,借用某一个或某几个虚拟动作的阶段。而是努力掌握戏曲的神髓,从整体上以假定性和时空自由的观念,宏观控制和调整自身的思维空间和外在的舞台空间。这部话剧的推出,应当视为焦菊隐等话剧界前辈学习和借鉴戏曲传统的艺术实践,在新的环境下的继续和发展。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学术讨论会综述
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及其对文艺批评实践的指导作用,《文学评论》编辑部、国家教委社科中心、《人民日报》文艺部、《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部、《文艺报》社和江西省文联、江西省文学艺术研究所、《江西师大学报》编辑部、江西大学当代文学研究所,于8月7日至11日在江西庐山联合召开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近50人。
这次学术讨论会以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中心议题,围绕当前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地位、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基本框架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成为反对和平演变重要战场的情况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许多同志联系前几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和海外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图谋,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会议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自成体系的,我们目前及今后所遇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仍需要认真分析总结,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其次,从现实角度而言,前几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使文艺界许多重大理论是非出现了混乱,这亟需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澄清;同时,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实践也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加强指导。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呢?与会代表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思考:一是坚持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二是批判与建设的关系问题。三是一元与多样的关系问题。四是理论建设与批评实践的关系问题。五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的关系问题。
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基本框架,是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一些代表认为,意识形态论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的逻辑起点,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与其它理论的根本分野之所在。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念的前提下,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该足以说明艺术的“本初问题”,所以,以艺术生产论为基础来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也有代表认为,对于体系问题应有一个综合全面的认识,不必拘泥于逻辑起点的论争。根据一与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应该是一个立体交叉体系,可以以意识形态论为体,兼收并用。
与会代表还就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毛泽东同志从中国革命实践和文学创作的经验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不仅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杰出典范,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建构的基本框架和思想基石。代表们认为,当前,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的一个迫切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坚持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导地位,从而,为我国文艺沿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讨论会上,代表们强调了认真学习《邓小平论文艺》和江泽民同志在建党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深远意义。 (文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