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科特迪瓦通讯

  “非洲珍视与中国的友谊”
——访非洲开发投资组织协会秘书长谢克—西迪阿先生
本报记者 杨汝生
第一次见到谢克—西迪阿先生时,他就把记者拉到他的办公室里,滔滔不绝地讲起18年前他访问中国时的情景:
“我很荣幸地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他的谈话使人受益匪浅,我一直珍藏着那次会见的照片……”
“中国人口那么多,但解放不久,就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与同期取得独立、经济基础又相似的国家相比,中国的发展是了不起的。中国人民的勤奋劳动和创造精神令人钦佩。”
谢克—西迪阿先生现已年过半百。他青年时代曾在法国攻读法律,回国后在毛里塔尼亚高级法院当律师。70年代初期担任计划和科研部长,后来又当过毛里塔尼亚驻西德、丹麦和瑞典的大使。自1987年起任非洲开发银行副秘书长,法律总顾问,现为非洲开发投资组织协会的秘书长。1972年他当毛里塔尼亚政府部长时,曾率团访问中国,留下难忘的印象。
记者到非洲开发银行总部大楼再次采访谢克—西迪阿先生时,请他谈了对非洲与中国关系的看法。他说:“我认为中国与非洲的关系是非常好的,因为中国与非洲都为争取独立和主权斗争过,现在又都在为国家的发展努力工作。”“中国尽管有自己的困难,仍然尽最大的可能在经济上帮助非洲,中国的援助不附带任何条件,这是最真诚的。而有的国家提供援助时,往往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条件,有的甚至是政治性的。尤其可贵的是,中国专家与非洲同事在同样艰苦的条件下工作,有时睡在席子上,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非常简单,可他们的工作热情、认真态度和工作的效率都是令人佩服的。”他说,“非洲人民非常珍视与中国的友谊”,非洲与中国的这种友好合作关系将会继续发展。
谈到台湾当局在国际上竭力推行“弹性外交”时,谢克—西迪阿先生爽直地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及香港、澳门都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现在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增多,这是好事。”他还说:“台湾试图与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非始自今日,非洲国家刚刚获得独立时,台湾就试探过。但非洲国家很快便认识到,真正的中国在哪里。”“如果谁与台湾建交,将无法保持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大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我认为在外交上作为中国一个省的台湾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最后当记者问他非洲经济如何振兴时,他笑了笑,谦虚地说:“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认为,非洲人首先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朋友的帮助固然重要,但首要的是要自力更生。非洲资源丰富,人口相对稀少、发展潜力很大,只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非洲仍然是有希望的。”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由冷转热的墨美自由贸易
胡泳
6月中旬,墨西哥总统萨利纳斯访问美国,同布什总统举行了会谈。会谈结束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同意就如何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议举行初步讨论。这表明,墨西哥对墨美自由贸易的态度已由冷淡转向积极。
长期以来,墨西哥一直不愿同美国讨论自由贸易的问题。萨利纳斯总统曾表示,墨西哥不会与任何国际经济集团相结合。墨西哥地处美国和拉丁美洲的“桥梁”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的经济政策具有两面性,有人称之为“两张牌”。一张牌是向南看,它与拉美国家、尤其是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贸易往来。另一张牌是向北看,它同美国在贸易、投资、财政、移民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一个时期内,墨始终奉行面向拉美的政策,积极推行拉美经济一体化,而对组成美、加、墨三国共同市场则持疑虑态度。它担心加入北美市场后,国家主权和民族特性受到损害,经济处于美国控制之下,从而削弱自己在拉美的地位。
但是,墨西哥多年来在经济上严重依赖美国。两国近年的贸易额平均每年达520亿美元,占墨全部贸易额的近70%,美国是墨的头号贸易伙伴。美国对墨的出口额达250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6%,仅次于加拿大和日本。美国在墨美边境地区兴建了1300多个客户企业,墨制成品的80%进入美市场。这些都使墨西哥“很难摆脱美国这块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磁铁。”
萨利纳斯总统执政以来,大力推行经济开放政策,撤除贸易壁垒,鼓励外国投资,实施外贸多样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去年东欧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西方国家的注意力转移,对拉美的投资有所下降。今年2月,萨利纳斯出访欧洲,旨在争取更多外资,但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墨西哥不能不注重与美国的关系。今年头4个月,墨西哥共吸收外资10.6亿美元,其中美国投资居第一位,占38.6%。同时,墨政府的政策也为墨美之间进一步发展贸易提供了可能。墨的最高税率已从100%降到现在的20%,平均税率仅为10%。原来须征税的产品达66种之多,现在则只对3%的进口产品征税。目前,墨美两国已有1/3的贸易互免关税。这次,萨利纳斯在同布什的会谈中,与美方达成了举行自由贸易协议谈判而不是组建共同市场的谅解,解决了政治上的一个敏感问题,从而使墨美在建立“充满活力的伙伴关系”上获得了发展势头。
墨美达成贸易协议对双方都将带来一定的好处。首先对墨西哥来说,协议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减少对美的移民压力。另外,美国对日本日益成为墨西哥经济上的亲密伙伴感到十分不安,因此这一协议将使美国在其“后院”的地位得到巩固。另外,这一协议不仅能够大大增加美国实业界对墨西哥的投资,还将吸引其他投资者。墨西哥低廉的成本和较少的对美销售的限制,在出口商品和争取国外投资的竞争中显然是个巨大的优势。
舆论认为,美墨贸易协议可能产生的问题也不少。墨西哥一些企业界人士担心,实施自由贸易会造成美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从而削弱本国的民族工业。美国和加拿大工会则反对这一协议,认为由于墨廉价劳力的竞争,这两个国家工人失业的情况将会更严重。
虽然双方表示,有关协议的正式会谈将于明年开始,但可以预料,这个过程将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墨美两国间由于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差异而存在的分歧,不经过一番艰苦的讨价还价,将很难消除。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泰国通讯

  荔枝节上话荔枝
本报记者 刘爱成
每逢荔枝收获季节,泰国北部人民都要举行荔枝节。5月18日,我们来到清迈府芳县县城。街上彩旗飘扬,人群流动,街头巷尾摆满了新鲜荔枝,还有歌舞表演和竞选荔枝小姐,其中荔枝评比最引人注目。
评委会主席西蒙先生领着我们观看了几百种荔枝样品。参加评比的共有300多家果农,优质荔枝的标准是个大、子小、肉满、汁多,还要比色、味、香。优胜者除获得奖牌、证书外,还可得到奖金、化肥、农药等。优胜者的荔枝苗将会销售一空。政府每年拨款支持这项活动,为的是推广良种、扩大种植面积。
西蒙先生还热情地带我们参观了一家果园。他介绍,随着泰国山地计划和政府扩大山区水果、蔬菜种植政策的实施,北部山区已成为重要的水果、蔬菜产区。
“过去这里只是一片荒山”,果园主人和我们谈起了他的“创园史”。15年前,随着荔枝在泰北山区的推广种植,他从银行贷款,用了几年时间把这个小山坡变成了荔枝园。他感慨地说,“这个荔枝园多亏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西蒙说,像这样的果园在泰北有很多,它们都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
西蒙先生所在的芳县园艺研究站,在发展荔枝生产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该站远离县城,三面环山,占地200公顷,共有政府官员、研究人员及园艺工人260人。
“农业部为促进水果蔬菜等方面的研究和推广,有选择地在全国设了6个研究中心,每个中心下设数个研究站。”站长萨提先生向我们作了介绍。该站的主要任务:一是从外国引进本地所没有的各种水果、蔬菜、茶叶品种等,从中培育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二是研究改良本地区现有的品种;三是植保研究。上述科研成果交由农业部良种技术推广厅专门向农民推广、普及。该站还与推广厅合作,每年举办5期良种、技术训练班,每期50人。参加者都是县、区、村的农业技术骨干,他们回去后向农民推广。
在萨提站长的陪同下,我们还参观了站里的试验田。
在一行行荔枝树前,萨提说,荔枝是50年前由华侨从中国广东带来的。后来在泰北试种、研究。大约在30年前,开始在本地广泛种植。1978年11月,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访泰时又送来一些荔枝苗,给他们增加了新的品种。目前,泰国已有30个荔枝品种,种植面积正从泰北向东北部及其他地区扩展。
他指了指树上的荔枝又说,荔枝过去并不是每年都开花结果的,我们通过25年的研究才使它年年结果,并且把培育出来的好品种又送回荔枝故乡。大家共同研究,互相促进,造福于两国人民。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孟加拉国的“定居工程”
刘兆祥
近年来,孟加拉国农村出现了一批新型村落。一排排的农舍修建得整齐有序。不少农民搬进了新居,开始了新生活。
这些新建的村庄统称“聚集村”,是两年来实施艾尔沙德总统倡导的“定居工程”所取得的成果。
孟加拉国位于南亚次大陆,殖民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加之水灾、干旱、龙卷风等自然灾害频仍,使这个人多地少的国家经济落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世界最低之列。孟加拉国的农业人口有九千多万,其中半数是少地和无地的农民。帮助贫困的农民定居下来,安心从事农业生产,是孟加拉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九八八年二月,为了解决无家可归和无地农民的生活问题,在艾尔沙德总统的领导下,孟加拉国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定居工程”。其目标是,把国家的土地无偿地分配给无家和无地农民,使他们拥有自己的永久住址,以便安居乐业。
“定居工程”的第一阶段任务是:在地方管理委员会的统筹安排下,每个无地农户分得零点零八英亩的宅基地,管委会派人帮助设计村庄布局并确定建房方案。这些住房一般带有卫生间。每个村子还修建了学校、商店、清真寺等公用设施,以方便村民生活,让儿童入学。
“定居工程”的第二阶段的任务,向每户农民分配土地和生产工具,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和解决生活问题。每户可无偿分得两头牛和一些必要农具、种子、化肥等,总值约七百美元。有条件的地方还建立一些手工业工厂,如制毯厂和陶瓷作坊,以便安置更多人就业。一般情况下,聚集村的农民一年后就可以自力更生了。
目前,在孟加拉国各地已建立了三百多个“聚集村”,一点二万多户贫困农民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定居工程”已取得了不少社会效益。首先,由于大量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得到安置,拥向城市的农民就减少了,从而减轻对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压力。其次,聚集村作为一个集体,开展互助合作,发展公益事业,从而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聚集村便于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有助于控制人口的迅速增长。
孟加拉国的“定居工程”得到了国内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赞扬,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今年一月,艾尔沙德总统在议会发表讲话时表示,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国策坚持下去。土地部已作出规划,力争在十年内安置十万户无地农民。
(附图片)
图为艾尔沙德总统在访问“定居工程”的村落居民。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中国医药在国外
中医在日本取得群众信赖近年来,在日本以汉方(即中医)为先导展开了研究工作。日本平马直树分析说:“目前疾病种类发生变化,代谢及免疫异常、慢性疾病增加,现代医学无能为力而中医往往取效。对医疗要求多样化,希望有安全可靠的方法改善体质;公害增多,西医的副作用引起的疾病成为社会问题。中医能够治疗西洋医学束手无策的许多疾病,这些都成为重新评价中医的动力”。
目前在日本建设了世界最大的中药制造厂。他们相信中药有三大优点,一是西药普遍带来副作用和药害,而中药非但不产生副作用和药害,而且对慢性疾病的预防、治疗乃至延年益寿等方面,都具有西药不能替代的作用。二是中药既可作食用,也可制作成药品。三是中药原料广泛,加工简单,价格便宜,深受群众欢迎。
中医在印尼享有与西医同等地位 在印尼的椰城、万隆、棉兰、泗水等城市,都可看到中医药业一派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中医在印尼享有与西医同等的地位,并受到印尼政府法令的保障,承认其合法权利。
中医之所以日益被印尼人所重视,是它在临床实践中证明其疗效和功能,治愈了西医无法治好的病例。一位印尼退休将军患半身不遂、西医久治无效,经中医用针灸治疗,居然针到病除。这位将军对针灸的神奇功效惊叹不已,自此醉心钻研针灸,并且召集一批对针灸有兴趣的同道,成立针灸协会。说来有趣,该协会的会员全部都是印尼人。


返回顶部