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面对历史性的挑战
——写在第11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前
吴骅 江钱峰 倪小林
再过两天,当印有一轮红日、象征万里长城并代表亚洲“A”字的会旗在第11届亚运会主会场——北京工人体育场庄严升起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不难感受到作为东道主的深远意义和丰富内涵……

1894年,堪称奥林匹克运动的新纪元。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体育会议,决定正式恢复奥林匹克运动,并邀请各国派运动员,参加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中国清朝政府也属被邀请之列。但是,这封邀请函如石沉大海,杳无回音。在1896年有13个国家311名选手参加的首届奥运会上,根本没有中国运动员的影子。
公元前776年,当希腊人在阿尔菲斯河畔的奥林匹亚村点燃第一支奥林匹克火炬的时候,远隔万里的黄河两岸就有了“角力”、“蹴鞠”(古代足球)。马球、击剑及类似现代体操的引导术等,也先后在狩猎、耕作、作战中诞生。可是,2600多年后,当奥林匹克火炬重新在雅典点燃时,曾经创造过无与伦比的古代文明的中华民族,却没有能力派出选手,在现代奥林匹克的竞技场中展示才华。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从事清史研究的学者方裕谨回顾说:“1894年正值甲午战争。从现存的档案看,这一时期,中国还没有‘体育’这个字眼。有的只是冰上跑车、迷宫等供王公大臣开心的游戏,还有那些被北京人称为‘玩意儿’的杂耍、把式等。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怎么可能派出选手参加奥运会呢?”

在旧中国,许多不甘落伍者为现代体育作过无数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第10届奥运会上,中国只有刘长春只身参赛,预赛即遭淘汰。
第11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100多人全部败北。当地报纸刊出一幅照片:一群中国运动员面前,放着一只大鸭蛋,上书“德国制造”。
1913年到1934年,中国运动员在10届远东运动会上的成绩每况愈下。到最后一届,仅获得一项第一名。
中国近代体育最有影响的体操学校主持人徐一冰先生留学日本,为了观看日本人举办的运动会,爬上墙头,用铅笔在小本子上记录下窥到的每一个细节。因为,中国人被拒于运动场地的大门之外。
许多体育史书都记载着这样一段使人刻骨铭心的历史:在旧中国,我们从未在世界性体育比赛中拿过一枚奖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我们古老的祖国真正摆脱了被排斥在世界进程之外的命运。改革开放,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生机。1984年8月,中国体育健儿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了“零的突破”,一举夺得15枚金牌。

翻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史册,不难发现:大凡主办国,都把举办大型综合性国际体育比赛视为展示国家实力和民族风貌的“窗口”。
有人说,1964年,日本下力气举办奥运会的考虑,是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国的形象。印度体育高级官员公开表示:他们多次承办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亚运会,旨在让世界了解印度。1986年和1988年,南朝鲜人利用承办亚运会、奥运会的契机,把这作为自己“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1984年,第一次申请举办亚运会并获得亚奥理事会批准后,中国遇到了一个更好地让亚洲、让世界看看自己的良机。与此同时,中国也就从另一个方面接受了一个艰巨的、历史性的挑战。
接受挑战,需要勇气,还需要科学和实力。这也是当国人听到获得第11届亚运会承办权后的反应。三年多来的筹备过程,充分显示中国人的智慧、才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在资金紧、底子薄、经验少、“软件”差的情况下,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将第11届亚运会各项准备工作圆满完成。
未来的十几天里,中国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能否保住金牌总数第一的桂冠,还在于她将怎样向整个亚洲,乃至国际社会展示自己稳定的政治局面,悠久的文化,美观的市容,现代化的科学技术,高水平的管理能力……相信她一定能向整个亚洲,向全世界表明:占世界人口1/5的中华儿女,已经具备接受历史性挑战的勇气和实力,“东亚病夫”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团长访谈录

  把亚运圣火传下去
——访印度代表团团长穆哈默德·阿斯兰姆·汗
本报记者 温宪
率领二百三十名印度运动员参加本届亚运会的穆哈默德·阿斯兰姆·汗先生身高体壮,说起话来也有股子豪爽劲。“你问乌莎么?她的状态非常好!金牌?哦,当然要拿金牌,她四百米的实力很强,但可能会舍弃一两个项目。我们的曲棍球队也状态极佳,但现在谈论金牌是不明智的。”说着,他哈哈大笑。
印度与亚运会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后来被确立为亚运会格言的“Ever onward(永远前进)”就是四十多年前国际奥委会印度委员桑迪提出来的。一九八二年,印度在新德里第二次主办了亚运会。现为印度驻华使馆官员的钱伟伦先生那时还是尼赫鲁大学的一名学生,他记得那时所有大学提前放假,以便让人们观看亚运会,中国体操队的门票在当时最为抢手。一位叫拉杰什的十二岁男孩为观看亚运会,从家乡步行七百五十公里来到新德里,一时传为佳话。“比起新德里亚运会,这里的设施更为先进,当然了,时代也在前进。”团长说,“今年早些时候,我出席了各代表团团长会议并参观了亚运村设施。一两个月之后,这里又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朋友为亚运会所做的充分准备,使我相信这次亚运会会取得成功,同时也证明中国人民有能力办好亚运会。”
四十五岁的团长先生现在是印度奥委会副主席,他称自己年轻时酷爱足球、曲棍球和板球等运动,并有过光荣的竞赛历史。“我对体育运动纯粹出于爱好,而不像现在有些人只是为钱。我现在还经常打打板球。哦,我也非常喜欢自行车运动。我看北京现在空气干净多了,所以准备这次骑自行车在北京转转。”
印度运动员将参加十六个项目的比赛,中印两国健儿在一些项目中会有一争。对此,团长的评论是:“十余年来,印中两国选手在许多场合同场献技,友好竞赛,这也进一步增进了两国友谊。第九届新德里亚运会的宗旨是‘博爱、友谊、前进’,此次亚运会的宗旨是‘团结、友谊、进步’,重要的是,要把亚运圣火传下去。”
(附图片)
穆哈默德·阿斯兰姆·汗的签名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新闻争相介绍 各界分外关注
台港澳频奏亚运曲
本报香港电 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在即,海峡对岸频频传来“迎亚运”的锣鼓声。
《中国时报》以11个版的篇幅推出《一九九○·北京·亚运专刊》。全文刊出亚运会歌曲之一《亚洲雄风》的歌词,分别介绍亚运设施、北京景物、服务精神及亚运会各项比赛日程等。该专刊以“滔滔两岸潮”五字开篇,表达台湾人民对“中国人主办”这次盛会,与大陆同胞有共同的情怀。
早在一周之前,中国台北奥委会副主席李庆华就表示过,就是在月球上举行体育活动,也要去参加,何况在大陆举行。加强两岸民间交流非常重要,这样才能相互增加了解,增进共识。
近期,台湾省其它一些报纸、电台,亦表示类似的愿望。《联合报》发自北京的一篇特稿称,大陆已组成超过20万人的“拉拉队”为台湾海峡两岸的选手鼓劲加油。
台湾省多数传播媒介对这届亚运会的报道持积极态度。早在8月下旬,《新台报》在体育版已开设《亚运会系列报道》。9月13日,《联合报》增设《亚运特刊》的彩色专版。《民生报》日前还发专文称赞北京以笑颜向全亚洲来宾招手。《中国时报》登出一篇发自亚运记者村的报道称“来自台北的200名记者,在生活方面也有宾至如归的亲切感”,置身其境“一点也谈不上乡愁”。
又讯 香港传媒争相奏起亚运前奏曲。
亚洲电视香港台9月17日起,及时推出迎接第11届亚运会的前奏节目“九○中华英雄榜”连播5晚。
9月上旬,《商报》就开辟了“北京亚运前奏”专版,陆续介绍亚运的历史,这次亚运战绩的预测等。《文汇报》、《大公报》、《明报》、《东方日报》等多家港报亦争先编排了迎亚运的特刊或专辑。
许多报道生动地介绍北京迎亚运的热烈场面。亲临其境的目击者,和盘托出第一手的资料,向读者证实:“整个京城因迎亚运而充满着节日气氛”,经过上下动员,群策群力“市容为之一新”。对亚运会的各项新设施,颇多称赞。
又讯 澳门亚运代表团出发之前,澳督文礼治亲授队旗,并祝愿获取佳绩。澳门各界亦纷纷为健儿们壮行。
17日下午,澳门亚运代表团全体成员前往澳督府拜会澳督文礼治等高级官员。澳督讲话时表示,按照中、葡联合声明的精神,澳门才可以单独组织体育代表团,参加亚运会。他相信大家此行会取得良好的成绩。即使不能获得奖牌,澳门也已“得到好处”。
澳门奥委会主席欧若坚说,澳门首次派出队伍,参加这样的盛会,对运动员来说,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大家力争为澳门增光添彩。
当地报纸连日敲响“迎亚运”的锣鼓。《澳门日报》记者发自北京的一篇专稿表述一种见解:看这次亚运会对中国的效益,不能光看短期经济效益如何,还要看到在社会的、政治的乃至推动北京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效益。开这样一个盛会,可使众多外国人、港澳台同胞增进对大陆有更多更深的了解,这些裨益“并非金钱可以计算的”。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亚运村已升起17面代表团旗帜
本报北京9月19日讯 记者申明河报道:今天,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在亚运村广场举行了升旗仪式。依时间顺序,分别是日本、菲律宾、南朝鲜、尼泊尔、也门、马来西亚和文莱体育代表团。
截至今晚7时,已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在亚运村升起了自己的旗帜。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陈希同会见台湾省知名人士访问团
郑逢时团长说,中国人能办成亚运会,这是炎黄子孙的光荣,我们也分享了一份荣耀
本报北京9月19日讯 记者申明河报道:亚运会组委会主席陈希同今天上午在北京五洲大酒店会见了来自台湾省的知名人士访问团。
陈希同对访问团到北京参加亚运会开幕式表示欢迎。他说,在亚运会开幕前夕,见到台湾同胞很高兴。这几年,海峡两岸来往增多了,我们是骨肉同胞,要加强合作,使两岸都有发展。
他说,亚运会就要开幕了,由江泽民总书记点燃的火炬传遍了祖国大地,有一亿多人参加,这在中国是个壮举,在世界上也是仅有的。陈希同还说,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终究会实现。他还表示欢迎台湾同胞前来北京投资合作。
郑逢时团长对应邀来北京参加亚运会表示感谢。他说,中国人能办成亚运会,这是炎黄子孙的光荣。我们也分享了一份荣耀。他说,11亿民众的吃饭穿衣问题解决了,这是不简单的,以后还会更好,中华民族一定会繁荣起来。
会见结束时,陈希同把有“第十一届亚运会”字样和会徽图案的苹果赠送给访问团。
会见后,亚运会组委会常务副主席张百发代表陈希同主席设宴款待了访问团。
台湾省知名人士访问团是应北京市政协主席白介夫的邀请,于18日抵京的。今天上午代表团成员拜会了亚运村村长焦若愚,并在亚运村参加了植树活动。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一家亲 同胞情
——为海峡两岸健儿加油联欢会侧记
本报记者 张国成 魏亚南
19日晚,北京饭店宴会厅里,欢歌笑语,激情澎湃。参加第11届亚运会的海峡两岸运动健儿们聚集一堂,沉浸在“血浓于水”的亲情之中。为了给中华民族争光,他们用心在互相交流,他们用爱在相互加油。
两位同龄的拳击运动员坐到了一起,一位是大陆的汉族运动员张广平,一位是台湾的高山族运动员卢志雄,谈得十分投机。卢志雄说:“我早就渴望到大陆来参加比赛,本来去年就该来。”张广平马上说:“现在也不晚,从今以后我们在一起比赛的机会就会多了。”拳击对海峡两岸来说都是新项目,张广平是1986年在南京学习拳击的,卢志雄拳龄也不长,只有六七年,都是中国第一代拳击手。卢志雄夸奖大陆拳击有敢拚精神,张广平则说:“还是你们进步得快。”记者插言:还是到赛场上比比看吧。
在另一张餐桌上,中国女击剑选手与中国台北同行们笑声朗朗,引得记者们争着围拢过去。只听大陆“女剑客”周萍介绍道:“我们是老相识了,去年在北京举行的亚洲锦标赛上就交过手。”记者问:“那你们的胜负如何啊?”台湾的孔宪文毫不掩饰地说:“当然是我们输了。”周萍忙说:“比赛总有胜负,无论怎样,我们都是同胞一家人”。
中国台北田径协会会长纪政女士是联欢会上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这位曾有“亚洲飞人”绰号的老田径运动员激动地说,亚运会终于在中国举行了,这是海峡两岸人民的骄傲。我恨自己没能赶上参加在自己国家举行的亚运会。这次中国台北能有这么多运动员到北京来,充分说明同胞爱、运动情是“门不能关,墙不能挡,海峡不能隔”的。她祝愿海峡两岸健儿都能在亚运会上奋勇争先,超越自己。
中国田径七项全能运动员董玉萍回忆了1985年在印尼举行的亚洲田径锦标赛上与中国台北运动员相聚的情形。今天能和来自台湾省的运动员相逢在北京,她确实感到了历史前进的脉搏。
北京饭店宴会厅里座无虚席,两岸运动员交叉就坐,相同的语言明白地显示出“一家亲,同胞情”。新闻记者穿梭往来,在捕捉一个又一个珍贵的镜头,记录下海峡两岸运动员发自肺腑的话语。当然,采访的热点仍是海峡彼岸代表团团长张丰绪和海峡此岸代表团团长袁伟民。
文艺演出开始了。大陆歌唱家佟铁鑫和台湾省歌星文章联袂一曲《亚洲雄风》,把联欢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亚奥理事会副主席轮流主持亚运活动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今天在这里举行的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执行局会议决定,在亚奥理事会主席空缺的情况下,本届亚运会期间的有关活动将由亚奥理事会副主席轮流主持。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朝鲜奥委会委员长发表声明
希望北南双方今后组成单一队参赛
本报平壤9月18日电 记者周必忠报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奥委会委员长金俞顺今天发表声明,希望就北南双方组成单一队参加国际比赛问题,同南方坦诚进行讨论。
金俞顺说,北南组成单一队参加国际体育比赛,是我们一贯的立场。他希望此次亚运会期间,北南奥委会有关人士利用在北京接触的机会,坦诚讨论北南双方组成单一队参加1991年在日本举行的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1992年在巴塞罗那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以及今后举行的所有国际体育比赛问题。
金俞顺在声明中还对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及第11届亚运会组委会为方便朝鲜体育代表团参加亚运会提供协助,深表感谢。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一句话评论
●亚运口号:团结友谊进步
——虽然仅六字,却是亚洲数十亿人民的心声。
(河北师范大学杨军/学生)
●第11届亚运会即将开幕
——亚运会开到哪里,就把振兴的机遇带到哪里。
(铁道部科技情报所姚璟/技术人员)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朋友来到北京,我们走向世界。
(江苏会计专科学校姜小平/教师)
●亚运会期间,北京除体育大赛外,举办了亚洲艺术节,将迎来国庆节、中秋节;有数十个展览会,还有灯会、庙会
——赛接赛,节挨节,会连会,金秋北京是激烈的竞技场所、祥和的欢乐海洋、纷华的艺术天地。
(监察部宣教司蒋国平/干部)
●亚运会场馆气势非凡
——矗在北京,更立在全国人民心中。
(河南邓州市物资局赵明/干部)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流光溢彩
“针灸真神!”
香港武术队长拳手王阳海训练时不慎扭伤,如果要转动头部必须靠转动全身才行。来到医疗中心,大夫说给他扎针灸。他说:“在香港我从来不信这玩艺。”可是,当大夫把银针刺进他左手腕上的穴位后,颈部肌肉当即松弛了。王阳海大喜:“针灸真神!”
“亚运凉面”
亚运村运动员餐厅食谱中原本只有伊府面、肉丝面,没有凉面。一些运动员提出要吃凉面。在这里主厨的特级厨师艾广富马上和面点技师王贵山一起烹制了一种中西味兼具的凉面,餐厅工作人员称之“亚运凉面”。(李力)
雨夜迎宾
深夜零点多了,外面风雨交加。亚运村H楼的服务员们还没休息,等待因飞机晚点而迟到的孟加拉国射击队。“来了!”服务员在副楼长曹立君的带领下,手持花束,冒雨在楼门口列队迎宾。宾客频频招手回礼。(国成)
“快去助威!”
19日上午,南朝鲜代表团举行升旗仪式。朝鲜的20多名女运动员从住处跑出来,团里的一位官员告诉队员:“快去助威!”顿时,升旗广场前出现一个又一个“热点”,吸引了大批记者前来采访。双方队员时而一起照像合影,时而谈笑风生。(宝康)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亚运工程纪念画册发行
《亚运会工程纪念画册》最近如期完成。这本画册是第十一届亚运会工程总指挥部编辑,由山西日报社在省政府支持下组织、赞助印制的。画册系统地介绍了北京和秦皇岛市新建、重建和改扩建的三十三座体育场馆。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明清工艺美术精品展出
为庆祝亚运会开幕,《明清工艺美术精品展》九月十八日在北京东琉璃厂虹光阁展出。展品有造型优美、不同釉色的明清官窑瓷器,有明代书画家沈周、文征明、仇英、董其昌、徐渭的真迹,有清初四王、金陵八家、扬州八怪的代表作品等。(马立诚)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刘德昭捐赠手书《论语》
来自山东的中年书法家、烟台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刘德昭向亚运会捐赠手书全套《论语》仪式,日前在首都国谊宾馆举行。
这部用工整小楷抄写的《论语》共十卷,约一万五千多字。有关专家称其为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大型体育文献画册出版
由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书名、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作序的大型体育文献画册《红星耀体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国近代体育》,日前已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本画册共收集革命根据地各个时期的珍贵体育图片二百七十七幅,生动地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体力行倡导体育运动,以及广大军民踊跃开展体育活动的动人场面。
(薛锡 胡耀辉)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信息库

  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上的国际惯例
△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如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洲际运动会)都设运动员村。开村时间距运动会开幕半个月至10天不等,一般在运动会闭幕后的第二或第三天闭村。北京亚运村于9月8日开村,将在10月10日24时闭村。闭村后,如有的代表团还需留住,则要按普通游客的标准交费。
△各代表团入村后都要举行升旗仪式,时间原则上安排在到达的第二天。
△为维护运动员村的秩序,保证运动员的休息与安全,各承办国对进村会客、采访都有严格的限制。北京亚运村一号门设接待处,在征得有关代表团的行政官员同意后,安排来宾、亲友在门口的会客室会客。如因公确需入村,须提前一天由该代表团行政官员提交书面申请,经村长批准后方能办理手续。
△运动员村对各代表团每日同时进村的会客名额实行控制。北京亚运村按惯例,根据各代表团的规模配发同时进村会客证。如80人以下的代表团配发3张,551人至650人的代表团配发9张。
△来宾进运动员村会客,只限于指定地区。进村时间每次限定2小时。
△运动员村大都办有村报,免费发送,内容有报道村民生活、比赛和友好交往的情况,刊登注意事项等。本届亚运会组委会新闻部委托中国日报社办了一张四开24版的彩色英文报纸《ASLAD DAILY》,免费在运动员村发行。
△鉴于运动员训练、比赛时间不一和习惯不同,运动员村的餐厅大都全天开放。北京亚运村的早餐时间为6∶00至10∶00,午餐为11∶00至15∶00,晚餐为17∶00至23∶00,并随时备有食品及饮料。
△运动员就餐一般采用自助式。餐厅里的食品不准带出。村民外出训练、比赛不能回村就餐,餐厅备有盒饭供带走。北京亚运村餐厅的盒饭质量很高,所含热量可达2000大卡以上。   (焕荣整理)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亚运村电讯服务部给各国各地区运动员热情提供电讯服务。
这是服务员们在出售磁卡。 本报记者 沈进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