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宋平在村级组织建设座谈会上强调
以党支部为核心建设村级组织 带领农民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
本报青岛八月八日电 新华社记者张荣大、本报记者杨传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今天在全国农村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就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把村级组织建设得更好发表了重要讲话。宋平指出,现阶段的农民问题和农村工作问题,归根到底,是党要按照新时期基本路线的要求,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教育、引导、团结和组织农民,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这次会议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央组织部、中央政策研究室、民政部、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筹办,在山东省莱西县召开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崔乃夫、赵宗鼐、宋德福、郑科扬、连尹、黄启璪、刘奇葆等到会,全国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的有关领导、各地五个部门和组织的负责同志以及一些基层单位的同志共二百多人欢聚一堂,共商加强农村村级组织建设大计。
会上有十八个单位介绍了先进经验。山东莱西县以党支部为核心村级组织建设工作三配套,山东省平邑县九间棚党支部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治穷致富,湖南在全省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等典型经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宋平指出,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我们党能不能把广大农民群众吸引和组织到自己的周围,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和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而斗争,决定着我们事业的成败。在中国搞社会主义,千万不能忘记这个基本特点。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搞好农业,最根本的是要靠把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变成八亿多农民的自觉行动,不断推进农村的建设和改革。农村基层组织在这方面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基础在基层。各项工作都要靠基层组织在群众中进行有效活动才能落到实处。基层工作得到加强,同八亿多农民保持着鱼水关系,就能从总体上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权大厦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就经得起各种风浪的冲击,始终巍然屹立。
在谈到如何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时,宋平说,首先要建设一个好的党支部。为什么要以党支部为核心?这是因为,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必须由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的共产党领导,由党的组织来保证。
我们党同农民的密切关系,党支部在农民中的威信,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群众相信和拥护我们党,只要支部领导、党员带头,什么事情都好办。一个村就是一个“小社会”,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就难以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领导核心也只能是党支部。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加强党支部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建设一个好的党支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他说,建设好党支部,关键是有一个好的支部领导班子,增加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许多地方的经验证明,支部领导班子强,就能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和群众的积极性,村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搞得好,即使村里自然条件比较差,经济比较落后,也能很快改变面貌。先进支部的书记大都具备了三个条件,一是有理想,政治上强,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坚决、认真;二是廉洁公正,不谋私利,不怕吃亏,有献身精神;三是能带领群众勤劳致富,有干劲和真本事。这三条是根本的。干部有了这三条,就能团结全村人民卓有成效地干社会主义。
宋平明确指出,党支部要把发动和组织群众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商品生产,壮大农村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作为中心任务来抓。当前,要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这个基础上积极发展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把农户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同集体经营的优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定要重视发展集体经济,注意从实际出发,从群众最需要、当地又办得到的事做起。当前,集体经济家底薄弱的村特别要抓好起步问题,选好路子,逐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一阵风,不能“一平二调”、“归大堆”,不能急于求成。集体经济有了一定基础的地方,应加强管理,提高水平,使双层经营体制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宋平说,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要逐步健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突出为农民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综合或专项服务的作用。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通过增加劳动积累,将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要把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兴修水利、改良农田、植树造林、修桥筑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在谈到村民自治问题时,宋平指出,要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要求,在党组织领导下逐步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推进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发挥村民自治的功能,有利于实现党领导和支持农民当家作主的目标。村民自治,就是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我们的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形式,是党领导下的自治。党支部要加强对村委会工作的领导,不断总结经验,支持和帮助村民经过充分酝酿选举信得过的人组成村民委员会领导班子,特别是选出好的村民委员会主任;推举好村民代表,发挥他们参与村务管理、决定村里重大事务、对干部实行监督等作用。在建立健全村委会的同时,要建立健全村民小组,使他们在村与户之间发挥桥梁作用。
关于搞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宋平说,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在抓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引导农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用各种形式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始终坚定不移地用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健康的、进步的文化生活去占领农村的意识形态阵地。
宋平指出,新形势下的农民工作、农村工作,与过去的情况不同了,要做好工作,必须努力建立一个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的农村工作格局。在基层,就是要以党组织为核心,村委会和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共青团为助手,妇女、民兵组织共同配合,在党的领导下,各方面从不同角度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围绕教育、引导、团结、组织农民发展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个中心,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团支部、妇代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村青年和妇女的桥梁纽带,党组织要关心、支持、帮助他们积极开展活动,特别要帮助他们培养和选拔干部,提高工作水平,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使他们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
宋平强调,搞好农村工作,关键是加强党委的领导。要牢固树立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思想,实心实意地为农民服务,为基层服务。
宋平最后说,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归根结底,要靠提高干部的素质。要选好干部,又要培养教育。各级党校已经初步形成网络,要发挥作用,有计划地培训干部,特别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干部。我国农村的广大基层干部,常年坚持在第一线,生活在农民群众中,任务繁重,困难很多,工作非常辛苦。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特别是县乡两级组织,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多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成长和进步。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国印尼两国政府在雅加达签署备忘录
中国印尼八日正式复交
李鹏总理苏哈托总统出席签字仪式
本报雅加达8月8日电 记者刘正学报道:今天,是中国人民和印度尼西亚人民的喜庆日子。上午10时,在印尼独立宫富丽堂皇的一层大厅里,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谅解备忘录,从而向全世界宣告:中断了23年之久的中国和印尼之间的外交关系从今天开始正式恢复。
中国总理李鹏和印尼总统苏哈托出席了这一历史性文件的签字仪式。印尼高级官员和随同李鹏总理来访的中国官员也在场。100多名中国、印尼以及来自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记者涌到现场采访这一重要事件。
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和印尼外交部长阿里·阿拉塔斯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谅解备忘录》。接着,中国经贸部长郑拓彬和阿拉塔斯外长签署了两国政府的贸易协定。
中国和印尼于1950年4月建交,但于1967年10月中断外交关系。经过最近1年多双方的积极接触和友好协商,顺利解决了债务和复交的技术性问题。今年7月3日,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了两国政府关于恢复两国外交关系的公报。
备忘录明确指出,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基础是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备忘录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赞赏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的立场:印度尼西亚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两国政府达成谅解,印度尼西亚和台湾只维持民间性的经济和贸易关系。”
在备忘录中,两国政府重申不承认本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立场。
在“贸易协定”中,双方表示要扩大和加强两国贸易关系,并决定两国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
(附图片)
8月8日,钱其琛外长和阿里·阿拉塔斯外长在中国和印尼两国政府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谅解备忘录上签字后,互相交换文本。
   新华社记者 郭占英摄(传真照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国和印尼复交备忘录
新华社雅加达8月8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今天上午在这里签署了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谅解备忘录。备忘录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谅解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根据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三日在东京达成的协议和一九九○年七月三日在北京签署的关于在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公报,决定自今日——一九九○年八月八日起,恢复两国间的外交关系,并就双边关系中的有关问题达成以下谅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赞赏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的立场:印度尼西亚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两国政府达成谅解,印度尼西亚和台湾只维持民间性的经济和贸易关系。
两国政府重申不承认本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立场。居住在印度尼西亚的中国血统的人,凡已加入或取得印度尼西亚国籍的,均不再具有中国国籍。同样,居住在中国的印度尼西亚血统的人,凡已加入或取得中国国籍的,也不再具有印度尼西亚国籍。
两国政府要求,侨居在对方国家的仍保留本国国籍的各自公民遵守侨居国的法律,尊重当地的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并与侨居国人民和睦相处。两国政府宣布,将根据本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保护和尊重在本国居住的对方国家侨民的正当权利和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外交部长                  外交部长
    钱其琛                 阿里·阿拉塔斯
                一九九○年八月八日于雅加达


第1版(要闻)
专栏:

  苏哈托盛宴欢迎李鹏
宾主共祝中国印尼关系开始一个新的里程
据新华社雅加达8月7日电 (记者杨木、周慈朴、黄志南)印尼总统苏哈托和夫人今晚在这里举行盛大国宴欢迎中国总理李鹏和夫人。
在绿荫环抱、灯火辉煌的国家宫宴会厅里,今晚布置得格外堂皇,各个餐桌上,印尼、中国国旗并立。在祥和的气氛中,宾主相继入席。
随同李鹏访问的外交部长钱其琛、经贸部长郑拓彬等全体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应邀出席。
出席的还有印尼副总统苏达莫诺和夫人、人民代表会议议长兼人民协商会议主席卡里斯·苏胡德、政府各部部长、武装部队和警察高级将领、政党领袖以及各界著名人士200多人。
在主席台上,苏哈托总统和李鹏总理不时交谈。宾主双方频频举杯致意。将近10点,苏哈托起立致词说:“李鹏总理这次访问意味着已冻结了近25年的两国外交关系开始解冻。”
苏哈托说:“我们下定决心以坚守我们在35年前共同制定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来重新建立我们两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讲话摘要见第六版)话音刚落,军乐队奏起中国国歌。接着,全场举杯祝贺两国关系的历史性发展。
李鹏总理接着讲话。他指出,明天中国和印尼将正式恢复外交关系。“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将标志着两国关系结束过去,开始一个新的里程。”(讲话摘要见第六版)
10时20分,招待李鹏夫妇的文艺演出开始。印尼艺术家们表演了民间舞蹈和竹乐器协奏等节目。
演出结束时,李鹏夫妇在苏哈托陪同下走上舞台,与演员见面,并向主要演员献花束。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向印尼各界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印尼复交为两国全面合作开辟广阔前景
本报雅加达8月8日电 记者刘正学报道:正在这里访问的李鹏总理今天下午会见了印尼各界人士并发表重要讲话。李鹏总理的讲话受到全场热烈鼓掌欢迎。
李鹏在讲话中谈到中国和印尼的双边关系、中国同东盟国家的关系、中国政府对居住在其他国家的具有中国血统的华人的政策、国际关系准则及中国国内形势等问题(讲话全文见第六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瑞环会见泰国客人
新华社北京八月八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今天晚上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一行。
在亲切友好的交谈中,宾主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参加会见的有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金黎、岳枫等。


第1版(要闻)
专栏:

  亚运火种到北京
8日傍晚,来自西藏的亚运会火种抵达首都机场。金光灿灿、重约3公斤的镀铜圆形火种盒,由组委会火炬处的一位青年干部尹燕翔双手捧着进入卫星厅。一出廊桥,他就用一只手轻轻打开了盒盖。刹那间,淡黄色的火苗跳跃起来,忽闪一下就升到了10多厘米高,轻逸飘动,光彩照人。卫星厅里一片欢腾。据悉,火种盒将送往北京市政府,存放到8月22日亚运会火炬接力跑开始的那一天。
本报记者 沈进 摄 钱江 文
(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好在共建 贵在坚持
——关于福建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经验的调查
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
地处闽西北苍茫林海中的三明市,以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而闻名全国。初夏,我们到这里进行了近20天的考察,留下的印象是美好而深刻的。
这是一座环境优美舒适的城市:一幢幢色彩明快的建筑,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绿海翠波之中。花园式楼院、园林式单位和遍布街头巷尾的花坛、草坪、雕塑与麒麟山公园、儿童公园、文化公园以及绵延数里的江滨公园,浑然一体。玲珑古朴的亭台楼阁点缀其间,组成了一幅幅和谐而迷人的画卷。三明人正在把森林引向城市,把园林引向街道。许多到过三明的人都赞美它是座“花园之城”。
这是一座社会安定、秩序井然的城市;是一座充满温暖、洋溢友爱的城市。不管走到哪里,在车站、宾馆、商店、机关,总让人感到这里的笑脸多,人间的真情多。每趟旅客列车开进三明站,站上的工作人员总是手提水壶,奔向车厢窗口,免费为旅客供应开水,天天如此,年年如此。漫步市区,随时可见“满意在商场”、“满意在医院”等横幅标语。这不是招徕顾客的广告,而是三明人的行为准则。据最近的问卷调查,被调查者对三明服务行业感到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97.5%。
三明人重教育重科学蔚然成风。“哪里的房子最好,哪里就是学校;哪里环境最优美,哪里就是学校”——这个目标在许多乡村已基本实现。10年来,全市多渠道集资3.8亿元,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类教育均居全省前列,科技事业已初步形成网络。1981年以来,有207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市科技进步奖和科技成果奖,有的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推广项目达国内、国际先进水平。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使三明经济进入建国以来发展生机最旺盛,实力增强最快的时期。1989年与1978年对比,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都分别增长2倍多。市区人均住房由10年前的2.8平方米上升到8.63平方米。
三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不凡的成就,李瑞环同志今年年初视察时曾集中概括为“好在共建,贵在坚持”。“共建”就是两个文明共建,“硬件”、“软件”共建,党政军民共建;“坚持”就是经得起风浪,排除干扰,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项任务一起下,两副重担一起挑,两种成果一起要。这是三明经验的主要之点。具体说,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不断增强自觉性,始终坚持两手抓
纵观三明10年的实践,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市委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懈地坚持并不断深化“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指导思想。
这样的指导思想,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逐步确立起来的。当时,三明市委面临的现实是:供应短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秩序混乱、人才外流、人心浮动。面对这种现实,市委认识到,必须从解决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环境、秩序等问题入手,以稳定人心,增强三明的凝聚力、吸引力。因此,从1981年起,经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他们“两项任务一起下,两个成果一起要”。实干三年,三明大变,一跃成为全国著名的文明城市,初步显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威力。
三明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一定成绩后,在受到赞扬的同时,各种议论甚至非难也接踵而来,如有些同志认为抓精神文明会冲击经济建设,增加企业负担,也有的同志指责精神文明活动是“形式主义”、“劳民伤财”等。三明市委顶住了各种非议,“咬定青山不放松”,一直保持了较好的小气候,即使是在去年全国一些地方发生动乱、暴乱的日子里,三明的学雷锋活动照样出现在街头,评选“满意在三明”的“两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大奖赛仍天天在电视屏幕上出现。
    (二)树立精神支柱,全面提高素质
多年来,他们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以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同时根据三明实际,提出了“团结、拚搏、务实、创新”的“三明精神”。“三明精神”从一个方面体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三明的具体化,因而得到了全市人民的拥护和认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培育了既体现三明精神又各具特色的厂风、校风、店风、院风、站风、街风。在树立精神支柱的过程中,市委坚持运用先进典型教育群众。几年来,先后请了200多名先进模范,作了450多场报告,听众达100多万人次。
树立精神支柱必须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作为坚实土壤。市委制定了一整套弘扬优良传统、建设社会主义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的规划,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其中最突出的是,1987年初提出了一个具有广泛感召力和辐射面的口号——“满意在三明”,号召全市人民通过开展一系列“满意在三明”的活动,努力塑造文明城市在生活服务、公共秩序、社会风气、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满意形象。去年底,市委在巩固“满意”活动成果的基础上,把“两德”教育引上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在全市开办了33所“文明市民业余学校”,对市民进行较系统的社会道德教育,以增强市民的文明意识。
精神支柱的树立和“两德”的教育的开展,使三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显著提高。然而,仅此是不够的,还必须努力开发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三明市委确定了“以智取胜”的战略思想。1984年以来,他们可以不开或少开别的会,但全市教育科技工作会议年年都要开,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和检查。1980年至1989年,全市教育、科技、文化等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同期全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25.96%,10年新建校舍面积等于建国后30年建校总面积的3倍多。教科文事业的发展为三明经济发展提供了较足的后劲,近年新增加工业、农业总产值中,分别有60%和40%来自科技进步。
    (三)搞好区域共建,发挥群体优势
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走“党政军民学,共建文明城”的新路,是三明市独具特色的又一成功经验。在精神文明建设初级阶段,他们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主要靠各单位、各楼院自建。这种作法的局限性是,在一个区域内,各个不同隶属关系的厂矿、学校、机关、商店等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难以协调和管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市委及时总结了富兴堡街共建的经验,形成了“区域共建”的思路,在市区全面推开了以“六联六建”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共建活动。(⑴⑶)
所谓“六联六建”,是指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科学文化联教,环境建设联搞,经济工作联抓。他们按照地理位置、经济环境,将市区划分成23个共建片区。各片区根据本片区内单位的构成情况,分别突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厂街共建、干群共建等特色。各片区都成立了由片区内所有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组成的共建协调会(或理事会)。通过共建活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相邻单位之间以及各类居民之间的关系明显改善,团结、友爱、互助蔚然成风,集体主义、群体意识以及群众自治、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形成了“区域内的事情大家管,集体公益事业大家办”的新风尚。
    (四)适应时代要求,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顺利推进,要求人们必须具有改革开放的意识。三明市委把增强全民改革开放意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极大地振奋了全市人民改革开放的热情。在改革开放以前,外地客商被当成社会的包袱,成了被限制、清理甚至驱赶的对象。改革开放后,他们把外来客商看成建设三明的“盟军”,给予各种方便和照顾。公安部门在全省首创“暂住人口管理制度”,主动为来自19个省市的客商办理暂住手续,帮助他们成立行业组织,为外来客商办起专门的幼儿园、小学、食堂、医疗室。如今,活跃在三明市区的外来人口占市区常住人口的1/5左右。外来客商称三明是“第二故乡”。他们还以文明城市的优良环境、优质服务,打开山门,实行对外开放。市政府多次向港澳、东南亚和西欧地区派出经济代表团,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举办国际贸易洽谈会,邀请旅港同胞回三明观光,兴办“三资”企业。
改革开放,门窗打开了,有新鲜空气进来,也会有苍蝇蚊子飞入,精神文明建设会遇到各种思想的挑战。三明市委及时提出“精神文明与改革开放同步,改革开放与精神文明同向”的发展思路,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中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导向和规范作用。例如,为了防止有人利用改革开放机会搞“权钱交易”,市委在党政机关工作中,抓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易于发生腐败现象的环节,制定和推行了全面的“两公开一监督(办事过程、结果公开,群众监督)”制度。出入境审批、户口审批、招工审批等预批结果一律公开,一周内若有人提出异议,马上复查。这种全方位的公开,同时,坚决与腐败现象作斗争,保证了干部队伍的廉洁,有效地维护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
    (五)推行量化管理,狠抓规划落实
三明市委对每个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全面的规划。他们有到本世纪末的长远规划、1980年至1990年的10年规划,有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六五、七五和八五规划,更有每年一度的年度规划。从市到区(县)、街道(乡镇)乃至居民小组、村民小组和个人都有自己的规划,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的规划网络。为了使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划落到实处,市委在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确定的主题,有明确的“抓手”。
全面实行量化管理。市委将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定出若干量化指标,层层分解,纳入领导班子及每个领导成员的年度和任期责任制,以责任书的形式予以确定。在基层企事业单位,不但承包生产任务,同时也承包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单位的任务。
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1984年初,他们成立了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各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它是市委的一个工作部门,行使市委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事机构的职权,同时又是市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负责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进行规划、指导、检查、综合、协调和管理,保证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六)干部甘当公仆,党风带动民风
三明市委把加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党风建设作为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证,一手抓思想教育,一手抓制度建设。仅1983年以来就对67万人次党员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提高了党员的政治素质。他们加强党内外监督,建立了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创造性地把责任制引入党风建设,对县以上党员干部建立党风档案,1987年,聘请了4840名党风监督员。三明市委对惩治腐败态度坚决,动手较早。就在“腐败难免论”盛行时,他们排除各种干扰和阻力,坚决查处原泰宁县县长贪污受贿等一批违纪违法案,并在全市党员中进行“反腐倡廉”的讨论,及时向党员敲响警钟。
在三明市,领导干部有着强烈的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事业心和勤政意识。为解决居民乘车难的问题,市领导亲自去挤车,调查客运规律;市委书记上任的第一件事是筹划厕所工程。10年来,城市面貌变了,人民生活好了,领导班子换了,但“三下”(下厂、下乡、下基层)“三解”(为群众解困、解惑、解忧)的传统没有变,紧密联系群众、扎扎实实办实事的作风没有变。由于党员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党员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有力地推动了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创建了一座“文明、开明、清明”之城。
三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工作中仍有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他们决心认真加以解决,在90年代再创新水平。


第1版(要闻)
专栏:短评

  把精神文明建设抓上去
本报今天发表的福建省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经验的调查报告,是中央办公厅调研室的同志经过近二十天的实地考察后写成的,值得一读。
三明市在八十年代初就以精神文明建设抓得好而闻名全国。近几年来,他们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勇于探索,勤于总结,又迈出了新的步伐。这篇调查报告概括的六条经验,在三明是行之有效的,对全国其它地区也会有借鉴作用。
三明的实践再次告诉我们,一个地方的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好,关键在于领导者的认识高,在于狠抓落实,在于常抓不懈。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全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了新的转机。目前各地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亚运会、国庆节又即将到来,正是抓紧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利时机。各级领导要多腾一点精力抓一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创造更多富有特色的好经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