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我观察员在“乌拉圭回合”谈判委员会议上表示
中国期望全球多边贸易谈判成功
新华社日内瓦7月25日电 出席“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委员会议的中国观察员唐玉峰今天在这里表示,中国政府期望“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取得积极成果,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唐玉峰在大会发言时指出:“‘乌拉圭回合’谈判取得积极成果,建立一个可行、开放、具有生命力的多边贸易体制,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稳定发展,而且还为中国实施开放战略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
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主持下进行了三年零十个月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定于今年12月结束。为了协调分歧,负责监督各项议题谈判的贸易谈判委员会从23日起在日内瓦举行为期一周的特别会议,研究如何推动整个谈判进程。
唐玉峰对“乌拉圭回合”谈判所取得的进展表示欢迎。但他同时指出,各项议题谈判发展很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关心的许多传统议题,特别是市场进入问题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他说:“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超出它们经济发展水平的义务是不公正的。在市场进入方面取得进展对于‘乌拉圭回合’的成功十分重要。”在谈到可能决定“乌拉圭回合”成败的农产品贸易谈判问题时,他说,中国既是农产品的进口国,也是农产品的出口国,中国政府赞成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国际贸易,同时也希望各国实行的、可能影响农产品进出口的各种政策措施受到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有关规定的监督。


第7版(国际)
专栏: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
东欧经济“面临衰退”
新华社北京电 据西方报刊报道,美国国际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公司近日发表报告说,东欧经济“面临衰退”。
报告预测,东欧国家在今后两年将进入最严峻的危险时期,这一地区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可能会下降10%。东欧国家工业部门的失业率将升至25%,失业人数高达550万(不包括官方雇员的失业)。
摩根·斯坦利公司总经理戴维·罗奇说,这种国民生产总值下降和失业人数增加的衰退现象在捷克和斯洛伐克、民主德国、匈牙利和波兰将表现得尤为突出。
摩根·斯坦利公司的报告特别提到,东欧从苏联进口的石油和向苏联出口的机床等产品将重新定价,而仅此一项就要使东欧国家损失其全部硬通货收入的20%。
报告认为,东欧经济形势的恶化将构成这些国家政治局势更加不稳定的潜在因素。


第7版(国际)
专栏:

  捷汽油价格提高50%
匈汽油和烟酒价格大幅上涨
据新华社布拉格电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7月17日晚宣布,从18日零点起,将汽油价格提高50%。
根据政府所公布的材料,捷国内通用的3种汽车用油分别提价。高级汽油从每升9克朗提至13.5克朗;普通汽油从8克朗提至12克朗;柴油从7.5克朗提至9克朗。
这是捷政府经过2天的紧急讨论后作出的决定。
从7月13日起,捷全国出现抢购汽油的热潮。全国各地加油站储存的汽油抢购一空。
联邦政府经济部长德洛希17日在电视台发表讲话说,捷出现石油冲击,一是由于苏联减少了对捷石油的供应,原定今年向捷供应1660万吨,有可能要减少250万吨;二是由于捷新建的现代化炼油设备投产延误了时间。
他说,为解决石油短缺问题,捷采取提价措施,促使用户节约用油的同时,还将从伊拉克、伊朗以及其它国家进口一些石油。
捷政府还决定,从今年9月1日起,将提高石油及石油产品的批发价格;从8月1日起,提高各种燃料油和航空汽油的价格。
据新华社布达佩斯电 据匈牙利报纸最近报道,从7月16日起,匈牙利汽油和烟、酒价格大幅度上涨。
报道说,汽油价格平均上涨20%,柴油上涨30%,酒和烟的价格也分别平均上涨25%。


第7版(国际)
专栏:

  民德今年一百五十万人失业
新华社波恩电 民德政府劳工和社会福利部长希尔德布兰特估计,民德今年的失业人数将达150万人。
希尔德布兰特是最近在接受卢森堡电台采访时作上述估计的。
她说,民德工业部门今年还将解雇100万工人,农业部门还将有25万人失业,行政部门也将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失去工作。此外,由于物价上涨,居民购买力下降,致使一些小手工企业破产,餐馆和旅游以及建筑业也将减员。
民德目前已有22万人失业,而空缺工作岗位却仅有3万个。


第7版(国际)
专栏:

  波兰经济恶化
生产下降 失业增多
新华社华沙电 波兰统计总局七月十七日发表的经济公报表明,今年上半年波兰的物质部门产值大大下降,投资水平降低,但货币日趋坚挺。通货膨胀速度减弱。
公报说,今年上半年的国营与私营工业销售产值比去年同期减少百分之二十八,私营部门的销售产值增长了约百分之二。
公报提供的最新数字表明,今年上半年波兰的失业总人数达到五十六万八千人。农业生产形势同样不好。
公报说,由于价格提高,农民购买化肥比去年减少百分之三十三点三,农药供应也减少百分之五十三点九。


第7版(国际)
专栏:答读者

  “乌拉圭回合”谈判
问:报载“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委员会7月23日起在日内瓦举行第12次会议。请问“乌拉圭回合”是怎么回事?
                    北京读者 郭信
答:“乌拉圭回合”,是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主持下的第8轮全球多边贸易谈判。这一谈判是在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全球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危害的背景下,1986年9月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的关贸总协定缔约国部长级大会发起的,为期4年。它的宗旨是遏制保护主义,加强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和经济发展。去年7月,参加“乌拉圭回合”的105个国家和地区一致决定,1990年12月在布鲁塞尔召开部长级大会,如期结束这轮对国际贸易将产生深远影响的谈判。为此,各谈判小组必须在今年7月拟定出各自的“共同文件”,由谈判委员会会议对15项议题的进展综合平衡,制定“最后协议草案”,以便在今年12月的布鲁塞尔结束大会上达成最终协议。“乌拉圭回合”谈判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目前正在日内瓦举行的“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委员会第12次会议,其任务就是确定一项“一揽子最后协定”的轮廓,供今年12月举行的部长级会议通过。
第8轮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即“乌拉圭回合”涉及到关税、初级产品、农产品贸易、纺织品贸易、热带产品、劳务出口等15个项目,是关贸总协定史上涉及范围最广、参加国家最多,同时也是最复杂、最困难的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三年多来,参加谈判的各成员国举行了20多次重要的多边贸易谈判,提出了几百项旨在改善贸易总协定的作用、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建议,但终因各种错综复杂的利害冲突,至今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结果。在“乌拉圭回合”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之间的冲突错综复杂,使谈判进展极不平衡,基本上朝着有利于发达国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发达国家重视的议题如关于劳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等新议题的谈判,进展较快,有的已拟定出“多边框架协议草案”;而发展中国家急切期待取得成果的某些议题,如纺织品和服装、自然资源产品等则谈判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为此,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要求各项谈判应该平衡,保障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发展,以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优惠进入国际市场。
随着今年底布鲁塞尔会议的迫近,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要想取得“乌拉圭回合”的最后成功,就需要各方互作妥协和让步,在15项议题之间进行综合平衡。“乌拉圭回合”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参加的国家和地区超过以往任何一轮谈判,而更主要是由于它在国际多边贸易体制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挑战的时刻进行的,关贸总协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显然,这一轮谈判将关系到整个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对各国的贸易和经济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寿川)


第7版(国际)
专栏:

  本世纪130万人在地震中丧生
新华社加拉加斯7月25日电 本世纪以来的近90年间,全世界大约有130万人在地震中丧生。
这一数字是委内瑞拉大学教授、地震学家何塞·格拉塞斯近日在加拉加斯举行的一次地震学术讨论会上提供的。
格拉塞斯说,在全部死亡人员中,有一半是在7次大地震中丧生的,另一半人则死于上百次的小地震。


第7版(国际)
专栏:海外见闻征文

  少女之死
步青
一九八二年,我到联邦德国美丽而幽静的海得堡大学进修。报到那天,该校外国留学生机构安排我与一位德国学生同住一个房间,说是为了使我有更多机会讲德语。我高兴极了,非常感谢他们这番好意。我的同屋比我晚到几天。一天,我正在房里自学,一位身高约一米七八,面目清秀,满脸稚气的姑娘进来了。她自我介绍说:“我叫克尔斯蒂娜,今后我们是同屋的伙伴了。”
刚开学的头一个月里,克尔斯蒂娜白天上课,晚上基本都在宿舍。有时她看电视,有时弹吉他,偶尔与我聊天。周末晚上她基本上是在夜总会或迪斯科舞厅度过。她是学体育的,对手球也有专长。但除学习体育知识外,还需学习政治、经济、哲学等。
一个月后,我发现她几乎每天都深夜才回宿舍。上午我去上课时,她还在睡大觉,几乎每天都不能面对面地谈谈。我总想找个机会问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是我知道德国人很忌讳问别人的私事,再加上自己学习比较紧张,一直未能与她作这样的交谈。
一天晚上,我在一位朋友家作客,约十点左右才回到宿舍。克尔斯蒂娜正与一位男同学聊天,她向我介绍说,这是她的男友。还没等我说话,她抱起枕头向我告别,与她的男朋友一块走了。我对她的行动感到很吃惊。后来我从德国朋友那儿了解到,德国现代青年都较放纵,他们在一起生活,但不结婚。起初老年人看不惯,现在已习以为常了。
时间如流水,一个学期结束,我也没捞着机会再与克尔斯蒂娜聊天。
新学期开始后,我和克尔斯蒂娜分别得到了单人房间。从此我们完全失去了联系。一天,我原来的邻居告诉我,克尔斯蒂娜服毒自杀了,她父母已将丧事办妥。
我吓呆了。年纪轻轻的,为何走此绝路呢?据说,她半年内交了好几个男朋友,可最后都与她分手了;再加上她平时学习不抓紧,几门功课考试不及格,因此心情非常不好。
对于我这位同学的死,我总觉得并非完全是她个人之错。在这个国家里,青年人过分强调自我、个性、以我为中心。社会、学校、家长都没有严格管教青年人,而是任其自由成长。我又后悔,当初没能与她好好谈谈,尽管我也明白,即使找她谈,可能对她也是无济于事的。像这样的青年,在联邦德国也许并不多见。但确有些青年人不读书,自暴自弃,整天为他们生活的三部曲(爱情幸福、消费享受、就业挣钱)而奋斗。据说,现今已有不少青年人在重新认识年轻一代的责任感,以及自觉遵守纪律等传统价值。但愿克尔斯蒂娜的遭遇不再在联邦德国青年人中间重演。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剪影

  象牙塔里的幽灵
——美国大学校园内的种族歧视
今年4月的一个夜晚,亚特兰大市艾默利大学的黑人学生萨宾琳娜·柯林斯回到寝室,发现自己的玩具熊遭乱刀烂砍,衣服被漂白粉浸泡过,墙上有用口红涂写的“黑鬼”二字。后来,她又收到死亡威胁信。在她准备搬离这所房子时,萨宾琳娜在地毯下面的地板上看到了用指甲油写的“黑鬼该死”几个字。她的心理受到巨大创伤,从此变得沉默寡言,不得不被送进医院治疗。
遭到种族歧视迫害的不仅仅是黑人。总部设在巴尔的摩的美国全国反歧视和暴力中心估计,全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1/5受到肉体和言语的骚扰。去年夏天,16岁的犹太学生霍金斯被一伙青年暴徒击毙。1989年以来,有案可查的校园反犹太事件增加了30%,亚裔学生也有类似经历。不过他们遭攻击的原因和黑人学生的不一样。不是因为他们享受降低分数的照顾,而是因为他们聪明、勤奋,提高了学习和工作的竞争水平。
由偏见和歧视引发的罪行不断发生。仅在纽约市,自1986年以来,仇恨罪增加80%。其中70%是19岁以下青少年所为。专门观察偏激行为的美国民主更新中心执行长官李维塔斯说:“偏见造成的暴力有如瘟疫,在美国到处蔓延。”
美国校园内的种族歧视行为的不断增加,已引起上至美国总统,下至学校当局的关注。今年4月,布什总统签署了“仇恨罪统计法案”,责成政府有关部门对种族歧视引起的暴力事件进行调查,并研究对策。许多大学也已通过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来打击种族歧视行为。但是,种族歧视在美国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要想根除远非易事。     
          (宋荣华)


第7版(国际)
专栏:

阴魂不散 朱根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