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7月1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保尔精神不死
高莽文并画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又一次把苏联话剧《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搬上了首都的舞台。
我不会忘记保尔第一次出现在我国舞台上的情景。那是1948年,解放战争正在进行,哈尔滨的一批青年教员根据我翻译的剧本演出了《保尔·柯察金》。那时,我们对保尔的理解很不深,但都有一股向上的热情。我们学习保尔如何不虚度自己的年华,如何对待爱情、疾病和生与死。那时,参加演出的人员虽然不是专业戏剧工作者,表演技能有限,布景服装简陋,但台上台下热气腾腾,演出的反响相当强烈。记得第一次公演时,正是隆冬季节,有人发现一位观众身上的大衣更适合于冬尼娅的丈夫,便和他商量借用一下。那位观众二话没说,立即脱下大衣交给演出者当作演出服装,直到演出季节结束。后来,他告诉我,他是一名工程师,保尔帮助他选择了革命的道路,而没有像冬尼娅的丈夫那样生活下去。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以高超的艺术水平把《保尔·柯察金》搬上了舞台。参加演出的都是话剧界的佼佼者,孙维世、金山、张瑞芳、张正宇……听说廖承志本人也想参加演出。有一次,饰保尔的金山由于某种原因未能按时从天津赶回北京参加演出,院方向观众道歉,准备改日再为这些观众演专场。可是观众就是不肯散去,在剧场一直等到金山回来,那已是快到午夜了。
1962年,困难时期,青艺第二次上演了《保尔·柯察金》。那次周恩来同志对原剧本提了一些意见。
这次是青艺第三次演出《保尔·柯察金》,改编、导演、演员以及舞美人员等几乎都是新人。剧本改编得有特色,导演处理得精巧,演员的表演成功,舞美新颖大胆。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部表现外国革命传统题材的戏,洋溢着我们时代的气息,能为我国90年代的观众所接受。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是有那么多人会冒着炎炎酷暑去看戏,演出过程中观众是那么聚精会神地倾听每一句台词。当保尔凭借顽强的革命意志一次又一次战胜死亡时,我听到剧场里爆发出由衷的掌声。
我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真想把这个场面告诉给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前年,我在莫斯科应邀在她那里作客时,她反反复复问及保尔在中国的情况,并说:“你一定替我阅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的每一本译文,观看他的小说改编成戏的每一次演出。”我答应了。如果她能看到我国今年青艺演出《保尔·柯察金》,而且受到了首都观众的欢迎时,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一定会高兴,因为她几次告诉我,奥斯特洛夫斯基生前最关心的就是中国,他一直到死床头上都悬挂着中国的地图。
(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金马”人物特写征文

  有这样一位士兵
陈辉
尽管他有宽阔的胸脯,穿的是大号军装。然而,要把他为120位外国元首、将领进行射击表演时所得的奖章全部挂在胸前,那么他的胸脯窄了,军装小了。
他叫王伟。
这是一个不巧的日子,意大利的一位将军前来观看北京卫戍区某团射击表演,正赶上瓢泼大雨。也许这位将军认为这样的气候更能看出军人本色,因此,他希望表演照常举行。
王伟心中打起了小鼓。尽管他久经沙场,百步穿杨,但在这样恶劣的气候中表演还是头一次。
糟糕,熟悉的靶台发生了预想不到的变化。瞄靶时臂肘撑地一下陷进好几厘米,密集的雨点打在枪上,使准星缺口难以贯平,远处的靶子像在云中雾里。小王犹豫了一下,但很快就迅速调高枪身,用右眼死死盯住模糊的缺口、准星、靶心。枪声响了,快速射,4秒钟10发10中;微型目标靶5发5中;显字靶10发10中。
将军激动了。当这位泥塑一般的中国士兵站在风雨中的观摩台前时,他迅速走下看台,推开为他撑伞的陪同人员,紧紧地握着小王的泥手。尔后,一枚意大利奖章挂在了小王那还在滴答泥水的胸前。
和将军的表情不太协调,这位中国士兵并不显得激动。因为,他得的奖章太多了:朝鲜的、罗马尼亚的、法国的、智利的……他得到的赞扬太多了:缅甸陆军参谋长、古巴总参谋长、南也门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等都给予他高度评价。他取得的成绩太多了:入伍9年间,他为外宾表演射击356场次,发射子弹3106发,命中率99.9%,也就是说,1000发子弹中仅有一发子弹脱靶。
美国的一位上将观摩表演那天,风和日丽,天公作美,但上将却出了个难题。表演单送到他的面前:快速射、显字靶、酒瓶靶、气球靶、开花靶……都不能令他满意。他似乎很清楚,这些固定的靶位尽管难度不小,但对职业射手来说,只是雕虫小技。于是,他别出心裁,要看“战场观察射击”,并提出看王伟组织的群体表演。这无疑是将了一军。“战场观察射击”没有预定目标,他是由观摩台人员按动电钮,随心所欲地显示目标。看来,上将要考的不仅是王伟的射击技能,还有他的智勇和指挥艺术。
进攻令发出了。王伟手提冲锋枪,带领步枪射手李兆宏、轻机枪射手王和荣在开阔地上搜索前进。突然,100米正前方出现3个胸靶环,小王眼疾手快,没等部属枪响,他已将目标全部报销。
然而,枪声刚落,险情发生了:右前方150米处冒出运动靶2个;左前方180米出现半身靶3个;正前方200米出现人头靶3个;正前方偏右300米出现全身靶3个。小王倒吸了一口凉气。面对复杂的情况,他迅速观察“敌情”,果断进行战场分工。“嗒、嗒、嗒……”冲锋枪、步枪、轻机枪同时响起,仅用3分25秒,就消灭了全部目标。
上将在望远镜中看到了这精彩的一幕,“OK、OK”声脱口而出。表演结束后,他来到王伟面前称赞说:“你的军事素质是第一流的,了不起!”
王伟这个农民的儿子,1981年底从陕西省兴平县入伍。参军临别那天,父亲对他说:“孩子,咱家乡历史上出了个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霍去病,你当兵卫国,也要当英雄。”父亲的话铭刻在他的心中。
入伍后,小王为了成为神枪手,他白天瞄靶子,夜晚瞄灯光,石子地上、碎玻璃中练握枪。为使眼睛适应风沙雨雪,他行路迎风走,乘车迎风站,雨中练硬功;为增强操枪臂力,他在枪刺上挂砖头;肩窝练出了老茧,手练掉了皮。长期在地上爬卧,使他患了腰肌病和胸膜炎。他攻读《射击原理》、《军事心理学》、《练功十八法》等教材,写了2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青梅竹马的未婚妻对他说:“射击不能当饭吃”,劝他复员回家经商,他拒绝了,得到的回报是“吹灯”。
9年过去了,他仍然是个兵,但却是个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兵。在继两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之后,最近,又被授予“全军优秀班长”的殊荣。
                    (作者单位:新华社)


第8版(副刊)
专栏:

  羽毛的联想
金涛
鸟儿很懂得珍惜自己漂亮的羽毛:不论在池塘戏水,或是翱翔于天空,一旦歇息,总是精心梳理,容不得半点污泥杂屑。同漓江出版社副总编辑刘硕良先生一席谈之后,我突然联想:以精神食粮滋养读者大众的出版社,也应像鸟儿一样珍惜自己的羽毛——出版社的招牌。
刘硕良谈及漓江出版社出书宗旨时说的一番话发人深思。他说:出版社的牌子立起来很不容易,像砌房子一样,是靠一本本书垒起来的,垮下来却很容易。所以我们对自己的牌子比较珍惜。
这是肺腑之言。在强手如林的出版界,“漓江”还很“嫩”,只有五岁,正式建社是一九八五年,资格浅得很。但是短短五年光阴,“漓江”赢得读书界的注目,这就相当不容易了。奥妙何处?关键是路子正,重视出版物的质量,以优秀健康的书籍奉献给读者。
自“漓江”推出《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之后,最近漓江出版社又推出面向青少年的大型普及知识丛书《文科知识:百万个为什么?》。这套丛书由深受广大青少年尊敬的著名老作家冰心担任总主编,萧乾、叶至善、李凌、黄宗江、叶水夫、袁行霈等作家、艺术家、学者分任各分册主编,众多教授、研究员、编辑家通力合作撰稿,计有《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上、下)、《文学与写作》、《电影、电视》(上、下)、《戏剧》、《美术》、《音乐》、《舞蹈》、《体育》、《生活知识》、《学习方法》共二十二种二十五册。丛书以趣味性知识导引青少年的求知欲望。
偏居广西的漓江出版社总共才二十名编辑,却年年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好书,原因在于他们继承了我国进步出版业的好传统,尊重作者,甘为他人作嫁衣裳。出版社认定某部书很有份量,就毫不犹豫接受下来,这很能说明“漓江”的经营思想。他们认为:“没有一流作者的支持,就没有一流质量的书籍,那就谈不上占领市场,甚至连生存也难维持。”这方面,“漓江”不是用高稿费取悦作者,而是靠高效率、高质量取信于人。他们的稿费有时甚至比别的出版社低,但许多作者却愿意把书稿交给他们出版。原因说来也很简单:他们和作者一样关心书的命运,想方设法把书出好、出快,在纸张、印刷、装帧上尽可能搞得完美。即使遇到印数不够、经济亏损等问题,他们也不把后果推给作者。这就难怪在漓江出版社周围,团结了国内一批高水平的作家、翻译家、学者,而这恰恰是一个出版社兴旺发达的坚实后盾。


第8版(副刊)
专栏:

  崆峒山
任真
卧虎岭、一线天、雷声峰、仙鹤洞、舍身崖、聚仙桥……一处处奇峰美景组成的崆峒山,屹立于甘肃平凉市西15公里处,自古以来是旅游避暑的胜地。
崆峒山是一座名山,海拔2123米,相对高差近700米。《史记》记载,轩辕黄帝曾“东至于海,西至于崆峒”。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第二年也曾涉足崆峒。汉武帝在公元前112年曾“登崆峒以望祖历”。《庄子》还记述:“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崆峒山之上,故往见之。”因此,崆峒山也成为全国道教发祥地,称为“道家第一山”。
山上的古建筑,据说“秦汉时已有”。据《崆峒山志》载:“唐代明慧禅院开山祖师仁智在崆峒山创建丛林,唐太宗曾御赐田宅。”可见崆峒山建庙的历史至少有1300多年。有关资料记载,唐代建有滹陀寺、轩辕宫、问道宫和上天梯。宋代建有舒花寺、法轮寺、真武殿和参云亭。金代大安年间铸有万斤铁钟一口。元代建有宝庆寺、水陆殿、眺丰亭,明清也有续建。崆峒山释道两教鼎盛时期,计有寺观42处,房屋650余间,百姓称为八台九宫十二院,现仅存120处。
从山脚进入一道峡谷,再攀上崎岖小路,刀劈剑削般的东峰矗立眼前。你会看到千仞绝壁上有一山洞,那就是胜迹之一的玄鹤洞,不远处还有一座四合院,即紫霄宫。从东峰往上,经天梯、磨针观、灵宫洞,就到了山的绝顶,这里有“太和宫”,俗称隍城。现存塑像30余尊、壁画60多平方米,如遇雷雨,风吼雷鸣,故有“雷声峰”之称。


第8版(副刊)
专栏:

  清清的歌声
王友军
音色优美音质纯净表现力强的歌唱是可贵的,而又伴之情感真挚达到声情并茂的歌唱更是难得。《妈妈,是我在呼唤》,初瑞演唱的这首抒发军人胸臆的歌曲,随着他那激越的旋律,使人心潮起伏,噙含泪花。初瑞说:“我是用心在唱歌,歌儿唱出了我的心声。”的确,他的歌凝聚着他的情感他的心血。他是战友歌舞团的青年歌手,几年来,他的优美的歌声缭绕在大江南北,荡漾在战士中间。他曾两度去前线为将士演出,在隆隆炮火中穿行于“生死线”上的战友情,使他对火热的部队生活有了深切的体验,非常理解与自己同时代的前线青年官兵。当他演唱时,自己已完全沉浸在战士的情怀里。
初瑞,1960年出生在大连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由于从小受爱好唱歌的母亲的熏陶与支持,使他能歌善舞。高中毕业后他当了几年大连衬衫厂的裁缝工。那些日子里,出于对音乐的热爱,他坚持练唱,1983年在辽宁省百名职工歌手比赛中获奖。同年底,他又走进了战友歌舞团的大门,从此踏上了职业歌唱演员这条艰难而又充满乐趣的道路。在绚丽的艺术宫殿里他是幸运的,曾受到乐坛前辈张非、晨耕的指教,后又师从金铁林、李桂枝,几年来经名家指点,在声乐水平和艺术创造上有了长足进步。他,眉清目秀,谦虚随和,看上去非常腼腆文静,然而个性很倔犟。初瑞从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条件,也不完全将自己规范束缚于一种唱法一条道路之中,而是在自己条件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作多向性的探索试验。因此,他不仅对美声抒情歌曲,而且对民歌、通俗歌曲、外国歌曲也同样唱得有情有味。他诙谐地称自己是“非驴非马是骡子的唱法”。
他在北京举办的“初瑞演唱音乐会”,表明他的演唱跨上了新的台阶。30岁的初瑞在求索的跋涉中已留下一个个坚实脚印,战士们热情地赞誉他是“战士的歌手”。


第8版(副刊)
专栏:

  江淮画鱼人
董文林
被誉为“江淮画鱼人”的潘觐缋,是江苏泰州人。他一生中有“三大癖好”,即:养鱼、钓鱼、画鱼。他确是与鱼类结上了不解之缘。
潘觐缋画鱼,功力厚实,造诣精深,布局严谨,穿插巧妙,密中求疏,平中求奇,敷彩明净,笔墨自然,浑朴之中见隽逸。他以画鱼先画尾、画鱼少画水和画鱼背又画鱼腹的独特的技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50年来,潘先生在画坛里辛勤耕耘,悉心创作,获得了喜人的丰收。他曾多次在国内举办个人画展,他的鱼类画在全国性的展览会上也屡屡获奖。作家李夏阳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海凌难得画鱼人,画出游鱼善如神。”潘先生的鱼画给我国画坛增添了光彩。


第8版(副刊)
专栏:

竞游(中国画)潘觐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