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7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老梨树与退伍兵〔报告文学〕
李存葆 王光明
听说近年到山东莱阳市采风的文化人,往往会受到两种礼遇:一是到照旺庄梨园观赏老梨树,二是赴古柳镇造访一个名叫吕明玉的退伍兵。老梨树与退伍兵成了莱阳的两大“景观”,两个对外开放窗口。今年暮春,我们去梨乡深入生活,市委果真作了这样的安排。
照旺梨园坐落在五河汇流的五龙河畔,这里系正宗莱阳梨的故乡。哺育梨树的是大片闪着亮彩的油沙地,掬一把沙土摊在手上,似有金粉闪烁。数以万计的树龄在200年以上的老梨树,在子子孙孙们的簇拥下,构成了一二十华里长的浩茫茫的大梨园。时值谷雨,满园梨花带露绽放,似云若雪。村庄罩在梨花里,河水溶在梨花里,山丘裹在梨花里。入得园中,满眼洁白仿佛遁去,紧紧攫住我们目光的却是那气吞大地巨蟒般的树的躯干,它们或直或弯或蜷曲或侧立或躺卧,千姿万态,各呈其妙,从隙间望去,犹如无数条苍黑色的游龙腾飞狂舞,把生命的壮美展示到极致。在梨园深处,我们目睹了堪称“世界梨王”的丰采。这梨王已是389岁了,两米多高的树干早被沙土掩埋,五根海碗粗的枝干犹如五条巨蟒,各自蜿蜒十数米,先卧地而后隆起再聚首,共描春色,每年仍向人间奉献2000斤甘美的果实。无疑,它曾抗衡过风刀霜剑,它曾经历过九死一生,世纪的年轮镌刻在它们的躯体里,它峥嵘的生命仍在谱写不朽的业绩,高吟不屈的凯旋。偎身梨王,我们的生命被另一种强大的生命所震慑,所溶解,所征服,身上的渺小、卑琐、颓唐与消沉顿觉荡然无存……
怀着对老梨树的崇敬与眷恋,我们来到毗邻照旺梨园的古柳镇,走近了莱阳柴油机厂,见到了退伍军人吕明玉。吕明玉是个典型的北方汉子,宽宽的脸膛,高高的鼻梁,厚厚的嘴唇,黧黑的肤色,像梨木一样结实敦壮的身躯,倘若他再挎起钢枪走进军营,他仍是队列中普通的一员;如果他肩起犁耙走上田野,他还是农民中寻常的一个。然而,这个普通的退伍兵,却有着老梨树一样不寻常的人生际遇。他以士兵那永远燃烧的信念,点燃起梨乡父老的希望之火,创造了令梨乡人民引以为豪的业绩:莱阳柴油机厂原是吕明玉率领一伙退伍兵创办的个体企业,他们没花国家一分钱,历经百折千曲,终于使之成为一个有固定资产1500万元、年产值近5000万元的现代化企业。两年前,吕明玉把这个企业毫无代价地献给了国家,使之成为莱阳市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大支柱。这些年来,吕明玉除按规定上交给国家一笔为数可观的税金外,还从工厂自留资金中拿出223万元之巨,用于发展文化、教育、科技等公共事业。最令人钦敬的是,吕明玉将办厂以来个人应得的承包奖金49.5万元,分文不留地捐给了梨乡……
老梨树与退伍兵,将历史和现实融汇,驱使我们在梨乡寻觅艺术圣果。
几百年来,尽管老梨树以它固有的无私,罄其香甜于这片闪着亮彩的油沙地,然而世世代代生聚在这里的百姓的生活,却一直缺少亮彩。兵荒马乱曾是这里上演不尽的剧目,贫穷和蒙昧曾是这里收割不尽的果实。咀嚼着人生苦果降临于世的吕明玉,现年虽只有44岁,却像老梨树一样是个劫后余生的大命人。吕明玉的爷爷是清末民初的一介寒儒。扛了一辈子长活的太爷爷为改变吕家命运,吞菜啜粥供爷爷读书,爷爷囊萤凿壁,将《周易》、《左传》、孔孟老庄经史子集烂熟于心。那年月,功名难求,爷爷参加了辛亥革命,革命未成,爷爷忧愤交加,于39岁便驾鹤西去。寒儒固穷,却不失君子之风,他留给儿子的家训是“穷不失志,富不变质”。明玉父亲克绍箕裘,也学得满腹经纶,他教明玉研书习文,明玉在渐谙世事的同时,也懂得了“之乎者也”“嗟夫信哉”。然而父亲不再相信读书能救国,选择了跟党扛枪求解放的道路。这位村“国救会长”,宣传抗日,铲暴锄奸,领导土改,带头支前,在故乡泉水村一带名声赫赫。1947年还乡团血洗莱阳,扬言要把吕明玉一家统统活埋,那年明玉刚满周岁,母亲将他存放一石坑内才免于一死。父亲支前淮海时落下残疾,建国后一直是泉水村的村干。但这曾威慑敌胆的汉子,却未能带领乡亲们攻克贫穷的碉堡。1960年梨乡大饥,吕明玉的哥哥饿得两眼发蓝,在场上偷啃了一穗队里的玉米棒。身为大队长的父亲发现了,照着“因穷失志”的儿子,乒乓掴了两耳光……转年,父亲得了水肿病,谢世前唤明玉于床前,留下遗训:“儿啊,你要精忠报国,方正作人!”
父亲去世后,家中日子益发艰难,刚刚上了半年高中的吕明玉中途辍学,投身卒伍。他来到长山列岛,一住就是六年。一身由三原色中太阳的金黄和大海的纯蓝调配而成的国防绿,给了他荣耀也赋予他责任。六年中,他年年都被评为五好战士,技术尖子,三次荣立三等功,并作为代表出席过济南军区的英模大会。这期间,命运之神对他既无情又有情。1967年4月,驻地坑道工程进入浇灌阶段,担任工程质量检查员的吕明玉进坑道检查工程,猝不及防的塌方盖顶而下,在这间不容发的当儿,吕明玉先是奋力将一战士从巨石下拖出,又拚命将身边的团参谋长推出死亡线,他却被碎石深深裹埋。战友们将他扒出来时,他已是血染军衣,昏迷不醒……在当时这无疑是爆炸了一颗精神原子弹!军师团三级组成写作班子要宣扬他,问他“在那一瞬间想到些什么?”吕明玉据实以告:“那一瞬间最多几秒钟,当沙石埋过胸膛后我已不能呼吸了,只觉这下是完了……”启发、诱导、暗示,吕明玉仍未扩大事实,缩小灵魂。他想到故乡梨树无谎花儿,麦子七片叶儿,梨花五个瓣儿,有一就是一。本来他可作为重大典型扬名于世并能带伤破格提干,但他为了“方正作人”,将命运之神交给他的不幸而又幸运的缰绳轻轻地滑掉了……
1969年初春的一个早晨,退伍兵吕明玉回到阔别6年的泉水村。6年来,母亲家书报佳音,鸿雁传喜讯,总言家乡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让他安心服役。可当他围着梦绕魂牵的村庄转了三圈后发现,故乡的颓垣断壁上除多了几幅“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之类的标语外,依然如故。他怀着不安的心情走进自家那低矮的柴门,竟一下子呆了:母亲是那样苍老,那样消瘦。没铺席子的炕上,团着用塑料纸包着的黑乎乎的棉套,那是母亲的被子。母亲依然穿着那条大补丁摞小补丁的单裤子……他鼻子一酸喊了声“娘”,转身抹泪走出家门,用退伍金扯布给母亲做了条棉裤……县劳动局根据吕明玉在部队的表现,破格安排他为国营职工,对他来说,这无疑又是一次改变命运的契机,但看着吃不饱肚子穿不暖身子的乡亲们,他毅然谢绝吃国库粮的美差,在村里三年没有党支部书记的情况下,毛遂自荐当了支书。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家里仅存的瓜干需一片一片数着吃,身为一村之主,为不失体统,他常是在大粗瓷碗里盛“两层”饭,底下是地瓜叶,上面盖几片地瓜干,来人时慢嚼瓜干谈笑风生,无人时猛扒瓜叶以充饥肠。……他以“吃草挤奶”的精神,带领乡亲与贫穷厮杀,一年下来,村里的粮食亩产便过了“黄河”,转年,他又以士兵善于利用地形地物去作战的头脑,凭借泉水村靠近火车站的优势,组织装卸队、建筑队、编织队、驴车队,以副养农……三年下来,泉水村面貌初改,成为莱阳古柳公社改天换地的一面旗帜。吕明玉的事迹见诸《人民日报》,并被拍成新闻电影……他的才能和品行很快得到人们的公认。他先是被县农机局保送到莱阳农学院学了近两年的农业机械,继而又被古柳公社党委擢拔为党委委员兼工办主任。他村里公社一齐忙,一辆破吉普四处飞,他以士兵驰骋疆场的节奏,左奔右突,为古柳的社办企业杀出一条条生路,然而死神又一次捉弄他这“大命人”,在一次外出奔波中,他横遭车祸,肋条被撞断三根,险些“出师未捷身先死”……吕明玉三根肋条先后换来11顶不吃官粮的官帽子:公社农机站站长,公社拖拉机站站长,公社物资综合公司经理,公社地毯厂书记,公社修配厂书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改革的大潮涌动着梨乡的土地,正值吕明玉大显身手的时候,哪知命蹇时乖,一出荒诞剧却骤然上演了:1983年元旦后的一天,出征回来的吕明玉刚卸下行装,即接到公社党委要他去公社修配厂开重要会议的紧急通知。吕明玉以军人的习惯于下午1时半准时抵达会场。这修配厂是吕明玉费尽心血为公社创办的骨干企业,而公社某负责人没和他打一声招呼,便断然宣布,工厂已由他人承包,解除吕明玉修配厂党支部书记的职务,限下午三时离厂回村;吕明玉兼任的其他10个职务也相应解除。该厂共有123人,同时被解雇的还有60人,其中退伍军人为38名……就这样,一个人,上下嘴唇一碰,便将吕明玉用3根肋条换来的11顶“官帽”掼了个精光……事出有因:那位公社负责人与已调走的公社书记不对脸儿,而吕明玉是原来书记的“入幕之宾”,这60名工人又是吕明玉的“尖刀部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便产生了一长串的“株连”……
炽热的呐喊得到的是冰冷的回音。被砸了饭碗的退伍兵们嗷嗷叫着来到吕明玉家。坎坷的人生经历炼就了吕明玉宠辱不惊的性格,他安抚战友们耐心待命。当晚,他走进古柳镇边的济南军区后勤部某分部的军营,敲开了分部政委周才保的家门。周政委是吕明玉当兵时的老首长,那时他就很器重吕明玉,来分部任职后仍关心着吕明玉的成长。此时,这位曾名贯内长山岛的“爱兵模范”听罢吕明玉的诉说,气得七窍生烟。良久,才以政委特有的理智说:“……算了,算了,明玉啊,干四化的大气候这么好,是战士总能找到显身手的战场,你要学会绝路逢生!”
在周政委的鼓励下,吕明玉没有松弛战士那钢铁般的神经。1983年古历正月初三,他独自赶赴省城济南捕捉信息,寻找主攻目标,正月十六回家,十七便在三间破茅屋前挂起了“莱阳汽车修配厂”的牌子,一个私营的农民企业在五龙河畔宣告诞生了。然而牌子后面空空荡荡,吕明玉之所以急于挂出它,一为证实他们这伙退伍兵炮打不散,雷击不倒,二为慰藉60位被无理解雇的工人的上悬下空的心!农民私人办企业,最头疼的是资金。吕明玉的爱人是养猪能手,这年喂的6头大肥猪连同几窝小猪崽换得现金3000元,他倾囊拿出充当建厂资金,周政委雪里送炭,把部队闲置的机器租借给这伙退伍兵;退伍兵们又租赁了村里的50间破仓库,修修补补成了厂房……吕明玉的汽车修配厂于当年7月1日投产,他们背水一战,当年便盈利12.6万元!那被某人“承包”去的曾是红红火火的公社修配厂,早已被承包者作践得山穷水尽,吕明玉的工厂投产之日,恰是这个厂子的破产之时!
1984年春,梨乡大旱。正是播种时节,百姓望云霓而断颈,禾苗盼甘霖而折腰。因缺少抽水机械,乡亲们急得就地转圈儿。莱阳有家国营动力机械厂,生产的195型柴油机系部优产品,是农民心中的“白马王子”。村支书人托人、脸托脸,动用5个关系户,也未能把“白马王子”请进村。吕明玉当即决定,厂里停止生产,将几台柴油机架出厂房支农。有人支吾着规劝他:“厂长,停产一天就失掉5000元啊!”吕明玉以毋庸置疑的口吻道:“就是失掉1万也要停,啥时都不能忘记咱们是农民呀!”柴油机突突鸣响,田野里喷珠吐玉,望着这仁浆义醴,乡亲们感激涕零。此时,吕明玉萌发出一个奇想,他的厂子要转产柴油机,为农民兄弟排忧解难!当他把这一奇想往桌面上一摆,有的伙伴惊得直吐舌头:“乖乖,虽说咱顶着工人的帽子,说到底还是吃庄户饭的小炉匠,这想法太浪漫了……”吕明玉虽是个敢想敢干的人,但却从来不用空想的花蕾去编织虚无的梦幻。“一个小小的柴油机,一般农民都会操作,脑瓜灵光的还会修理,没有太深奥的学问,东洋人丰田佐吉有句名言——丰田技术人员的成长就是拆拆装装,不断丰富。”吕明玉说到这里,用手指指北面——那里坐落着令人艳羡的虎踞龙盘的莱阳动力机械厂,“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我们就摽着‘白马王子’干!”
于是,在梨乡一隅的不露水不显山的厂房里,一场在常人眼里看来是自不量力的与“白马王子”的对抗赛悄然拉开了帷幕。他们先是设法从外地购来一台“白马王子”,将其大卸八块,开肠破肚,拆装,装拆,不惮其繁。吕明玉及伙伴们又找来全国同类型号柴油机资料,采众家之长,掠诸家之美,反复揣摩研制。他们衣不解带拚搏21天,于当年“五·一”节,一台自行设计的195型柴油机试制成功,送省有关部门检测,质量完全合格。一伙“土包子”为自己的“婴儿”领来一张“出生证”。吕明玉深知,办好一个工厂,产品质量是极重要的因素,如同贾宝玉脖子上的通灵宝玉一样,失却了它,工厂就会变成一具空壳。产品初试啼声后,他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延揽人才,广募贤能。青岛有位曾留学国外、跟内燃机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刘工程师,吕明玉“十顾”茅庐,请进厂来,将之奉若神明;社会上一些置闲搁散的技术人员吕明玉也聘进厂来,待为上宾。有这些技术骨干操练工人,严把关隘,第一批高质量的柴油机很快产出。这年8月,省农机会在潍坊召开,他们的产品一下燃亮了客户的眼睛,当场订货5000台;金秋十月,全国农机会在邯郸举行,因他们的产品卓而不群,一下子又订出7000台!全厂上下处在高度的亢奋状态中,被人们称为“吕旋风”的吕明玉,马不停蹄,组织扩建厂房,招收工人,筹措资金,经纬万端忙得他宵衣旰食。即使这样,工厂的年生产能力只3000台。具有大将风度的吕明玉沉着应战,很快从丰田佐吉成功的秘诀中找到了办法。丰田初创时是“一家一件,配套成线”,他要来个“一厂一件,组装成台”。他对国营动力机械行业的现状已了如指掌:生产柴油机零件的小企业星罗棋布,产品过剩,这些寄人篱下的小企业不得不仰承大企业的鼻息。吕明玉们口角春风,将平等联合的旗子款款一举,应者云集。三个月内,他们便与60家厂子建立了协作关系,使12000台柴油机如期交货,这期间吕明玉尽管忙得不可开交,但他仍紧紧抓住质量这个关键不放。第一批产品盈利后,他一分钱的奖金不发,便购来全国第一流的检测器械,设立了全国机械行业第一家微机试验室,生产的关键工序用闭路电视扫瞄监控。正因如此,他们的产品合格率一直保持百分之百。
产品走俏并未使吕明玉兀自陶醉,来自农民对农民有着深情厚爱的他深悉农民兄弟的购物心态。孩提时,他便看到,南方人来北方卖木梳是当年给梳子,来年才收钱,当地卖小鸡者,春天赊鸡雏,秋后鸡下了蛋再付款,一台柴油机远非木梳、小鸡可相比,它是土地承包后的庄稼人的财神爷、心头肉。为不断拓展和巩固农村这个大市场,吕明玉实行的“推销经”,既充满了对产品的自信又注满了感情色彩:农民兄弟买他们的柴油机试用半年后再付款;若有毛病,包赔包换;若出故障,接用户信后5天内派员赶去排除;如属机器自身故障,耽误用户使用一天便赔偿一天的经济损失。外地农户通过当地农机公司购买厂里产品者,每台柴油机附信封一个、邮票一枚、信笺一张,鼓励他们提意见,每一条意见奖一元钱。厂内还专为农民兄弟设一有20余床位的小招待所,来厂购买机器或反映情况者,免费留宿一天和管饭一顿。另外,厂里还建立了跟踪服务小组,推销人员各携放像机、录像带,跟踪用户服务,他们先上映本厂的厂容、厂貌及柴油机操作规范,尔后放适合当地农民口味的录像片儿,这样,常常是一家买机器,阖村喜洋洋……这富有人情味的推销经,使莱阳柴油机厂芳名远播,他们的产品很快欢唱在齐鲁燕赵、中原大地、秦晋高原、辽东半岛、乌苏里江畔、天山脚下……
在梨乡,世世代代难以攻克的贫穷的堡垒,在吕明玉这代人身上终于炸开了缺口,吕明玉们在创建物质文明的同时,时刻也没有忘记向蒙昧这个更为顽固的堡垒开战。吕明玉本身是个文化人,在部队时他就是部队报纸的优秀通讯员,他书法、编剧、摄影、吹拉弹唱广泛涉猎,且有洋洋20余万字的《梨乡的传说》一书行世。与他的祖父他的父亲不同的是,时代给了他一个属于他的舞台,使他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部队文化和西方的先进文化熔于一炉,去锻造自己,去陶冶全厂的工人。从建厂那天起,他就注意把工厂办成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企业。他与省内外名牌大学挂钩,出资培养新一代的农民工人。近两年,厂里有90人获大专文凭,120人获中专文凭。如果说近几年兴起的“文凭热”容易使人对这些数字产生怀疑,那末去年全国机械行业进行的一次闭卷统考却能为这厂的文化水准做强有力的佐证:谁能设想,在这清一色的农民企业里,他们的考分竟在全国名列前茅!部队有个传统叫做月月有晚会,处处有歌声。吕明玉仿而效之,在厂里组织起一个亦工亦艺的文工团。这个文工团不仅活跃了工厂和周围农村的文化生活,也成了他们联络协作单位和部队的感情纽带,给厂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文化和知识能使人产生内在的魅力,走进这座工厂,鲁迅笔下那“中年闰土”的呆滞的目光早已毫无踪影,一双双眼睛闪烁着憧憬美好生活的亮彩。工人们工作起来站有站相,立有立相,一切都有着部队生活的规范,闲暇之时,他们的穿戴尽管五彩缤纷,但言谈举止,彬彬有礼,看上去,男具阳刚之气,女有林下之风……
吕明玉创办的工厂像滚雪球似的年年扩大,厂里的财富像发了酵的面团似的急速膨胀。尽管吕明玉每年都把盈利的大头交给了国家,尽管每年厂里都拿出一批款项用于公共事业,但因是个体企业,有人未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吕明玉家的钱盛满几箱子,八辈子也享受不完;也有利欲熏心者,明敲暗诈,吃大户索小钱;还有图谋不轨者,趁风高月黑,朝吕明玉那并不醒目的房屋上扔砖块甩石头……然而一桩爆炸性的新闻在1988年3月26日于梨乡传开,这新闻使胡乱猜度吕明玉者目瞪口呆,使狗苟蝇营之辈不可思议!这天,吕明玉在全厂大会上郑重宣布:他酝酿已久,经市委认同,从现在起,莱阳柴油机厂已毫无代价地交给国家,成为大集体企业……工人们看到他们的厂长在宣布这决定后,那黧黑的脸上挂着几颗晶莹的泪珠……此刻,吕明玉是想起母亲那用塑料纸包裹旧絮套的“棉被”?还是想起哥哥因偷啃队里的一穗玉米而重挨的父亲的两记耳光?抑或是想起他刚当村支书时那瓜干盖瓜叶的“两层饭”?……
我们在这个现有620名工人、其中380名是退伍兵的现代化工厂里漫步、徜徉,偌大厂区里那幢幢新厂房还散发着岁月的清新。在敞亮的组装车间,一排排嵌着白龙的柴油机正倚装待发,工人们自豪地告诉我们,他们的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东南亚和巴基斯坦、孟加拉,去年为国家创汇150万美元,今年又加大出口量,比“白马王子”多出口2000台,可创汇500万美元。我们问:“出口产品为啥叫白龙牌?”师傅们得意地说:“吕厂长说过,白象征家乡梨花的纯洁,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象征!”
走进吕明玉的家中,屋内的摆设,简朴得出乎我们的意料。令我们喟叹不已的是:这个把近50万元奖金分文不留献给梨乡的退伍兵,家里竟还没有电冰箱!吕明玉指着家里的彩电告诉我们,他比另外三位副厂长要奢侈些,他们用的还是黑白电视机哩……正赶上吕明玉的小女儿放学回家,我们问爸爸给她多少零花钱,她把小鼻子一皱:“哼,吝啬鬼!每天只给一支冰糕钱,买本子铅笔还是我用烂酒瓶子换……”
在我们观赏照旺梨园、瞩望那世界梨王时,陪同人员曾告诉我们,去年仲秋,一美国友人在这梨王下品梨时曾竖着大拇指说:“世界上第一产梨大国是意大利,第二是中国,第三是我们美国,我曾走遍世界,吃过各种梨,你们这莱阳梨无与伦比!”的确,别看莱阳梨外表粗糙,但吃起来崩脆、稀甜、无半点渣儿……
我们登上西去的列车,依依告别了莱阳,透过明亮的窗口,梨乡的山峦、河流、田野、村落一一在我们面前掠过,而老梨树与退伍兵两个不关联又关联的形象仍在我们脑海中幻化叠印:老梨树,你腾游时空,吞纳古今,迎送寒暑,抽谢黄绿,给大地送来几多春华秋实;吕明玉,你抗争命运,追随时代,开拓进取,超越自我,给人间播下多少纯情挚爱……
老梨树——梨乡的灵魂;吕明玉——梨乡的骄子。我们在你们身上分明读到两个字——奉献!愿这“奉献”二字能书写在更多人的心灵的旗帜上……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梨的诠释是:梨属蔷薇科,品种千余,寿命为50—75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天下奇闻录》一则关于世界梨王的记载云:浙江仙居县马岩头村有一老梨树,树龄200年,每年仍结果千斤。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沁园春
——党的六十九周年纪念志感
熊复
大好神州,
  光昌流丽,
  气象万千。
  念山河再造,
  已然非易;
  中华复兴,
  尤属维艰。
  雄立东方,
  量天裁地,
  四化期成有指南。
  看今日,
  正舜尧英发,
  破浪而前。
当年星火燎原,
  征鞍上指麾定九寰。
  记烈贤作楷,
  捐躯恐后,
  明灯引路,
  奋勇争先。
  雨暴风狂,
  无何所畏,
  慷慨悲歌唱凯旋。
  乐观在,
  有理真义正,
  血碧心丹。
  一九九○年七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