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外游踪

  婆罗浮屠的魅力
鲍世绍
“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婆罗浮屠(意译“千佛坛”或“千佛塔”),屹立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日惹城北的克杜峡谷里,四周火山环抱,至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有人说,到印尼旅游,不看婆罗浮屠,等于没有到过印尼。3年前,我利用访问梭罗的机会,顺道游览了这座千佛塔,观赏了印尼人民的这一艺术杰作。
在主人的热情安排下,我们趁清晨的凉爽,从梭罗起程。经日惹向北约40公里,便看到一处宏伟的金字塔形佛迹。
从入口到山脚,有条近1公里长的宽阔甬道,把游客引向佛坛。佛坛共9层,底部为5层方坛、中间是3层圆坛,顶部冠以吊钟形塔。
底层方坛共505个神龛,每个神龛有一尊佛像。每层走廊的石墙上都刻有浮雕,生动地描绘了与佛教有关的故事、各种神话和古代人的生活状况。我们边走边观赏,仔细理解石雕着意刻画的故事情景。
在3层圆形平台上,有72个(每层24个)钟形小舍利塔,里面安置着真人般大小的石雕佛像。在一座塔前,不少游客争着把手伸进镂花空,神秘地摸着什么。看到我们好奇的神色,陪同的朋友作了说明。传说,在这72个塔中,有一尊名为“有求必应”的神陀,游者的手只要触及它的中指,并默默地在心里许愿,愿望便可实现。我们从镂花空往里望去,这尊佛陀的手,特别是中指已被摸得闪闪发光。此情此景,使人联想起我国杭州灵隐殿前被游客摸得发亮的弥勒佛腿。中国和印尼虽远隔重洋,有不少风俗习惯却十分相似。
顶部的主佛塔,为整个建筑的冠冕。塔高7米,直径10米,四周密封,里面空无一物。从19世纪初开始,就有不少人试图揭开塔中的奥秘,均无成果。我们立于塔旁,举目四方,婆罗浮屠远含青峰,近拥碧翠,周围景色煞是壮丽。
这座蜚声世界的古代艺术建筑曾饱经沧桑,历遭劫难。在漫长的岁月里,它几经火山爆发、风雨侵蚀以及人为的破坏,渐渐地被湮没在山林榛莽之中。直到1814年,它才被发掘出来,至19世纪末,这座雄伟的建筑已显出一副凄凉的景象,面临坍塌的危险。印尼人民在独立后曾多次试图修复这一举世瑰宝,终因经济和技术上的种种限制,计划未能实现。随着印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科技的进步,苏哈托总统于1973年正式宣布动工修复婆罗浮屠。经过10年的努力,耗资近2500万美元,这座千年佛塔又重现其瑰丽英姿了。
(附图片)
婆罗浮屠全景 世绍 摄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十三年“寒窗”
严正
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有个中文学习小组,由法学家、教师、剧场经理等6人自动组成,他们平时利用空余时间在家自学,每月抽两个下午相聚一起,用汉语朗读课文、对话、交流心得,由中国留学进修人员辅导。学员们还轮流作东道主,学做中餐,供大家品尝。从1978年至今,这个小组从未间断过活动。当年芳龄23的姑娘,如今变成了中年妇女;那位主持小组工作的“舍夫”(首长)、法学家斯·德拉什基奇,现已81岁,但他经常耸耸肩膀说,自己是个“生气勃勃”的汉语小学生。
这个小组的成员对中国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称自己是“中国迷”。其中,有4人曾自费到中国旅游1至2次,光临过广交会。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他们。
经过13年“寒窗”,他们学完了北京语言学院编著的“实用汉语课本”前三册,现在开始学习第四册和“汉语文选”,并能讲流利的普通话。他们有人用塞尔维亚文编译了《中国通史》,准备出版;有人翻译《中国古代和现代寓言选》,不久将完稿付印;有人给我国的中文刊物投稿并被采用。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举办的“我心目中的中国”征文赛中,他们中有两人获奖。
我去这个小组采访时,两位女学员当场朗读了巴金著作《家》的节选和课文“万里长城”。尤其令我吃惊的是,这些学员竟能用汉语讲述“草船借箭”等历史故事。他们称赞诸葛亮是个聪明人,还说要到中国四川去拜谒武侯祠呢。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阿尔加维之忆
蒋咸康
阿尔加维,是葡萄牙最南端的一个省份,旅游胜地之一。
当我们离开首都里斯本时,还是细雨霏霏的冬天。驱车南下4小时到了阿尔加维,见到的已是阳光灿烂、杏花盛开的世界。
原来,阿尔加维地区是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一年四季温差不大,草木常青。那浓郁的春天气息,使人精神振奋。高大的棕榈树,挺拔秀丽;绿油油的桔树上,挂满金黄色的果实;远处一片橄榄树,近处几株龙舌兰;蔚蓝的大海,带着层层白色的浪花,冲刷着平坦的沙滩和千姿百态的礁石……
与大自然景物相映成趣的阿尔加维建筑也别具风采。以白色为主的浅色调二层小楼和阿拉伯式拱门,随处可见。然而特别引人注目的,还是一些房屋上的镂空烟囱,颇像一座座小塔,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很是好看。这些烟囱有的已不走烟,而成了一种装饰,是阿尔加维地区建筑的象征。
阿尔加维曾经过近500年伊斯兰教的统治,1189年才并入葡萄牙王国的版图。
欧洲文明与非洲文明交汇,造就了阿尔加维人。阿尔加维人不像葡萄牙北方人那样蓝眼珠、金黄头发,而是黑眼睛、黑头发。那炯炯的目光,使人想起阿拉伯人美丽动人的眼睛。阿尔加维人勤劳、勇敢。他们离不开大海,不少人以捕鱼为生。他们的心胸也像大海一样开阔。无论男女老少,只要听到音乐,都会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阿尔加维的妇女至今还保留用头顶物的习惯,走起路来婀娜多姿。
阿尔加维人热情好客。你要问路,他们不仅耐心指点,有时还亲自领你到要去的地方。记得一次在海边散步时,一位不相识的老船工主动与我们攀谈,并带我们参观礁石岩洞。
海水有规律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溅起数米高的雪浪花,发出惊心动魄的轰鸣,然后是一阵劈头盖脑的瓢泼“大雨”。老船工根据海浪的变化,带领我们时而迅跑,时而停顿。当我们回到海滩向老船工致谢时,他说:“这是我的荣幸,我很喜欢中国人,更羡慕你们伟大的国家。”他若有所思地指着不远处说:“你们看,那就是我的船。”顺着他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一只能坐10来个人的小船,船上醒目地写着“埃拉阿信”。不知为什么,我的心为之一动。“埃拉阿信”意即“曾经是这样”。多么富有诗意而又耐人寻味!当时,我忘了问老船工为什么给船取这么个名字,但似乎感到它流露出主人的怀旧感情。是对传统的自豪,还是对历史的留恋,我至今没琢磨清楚。但大海边的那只小木船和老船工的形象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中。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钟爱艺术的玛格丽特二世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前不久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展出了她近十几年来业余创作的绘画作品,其中既有传统风格的,又有现代抽象派的;有山水画、图书插图,也有邮票和舞台服装的设计图案。画展受到参观者的交口称赞。
玛格丽特是丹麦前国王菲德烈克九世的长女,生于一九四○年。她对艺术的钟爱始自幼年。但为了继承王位,她不得不去学习历史、政治和经济等科目。奇怪的是,她在这一时期迷上了考古学,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考古工作。
一九七二年,年仅三十二岁的玛格丽特继承王位。身为女王,她每天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已不可能从事考古工作。于是,在公务的闲暇,在没有任何活动的宁静夜晚,她重操画笔。每逢星期四下午,她放下一切公务,躲进画室,潜心习画,十几年如一日。
女王首次发表的作品是图书插图。一次,在阅读英国作家托尔凯的小说《翼王》时,她被书中描述的人物、景色深深吸引,情不自禁边读边构思边作起画来。读完书,画也作好。她将这些画寄给作家作为读书心得。作家惊讶地发现,女王的画竟同自己作的几幅十分相似。后来,《翼王》三部曲在丹麦翻译出版时,女王的画被用作书的插图,并获得好评。
初次的成功,使女王信心十足地登上了丹麦画坛。她应邀设计邮票、圣诞贺卡和银器图案,接连有作品面世。当丹麦电视台将安徒生童话故事《扫烟囱工和牧羊女》拍成电视片时,特请她为演员设计服装。她欣然应允,并亲自前往电视台,在地板上铺开纸,俯着身子,聚精会神地构思创作,俨然像个专业设计师。
                       (士平)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烟草给印度带来灾难
如今,印度人以各种方式消费烟草。他们抽烟卷、方头雪茄,用水烟筒和各式烟管吸烟。还有许多人包括妇女咀嚼烟草,或者把槟榔叶、果与烟草混在一起当零食吃。更离奇的是,一些妇女把烟草粉末涂到口腔、牙龈上,有的人甚至把烟草粉末当牙膏用。
这些习惯,导致印度每年有六十万至一百万人死于与烟草有关的疾病,其中仅口咽癌病人就达十万之多。在孟买的塔塔纪念医院,可以看到许多以移植皮和肋骨来修补脸颊和口咽部的癌症患者,其容貌受到极大损坏。
面对这一严峻问题,印度已开始采取措施。印度农业委员会正在寻求替代烟草的农作物。一些地区的实验证明,蓖麻、棉花、花生与烟草轮作,可逐步减少人们对烟草的依赖。有人在研究烟草的合理使用,如烟草中的尼古丁硫酸盐产物,已被证实是有效的杀虫剂。一九八五至一九八六年,印度已向日本出口这种杀虫剂近八百吨。此外,印度还打算逐步提高烟草征税,禁止做烟草广告等,以通过综合治理,减少烟草带来的灾难。 
            (张田勘)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哈佛校长为何挂冠
陈伯霖
位于美国波士顿市郊的哈佛大学,古树蔽天,绿草如茵,300多年来弦歌相继,名家辈出。然而,这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如今却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双鬓花白的校长德里克·博克先生被筹集20亿美元的艰难任务压得透不过气来。别无良策,只好提出辞呈。
“住在巍峨的殿堂里,却要伸手行乞”,这不仅是博克本人,也是另一所著名学府——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史蒂文·马勒先生的尴尬处境。马勒同样因学校财政困难而被迫挂冠。
如今,衡量美国大学校长的业绩是看他能否开辟财源。密执安大学校长经常花费2/3的时间,向校友、公司企业、州和联邦政府讨资金;南加州大学校长要耗费80%的精力外出“化缘”;科内尔大学校长每周抽4天同施主磨嘴皮。韦斯利大学名誉校长科林·坎贝尔说,因忙于乞讨,校长们只得把读书、思考问题和休息的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
在政府削减教育基金、开支又日益加大、筹款更加困难的情况下,要使学校不至关门,只有靠降低标准多收学生和提高学费。1970—1987年,高等院校的收费陡增3至8倍不等。目前,芝加哥医学院的学费高达2.43万美元,居全美之首,等于一个工人的全年收入。高昂的学杂费非但使劳动大众的子女无法入学,即便有中等偏上收入的家庭也难以承受。不少学生为得一纸便于今后谋生的文凭,靠借贷上学,结果尚未戴上学士帽,就背了一身债。学校滥收费用,已引起社会的极大不满。1988年,司法部对包括哈佛在内的近30所一流院校进行了调查,了解它们是否有勾结起来控制收费标准、垄断高等学校的行为。联邦政府按“反托拉斯法”对高校采取行动,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为了招揽学生,院校间展开了激烈竞争,不但争相标榜有多少“明星级”教授,而且比谁的校园美,谁的球队强。马萨诸塞州有所老牌人文学院,居然动用大批卡车从老远的地方运来白雪装饰门面。鉴于学校弄虚作假,教学质量低劣,学生和家长向法院控告校方的事,近年屡有所闻。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高个俱乐部
在苏联的列宁格勒,有家高个俱乐部,会员300多人,约占全市高个的1/10。男女公民均可加入,唯一条件是身高至少在1.90米以上。俱乐部以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长篇小说《格利佛游记》中的主人公巨人格利佛的名字命名,其宗旨在于鼓励高个子掌握自己的命运,共同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忧和难题。
高个俱乐部有自己的咖啡馆和各种业余爱好小组,还开办了一个专门商店,一家服装加工厂为其会员承制各种特体服装。对于要寻觅结婚对象的男女巨人,俱乐部设法为之牵线搭桥,迄今已成全了数十对巨人的婚事。   (德融)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乡村风情(版画) 玛格丽特二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