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7月1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文化经济政策漫议
张晓林
“扫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有些问题值得人们深思。戕害心灵的“黄潮”会不会卷土重来?这是全社会关心的一个大问题。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关于办理淫秽物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无疑会进一步发挥法律在扫黄斗争中的威力。与此同时,从“治本”的意义上思考问题,我们认为,在加强行政的责任和管理的同时,要强化法律的意识和规则,还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为什么曾经一个时期,文化艺术领域,一些有价值,较严肃的著述、作品、评论,颇受冷遇,惨淡经营;而一些格调不高,撩拨、刺激感官的粗鄙、怪诞的文字却行情见好,竞相兜售,甚而至于诲淫诲盗的言情、武打小说几成泛滥势头。原因固然多方面,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经济方面,前者往往受财力不支的困扰,陷入力不从心的窘状,而后者又往往是利欲熏心、唯利是图,受金钱诱惑、驱策的结果。假如我们制定相应的文化经济政策,使前者从经济上受到保护和扶植,而又使后者无利可图,以致蚀本赔钱,那么这种令人扼腕蹙眉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会得到改观。
文化经济政策,可以说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所面临的新问题。随着经济建设中心任务的确立,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拓展,绝大多数精神文化产品以商品的形式进入生产和流通。在这种情况下,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受经济利益的牵动和制约是自然的,由供求关系拉动价格,由价格诱导生产的现象屡见不鲜。但问题在于,精神文化生产又不能单凭经济利益的差遣和摆布,否则文化艺术则失去了它特有的品性和意义,变成牟利的工具,赚钱的营生。精神文化产品具有商品的属性和采取商品的形式,但毕竟不等同于物质产品的商品。精神文化产品的价值不在于赢利,而在于其思想性、艺术性。
审视文化艺术领域,一些问题的瘀结往往就在这上头。如果说法律禁止非法的,流通于市面的文化艺术作品绝大多数是合法的,那么为什么曾经一个时期粗制滥造、格调不高的庸俗读物居多?可见法律也有无能为力的地方。因此,问题的解决也必须从调整经济利益入手,从文化经济政策入手。而且在文化艺术领域,法律的、行政的管理进入常态的情况下,文化经济政策的管理和指导则会日趋突出。
以文化经济政策调节文化艺术生产,指导文化流向,体现国家文化发展的方针,在不少国家已是一种通例。在一些国家,广告宣传、娱乐文化、流行表演的税收,一般讲都不低,而与此同时,为了扶植、奖掖学术理论的发展,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则通过多种渠道设立基金会。这说明,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毫无控制地让社会文化艺术盲目发展,都会通过各种手段体现国家意志。在这方面,除了法律的、行政的手段以外,较多地则是起用文化经济政策,特别是那些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国家更是如此。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理应有更高的自觉性来借助经济手段,提倡、鼓励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优秀作品。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曾指出:“我们思想理论战线的同志们一定要赶快组织力量,定好计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陆续写出并印出一批有新内容、新思想、新语言的有分量的论文、书籍、读本、教科书来”,并提议:“对于确实写得好的著作,经过评审,应该由党和国家发给奖金,以便给这项看来似乎平凡实则很艰苦的工作以应有的荣誉。”(《邓小平文选》第166页)这一原则毫无疑问也适用于文化艺术领域。当然文化经济政策不仅仅是发奖金,还有更宽泛的内容。因此,我们应当采取倾斜政策,对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出版、发行、演出、播映、展出所得的收入,在征税时应该予以照顾,有的还应减、免税;而对文化学术价值不高的畅销书和演出活动所得的收入实行较高税率加以限制,不让创作、演出健康优秀作品的单位和个人在经济上吃亏。同时,还应依照按劳分配原则,逐步扭转各类文化艺术人员收入不够合理的状况。
在文化经济政策问题上,目前应当强调是多做实事。对于文化经济政策的至关重要,可以肯定地说,共识大于歧见,特别是置身编辑、出版、发行、演出、播映行列的人早有切肤感受,也急切企望解决。我们应该分别文化艺术的门类,了解不同类型文化艺术发展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在深刻调查和缜密分析的基础上,确立适宜的投资比例和征收的税率。
从宏观、长远的视角看,文化经济政策实际上是中国当代文化艺术领域面临走向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化艺术毫无疑问会有长足的发展,也毫无疑问会出现错综复杂的情况。文化艺术从简单到复杂本身就是发展、进步的表现。过去没有遇到的问题现在会遇到,过去没有碰到的局面现在会碰到,因此,在管理方式上我们不能简单袭用过去的作法,文化经济政策的管理和指导,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另外还要看到,文化艺术方面的改革,使这个领域有了生机和活力,但伴生的无序、混乱现象也增加了,一些由经济利益原因而扭曲的文化畸型现象就是明显的例子。因此克服无序、廓清混乱、矫正畸型,建立新的有序、新的机制,就直接关系到文化艺术领域改革的兴衰成败。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壮美的史笔
——读杜平回忆录《在志愿军总部》
石言
我自1956年以来即从事党史军史文学,所读回忆录可谓多矣。其中精采纷呈者亦复不少。而眼前这一部《在志愿军总部》,却以其巨大的真实性和深刻性使我折服。
也许杜平是我们南京军区的老政委,他诚挚质朴的音容笑貌的确增添了我对作品的亲切感吧,但我这样理性强梗的老兵所注意的,毕竟主要是“真、新、深”,是鲜为人知而启发人智的宏伟史实。这部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回忆录的最大特色正在于此。杜平在这部回忆录中,以他特别有利的身份(东北边防军的基础——十三兵团的政治部主任),一开始便抓住了朝鲜战争初期毛泽东同志对战争的分析和重要决策这个重大的史实。1950年春天,十三兵团即被从南海前线调到郑州一带搞农业生产,实际上正如四野罗荣桓政委在6月初所说:是全国的战略机动兵团。朝鲜战争爆发后不过半个月,7月13日,中央军委就发布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当时朝鲜人民军正节节胜利,向南疾进。而十三兵团却奉命迅速北上,成立了东北边防军。8月5日,中央军委还电报督促,要求十三兵团加紧准备,在9月上旬能够作战。作者以亲身经历的详情细节和确切的日期、番号、数字呈现读者眼底,读者自能从中感受到人类最高智慧的一种——战略预谋的威力。
这部回忆录的一个很大的特色是掌握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貌和历次战略策略的重大变化。这些当然同样是宏伟的史实。同时,又必须有观照全程的能力,必须有不掩错不护短的精神。杜平是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又是中央指定的时时处处和彭德怀在一起的安全负责人,是红军老干部,又是大学生。他确有条件从宏观上总揽抗美援朝的全貌,充满矛盾和曲折的全貌。
杜平回忆录的丰富内容:云山、三所里、妙香山、长津湖、临津江等等,充分证明若非高度革命化的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协同血战,美军是不会败的。但是,美军能在第三次战役雪崩般溃退之后仅仅17天,便依靠其高度机械化,迅速整补,迅速转入全线进攻,却的确“出乎我们的意料”。于是,第四次战役就“比较被动”,进行了长达87天的机动防御作战。战果巨大,歼敌7.8万余,但中朝军队逐步退回三八线。第五次战役我军主动出击以打破敌人大举进攻和侧后登陆的部署,取得了歼敌4.6万余人的战果,但由于对“美国的机械化”的估计还不足,收兵时,遭到美军13个师的摩托化步兵、炮兵和坦克为先导的突然反扑,陷于被动,伤亡1.6万余人。
显然,“革命化”与“机械化”两种力量在三八线取得了相对平衡,谁的手伸得过远谁就会吃亏。这才有1951年6月确定的持久作战、积极防御和轮番入朝参战的方针,才有1951年6月底开头的和平谈判。
写和平谈判,杜平又是中朝方面的代表之一,对于从开城到板门店,从“伤心岭”到上甘岭,谈谈打打、打谈配合的全过程,对于双方政策策略的发展变化,了解特别深透。乔冠华在几杯茅台酒以后,对我们“吹”起和平谈判来极为丰富生动。而读了杜平的这部回忆录,可进一步了解双方最高层的“底盘”,了解“大炮与机关枪的辩论”,又了解千里坑道、钢铁运输线、祖国慰问团、碧潼战俘营等等。这部回忆录的后半部,便展示了朝鲜战场更广阔的图景,展示了从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过字的世界头号强国如何被迫签字的全部史实。
这部回忆录的又一个很大的特色是写人。不同于纯文学的着重于写人的外貌、个性、命运,回忆录着重写敌我双方许多群体的战争意识、战场心理和作战性格。回忆录也有不少写个人、写悲欢离合的篇幅,并且颇为独到,像彭德怀、毛岸英以及杨根思、黄继光等英雄。但作者是文化水平很高的政治部主任,他对于人的关心是高层次、大感情的关心。政治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志愿军英雄的钢铁塑像,正是党和军队的指示、决议、报告、教材、动员令、决心书的白热高温熔炼而成的。这部回忆录,则是以政治工作多侧面的研究为经,以丰富的生活细节为纬,织成了一幅幅壮丽的人的群像,画面开阔,意念深刻。
关于各种各样的人,这部回忆录中不但有许多精采的生活细节,还有许多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文学语言。一两句话就能概括实况和透露心理。上甘岭下,敌指挥官惊呼:“中国军队为什么不怕死?可能是服用了什么药物了吧?”汉城北郊,美第八集团军军长李奇微阻止李伪军溃退不果,感叹说:“要设法阻止一支败军,就等于拦住一次雪崩一样。”而对他自己的军队的“张皇失措”,这位军长气愤地说:“步兵的祖宗倘若真能看到这支军队目前的状况,是会气得在坟墓里打滚的。”而彭德怀呢,听作者说艾森豪威尔竞选总统并认为军人如果当上总统,朝鲜战争也许会扩大时,说:“统帅不一定就好战。他比其他的人更懂得更了解打一场战争的代价是很大的。”
这部回忆录得之不易。杜平在入朝之初就注意积累材料,反映抗美援朝全貌的回忆录早就应该诞生了。但是彭德怀受批判,没有彭总的抗美援朝回忆录如何写得?后来,彭总与不少领导人先后逝世,有的领导人也无法写作了。亲历全过程熟悉全面情况又有概括表述能力的只有当时志愿军党委中最年轻者之一杜平了。而这部回忆录,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是一个总揽全局的领导干部的亲身经历,一个政治工作者的亲身经历。这样,回忆录所写的战争中的人,决不是他们的浅表形态,更不会是某些“现代”文学家所欣赏的战争恐惧或战争疯狂的“原我”状态。而是把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写出了敌我双方在激烈搏斗中的多侧面的发展变化,写出了各种人物在战争熔炼和政治教育中的发展变化。因而这部回忆录,无疑是历史学家、心理学家、文学家的好资料,政治工作者的好课本,大学中学的好教材。有位老同志读完此书后说:“应该提倡学习志愿军!”诚哉斯言!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应和着时代的鼓声
——读诗集《爱的风露》
蔡毅
董耀章在诗的田野里辛勤耕耘,收获颇丰。据悉,在这本《爱的风露》之前,他早已有多本诗集相继问世了。这对于一个业余写作的人说来,无论如何也很值得称庆呢。
自然地,产量和质量不是一回事。这常纠缠、围绕着人们:顾了产量,质量往往上不去;注重质量了,产量又常常保不往。这一点,耀章似乎也难逃劫数。他说:“对于诗,当我还处于对它真正的内涵缺少深切的理解时,我竟写了许许多多,而当我对诗的内涵理解的愈深,愈加迷醉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反倒写得很少了。”(《爱的风露·自序》)“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信耀章说的是实情,并不觉得他是故做谦虚状。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在质和量上,耀章解决得是比较好的。他将二者结合起来,使他的诗达到一个可喜的水平。可以这样说,耀章的诗,须读读这本《爱的风露》,庶几可以略见一斑了。
《爱的风露》坚持现实主义诗风,写人、纪事、抒情、咏物,努力以现实为依托,以时代为背景,追求着“以人民群众的心为心,把握社会生活的真实和庄严,应和着时代的鼓声前进”(罗洛语)的境界。正如诗人自己说的:“我热爱生活,留意世事,我的视角始终对准祖国,对准人民,对准锦山秀水,对准感情世界,对准多姿多彩、有盐有味的现实。”(《自序》)收入诗集的70余首诗,尽情地讴歌当今色彩纷呈的生活,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大政策。它写改革开放给城市、农村带来的巨变。农民集资办水、兴学,专业户,承包组,穿西装的村长,泥手泥脚农民进城当经理管企业……尽入诗中,这些诗作既是“一部新生活的神话故事”,使社会主义的“四化”建设成就得到热情澎湃的褒扬,又是一曲令人“吐气扬眉”的华章。
从艺术角度看,收入《爱的风露》中的诗,也许不像某些才华横溢的诗人写得那么充满灵气。但是,在抒发时代情感、揭示生活的底蕴时,这些诗写得着实质朴而深沉,单纯而实在。特别是由于诗人常常把写诗做人紧紧地融为一体,使得我们阅读时,就不能不被他的激越奋发之情所撞击。比如,我读《绿叶颂》、《春草》、《大鹏》、《笔走五台山》等咏物抒怀之什,就总是隐隐约约地感到诗人内心对不合理现象的愤懑和不平,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神往。曾使我久久不能平静。
在诗的写作上,《爱的风露》似乎追求着民歌、古典诗词和当代新诗的契合。他努力做到学习古人而不泥于古,引进西货而不媚于洋。所以,总体看来,他的诗保持着比较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朴拙的地方风格,又有清新隽永之美。他的不少诗句从古诗词中生化而来。这之中,有的化得自然,比较成功;有的留有明显的改窜之痕,显得生涩。探索追求,难免不足,乃至失误。但是,及时发现、认识不足与失误,也许离成功就不远了。不知耀章可否认同?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学书杂识
王堃骋
书法乃中华国宝。这门随文字派生出来的艺术,从单一的社交工具的职能,演变到一个艺术欣赏的职能,经过很长一个发展阶段。
自幼年临摹“写仿”,殷借前人,凭自己体验,融会贯通,自有心得。
一、字与人。当是“字如其人”。书法是形象思维。它既能表现客观世界,又能表现主观世界。有的人性情稳重沉着,其书用笔在静穆中富于老练刚健的笔触;有的人多情善感、能歌善舞,墨迹中自然流露出圆甜飘洒的风貌。传统书法理论讲“书格”,书格就是人格,在书法艺术中表现出来的特色。只有当书法者的书法成了人的表现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艺术品。
“字如其人”的正确理解应当是:书法艺术的成就是作者自身价值、功力、学识诸方面的综合体现。字,即书法艺术的成就,与其人的艺术价值相一致。当然也包含着其人的品德与人格。不仅书法艺术,任何艺术家都应该是道德的典范。
常讲“书法重表意”,即抒人之情,达人之意。书家运用线条的复杂组合和丰富变化,表现内心活动的一种精神世界。换言之,是思想、感情、意气、志向等诸多心理状态形诸文字的反映。书意是书法家的精髓和灵魂,是感染读者的根本条件。
二、书法与文字。歌唱家讲究声情并茂,出版家讲究图文并茂,书法家当然也是书文并茂为好。书法艺术同其它艺术一样,包括字的内容与形式两个因素。内容表现形式,形式附着内容,形式内容统一。唐诗宋词都可写,但一味追求古色古香,充斥在书面和画轴上,甚至百幅书法展,全无新词新意,这也是一种偏向。新的诗文、格言、名人语录都可书写,描述祖国自然风貌、名胜古迹,宣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内容都可能书,这样使书法艺术成为人民的艺术,时代的艺术。
书法艺术的素材是中国文字。只有书助其文,文耀其书,书文并茂,才能感人至深。京剧除了作、打、唱之外,必须有优美的台词,歌曲除音谱、伴奏和演唱技巧,必须有动人的歌词,一幅好的国画也要配合有好的书法题词,即或一幅漫画也要有一个好的命题。
三、形与神。书法艺术形式,就是在笔法、结构、风格方面,力求精美,来自一般的字又高于一般字,存其基本体态,妙在别具神韵,形与神统一,这才是字的艺术。
书法这门艺术,中国谓之书法,日本叫做书道。“有法存道”,其中总有规律性的东西。书法在古代称它为六艺之一,书法是写的艺术,既是字,又是美术。凡下笔有形有神者,必然下过一番功夫。
成功的书法体态,都要丰骨强筋、有血有肉,点画铺述意趣横生,神韵和谐,令人神往。探其成功所在:握笔指力得当而骨生;笔画转折处的脉络用腕得当而筋生;用墨得当四锋栩栩而血肉生。
四、继承与创新。继承是卫星的发射台,没有它,卫星就不能上天;相反,有了发射台,而没有卫星,也是不能发射的。古人几千年的探索和实践,只能作为书法创新的沃土,而绝不能成为书法艺术创新的障碍。
创新是运动着的生命。它存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书法创新既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发明创造,也有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创作,它是凭作者的素养,在前人书法的精粹上所产生的艺术品。
舍去继承,无从创新;舍去继承与创新,书法艺术即不复存在。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突然发生的,总是承受着先辈的遗产。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化动态

  文化动态
△近日,《昆仑》编辑部在北京卫戍区某部举行了报告文学《中国“雷锋现象”》作品读者座谈会。参加会议的大学生和解放军战士认为,报告文学《中国“雷锋现象”》集中反映了发生在中国当代社会中的重要社会现象——将近三十年的学雷锋活动。作品在昭示人们执著追求精神文明的同时,突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大厦的人们对雷锋精神的呼唤,理解与思索。 (束光明)
△当代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最近在丹东市召开,会议围绕如何在社会变革中进一步繁荣文学创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朱)
△第二届外国音乐研讨会最近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高等音乐院校、音乐研究单位的研究外国音乐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就外国音乐的研究、教学、翻译、出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音)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新作一瞥

  《夏天的公事》[中篇小说]
作者:许辉 载《上海文学》一九九○年第五期
机关干部李中到夏城开会。其实也不是什么很正式的会。无非是听汇报、参观、游览、吃请……照例是书记、市长、秘书们陪同;大车小车接送;名菜名酒尝遍;官话套话一路……作者冷静、客观而又不厌其烦地描述着领导机关的这类例行“公事”,再现了一种我们习以为常而又无可名状的生活一角:平庸、单调,周而复始……
然而,李中在参观的路上还感受到了另一种境界:清凌凌的金雀河穿夏城而过,满河滩上濯洗衣服的女人,满眼绿水、花衣、白臂……;一马平川的草场地,金雀上下飞动,鸣叫声如软金碎玉敲在一起,撩人心旌。在这片美丽而令人心醉的土地上,农民们正在创造着他们的新生活:腰缠万贯的个体户张金河、老实巴交的植树模范周文虎、终日劳碌不停的马镇长、能干的刘乡长……都干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
作者以悠闲、含蓄的笔调为我们勾画出了城乡生活的流程:它就像那条迷人的金雀河,永不停息地在流淌;尽管有时过于迟缓,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迟滞、羁绊,但终归是充满了生机。           
     (高)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新作一瞥

  《峡口触礁》[电视剧]
编剧:卢进 导演:胡德翔
摄制:宜昌市纪委、葛洲坝船闸管理局、湖北电影制片厂
女记者小李(岳红饰)写了一篇介绍周长川(郑在石饰)改革事迹的报告文学,此人是长江峡口航务管理局局长,也是闻名全国航运系统的川江航运专家。但就在报纸即将发行之际,总编忽然下令封存所有报纸,原因是周长川因涉嫌受贿刚被拘捕。于是,小李又开始了新的采访。周长川出身贫寒,做过纤夫、船工,多年在三峡激流上磨练摔打。解放后,在党的培养下,成为领导干部。然而,他未能经受住新时期的新环境的考验,贪恋金钱,蜕变、沉沦,以至在与某拆船公司的业务交往中以权谋私,收受巨额贿赂,触犯了国法党纪。电视剧在细腻展示周的内心世界变化的同时,也描写了峡口市纪委干部姚为民(李世玺饰)秉公执纪、敢于斗争的可贵品质。这部作品以真人真事为生活素材,是很有启发性的党纪教育电视片。             
      (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