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保护秦兵马俑坑文物有新招
我国科研人员对秦始皇兵马俑坑的文物保护进行了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已经获得了初步成果。
陶质兵马俑彩绘的保护。初出土的陶兵马俑体表面残存着彩绘,时隔不久,彩绘的颜色蜕变,甚至严重脱落。经研究发现,造成彩绘脱落的主要因素是湿度变化及人工风、自然风。科研人员采取综合性保护措施,三号坑俑出土时保留下来的彩绘经一年考验,至今仍基本完好。
秦俑坑土遗迹风化、干裂问题。一号坑陶俑群环境依托——土质隔梁发掘不久,出现许多裂缝,经多年演变,一些部位岌岌可危。科学保护人员采用H型和U型钢架实施支撑保护,有效地防止了隔梁垮裂。
秦俑遗址位于渭河平原地震带。中小地震或意外碰撞足以引起“多米诺骨牌”式的倾倒事故。多家科研单位共同探索,设计出在陶俑脚下加减震垫的方法,使陶俑的抗震能力大于里氏七级。目前一些技术细节尚在探讨改进之中。
铜车马出土后,颜色蜕变是个大问题。1989年一、二号铜车马合展时,科研人员给展柜内放置干燥剂和气相缓蚀剂,改善了柜内小环境。经观察,铜质表面未见新的锈斑生成,最易受侵蚀的银质构件仍光亮如新,彩绘完好如故,保护效果显著。
有关人员称,秦俑文物的科学保护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中国希望与国际上的同行携手合作,解决已经发生和将会发生的文物保护上的难题。
            (7月25日《今晚报》刘荣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中国解读“佉卢虱吒”的第一人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似乎还没有第二人能像现年33岁的林梅村那样,在中亚死文字之一的佉卢虱吒文的研究上,能与西方一流学者相抗衡的。
佉卢虱吒文,是起源于古代犍陀罗,后流行于广大中亚地区,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一种古文字。它在印度消失后,突然又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出现,并曾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通商语文和佛教语文,在我国古代鄯善、于阗、龟兹等王国以及当时中国的首都洛阳流行起来。几个世纪后,佉卢虱吒又突然在塔里木盆地消失,遂成了绝迹的死文字。直至18世纪末,考古学家们才在希腊,以后又在印度河流域以及中国的新疆等地重新见到这种文字的实在形貌。但能解读佉卢虱吒的,却寥寥无几。中国,能解读者,在林梅村之前尚无一人。
佉卢虱吒解读起来相当困难。不仅需要学会梵文,而且还要通过巴利文、古代印度俗语和印度古文字学这三关。
19世纪末以来,一些死文字虽然发现在中国,研究却在国外。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的林梅村,1983年开始学习梵文,以后又攻克了巴利文、古代印度俗语等,随后开始向着研究佉卢虱吒跋涉了。他执著地研究,又得到国内外朋友的帮助,终于掌握了佉卢虱吒文,成了世界范围内不仅能解读其文,而且能标出字母之音的两三个学者中的一个。成果,伴随着解读与考释喷薄而出。
他所著的《沙海古卷》是中国第一部关于佉卢虱吒文研究的专著。它标志着中国在这一学科里的研究再也不是空白。1990年4月10日,《沙海古卷》获韩素音女士设立的东方语言学奖。
短短几年里,林梅村发表的论著达30篇之多,在关于佉卢虱吒的研究领域获得丰硕成果。
(1990年第28期《瞭望周刊海外版》少山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火车“自动挽钩”系中国工人发明
以往铁路史料记载世界通行使用的“自动挽钩”为詹天佑所发明,以后又有记载其为外国人所发明。《新闻报》6月23日刊载郭民原的文章说:我父亲与詹天佑是至交。1917年,我参加铁路测量工作,路过汉口时,遵父亲的嘱咐,专程去访问詹氏。当时民间盛传连接火车车厢的“自动挽钩”是詹天佑发明的,外国人还把这种挽钩定名为“詹天佑”。但我和詹氏谈及此事时,他却连声否认。他说,这种挽钩是京张铁路某车站一个专做车辆挂钩工作的中国工人发明的,可惜这个发明人的姓名却被埋没了。这个挂钩工人最早是把他构思的草图给一个在铁路工作的英国人看。英国人回国后按图试制成功,发现效用良好,后来全世界都普遍采用了。这个英国人对人坦白承认这是中国工人的创造,并没有冒称是自己的功绩。
詹天佑又说,他当时负责的是铁路建筑工程,工作确是繁忙。至于车辆检修保养和车辆调度等业务,都另有负责部门,他也无暇顾及。所以他并没有为这个“自动挽钩”尽过力。他说:“我在铁路工程方面享有盛誉,已觉受之有愧,决不能再在‘自动挽钩’的发明问题上掠人之美。难道我还能不如那个英国人吗?”
                        (童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延安四大鼓
抗战初期,在革命圣地延安,为宣传抗日,文艺演出非常活跃。当时,经常演出大鼓书的有四位同志:
荣高棠,他原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卢沟桥事变后,他参加了“北平学生流动宣传队”。1937年秋,他编演的京韵大鼓《血战卢沟桥》曾轰动南京。当年年底他到了延安,仍然编演新大鼓。
苗培时,原是中法大学学生,1938年到延安陕北公学后,编演了西河大鼓《“一二·九”学生运动》。毛泽东同志看过演出后曾鼓励说:“你这个方向是对的。”从此,人们称他“苗大鼓”。
吕班,在当时的抗大学习,喜欢唱地道的滑稽大鼓,诙谐、幽默,别具一格。解放后他在长影编导喜剧影片。
张可,他以擅演京韵大鼓名噪一时。
荣、苗、吕、张被誉为“延安四大鼓”。
           (7月24日《北京广播电视报》王决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华人传统重放异彩
近两年,新、马、泰3国的华人社会中,出现了二三十年来罕见的认识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的热潮。从大量华人活动中,可以看出华人传统勃发生机的四大景象。
景象之一:倡导传统的大型活动此起彼伏。如:今年初新加坡举办了有史以来最盛大的民族庆典——华族文化月,内容包括地方戏曲、民俗、华语电影、华文诗文等等活动,吸引了100万人参加。
景象之二:保存传统的历史研究方兴未艾。这从几方面可以看到:建立或倡建华人纪念馆,设立华人历史研究组织,如马来西亚槟州倡建华人文化馆,出版介绍华人在居住国历史贡献的书籍,如新加坡出版首部介绍1000多位华人事迹的历史人物辞典《新华名人辞典》,为中国历史人物塑像。返回中国寻根更具规模。
景象之三:继承传统的宗亲组织复趋兴旺。新、马、泰华人社会中,宗亲组织林立,如新加坡近200家会馆于1986年联合成立了总会,3年多来开展了文化、学术、出版、康乐、体育等活动,一片蓬勃景象。
宗亲组织复趋兴旺的另一标志是活动朝向国际化发展,许多宗亲会馆、组织都把活动提升到经济、外交层次。
景象之四:丰富传统的文化交流日见活跃。新、马、泰华人社会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日见频繁。马来西亚已取消了不许中国艺术团体在马演出的禁令,新、泰更是频频邀请中国文艺界人士访问。
文章作者认为,热爱民族文化、追寻民族文化的根是许许多多华人的心声,也是华人传统之树能够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重要感情土壤。
              (7月20日《联合时报》郭伟峰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
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诞生在天津大学前身——天津北洋大学内西学学堂。
有关校史专家的研究结果指出:第一张毕业文凭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颁发的(文凭的原件在台湾被发现,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委员会收入的是影印件)。文凭的获得者是王宠惠,此人于1895年由香港考入北洋西学学堂,学习法律并成为建校后的第一届学员。王宠惠后来追随孙中山,任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总长”,后在国民党政府任“司法院院长”等职。
这张文凭外围左右书有“钦字第壹号”。文凭正文开头书有“钦差大臣办理北洋通商事物直隶总督部堂裕……”文凭内有北洋西学学堂的简介、对学生的介绍和鉴定以及学生所学课程等内容。
           (7月13日《成都晚报》侯平文程志立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中国历史上的“马尔萨斯”
提到人口论,人们会想到英国的马尔萨斯(1766—1834)。很少有人知道,与马尔萨斯同时的中国,有一个人的人口理论与马尔萨斯相似。
清人洪亮吉(1746—1809)认为户口的增加“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关于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关系,洪亮吉举例说:“试以一家计之,高曾之时有屋十间,有田一顷,身一人,娶妇后不过二人,以二人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宽然有余矣……子又生孙,孙又娶妇,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然已不下二十余人。以二十余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知其必不敷矣。”
洪亮吉亦注意到土地和房屋的增加,但他认为土地房屋这些生活资料的增加远远比不上户口的增加。
马尔萨斯提出的减少人口的办法是贫困、饥馑、瘟疫、繁重劳动、战争等;洪亮吉则把水旱疾疫作为补救措施之一。
反映洪亮吉人口思想的《意言》一书写成于1793年,比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第一版早5年。
(1990年第6期《百科知识》黄世瑞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读书的兴趣和年龄
心理学家发现:读书兴趣和人年龄增长有关。年龄增长直接影响到人的读书兴趣的数量和质量。他们用追忆法调查了225名大学生读书兴趣发展情况。结果表明,9—13岁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是读书最盛时期,进入青年期读书活动的比率渐少。但年龄越增长,选择力越强,感受性、理解力越敏锐,读书的质量在提高。根据读书兴趣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研究,可以把读书兴趣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一、(4—6岁)绘画期;二、(6—8岁)传说期;三、(8—10岁)童话期;四、(10—15岁)故事期;五、(15—17岁)文学期;六、(17—20岁)思想期。
处在故事期的儿童可从书中获得社会生活的间接经验,文学期是挖掘社会内在东西的自我追求时期。思想期是探索人生的理念时期。青年期同时具有这三个时期的特点。
            (1990年第7期《博览群书》)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生活模式谁为佳
前不久,美国有一批营养学家、建筑师、服装设计师、社会学家,举行了一次研究比较各国生活模式的会议,共同认为:
衣——以英国模式为佳。在讲究社交的英国人的衣橱中,仅有两套衣服再加上两三条裤子。虽然英国是个比较讲究衣着的国家,但不浪费,一套衣服一穿就是七八年。
住——以苏联模式为佳。苏联很少有独住的花园洋房,一般都是四五层高的公寓,房间较宽敞。室内主要家具都附属于公寓,迁居很方便。每幢公寓有一个美丽的小花园,有专人管理。
食——以美国模式为佳。美国人对食物很少浪费,即使是亿万富翁也一样。美国中等人家和富贵人家吃的家常便饭“质量”相差无几。近几年盛行的快餐更是合理。既保证所需营养又节省时间,很受喜爱。
喝——以中国模式为佳。美国和西欧流行的饮料是咖啡和酒,这两种饮料都有副作用。中国人多以茶奉客或作饮料,一般在吃饭时才喝点酒。
(7月22日《中国体育报》王琤民编译)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喝啤酒与痛风病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风湿病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组发现,剧烈运动后马上饮啤酒,血液中的尿酸浓度会迅速升高。专家们找了4名健康男性作试验,让他们作15分钟的剧烈运动,然后立即喝下633毫升的一瓶啤酒,随后进行检查。结果表明:他们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增加到运动前的2.1倍,血液中可转化成尿酸的次黄嘌呤增加了500多倍。
尿酸是人体代谢产物中的一种高分子含氮有机物,当尿酸排泄发生障碍时,在全身的内脏和其它组织中就会有尿酸结晶沉积,特别是关节部位最容易受到侵犯,而导致痛风的发作。
日本专家认为,剧烈运动后喝啤酒患痛风的危险性大小,因人而异,尤其与运动的剧烈程度和饮用啤酒量直接相关。
为了避免诱发痛风的危险,在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后,不要立即喝啤酒。应先休息一会儿,多吃点水果、蔬菜。
           (7月26日《新民晚报》朱炳泉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历史典籍中的大熊猫
第十一届亚运会吉祥物大熊猫,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很高的。
相传早在夏代初期,人们曾把大熊猫作为珍贵的礼物献给禹王。《诗经》中有“献其貔皮”的记载,说明我国远在周代就把大熊猫皮作为珍贵的贡品了。
汉朝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列举宫廷动物园上林苑中的近四十种珍禽异兽,名列榜首的是大熊猫。
考古学家在西汉文帝母亲薄太后的陵墓里发现有大熊猫头骨的葬品。这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大熊猫已成为皇室的珍贵观赏动物和陪葬品。
唐代,唐太宗曾在丹霄殿设宴赏赐十多名有功之臣,当时的最高奖赏就是貘(即大熊猫)皮。
在唐代,大熊猫还是吉祥的象征。日本当年的船舶风帆上常书一大“貘”字,冀以保佑平安。
《尔雅翼》对貘介绍得很详细,说它颜色黑白,似熊而小,喜欢吃竹子,还说它能舔食铜铁,新的研究证明,大熊猫确有吃铜铁的能力。
在《诗经》、《书经》、《东周列国志》、《说文》、《蜀中广记》、《本草纲目》这些古籍里对熊猫的称呼各有不同,有的叫貔、有的叫貊、貘、罴,还有的叫白豹。
(七月十七日《海南日报》杨其嘉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老师的点名册 
(7月20日《中国人口报》刘伊山 罗顺根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