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6月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食用蛋白质的新来源
有关专家认为,只要能找到大量生产蛋白质的方法,“粮食危机”也就可以解决了。这是因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物质之一,是生命活动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找到生产大量蛋白质的方法呢?
蚕丝蛋白和蚕蛹蛋白 近年来,日本东京大学的科学家们在对蚕丝经过一系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蚕丝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如果让蚕丝溶解后与水果汁融合在一起,制成果子冻,再添加有机酸,就可制成一种香甜的美味食品。蚕蛹中的蛋白质含量也很高。蚕蛹含有大量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占总量的60%。
石油蛋白和烟草蛋白 说到未来的蛋白质,有关专家还对“石油”和“烟草”寄于厚望。据说,利用石油蛋白粉做成的食品,质地酥脆,香甜适口,富有营养。
最近,国外还发明了一项从烟草中提取蛋白质的新工艺。1吨烟草可提供3.5吨蛋白质,大大高于小麦和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这种蛋白质看上去像鸡蛋清,它的营养价值与牛奶、蛋类差不多。
海底牧场和海上粮仓 现在,全世界每年从海洋里获得6000多万吨水产品,它们所含的动物蛋白,占人类消耗的动物蛋白总量的20%左右。
据认为,南极的磷虾是至今发现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生物,蛋白质含量达50%以上。在不破坏南大洋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每年可捕捞5000万至1亿吨磷虾,这相当于当前全世界所有水产品渔获量的总和。
据测算,在海上种庄稼,只要开发57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就可满足两亿人口的国家一年的粮食需要。      
       (1990年第1期《科学与生活》南路 成岐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中国古籍之外流
中国古籍流传国外的很多,日本、苏联和西欧、北美许多国家都拥有大量的中国古籍,一些国家因为这方面的书籍太多,以至需要特别为它们编印专门的书目。
据研究,中国古籍流出国外,主要有下面一些原因与渠道。
首先是西方传教士带到外国。自从16世纪中西航路开通后,大批西方传教士赴华,如公元1682年,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就把中国古籍400余种数千册带回国,后来把这些书藏在梵蒂冈图书馆。1694年,法国传教士白晋将中国图书300卷赠送给路易十四。之后,法国传教士马若瑟,曾收罗中国书籍数千册,现藏巴黎国家图书馆。
鸦片战争以后,出现了政府间的图书交流。清朝总理衙门就选购了1000册中文书送给美国使馆,现藏美国国会图书馆。该馆后来又收到清政府参加美国博览会的中文书2000余册及“古今图书集成”。
19世纪末,随着美国大学中文课程的逐步开设,各大学开始收藏中文图书。这期间,主要通过私人捐赠交流,流入美国各大学图书馆的中国古籍约在20万册左右。到了20世纪初,美国为了加强对东方的研究,曾大量搜购中文图书,如普林斯敦大学葛思德于1927年收购了美国退休武官翟理斯藏书汉籍10万册。
另外,近百年的兵燹中被掠夺流出的珍本秘籍也不计其数。
            (5月27日《中国青年报》程芳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将《资本论》引进中国的第一人
最早将《资本论》原版引进中国的是谁呢?据有关专家考证,是我国著名学者马一浮先生。
马一浮是浙江绍兴人,生于1883年。他20岁时到美国圣路易城学习,但并未进学校,而是以图书馆与书店为“学校”,遍读亚里士多德、黑格尔、达尔文、但丁、莎士比亚等西方思想家、文学家的著作。第二年,他又到德国柏林学习德意志文学。他博览群书,精通英、法、德、日、拉丁文和梵文。在此期间,他第一次见到马克思的《资本论》,展卷开读,立即被书中那深刻的理论、丰富的知识、严密的逻辑与优美精练的语言所吸引。
1905年底,马一浮回到了中国。《资本论》也随着他的足迹进入中华国门。可惜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马一浮对这一巨著仅限于阅读与欣赏,而没有进行翻译与传播。
直到1930年3月,上海昆仑书店才出版了陈启修翻译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分册。1938年,江西南康人郭大力与湖北黄冈人王亚南合作的我国第一部《资本论》全译本出版。
  (5月26日《周末》经盛鸿文华迪康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隔代教育”引人关注
双职工家庭养育孩子的任务,往往落在爷爷奶奶身上,由此形成的“隔代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家卢乐珍副教授说,将三代同堂家庭的孩子与二代家庭的孩子比较,从总体上看,前者的合群性、交往能力比后者要好,但在独立生活能力、自制能力、敢为性、行为习惯等方面,则不如后者。追根究源不在于家庭结构,而在于祖辈的文化程度、生活经验、价值观念、个性特征、行为方式等对孩子的影响,同时也取决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所起作用的大小。
年轻父母与祖辈的价值观也存在差异。老年人认为好孩子的标准往往是安静、听话,他们对孩子娇惯有余,严格要求不足;老年人对孩子表现在偏重“养”,而轻视“教”。
价值观的差别反映在教育方法上。老年人往往喜欢包办代替,对孩子干涉限制过多,使孩子从小就缺乏竞争、独立意识,结果孩子的自我控制力极差。
卢副教授认为,“隔代教育”带来的问题,是可以克服的。首先,祖辈与年轻父母对孩子要有一个正确的、一致的期望,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自立、自强、自律的人。其次,年轻父母不能将养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老人。第三,无论祖辈父辈,都要理解孩子,多给孩子提供一些处理问题和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
        (5月29日《扬子晚报》何玉平文 温志彬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南极的潜在危机
南极洲矿物资源丰富,已经探明沿海地区煤矿储量极有开发价值,但一经开采,必将产生大量灰尘。这些灰尘把冰雪表面染成黑色。冰吸收热量而融化,海平面将随之而升高,使许多沿海城市变成一片汪洋。
迅速发展的旅游业也对这块人迹罕至的大地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南极旅游业已处于失控状态,年平均游客达2.5万人,有些新婚夫妇不惜花费3万美元来极地度蜜月。生态学家无不担忧:在南极苔藓或地衣上留下一个脚印,几十年都消失不掉。
众多的考察站和基地也危及这片净土。废物处理长期难以解决,还没有那个基地找到净化污水和对付垃圾的有效途径。60年代美国在自己的“麦克默多”基地安装了一个核反应堆,经过10年运转后,终因险象丛生而撤离。清洁核基地的工作花了6年时间,运走了大量受污染的土壤和岩石,所造成的后果目前尚难预料。
南极上空还存在着难以觉察的更大危险。来自全球的污染空气将极地上空的臭氧层撕开一个大洞,太阳紫外线毫无阻拦地通过洞口射到地表。
南极任何一小块环境被破坏,就再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使其恢复。全世界都在关注南极。保护南极,也即保护人类自身。
           (第5期《海洋世界》高廷健译)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颐和园”三字是谁写的?
北京颐和园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1860年曾被英法联军毁坏。光绪14年,慈禧挪用巨额军费重建并改名为颐和园,后来又被八国联军破坏。1903年修复后日臻完善。当时朝廷曾下诏征匾,京中文人雅士莫不争相献书,但慈禧过目后均不满意,弄得主持者惶恐不安,执笔者更为胆怯。
贵州印江县有位叫严寅亮的,日夜操练,最后从一大堆字稿中选出最得意的“颐和园”三字送进宫内。慈禧一见这三个遒劲、浑厚、别具风格的字,她那冷寂如铁的面孔才稍露笑意。严寅亮所写的“颐和园”三字被选中了。
             (5月27日《人民武警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在宇宙观察宇宙
——哈勃太空望远镜
四月二十四日,美国发射了一个新型天文“卫星”——“哈勃太空望远镜”,这是航天技术和天文学研究领域的又一重大成就。
哈勃太空望远镜呈圆筒形,长约十三米,直径四点二米,总重量为十一吨,工作寿命为十五年,宇航员将定期到太空对它进行维修,更换部件等。
美国宇航局将利用这只“天眼”观测遥远的天体,其分辨力是地面上最好的天文仪器,能探测到比现有光学望远镜所能探测到的亮度微弱五十倍的天体。通过它天文学家甚至能看到早在宇宙诞生后不久就发出的古老之光,这正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愿望。
太空望远镜的观测力“得天独厚”。由于地球周围厚厚的大气屏障把宇宙空间射向地球的大部分辐射线都吸收了,到达地面的光也被大气层的绕射作用施以魔术般的变化,因此天文学家用地面望远镜透过大气层看到的只是变形的天体图象。大气层的这种障碍力使天文学家在地面观察宇宙如同坐井观天。哈勃望远镜突破了这个屏障,来到外层空间,就仿佛关在黑屋子里,只能从门缝往外看的人类一下子打开了房门走到屋外。可以断定,哈勃太空望远镜将利用在大气层之上工作的有利条件,为天文学研究开创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
          (一九九○年第十期《世界知识》俞启宜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新兴的遥诊医学
遥诊医学是近年新兴的医学科学,它是航天科学与医学在医学保健方面的结合。
随着航天科学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人们发现卫星近距离通信与电子医疗监测两项技术的结合,可以摆脱环境、地域等条件对人们的束缚。医生通过卫星近距离通信和电子医疗监测的效应,便可在远离病人的地方对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在医疗条件落后、交通不便的偏僻地区,医生可用手提便携式遥诊医疗箱,将病人的体温、血压、呼吸、心跳、血氧浓度等检查数据、图形等,通过卫星送给城市或中心城市的重点医院、诊疗中心,由医学专家据此进行诊断与治疗。医生在进行遥诊时,既可相互在遥远的异地对话切磋,讨论会诊,还可由医生向在远方的病人直接问病诊断。医生还可通过卫星转播的电视图像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病因。          (1990年第2期《知识窗》陶曦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对休息的种种误解
△多躺就是休息:有人认为(尤其是老年人)多躺多卧就是休息。这样的认识不妥。如果每天躺的时间过长,不但影响消化,降低血运,长此下去腿脚笨重迟钝,促进老化。
△合眼就是休息:合眼闭目就是休息,这种说法也欠全面。思想不规,神不守舍,私心杂念乱神,会更加疲劳。
△娱乐就是休息:适当的娱乐,可使身心舒畅。但如果娱乐不当,狂欢无度,甚至带赌博性的娱乐及玩耍(如霹雳舞、打麻将、玩扑克)不但不是休息,反而对身体有害。
△多睡就是休息:适度的睡眠,能尽快恢复生机,对身体有益。但多睡不但降低新陈代谢,还会因卧室空气不好,导致大脑缺氧。老年人会诱发心、脑血管病。
△休息越多越好:休息时间的长短或多少应该根据疲劳程度而定。对于成年人来说,晚上睡八小时就足够了,须知多静少动并非是好事,它使机体逐渐减弱,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五月二十六日《农民日报》张金声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三百年牡丹
在内蒙古宁城县布日嘎素台乡七爷府屯乌向明家院内,培植着一株已经历了三百个寒暑的牡丹花。牡丹花色粉红,花瓣“千层”,花径在20厘米左右,每次开30朵,颇具“国色天香”之姿。
乌家是清代喀喇沁部贵族万丹伟征的后裔。清初,康熙帝将其叔伯妹妹以公主名义下嫁万丹伟征之子额琳臣,并将御花园中一株公主最喜爱的牡丹花作为陪嫁礼物,于是这株牡丹就到塞外扎下了根,人称“陪嫁牡丹”。
牡丹花来乌家三百多年,前后经历了几代人,成为乌家的传家宝。文革期间,乌家的古物全遭破坏,唯独这株牡丹得以幸存,使后人一饱眼福。牡丹花能在塞北生长三百余年,实属奇观。
       (5月24日《中国市容报》萨其拉图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宫殿庙宇的墙为何是红色
不论是皇帝君王住所、佛门境地,或是后人崇祀先贤之祠,都有一个共同之处:所有的墙垣都是红色的。经民族学家与考古学家联合考察后认为,这与祖先最久远的原始崇拜有关。
在偏远的云南山区,至今有的少数民族常常用血把全身抹得通红,他们相信这可以避免恶魔的侵害,免除灾疾。在湘西苗族的祭祀活动中,巫师身着红袍,手摇铜铃来驱散妖魔,红袍的直接作用是防止邪魔靠身。北京山顶洞人被发掘时,奇特的埋葬习俗令人费解:死者周围撒了一圈赤红色的铁矿粉,考古学家认为,山顶洞人当时已有灵魂观念,他们在下葬时陪葬一些生活用品以供死者继续生活,而火是不能缺少的。火是红色的,便用赤铁矿粉来表示红色,代表火。世代相袭,火、血、太阳便都用红色来表示。皇帝、神灵所居之处,大墙刷上红色,庇佑君王贤灵不受骚扰,这红色便成了心理上的保护屏。
            (5月22日《海南日报》闻戈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马虎”是一种珍稀动物
“马虎”,人们把它当作粗心大意,做事草率的代名词。殊不知,马虎还真是世界上一种极为稀有的珍贵兽类呢。
马虎,生长在我国四川省川东与贵州省交界的白马山上,山民称它马老虎。据说,这种珍稀动物体大如马,形亦似马,体表长有似虎的条状花纹,凶猛的程度又胜过老虎,行动诡秘、迅猛,前爪锋利,专以捕食野生动物和山民豢养的牛、羊为生。传说老虎也惧怕马虎三分,当老虎碰到马虎,总是虎头对着马虎之头与其搏斗,不敢轻易转身逃遁,生怕腹部被马虎挖开,但搏斗结果,常以老虎的失败而告终。
马虎到底属马科还是虎类还难定论,它同那种似牛非牛,似羚非羚的动物被称为牛羚一样,把它称为马虎较为确切。
             (1990年第4期《科学生活》)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工厂也有出次品的时候嘛……
(六月六日《中国青年报》庄锡龙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