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7月1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世界人口日”的思考
本报记者 王友恭 科技日报记者 韩玉琪
1830年,全世界只有10亿人口。人口再增加10亿时,间隔了100年的时间。此后,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步加快,每增加一个10亿隔的时间分别为30年、15年、10年……1987年7月11日,在世界人口达到50亿时,人们终于察觉地球快到了容纳人口的“极限”。全球在人口问题上的有识之士相约把这一天定为“世界人口日”。
在当前全世界人口每天增长22—23万、中国每天增长3.5万人的情况下,“世界人口日”留给人们的思考是凝重而又深沉的。今年“世界人口日”——7月11日,在国家科委举行的座谈会上,全国计划生育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的人口专家就人口问题发表了不少精辟的意见。
人口问题形势严峻
按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测算,到2000年全世界的人口将达到62亿;2025年将达到87亿;2050年将达到108亿。就我国测算,2000年将可能接近13亿;2020年为15亿;2050年达17亿。人口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又面临着一个新的生育高峰。这次生育高峰期的形成基本上是第二次生育高峰(1962年—1973年)出生的3.2亿人逐渐进入了生育高峰期的结果。这个高峰期将要持续到2000年。这个形势非常严峻。如果在这次生育高峰期中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稍不坚决,那么在下一个20—30年间,将导致更加严重的第4次生育高峰。这对我们的子孙后代影响将是巨大的。
人口知识的教育要从小抓起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教授林富德建议开展全民终身人口知识教育。他说,只在育龄阶段的男女中开展计划生育教育是不够的,事实上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计划生育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人口知识教育要从少年抓起,因为他们毕竟要步入育龄期,让他们及早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进入青年阶段后就容易自觉实现晚婚、晚育。加强育龄阶段青年的人口知识教育,能够促使他们自觉执行国家的人口政策。老年人对计划生育的影响很大,对老年人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口知识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
北京经济学院人口研究所副教授张天路认为,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开展文化教育和人口知识教育,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应是我国人口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口的急剧膨胀给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带来忧患。他列举的数字表明,1978年时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为5580万,1987年时就增加到8590万,10年时间增长了53.9%,几乎为全国同时期增长率的5倍。人口的急剧增长给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灾难。在人口激增的同时,少数民族的文盲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不少地方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不到60%,最少的地区只有5%。
增加对人口问题的研究和计划生育的科技投入
据测算,在对许多方面投资效益的比较中,对人口方面的投入产出比是很高的。有效地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离不开对人口问题的研究和对计划生育的科技投入。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是广大农村,尤其是不发达的山区。因而,除了通过多种途径对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宣传人口知识外,还要不断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改善计划生育设备条件,改善计划生育干部的生活条件和待遇,为广大育龄夫妇提供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并易于接受的避孕药具和节育方法。
要加强人口控制科学研究,包括人口区域规划的研究,人口政策和法规的研究,建立起科学的人口统计方法,做到人口动态跟踪和动态分析,制订出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及相应的政策法规等。还要加强对计划生育药具的研制,研究新的男、女节育技术,建立优生优育优教示范点等等。总之,要用科学技术达到有效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
2030年我国可以实现人口零增长
人口问题形势这样严峻,我国的人口问题能够解决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顾问马宾、人口问题专家于景元等一批专家认为是可以的。其前提是:要经过全民一致的艰苦努力。首先是无论如何政策不能再变。在人口问题上的任何失误,尤其是政策上的失误,就会带来难以想象的损失。40年来我国在人口政策问题上出现的两次重大失误,教训惨痛。
专家们很有信心地说,人和自然的协调是很快的。它表现在人口增长上是如此,人口下降上也是如此。多年来,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中国的人口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开展计划生育较早的国家,也是很有成效的国家。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他们认为中央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体现了人口从严控制的要求,也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只要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切切实实地把它当成国策,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就有可能被逐渐地削平。只要削平这次生育高峰,到2030年就有可能实现人口的零增长。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大连市长亲自出马为高校解难 学生生活和实习条件得到改善
新华社大连7月17日电(记者赵昌春)一向关心教育的大连市长魏富海,近来又亲自出马为高校排忧解难,使一些问题得到解决。
魏富海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上不去,四化难实现。”这些年来,尽管他成天忙得脚不沾地,却始终把办好教育挂在心上。今年5月以来,他先后主持召开了4次市长办公会,听取高校情况汇报,研究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会后,他又组织有关部门加以落实,只个把月就见了成效。
大连有10多所高校,3万多名大学生,学生伙食怎样呢?为了摸清情况,魏富海和主管文教的副市长轮流带领各高校的行政副校长、后勤处长、伙食科长以及炊事班长,对15所院校的数十个学生食堂逐个进行察看。丰富多采的饭菜花样令他心喜,价格普遍偏贵又叫他着急。在他的指导和协调下,经过各方面反复磋商,市政府在办好高校学生食堂方面公布了几条措施:一是市蔬菜办公室决定,蔬菜需求量大的院校可直接到郊区水师营菜点采购,价格低于市价27%;需求量小的院校可到批发市场购货,价格低于市价22—24%;小品种菜可享受批发价。二是市政府组成伙食指导委员会,指定有关饭店免费为高校培训炊事人员,同时聘请渤海饭店经理为大学伙食顾问。这些措施受到高校的热烈欢迎,目前各学校的饭菜质量有所提高,价格开始下降。
魏富海为高校解决的第二个难题,是大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大连每年都有几千名大学生要到工厂、农村、学校、医院等单位实习。但有的单位觉得这是个“累赘”,不愿意接收;有的虽然同意,可要价太高。没有办法,一些高校只好减少或取消实习。魏富海听了十分焦心。他责成市教委会同市计委、经委、农委、建委、商委等有关部门研究解决。解决方案制订出来后,市政府又召开各高校和接收实习单位领导参加的会议。他在会上语重心长地说:“培养人才是学校的责任、家长的责任、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接收学生实习,对工厂企业等单位来说的确要付出代价,但这决不是什么额外负担,而是责无旁贷。试想,如果没有工科毕业生,工厂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从哪里来?没有医学院校毕业生,医院的医护人员又从哪里来?”他的动情讲话,使在场的人心里折服。经过市政府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有84个工商企业、20所医院、50所中学将今年全市大学实习生全部包了下来。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把研究生放到高难度课题攻关中培养
国防科大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本报讯 国防科技大学3位研究生导师把学生放到高难课题的攻关中培养,既言传身教,又大胆放手,完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舰船目标识别系统的研制,使一批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为此,这3位导师分别荣立了二等功和三等功。
舰船目标识别系统是当今世界的高难度技术,一些发达国家都是从研究更新装备入手。然而,郭桂蓉、梁泰基、郭修煌带领的这支由学生组成的课题组“启航”时,手上仅有万余元,连支付旅差费都很困难。面临这么大的落差,在科研中屡建功勋的三位导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树立在艰苦条件下攀登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他们没有盲目跟着外国的路子跑,而是选择了先进技术与老装备相结合的科研路子,提出了从现有雷达荧屏的波形变化上来研究识别技术的大胆构想。这一构想曾被外国同行称为是“难以想象的奇迹”,而他们仅用3年多时间就完成了。经费不足,导师和学生们就一起动手制造实验设备,出差、乘车、采购器材都精打细算。
在3年多的艰苦攻关中,这些学生和导师一样,也几乎放弃了所有假期休息,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课题攻关中。一批学生很快崭露头角。张伟、郁文贤从未搞过科研,但在导师的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很快就进入“角色”。半年后,他俩勇敢地承担了为课题建立“大脑”的任务,并分别担任高速信号处理组和软件组的组长。经过3年的艰苦拚搏,他俩不仅先后攻克了11项技术难关,还发表了10余篇论文,其中5篇被国际会议和国外学术刊物录用。今年,张伟被破格提升为讲师;郁文贤被推荐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硬件组组长、23岁的博士生陈曾平则自告奋勇承担起了研制数据库系统的任务。他不仅从导师那里学到了一手过硬的工程技术,也学到了导师的那种敢打硬仗的顽强作风。在科研中,他把目光盯着国际先进水平,3年跃上了3个台阶,使整个识别系统的速度由第一代的10几分钟缩短到第三代的2秒钟。他成为该校获得部委级科技成果一等奖的科研人员中最年轻的人。
参加这项课题研究的30余名学生中,如今已有6名学生获得部委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名学生获得周明鸿奖学金,3名学生荣立三等功,10名学生被选送到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他们还围绕该课题在国内外发表了27篇论文。
我国著名的宇航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陈芳允教授在参加这项成果的鉴定会时,看到这么多年轻的面庞,兴奋地说:“我从这些年轻人身上,看到了我国科学事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希望。”     
  (王孟陵 杨晓武)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国藏医蒙医等少数民族医学重放异彩
500余所民间诊所每年治疗患者100多万人次
据新华社电(记者王宏伟、李永文)一度濒临灭绝的藏医、蒙医等少数民族医学,经抢救和发掘,重放异彩。
目前,我国从事藏、蒙古、维吾尔、哈萨克、彝等少数民族医学的人员已有5000余人,民族医药机构和民间诊所500余所,年接诊治疗的患者超过100万人次,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健网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近10年来,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等省区都先后制定了抢救、扶持这一宝贵遗产的规划和措施,使这一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据不完全统计,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自治区近年来先后整理出版的少数民族医药经典古籍近80种、40万册。其中,青海省搜集整理出版《四部医典》、《晶珠本草》、《月王药珍》,西藏用藏汉、藏英文出版《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等藏医药著作,都具有很高的教学、临床和科研价值,被誉为藏医“本草纲目”。
在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医学的同时,近年来,各民族地区都花大气力建设专业人才培训基地。西藏自治区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藏医学院,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也都开设了民族医学中专等专业班,已有300余名民族医药专业人员学成结业。各省、自治区还相互协作,编写完成了数十种民族医药专业教材。少数民族医药专业人才培养开始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西藏自治区藏医工作者用藏药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获卫生部医疗科研成果奖。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藏医成药“珍珠七十味”,两次获国家医药银牌奖。青海省近年来共有50多项民族医药研究成果获奖,其中利用藏药研制的“乙肝宁”对乙型肝炎具有显著疗效。西藏、青海的药浴,新疆的沙疗,均因疗效独特,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区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患者。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可可西里地区原是茫茫沧海
据新华社可可西里7月11日电(记者党周)经国家可可西里综合科学考察队研究证实:距今1.4亿年左右,可可西里是茫茫沧海。
距今大约1.4—2.1亿年的侏罗纪,是地质发展史上重要的变革时期。
可可西里考察队在可可西里腹地乌兰乌拉山两端海拔5000米的山峦上却发现了大量侏罗纪的海生动物化石。在这里勘探到的侏罗纪地质剖面中,构造简单,出露完好,总厚度大于2000米,包括14个化石层。丰富的海相化石包括双壳类、腹足类和一些海星等棘皮动物等。据考察队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沙金庚博士判断,这些化石的时代属侏罗纪的中、晚期。他认为,这一发现对研究青藏高原地质发展史和研究我国侏罗系及侏罗纪古地理有重要价值。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国建立国际糖度标准
本报讯 一项结束我国糖度无标准历史的成果——激光标准旋光仪(糖度计),日前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成功。
我国是食糖生产量较大的国家,年产量为380万吨,每年进口原糖100—200万吨,经精炼后可再出口。糖厂使用的旋光仪的准确与否,关系到食糖的生产质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耀煌、助理研究员侯丽健等科技人员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研制成功了国际糖度量值的激光标准旋光仪,其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标准的先进水平。 
              (卢敬叁)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简讯

  教科文简讯
▲“农村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竞赛选拔赛”七月十六日在京颁奖。这次比赛是由国家计生委宣教司、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来自山西、黑龙江、山东、北京的四个代表队获得前四名。他们是从全国参赛的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代表队中选拔出来的。
▲二十八岁的联邦德国留学生达素彬七月十七日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学位。她是第一位被中国授予历史学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这也是我国建国以来首次向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授予文科博士学位。
达素彬用中文撰写的十二万字的博士学位论文,被她的导师和中国同行专家肯定为成功之作。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最近在南京大学通过专家验收。这个国家拨款四百五十万元的实验室是从一九八七年开始建设的。它以计算机软件自动化、分布式计算、新型程序设计以及智能操作系统为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已取得一系列成果,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软件博士。验收后的实验室将向全国开放。
▲石学敏针灸新法治中风效果好。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针灸学教授石学敏用他创立的“针刺醒脑开窍法”,治疗三千多例猝然昏迷、半身不遂的患者,总有效率达百分之九十六点四。这家医院一九七八年建立针灸急症科后,专门收治急性脑血管病和急性痛病患者。石学敏根据祖国医学“窍闭神匿”的观点,制定以醒脑开窍为主,疏通经络、滋补肝肾为辅的治疗原则,在选穴、配方、取穴、进针及施针手法等方面制订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方法。他的“醒脑开窍法”疗效已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             (据新华社)
▲一本展示我军战斗风采的挂历《威武之师》建军节前夕出版发行。这本由中国《桥》杂志社编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挂历,从多侧面展示了我陆海空三军及武警部队的威武形象。  (晓袁)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技新成果

  特种防腐涂料首创成功
本报讯 北京房山区交道特种防腐涂料厂在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和航空航天部第三研究院的技术指导下,生产出高性能防腐涂料——NSJ特种涂料。它的研制成功,是防腐材料的新突破。
该涂料用核辐射技术改性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其防腐性能大大优于目前国内常用的环氧树脂、氯磺化聚乙烯、过氯乙烯等防腐涂料。它耐各种浓度的酸和碱,耐氧化性及还原性各种腐蚀介质,并耐油、耐水、防潮、耐老化,可以广泛应用于长期受酸、碱、盐、化学药品腐蚀的石油、化工、纺织、印染、制药、机械、建筑、电镀、食品等行业的机器设备、管道以及地板墙壁的防腐。
该产品已使用于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等单位。经调查,各使用单位防腐情况良好。      
                (孙民强)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技新成果

  手写印刷汉字自动识别系统研制成功
本报讯 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研制的“手写印刷体汉字自动识别系统”日前通过鉴定。
该系统通过图像扫描仪将写在普通稿纸上的手写体汉字原稿输入计算机,然后通过一个识别程序对文稿上的每个汉字进行识别,变成相应的代码。这种称之为OCR的输入方法具有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它将使操作人员从敲击键盘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专家们认为这项成果在识别率、识别速度等综合指标上居国内领先地位,使手写体汉字识别朝着真正实用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辛乘胜)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技新成果

  新术式治疗儿麻梿枷膝有显效
本报讯 一种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畸形的新术式“梿枷膝的分型治疗与研究”,由全军儿麻研究会会长、全军矫形外科中心主任医师门洪学设计成功。
梿枷膝是小儿麻痹后遗症中较为常见的畸形之一,人负重时容易向前倾倒,用不上力。以往国内外治疗多采用长腿支架或做膝关节融合术,但手术后关节不能屈曲。门洪学与他的同事们在对10351例儿麻后遗症畸形分型基础上,采用最新的矫形术式,只需一次手术就可改变膝关节负重力线,稳定膝关节。通过324例临床观察,显效率达88.82%。(俊子 沈军)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出版界

  《中国地名词典》出版
本报讯 建国以来最完整地反映全国地名及有关知识的《中国地名词典》,日前已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词典280万字,收词2.1万多条。我国全部省、市、县名,重要集镇、自然村名和山、河、湖、岛、名胜古迹、交通、水利、矿区以及旧地名等都收录书中。  (上海辞书出版社供稿)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出版界

  海内外出版发行研讨会在烟台召开
新华社济南电(通讯员殷成明)来自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国内50多家出版社的人士7月16日在烟台聚会,研讨如何加强海内外出版发行界的联系和交流问题。
这次研讨会是由中国图书贸易总公司和烟台对外图书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
参加研讨会的人士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出版发行界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海外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海外一些优秀文化的传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他们呼吁海内外同行,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更加广泛地开展交流与合作,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新的贡献。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侨乡纪行

  情系“惠侨楼”
本报记者 郭嘉 徐建中
广州市南方医院所属的惠侨楼医院,是一家专为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国朋友治病的新型医院。它坐落在广州市北面的梅花园,小地名叫“麒麟岗”。
初春3月,我们慕名走访了南方医院惠侨楼。细看惠侨楼四周,亭台曲径,假山怪石,草坪绿树,远山近水,环境怡人。南方医院副院长白喜文陪同我们参观。他介绍说,惠侨楼是一所中等的现代化医院,目前,拥有病床400张。开业10年来,已为52个国家和地区的1.7万多名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国朋友作过治疗和身体检查,从未出现任何医疗事故。
接着,白喜文领着我们参观了医院内部。医院建筑现有两栋楼,一号楼为矩形6层建筑,2号楼是三层园林式宾馆建筑,中西合璧。整个建筑面积约3400平方米,包括病房大楼和附带设施,如莲花鱼池、水亭、游泳池、桑那浴室、网球场等。
一台台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令我们目不暇接。被誉为医院心脏、宝库的大楼地库,装备着目前国内医院还不多见的国际上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有用于心血管、脑血管造影的1000毫安X光机,有可以同时为4个病人做肾移植手术的人工肾机,还有诱发电位机,头部CT机,核磁共振扫描机和彩色多普勒B超仪等等。
白喜文副院长侃侃而谈:“惠侨楼重在一个‘惠’字,它不光要求在这些设备上给病人提供先进的医疗保障,更重要的是在医术和医德方面让病人完全信赖。”说着,又给我们讲述了一件有趣的事:
曾有一名姓林的澳大利亚华侨女士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两腿长年“麻痹”,行动离不开轮椅。几年来,她丈夫陪着她到英国、美国的一些医院治疗都无效果。在绝望的情况下,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了广州。在出租汽车上向司机打听“广州哪家医院好”?司机告诉她惠侨楼。进病房时,是她丈夫用轮椅推着她进来的。办完住院手续,她对这里能不能治好她的病还不很相信,第二天又让陪同人员要了出租汽车,悄悄地拉她到广州市一些医院询问。当她证实司机告诉她的话是真的以后,才安心地住了下来。医院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疗。两个月后,这位老华侨竟奇迹般地站了起来。不久,她能慢慢走路,还能上几层楼梯。老人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当着在场的医生护士手舞足蹈起来。
穿过空地,走过小桥,沿池畔蜿蜒前行几十步,便是一对华表,高约丈余,上方端坐两只石狮。正面一副对联赫然入目,上面书写着:“岗接麒麟子孙昌盛,园飘梅花百姓康强。”白副院长指着华表说出了一番来历。惠侨楼开诊不久,接待了一名来自东南亚的患者。这位老华侨已被国外几十家名牌医院诊断是不治之症——直肠癌。而当他来到惠侨楼后,医师诊断认为他不是癌,而是直肠息肉,随后给他做了切除手术。病人就这样在麒麟岗获得了新生。为了报答惠侨楼医师的救命之恩,这位华侨想出了一个传统的表彰形式,及时请了工匠,造华表,刻对联,以昭后世。
10多年来,惠侨楼的医护人员没少被人赞扬,也没少收到各种“礼品”。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白副院长领我们看了一大摞无户头的礼品:金银首饰、钟表、彩电、布匹麻丝、烟酒糖茶、现金等。据说,那些送礼的人在三番五次遭到拒绝之后,干脆不立“户头”、不走“正门”,通过各种理由或关系送进来的。惠侨楼对此一一登记入册。登记簿上清清楚楚记录下他们何时何地收到礼品及礼品的种类、件数和经手人情况。有些礼品中还夹着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太阳西斜,我们的采访算是结束了。远远看去,惠侨楼依然那么高大、明净。
            全国侨联 人民日报 联合主办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解放军一四一医院副院长宋协范10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骑自行车走街串巷,先后在18个村设立了36个“家庭病房”,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上门为病人治病送药,受到当地群众的称赞。这是他在为赵大娘治病。 徐建摄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出版界

邮电部定于7月20日发行《雪豹》特种邮票一套,共两枚。雪豹是我国著名珍稀动物,国际野生生物基金会将其列为国际濒危物种。这套邮票是由中国邮票总公司许彦博设计的。 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