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7月1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天南海北

  美国庆祝大蒜节
来自美国中西部的1000名大蒜品尝家不久前聚集在辛辛那提市,庆祝一年一度的大蒜节。
庆祝活动在该城的格拉默餐馆举行。餐桌上摆满了大蒜汤、大蒜香肠、大蒜面包、大蒜冰激淋、大蒜啤酒、大蒜(蚝)和烤新鲜大蒜。一切食品都离不开大蒜。餐馆经理坎宁安说,餐馆所有的门窗都大开,使浓郁的大蒜香味散发出去,让全市居民共享。除品尝大蒜食品外,庆祝活动还包括剥蒜比赛、挑选大蒜皇后和大蒜装饰物比赛。      (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天南海北

  新西兰发现绝种的巨鹰残骸
新西兰考古学家最近在新西兰纳尔逊一座山洞内,发现一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已经绝迹的巨鹰残骸,该残骸基本完整。据生物学家菲尔·米林内尔和新西兰国家博物馆绝迹鸟类专家考证,大约500年前,这种鸟因食物来源断绝而绝迹。巨鹰体格雌性比雄性大,一只成年巨鹰翼展达3米,体重达13公斤。
上个世纪末,新西兰曾发现过两具完整的巨鹰残骸,目前分别陈列在英国和新西兰的奥塔戈博物馆内。 
      (作龙)


第7版(国际)
专栏:天南海北

阿旃陀石窟是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共29洞。图为石窟内的石柱、洞壁和圆形窟顶。(新华社稿)


第7版(国际)
专栏:

  最不发达国家人口过度增长
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新华社联合国7月12日电 联合国人口司今天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面临着愈来愈严重的人口过度增长的问题,这一问题严重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该报告说,自1988年以来,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口已接近3.7亿,占全世界总人口的8%。
联合国将41个人均收入低于220美元的国家列为最不发达国家。报告指出,在过去几年中,这些国家的人口平均每年增加2.4%,人口过度增长抵消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
报告预测,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在今后10年内将达到2.9%,到2025年,其总人口将占全球人口的12%。
同时,该报告发现,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只相当于发展中国家60年代早期的水平。这些国家的人均寿命仅为47岁。此外,在这些国家中,采取计划生育措施的已婚妇女还不到30%。
报告说,值得欣慰的是,大约有54%的最不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它们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制定恰当和有效的人口政策。


第7版(国际)
专栏:

  人口急剧增长造成巨大压力
亚洲一些大城市面临瘫痪危险
新华社联合国7月12日电(记者杨跃华)联合国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经社委员会最近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由于城市化造成的压力日益严重,亚洲一些大城市正处于瘫痪的危险之中。
该报告认为,到2000年,世界上最大的22个城市中将有14个属于亚洲,这些城市的人口都将超过1000万。过快的人口增长将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
该报告指出,在加尔各答、马尼拉、达卡、雅加达等一些大城市中,有将近一半的居民生活在贫民窟里,既缺乏清洁的饮水,又无厕所、垃圾处理站等卫生设施。
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是城市急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可预见的将来,农村人口仍将大规模向城市活动。


第7版(国际)
专栏:

  都市化带来大量难题
拉美首次讨论城市边缘居民问题
本报墨西哥城电 记者郭伟成报道:拉丁美洲国家的都市化造成日益大量、贫困的城市边缘居民问题,正在引起各国有关当局的关注。来自拉丁美洲各主要国家与部分国际组织的代表7月2日在墨西哥城举行国际社会保险委员会美洲地区工作会议,首次专题讨论拉美国家普遍面临的城市边缘居民问题。
拉丁美洲是世界上都市化最迅速的地区之一,从而也在主要城市周围迅速形成了以农村破产农民及盲流人口为主的所谓“城市边缘居民”地区。
据统计,拉丁美洲4亿多人口中,目前有1.3亿城市边缘居民。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还将有1.5亿人口加入到这一贫困队伍中去。
这些城市边缘居民也被称作“被社会遗忘与抛弃的人们”。不仅缺乏教育、卫生、社会服务、残疾与老年保险等等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而且成为各种传染病、社会犯罪的滋生场所。
由墨西哥社会保险委员会发起的这次会议旨在讨论城市边缘居民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探讨交流应当采取的措施。


第7版(国际)
专栏:

  拉美人口统计中心发表报告
今年拉美人口将达4.37亿
新华社圣地亚哥7月11日电 拉丁美洲近10年来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2%,今年人口将达4.37亿。
这一数字是由拉美人口统计中心在“世界人口日”发表的一项报告中提供的。
报告指出,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是拉美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报告还谈到了拉美大陆近几十年人口变化的几个特点:一是城市人口大大增加,农村人口减少。1950年农村人口占60%,但到1990年仅占30%。二是拉美国家向美国和加拿大移民增加,而欧洲移居拉美地区的人数却继续减少。三是人口老年化趋势日益明显。


第7版(国际)
专栏:海外见闻征文

  撒哈拉沙漠北缘见闻
常欣国
一九八九年八月,我们应邀到利比亚东部沿海作了一次考察。
我们从的黎波里乘飞机首先来到德尔纳市,因为天色未晚,便出门浏览一下市区。市区中间有一条德尔纳河,由南向北注入地中海。这城市北边靠海,南边靠山,白色和米黄色的阿拉伯式建筑,在摇曳着的枣椰树下,自海滨散落到山坡,远看十分令人赏心悦目。
在文化宫里,有男女青年在排练民族歌舞。他们听说我们是“悉尼雅”(中国人),便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德尔纳的历史和地理。在历史上,这地方曾先后为腓尼基人、希腊人、埃及人、罗马人、土耳其人、意大利人统治了两千多年,人民不断地反抗入侵者,终于在二次大战后取得了独立。我们看了反侵略的各种历史文物,对利比亚人民的斗争深表敬意。
因为我们考察时要进入军事禁区,所以先办了进入禁区的手续。到军事哨所后,因民用汽车禁止入内,我们改坐军用车,由一位上尉驾车带路。这是撒哈拉大沙漠的北部边缘,面临地中海,有公路直通托布鲁克到埃及。那位上尉说:这里过去是英法德意等国打仗的地方,现在不许外国人来,你们“悉尼雅”是特殊。陪同的利比亚朋友笑着说:大概有史以来从没有中国人到过这荒漠,你们是第一批。
一路上,只见树木光秃秃的,只剩枯枝,而且一律向东方倾斜,地上的草全都是枯黄的。利比亚朋友说,树和草要到冬季才返青长叶,夏天是枯死的。空气干热,看到的都是中国冬季的萧条景象,令人产生一种奇异的感觉。汽车下了公路,在没有路的大小石块上颠簸,肠子都快颠出来了。这是撒哈拉的一种砾漠。还有一种石漠,地上是大块大块圆滚滚的岩石,汽车根本无法开,就是行人和骆驼也望而生畏。这里还有许多干河道,是砾漠上突然断裂下去的“洼地”,两岸峭立。雨季来临时,倾盆的雨水就自砾漠流入干河道,顺河道冲入地中海,使每条“洼地”变得十分深险,将砾漠割裂成大大小小、一块一块的台地。据说二次大战时,交战双方坦克在此损失惨重,现在有的地方还留有战争的残迹。
在那些“洼地”的入海口,却是另一番景色。
有的是一片平沙,芦苇丛生,水鸟飞翔;有的是悬崖峭壁的峡谷,峡内杂树茂密,峡顶就是那干旱的砾漠;有的地方则流出了汩汩清泉,泉傍有渔村。渔民听说我们是“悉尼雅”,向我们问长问短,问遥远的东方神秘之国的风土人情,问长城,问北京、上海,谈笑风生。
他们还开着汽艇带我们去海上考察,从海上向岸边望去,上黄下绿,倒也秀丽。
我们来到了拜巴湾,这是个天然的军港。古代希腊人,罗马人,土耳其人就是从这里登陆入侵的,现在是军事基地。就在基地附近,建成了一个新城市——拜巴新城。这新城从远处望去,好似沙漠中的海市蜃楼,既神秘又诱人。
考察了东部以后,我们向南向西深入绿山区考察,满目是苍绿色山峦,山区内有河谷,有溪流,有瀑布,有水坝。夕阳西下时,凉风习习,清晨则雾色朦胧,一派中国江南的风光。
考察结束,我们乘出租汽车横穿绿山区去班加西,发现这绿山区横贯好几百公里,其间有好多幽深的山间洞壑。这里是利比亚的重要农业区,有不少十分洁净的城镇和村落,怪不得过去的入侵者总是看上这块宝地,进行争夺。
据说在绿山区的南麓,山势陡直而下,再向南,就是举世闻名的撒哈拉大沙漠了。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经济动态

  欧洲经济区谈判及前景
姚立
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经过一系列探索性会谈后,于6月下旬开始正式就建立欧洲经济区的问题举行谈判。这表明西欧两个最大的经济集团在推进欧洲经济一体化道路上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欧洲经济区的建立将对欧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谈判进程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建立欧洲经济区的目标是欧共体和由瑞典、挪威、芬兰、奥地利、瑞士、冰岛6国组成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1984年4月举行的首次部长联席会议上提出的。会议发表的《卢森堡宣言》阐述了欧洲经济区的轮廓,其主要内容有:拆除两个集团间的非关税壁垒,协调产品标准,消除技术障碍,简化边境手续和产地条例;加强在运输、农业、渔业、能源以及研究领域的合作;在工作条件、社会保障、文化、保护消费者、环境、旅游和专利权等方面进行协商与交流;协调经济政策与对外关系。双方设想就这些方面达成一项总协定,以期欧洲经济区的建立和欧共体在1993年1月1日建成内部统一大市场的目标同步实现。
正式谈判开始前,两个集团分别就各自的谈判立场进行了磋商。从目前情况看,欧共体和联盟的谈判立场还相距较远。主要分歧是,其一,联盟要求设计一种协商机制,以期对欧共体未来的立法享有“平等决策权”,避免处于被动地位,损害自身的利益。而欧共体则坚持保留最后决策权,反对非成员国分享欧共体的权利,认为在实现欧洲经济区以后,联盟必须接受欧共体的规定;其二是欧共体有关法律的适用范围。联盟要求在欧共体实现统一大市场后,可以在商品、人员、劳务和资金的自由流通上享有一些“例外权”,理由是联盟的有关技术、环境和卫生标准优于欧共体。欧共体则指责联盟提出的“例外权要求”过多,只想从统一大市场中获取实惠。
这些分歧使谈判面临艰难的局面。不过,一般人认为,双方经过讨价还价,会最终达成妥协的。因为首先,双方在经济上相互依赖很深,据联盟秘书处不久前公布的统计,1989年,联盟6个成员国从欧共体的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59.5%,对欧共体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56%,双方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远远超过美国和日本。近年来,欧共体和联盟的贸易一直占世界贸易总额的40%以上。由此看来,谈判失败对双方都不利。其次,对联盟来说,谈判的失败有可能加速自身的解体。因为,随着欧共体1993年统一大市场的临近,联盟部分成员国对欧共体的兴趣大增,奥地利已于去年正式申请加入欧共体,瑞典、挪威及瑞士国内要求加入欧共体的呼声也不断高涨。在欧共体方面,它的当务之急是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在此之前将不接受任何国家的申请。因此,欧共体试图通过建立欧洲经济区加强与联盟的关系,以挡住那些“不合时宜”的加入申请。所以它也不希望谈判破裂。欧洲经济区的建设预示着欧洲经济一体化进一步的扩大与深化。从目前来看,它将使欧共体和联盟的合作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从长远看,它将为联盟成员国最终加入欧共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7版(国际)
专栏:天南海北

  新的病魔在肯尼亚肆虐
据肯尼亚《每日国民报》报道,自今年1月以来,已有134人死于一种名叫“高原疟疾”的绝症。
该报说,在肯尼亚西北地区,约有2000人染上了这种疾病,正在抢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