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他们在播撒精神种子
本报评论员
在天安门广场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来之前,有两顶帽子一直扣在中国人的头上,一顶叫做“东亚病夫”,一顶叫做“一盘散沙”。如今,“东亚病夫”的帽子早被抛入太平洋,“一盘散沙”再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写照。尽管我们还不富裕,要干的事业也挺艰难,但是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中国人确实挺立起来了!
坐落在太行山东麓的元坊村,在摆脱贫困的奋斗中,缔造一代新的村风。在创造物质财富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尤其是党支部、村委会的8位不脱产的干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里的村级组织不是“一盘散沙”。他们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但是他们的精神风貌却光彩照人。他们的举动,未必能“惊天地、泣鬼神”,但却把全村父老兄弟的心拢在一起。俗语云:“人心齐,泰山移”。要改一改脚下的这一方土,变一变头上的这一片天,靠什么?靠的就是“人心齐”!元坊村有党支部作核心,有这8名干部作主心骨,才有全村上下改造山河、脱贫致富的凝聚力。
高尚的精神,最能征服人心。元坊村的干部肯定也多次召开群众大会讲道理,多次找人谈心做思想工作,只是这篇通讯里没有写,写的是他们办的一桩桩实事、一件件好事。这些事,也可以说是生活中一些平常事,可是落到一家一户就是天大的事。元坊村的干部没有推委应付、避而远之,而是主动揽过来,认真负责地办好。为了群众,他们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不考虑自己的情面,甚至不惜冒牺牲自己生命的危险。这是什么精神?就是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就是党的原则高于一切的精神。这种精神,要讲,更要做。行动,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元坊村的干部善于运用这种语言,他们靠这种语言,把高尚的精神播撒在乡亲的心田里,把共产党人的形象雕塑在群众的观念中。不是一时一事,而是长年累月;不是装装样子,而是真心实意。这才感动了群众这个“上帝”,这才有元坊村的“人心齐”。
元坊村的干部爱国、爱社会主义,体现在爱元坊村、爱自己的乡亲、爱脚下那块贫瘠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这叫爱在了点上。他们无缘参与研制正负电子对撞机,不会去揿动捆绑火箭发射的按钮,也不可能直接投入筹办亚运会的壮举,干的只是农村干部都可能遇到的那些平常事、麻烦事,但是,他们身上体现的精神魅力,和从事上述伟业的人们一样熠熠生辉。他们也是在为祖国添彩,为党旗增辉,因为他们靠自己的模范行动把身旁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投入改变当地落后面貌的奋斗中,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成为振兴中华大业的一部分。假如这些群众没有一个核心,是很容易成为“一盘散沙”的,尤其是在那些基层领导班子软弱涣散的地方,并不因为我们从总体上丢掉了“一盘散沙”的帽子,有了社会主义制度,他们那儿就天然地具备了凝聚力,而缺乏凝聚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无从谈起。正是在这一点上,元坊村干部的事迹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我们把干部作风问题、干群关系问题,提高到是不是真爱社会主义,是不是真正维护我们党的威信的高度来认识,一点也不过分。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多好的村干部
——河北省平山县元坊村纪事
王贵海 马贵良 王亚辰
太行山东麓的平山县孟家庄镇元坊村原来是个贫困的山村,1986年人均收入仅130元。以后大干三年,三年大变:一年解决了温饱,两年摆脱了贫困,三年奔上了致富道。
元坊之变的奥秘是什么?村民们说,村里有个好班子。
    当干部要多替别人着想
元坊村党支部、村委会是1987年初组建的,8名干部平均年龄41岁,说起他们关心群众、乐于吃亏、无私奉献的事来,犹如满架的葡萄,一嘟噜,一串串。
1989年春,村民韩恒山和村主任韩风海同时盖房。韩恒山因钢筋不够停工了。韩风海知道后,就主动把自家用的钢筋送了去。结果,韩恒山的房子如期落成,而韩风海的房子却拖了一个月。
今年春天,村里规划房基地。人们都想靠近公路往下搬,图个方便。而村支书却主动搬到了离公路最远、地势最高的西北角。
新班子一上任,就对全村贫困户实行了责任制。几年来,无论村干部们再忙,三天两头都要去坐一坐。夏天,看衣服换季行不行;入秋,问棉衣棉被厚不厚;青黄不接时,检查缸里粮食多不多,锅里做的是什么饭;逢年过节,村干部们就把他们请到家里喝两盅。
副支书封兵海中年丧妻,全家6口人,年近八旬的父母均患病,躺在炕上要侍侯;下有3个未成年的孩子要照料。人们说他是一肩挑三担。就是这样,他仍挂记着村里的贫困户,1987年入冬的一天,寒风怒号。他来到孤寡老人梁丙午家,见老两口裹着被子蜷缩在炕上。他大步奔回家,一下子挑来两筐煤。
贫困村里光棍多。村干部也一直把35条光棍儿成家的事,当成一项“大工程”。外出开会,请别村干部帮忙;过节走亲,让亲戚给撺缀;串门访友,席上总忘不了打问有无合适的姑娘。3年里,35条光棍儿,干部们几乎都做过媒,说成了10来对。到去年冬季,第35个光棍儿成亲,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元坊村的干部们关心群众胜过关心自己。为啥?用支书韩二秃的话说:“俺们就是想让人人满意,让家家过上个舒心的日子。”
    办公家事要一碗水端平
元坊的干部们说,农村的事这难那难,只要能出于公心,一把尺子量人,一杆秤量事,也就不难。
被元坊人称为尺子和秤的就是党的原则、集体的利益。对此,支书韩二秃说得好:“我们都是拿尺掌秤的,对人对己都要一样,尤其是涉及自家的事,更应做到:尺子不差分毫,秤杆不分高低。”
支书韩二秃上任时,村里建水库没钱。帐面上却有群众3.6万元的欠帐,其中涉及二秃的亲哥。二秃想:自己的哥哥不还,我怎么登别人的门!
他找到哥哥。不料,话刚出口,他哥哥把眼一瞪:“我欠款,别人当干部给我面子,可你一上来就不认亲啦?”“正因为你是我哥,所以你先还!”一次不行,两次。二秃3次登门,终于做通了工作。这样,全村仅用了15天,就把欠款全收了回来。
一次,副支书封兵海家打鱼鳞坑,挖得不合格,验工员发现后,汇报到了村里,原以为村里不会叫真儿。不料,村里专门召开了群众大会,当场罚了50元钱。
去年2月,韩风海哥哥盖房。韩风海发现地基长出2尺多,这是由于村干部的粗心。这件事,睁只眼闭只眼就可以过去,可他不让。
晚上,嫂子上门来求。嫂子走后,二哥又来,说了半宿。最后,二哥跳起来:“咱往后就别认亲弟兄!”
“认也得拆,不认也得拆!”韩风海的话掷地有声。最后,多出的根基还是被拆了。
    当干部要艰难困苦干在前,危险时刻冲在前
元坊,位于平山县西北部,全村127户、543口人,近万亩荒山,自然条件恶劣。“有雨漫山流,无雨渴死牛,庄稼十种九不收”是其真实的写照。
面对艰难困苦,他们上任时,认准一个理:豁出去,拚命干!
在持续3年的治山治水战斗中,村里8名干部艰难困苦干在前,危险时刻冲在前。作为元坊一村民,任何工程任务不比别人少;作为丈夫,他们很少顾家,地里的活误了节气;作为母亲,顾不上给孩子缝洗衣裳;作为老人,他们难得有儿孙绕膝的欢乐。在村里,随便问上一个人,他们都会说: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干得最累的是干部。
事实难道不是这样吗?群众说,一年365天,他们难得吃上一顿应时饭,难得睡上一个囫囵觉。他们的手,硬茧不比群众的少,他们的脸和群众一样黑。看着他们终日忙碌不得闲,许多群众不知多少次从他们手里夺过劳动工具;许多老人夜间闯进会议室,劝他们早些安歇;一连3年,年终评先进,4个小组的上百村民,一致的呼声是评8名村干部。
人们知道,村主任韩风海,人称“拚命三郎”。在水库工地上,一块500余公斤的重石,影响着进度,而又恰恰夹在山崖间,最多只能站两个人。当时,天已近黄昏,人们疲惫不堪,不乐意干。韩风海把腰带一紧:“我上!”说着抄起大杠,站到了前边,一气撬出30多米远。
人们知道,副支书封兵海,人称“虎将”。上山挖坑,他一年磨秃了两把锨;浇水植树,他在乱石铺满的山坡,每天挑水40担,往返数十公里,硬是趟出了一条条小路。
人们知道,妇女主任郝丑妮,人称“铁女人”。三野沟,荒废多年,她主动请缨,带领十几名妇女,奋战一个冬春,建成了200亩红果林。
这就是元坊村干部,元坊村人。他们凭着这种“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率领群众,改造山河,写下了动人的诗篇。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陕西抓好“两大院”、“八条线”、“十个片”
推进廉政建设 密切党群关系
本报讯 陕西省去年以来在全面抓党风党纪建设的同时,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廉政建设工作,把解决行业“热点”问题,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大事来抓,取得初步成效。
去年8月,陕西省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把廉政建设扩展到“两大院”(省委、省政府两个办公厅),“八条线”(全省农行、税务、工商、电力、公安、粮食、水利、供销八个行业系统),“十个片”(全省十个地市党政机关所在城镇)。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凡是和群众切身利益相关,容易产生权钱交易、营私舞弊的事情,都要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结果,创造监督条件,便于群众监督。化肥供应涉及占全省总人口83%的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省委、省政府决定,行业廉政建设先从化肥问题突破。针对化肥供应上的不正之风,他们抓了化肥专营“一条线”的廉政建设,即实行“分配公开、发证到户、全面监督、严肃查处”,从省、地、县、乡、村,把可供化肥的数量、分配办法、分配结果等项目层层公布,发证到户,农民凭证购买。农民一看公布榜,一看自己的化肥证,就一清二楚;稍有差错,就能提出质询;如不合理解决,一告就查,从而有效地制止了化肥供应中的不正之风。一些地方把这种办法推广到招工、招生、招干、征兵等方面,深受群众欢迎。
在积极推行办事制度公开的同时,陕西省还帮助一些行业,针对办事权力过分集中的状况,在内部建立了严格的制约制度。一是建立集体审批制度。二是建立权力分解制度。如税务系统的“查管分设、票款分离”,强化了互相监督和制约。三是实行定期换岗制度和亲属回避制度,限制了人际关系的干扰。
陕西省对廉政建设中出现的违纪、违法案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及时、严肃、公开查处。在化肥专营“一条线”的廉政建设中,各级普遍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领导挂帅,由纪检、监察、供销等部门参加的监督小组,全省共查处化肥违纪案件187起,对53人作了党政法纪处理,共罚款36.1万元。群众说:今年的化肥纪律是“高压线”,谁碰谁倒霉。  (李焕政 仲吉宗)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机关工作正常化 下派干部经常化
南平地区完善干部下基层制度
本报福州8月20日电 记者江宝章报道:当一批批干部陆续奔赴基层,博得一片赞扬声时,一个新的问题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如何既保证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又能使这项工作长期坚持下去,取得实效?福建南平地区坚持从实践出发,不断改善干部下基层的组织形式和制度,使之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
去年底以来,南平地区各级党委采取临时组队、单位挂钩、定点活动等形式,分期分批组织了近2万人次的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但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工作衔接不紧,缺乏连贯性;下派干部与基层需求不适应,工作效率不高;一些单位人手少,抽调干部下基层后岗位出现空档,影响本职工作等等。在认真总结经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南平地区各级党委逐渐摸索出几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和制度:
——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分阶段下基层。今年初,全区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抽调了6069名机关干部,分3批下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帮助抓好各项生产措施的落实,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收到了良好效果。
——结合部门业务下基层。经常到那些同本部门业务有密切关系的联系点、挂钩点开展工作,不定期下去蹲点调查。这种定点、定人、定任务的下基层形式,增强了部门的服务意识,发挥部门的业务优势,使工作有的放矢,不失时机。
——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和培养干部的需要,选派优秀干部下村驻1至2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此外,地、县直机关通过不同形式分期分批选送机关青年干部下基层锻炼,既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又达到了教育、培养干部的目的。
目前,全区共下派常年驻村干部1073名,青年干部挂职锻炼94人。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邵省长的“刻薄话”
新华社哈尔滨电(记者张持坚)黑龙江省省长邵奇惠说:“我到县里检查工作,要求汇报不超过30分钟,事实上没一个县做到的。生活节奏加快了,可拖沓作风到处可见。”
邵奇惠是8月15日在哈尔滨和参加新华社短新闻研讨会的同志座谈时说这番话的。他说,我们要记者写短新闻,我们党政部门的工作首先要快节奏,这样才能不使记者为难。可不少部门固步自封,节奏快不起来。我的话可能刻薄些,我只有30分种的接受能力,每当我看那些长而空的文件,听那些长而空的汇报,心里就烦,根本记不住,时间还浪费了,我深深感到时间不够用。
记者们对邵奇惠的话报以热烈的掌声。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搭起信任之桥
温立平 牟文民
山东栖霞县蛇窝泊镇的干群关系曾出现过裂痕,群众对干部猜疑,上访告状案件多,社会治安也不稳定。近几年,这里发生了明显变化,干群之间重又搭起信任之桥。
在几次党委会上,镇党委书记林学敏和党委成员一起分析,干群关系不协调的症结在哪里?他们认为,主要是群众对干部缺乏信任感。林学敏带头解剖自己过去的一件事:为了应付上面要求学校“六配套”的检查,曾不顾条件,硬逼着一个学校在检查前突击安装校门,结果倒了建,建了倒,折腾两三次,损失1500多元。大家在他的启发下,摆出了1984年在发展镇村工业中,盲目赶风头,为“消灭无工村”,村村“点火”,一年上了57个工业项目,第二年就倒了46个,全镇一下子增加贷款400多万元。通过检查,使大家看到:群众对干部的不信任情绪,主要是因为前几年办了一些让群众讨厌的事,失了民意,伤了民心。
原因找到后,他们决心改变“赶浪头”的工作作风。
镇党委坚持对上对下都说实话。1988年年终核算时,各村报到镇里的总收入比上年增长很多,按照这个数字,这个镇可成为全县第三个“亿元镇”,这对于镇领导是很光彩的。但是,他们没有被“亿元镇”的荣誉迷住眼睛,而是冷静地分析了各村情况,觉得总收入虽然比上年增长,但不可能增长那么多。党委决定:宁肯不当“亿元镇”也不能失了民心。为此重新抽样核实,尽管这年没成为“亿元镇”,但党委领导感到这样做对得起老百姓,心里踏实。
这个镇所在地原来的联中校舍破旧不堪,多数是危房。早在1983年镇里就规划建一所正规化中学。但是,因为资金不足,一直拖着没兑现。1986年底,镇里抓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建这所中学。资金不足,他们到群众中征询办法,群众说:我们是文化之乡,育人是百年大计,勒紧腰带也要办教育。不少群众当场掏出了钱,不几天就筹集了120万元。几百个农民干了一冬春,建成了占地近百亩,可容纳24个教学班的正规化中学。
蛇窝泊镇中心大街既是3级公路,又是传统大集市。可是原来只有十三四米宽,泥土路面,坑坑洼洼。“雨天穿不住鞋,风天睁不开眼。”去年初,镇党委分析全镇财力,认为时机成熟,决定改造街路,仅用3个月就建成了一条1600米长的商业街,把传统集市改造成了服务设施齐全的贸易中心,既方便了群众生活,也繁荣了全镇经济。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牢记党的宗旨 发挥党员作用
渠县四万多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本报讯 四川省渠县县委组织全县4万多名共产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用实际行动再塑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收到良好效果,受到群众欢迎。
渠县县委重视党的思想建设。今年以来,县委召开了党的建设理论研讨会,与区、镇党委签订了党务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组织了有2000多名机关干部参加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团。为了教育全县4万多党员不忘党的宗旨,努力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县委又在全县党员中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再塑党员形象的活动。县委铅印《入党誓词》4万多份,购买《党章》2500多本,发给全县每个党员和支部。在县委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团人员和村社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下,全县党员对照入党誓词和《党章》,回顾入党以来的表现,认真检查自己的不足。
通过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全县党员焕发了革命青春,进一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前不久,汇北乡下了百年不遇的暴雨。灾害发生时,乡党委书记张光顺正在回家的路上,但他掉头走进群众家里,帮助乡亲们抗灾,把自己家的事丢在一边。静边乡爱国村党员寇建国在自己秧田都没有平整的情况下,为缺劳户李自全、寇仁康两家平整秧田2.1亩。该乡的党员助耕队为困难户共平整秧田216亩,栽水稻半旱式小苗直插86亩,做玉米肥团98万个。看到这一切,群众发自内心地说,共产党员就是不一样,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金敏 燕泽永 彭建国)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胡永华被授予公安战线二级英模称号
新华社武汉电(记者吴亮)湖北省公安厅八月十五日召开表彰大会,宣读了公安部授予胡永华“全国公安战线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命令。
胡永华是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分局民意派出所民警,今年四十七岁。他一九六九年参加工作以来,坚持发扬雷锋精神,二十一年如一日精心照顾辖区二十一位孤寡老人、军烈属。每年他都拿出二百余元钱资助孤寡老人。他热爱公安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曾五次受嘉奖,十二次荣获优秀民警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北京武警一支队与居民共建先进街道
本报讯 武警北京总队一支队与北京市西城区西兴盛胡同的居民,携手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可喜。去年的动乱暴乱期间,西兴盛胡同的三十一位居民和一支队一百六十四名官兵在血与火的考验面前结下了深厚友情。在一年多的警民共建活动中,这条街道居民的国防意识、法制意识都有了较大提高,拥军爱民蔚然成风,被评为北京市先进街道,有七个院被评为“拥军模范院”。
                   (屈宏太 张明旺)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空军某部支援建设芒市机场
新华社昆明电 成都军区空军某部支援云南德宏州建成芒市机场,为“孔雀之乡”插上腾飞的翅膀。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由于境内只有一条滇缅公路通过,与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受到很大制约。兴修机场,成为德宏州八十六万各族人民的夙愿。成都军区空军某部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建成一个“投资少、质量好”的国家二级机场。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当代军人风采

  热爱民兵事业的人
——记乐山军分区司令员雷久华大校
曾祥荣 冯中友
80年代最后一个岁末,四川省乐山军分区被国防部表彰为“全国民兵预备役先进单位”。喜讯传来,营区一片欢腾。此时,人们不会忘记为获此荣誉而忘我拚搏、无私奉献的“公仆司令员”雷久华大校。
仲夏时节,笔者来到峨眉山下的乐山军分区采访,雷久华那一串串生动感人的事迹就像那架上熟透的葡萄,数不清、摘不完。
1986年3月,四川省军区确定全省民兵预备役综合改革在乐山试点。雷久华暗暗思忖:这是让兄弟单位检验自己工作的极好机会,机不可失。
于是,他一面向乐山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省军区的意图,一面同分区党委“一班人”学习中央有关文件,统一思想认识,研究改革措施。同时,他和分区6名常委分别率领军地各级干部57人,组成20个调查组,深入到全市17个区县的部分乡镇、工矿企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从群众中吸取有价值的营养。他率领的工作组在对6个区县、21个乡镇和五通桥东风电机厂、盐厂、铁道部眉山车辆工厂、沙湾轧辊厂等厂矿实地调查和论证的33天里,大力宣传民兵工作改革的意义,开展多种形式的演讲活动20多场,受教育群众达1.7万多人次。他提出民兵不能不办,也不能大办,而是要围绕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办的新思想,受到群众的拥护。为此,他还大力推广了在改革中做到厂矿武装部“庙不撤,牌不摘”的眉山车辆厂等6个单位养兵、用兵的经验,从而使撤并了武装部的26个厂矿恢复了武装部。除此,还有18个单位新建了武装部。这期间,雷久华同党委的同志一起在收集整理4300多个数据,掌握了第一手资料,采纳群众建议40多条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乐山市民兵、预备役五年发展规划》,并围绕这个主体规划,完善了《组织调整》、《训练改革》、《征集与储备》等8个配套方案,确定了近期、中期、远期的改革目标。
雷久华和军分区党委“一班人”在短短的3年时间,就探索出了民兵组、装、训、征、储的新路子。使全市兵员储备达到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比例适当”的要求,并形成了纵成龙、横成网的兵员储备态势。取得了13项改革成果,受到了成都军区和总部的肯定。
为了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改革,雷久华到底流了多少汗,付出了多少心血,谁也说不清。
分区考勤本上记录着一串惊人的数字:
雷久华上任7年,没有休过一次假,每年下基层时间均在4个月以上,许多星期天、节假日也在基层度过。
——1986年春节,他带领机关干部赶到马边彝族自治县给少数民族群众拜年。
——1987、1988两年“八一”,他分别在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武部、川南森工局和金口河磷矿与干部和民兵过节。
——1989年,他3个月里深入到12个区县、46个乡镇、8个厂矿,宣传人民日报“4·26社论”和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抓基层稳定、武器安全、民兵训练。在32小时内组织了1500多名民兵执行应急任务,受到四川省委、省军区表彰。10月1日,他又到沐川县金星乡扶贫点与群众欢庆建国40周年。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驻守在天山脚下的炮兵某部深入山村、牧场进行法律宣传。图为指导员巴全德在向牧民宣传《森林法》。晓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