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2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五色笔”得失谈
康凯
据说,南朝诗人江淹曾经梦中得到生花妙笔,尔后文思大进,颇有佳构,传为“梦笔生花”的美谈;然而,“晚节才思微退,时人皆谓之‘才尽’”(《梁书》本传),又出了个“江郎才尽”的可悲典故。
江淹何以“才尽”?与他同时代的钟嵘有过一个解释。这个解释同“梦笔生花”同样奇妙。《诗品·齐光禄江淹》说:“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这种解释自然不足信。其实,倘若江淹果真有什么“五色笔”的话,恰恰是被他自己丢失了的,怪罪不到别人头上。
史载江淹家境少贫,曾采薪养母,熟悉民间疾苦,中年仕途不得志,故其诗作《望荆山》、《还故国》等情调哀怨,意趣幽远,颇为当时以及后人所称道。后来,他入梁做了大官,封了爵位,志满意得,津津乐道于“人生行乐耳”,淡忘了少时的寒微窘困,从此,诗中再也见不着与民众痛痒息息相通的怨愤之情了。因而,说他“才尽”是公允的,但把原因归结到郭璞索笔的不“仗义”上却是失当的。
由此使我想起前段时间文坛有人感叹当代文学失去了“轰动效应”(且不说这种“轰动效应”应如何准确评价),而且把这种“式微”景况大多归因于客观因素,极少从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的主观方面去寻求答案。江淹的事例似乎可以让我们明白点什么。毫无疑义,粉碎“四人帮”之后,一些作家写出过一批具有“轰动效应”的作品,受到人民的热情赞许;但也毋庸讳言,近年来他们中的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淡忘了人民,不肯深入人民生活,不再关注人民群众所为之奋斗的事业,而热衷于杯水风波、“宾馆文学”,甚或“玩”起了文学。如此这般,还能指望人民群众买你的帐吗?更不要说是鼓掌欢迎,“哄”而且“动”了!
我们的文学史上,既有文才得而复失的例子,也有前期作品不足称道而后期成就斐然的例子。古代的不去说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许多作家转变了立场,转变了作风,深入生活,前后判若两人,因而写出了名噪一时的作品,有的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这里,说到底依然是个作家、作品同人民的关系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赞扬鲁迅先生的时候,不就特别强调了他和民众的心相通吗?
最近,江泽民同志为祝贺白杨同志从影六十周年题辞:“从人民汲取营养,向人民贡献才华。”这句话道出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声。文艺家们如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与人民群众同命运、共呼吸,就要深入人民群众的火热斗争生活,舍此别无它途。惟其如此,也才能把牢手中的生花妙笔,从根本上解除才思枯竭之虞,不致重蹈“江郎才尽”的覆辙。


第8版(副刊)
专栏:

  执著
焦述
去年以来,我萌生了养鸽的情趣,就写信给在洛阳工作的弟弟要鸽子,我知道,弟弟养了不少好品质的信鸽。不久,弟弟从洛阳来郑州,特地为我送来一只不一般的信鸽,他说,这只有四年鸽龄的雄鸽,曾在武昌至洛阳的1000华里竞翔赛事中获得了好名次。
果真是只好鸽,只见它脖颈粗壮,胴体短健,稍呈圆形,胸脯发达,背腰尾三部相连成一直线,它时而挺胸昂首,时而东张西望,一有什么动静,便即躲藏蹦跳,尽管双翅被捆绑着,它却不甘就范,狡黠机敏的目光时时寻觅机会欲想挣脱囹圄。
我在高高的五楼居室的后阳台为鸽子建起小家园,特制的木质鸽舍放在阳台一角,鸽舍前面铺上一层薄薄的沙土,玻璃器皿里倒进清洁透亮的水供它饮用,大盘子里撒上玉米和高粱,又挑选一只上海籍雌鸽与这只雄鸽成婚。由于“新娘”也是刚来乍到,双翅也被捆绑着。10多天后,雌鸽产卵了,它们开始交替暖卵,先前雄鸽那寻觅逃跑的举动见不到了,它每日早上九时进鸽舍替换雌鸽,下午四时“夫妇”再换替过来,这期间端详那鸽子,它的神态格外安详、守己,暖卵、夜眠、悠然漫步……行家说,这时的鸽子是最恋巢的,它不会飞跑的,我就把雄鸽的双翅松绑了,松绑后的它竟忘记了自己的飞翔,依旧是捆绑时的那样生活,不再有飞的欲望了。小雏鸽终于破壳而出,做了父母的夫妻亲昵地哺育、喂养着一双儿女,为使幼鸽发育更好,也为使老鸽恢复体力,我遵照《养鸽学》一书制定的饲料成份,每日交替用包谷、大米、小米、麦子、黄豆和蔬菜喂养它们,有时还用绿豆为它们改善生活,饮水更是日日保持新鲜。
幼鸽日益长大,发育极好,常常扑扇着翅膀,嬉戏打闹、蹦跳飞跃,有时它们依偎着父母撒娇、哭闹……
一日,两只幼鸽蹦跳着,拍打着翅膀,一下子飞到阳台沿上,这时,做“父亲”的鬼使神差地跟着飞了上去,尔后,它们步步高地向上飞,先是飞到六楼的窗台(这座楼房最高层),后又上了六楼屋顶,也许这时刻,雄鸽方意识到自己早已松绑,能在蓝天翱翔了,它似乎回忆起什么,环视着四周,认准了方向,只听见“啪啪啪啪——”一阵响亮的拍打翅膀的声音,它矫健地飞上了天空,愈飞愈高,愈飞愈远……从此,它再没有回来,留下一双儿女,永别了新婚的妻子。
它是迷失了方向?还是遭遇上猎枪?
两个月后,我到洛阳出差,顺便去弟弟家看看。由于他工作繁忙、家务缠身的缘故,那院落十分凌乱,房间更欠修正。
瓦咕嘟——瓦咕嘟……鸽子叫声引起我的注意,寻声望去,啊!不正是弟弟给我的那只信鸽吗,在腿上依然套着那银色脚环。此刻,它站在屋檐下从房间里伸出的烟囱上,是那样神气,显示出一种安然自得。
“这不是你给我的那只鸽子吗?”我问。
“是啊,已从你那里飞回来两个月了,我还没顾着写信告诉你哩。”
“为什么不给它弄个窝呢?让它栖息这烟囱上,太可怜了。”时值隆冬,那鸽子傲然地抗御着严寒。
“哪有功夫啊,先前喂的鸽子都送人了,鸽窝早拆除了,这只鸽子飞回来,我连喂也不怎么喂它。”
“那——不会饿跑吧。”
“不跑的,有时它飞出去觅食,一到傍晚就归巢了。”
唉,那破烟囱,算是什么巢,我想起我为这只小生灵特意建造的家园,足有3平方米的后阳台,全归它的小家庭所有。干净宽敞的木质鸽舍,加上精心的科学饲养……可这一切心血,却拴不住它那颗心!
“这鸽子,怪!不会享福的东西。”我注视着站立在烟囱上的它,不无生气地说。
“不,信鸽这生灵,就是难以摸透它的秉性,它生就的恋旧弃新,这许是高品质的信鸽吧。”


第8版(副刊)
专栏:

  回忆秋天
汤锋
秋天是父亲留下的一张犁
老黄牛是我的伴侣
吆喝和鞭声
为我的平原飞翔不息
在季节的更替处,脊梁和犁尖
成为回忆的动人画面
喜悦的果实,
是母亲挂在枝头
抑或梦中的爱
春去秋来,果实
滑落于牛尾
父亲长满粗茧的手
在牛蹄下辛勤撒播
弯弯阡陌间
黄昏不老黎明永远年轻
许多年后回故土
看见那张犁,便会忆起
赶秋的牛和父亲
还有母亲倚门吆喝黄昏的声音
……


第8版(副刊)
专栏:

  往事
李伟
还记得那一片蛙声吗
还记得那一池星星吗
只是回首时
我无法打捞
那夜掉在水里的月亮
篱边的菊花开了又谢
我真傻
为你,我一生
在水银深处美丽自己
等待你来叩门
秋天越来越深
但我的心依然碧绿
无论怎样
想起从前和今后
都令我一片深情


第8版(副刊)
专栏:

  愚公故乡畅想
严妍
民族在这里寻根,历史在这里回顾,我在这里畅想——一种精神流芳百世。
小时候读过愚公的故事,已编成奇隽的大书,排满了哲人不朽的名言。
当年挖山不止,是为了看看山外的世界,为了让光明的呼吸畅通,为了子孙后代少些跋涉的艰难。不钝的锄头,敲碎了任何多余的语言。刻意追求,才使历史有了这座丰碑。那一代代喊山的号子,诠释着炎黄后嗣的脉管中汹涌的热血和不朽的信念。
大山静下来的时候,枝繁叶茂的大树遮住了许多眼睛,再也不去幻想山外的奇观和遥远的壮举。纷纷借一片绿荫筑起舒适的小巢,偃息了汗珠亲昵石头的情歌和大山旷荡的回声。
也许,人们在顾盼中飞跃一种沉思,终于找到了自己,找到了一个民族的位置。那个古老的故事,并不能说明整个历史,加以充实和完善的是改革大潮风起云涌。
尽管前辈已经做了许多许多,但我们没有权利冷落愚公精神——一个民族高高擎起的战旗。
尽管我们已经做了许多许多,任重道远的使命感激励我们再呐喊再开拓,走向世界的口号就在这个时代变成辉煌的一页。


第8版(副刊)
专栏:

  梁大南的“前奏曲”
顾土
汤沐海指挥中央乐团演奏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终曲一过,淋漓的大汗尚未揩去,便连续三次称赞:“小提琴首席不错!”
这“首席”在台上已经多年了。记得当他刚出现在首席位置上时,曾引来听众的纷纷猜测:这么年轻!他是什么人?
梁大南既非特邀嘉宾,也没有什么背景,就是一个小提琴手,一位小提琴家。他是一步步走上这个位置的,当然,因为技巧超群,表演出色,所以走上来的步履很快。他今年二十八岁,一九八五年任中央乐团副首席,两年后又一跃而被擢升为首席。
大南生性沉静,和他在一起少有激奋的时候。但只要他的琴弦一拨动,从那晶莹的泪花,从那如醉如痴的沉迷,从那情绪波澜的起伏中,你定会感觉到这个人的血是多么热,对艺术的感受又是多么丰富。
他说他比较喜欢柴可夫斯基。“老柴”对生命含义的探求始终是那样执著,那样顽强,可一生却又处于痛苦之中。这是理想和现实的不相容所带来的心灵伤痕。不过,正是这种痛苦才使其作品极具深刻性。他说他也喜欢肖斯塔科维奇。“老肖”对人生的认识是矛盾的,作品是矛盾的,生活更在矛盾的纠葛中颠簸。但袒露的矛盾反倒显得更真实,更能打动人。大南的这些看法,大概也可以表明他为什么特别有兴趣于演奏交响乐:大师们的交响乐作品深邃、宏大,是对人类命运的勇敢探索。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大南收到一封美国来信。写信者是芝加哥交响乐团的中提琴首席理查德·弗林。他曾在北京在芝加哥与大南同台演出。他认为大南是“出色的艺术家”,他极欣赏大南的“演奏艺术和深厚的音乐素养”。今年四月,弗林先生在访华演出时,还特意要求与大南合作演奏莫扎特的作品。弗林先生对大南的评价,其实也是看过大南演出的许多中外音乐家和评论界人士的意见。大南的技巧娴熟流畅,音色纯净优美,表现力丰富,能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特点,表演张弛有序,进退有据。在肖斯塔科维奇的《d小调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中,有一段小提琴独奏,虽然美妙之极,却又颇具难度,不少人视为畏途。但大南对这一乐段的技巧掌握,每每令人叫绝。
大南的音乐才华与多数艺术家一样,最早来自家庭的影响和孩提时代的严格训练。他出生于天津,父亲是天津乐团的歌唱演员,母亲是这个团的小提琴手。他幼时在母亲的指导下习琴,一九七五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一九八○年又入天津音乐学院。有意思的是,毕业后他曾投考六个乐团,岂料都发来了录取通知书,结果选择时颇费踌躇。
也许他走过的道路太顺利了,缺乏艺术家应有的那种色彩,所以在他进取时很少有压迫感。这就容易懈怠。幸而大南已认识到这点,他把自己的过去只称为“前奏曲”。
(附图片)
梁大南正在演奏 邱悦摄


第8版(副刊)
专栏:

为国争光(篆刻) 成洪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